- 相關推薦
紅領巾相約中國夢手抄報
你們知道我們胸前鮮艷的紅領巾代表什么意義嗎?它代表紅旗的一角,是用革命先烈鮮血染成的。這是中國夢的開始。下面是我們為大家帶來紅領巾相約中國夢手抄報圖片的字,歡迎大家閱讀。
紅領巾相約中國夢手抄報
紅領巾相約中國夢手抄報篇一:相約中國夢
每當我佩戴紅領巾,站在五星紅旗下,參加學校的升旗儀式時,我的心里便會升騰起一股神奇的力量,我感到非常的驕傲和自豪。我是多么喜歡這小小的紅領巾,它伴隨著我無數個夢想一天天的成長,它帶領我走進立志成材的道路,從此為我的生命注入了夢想和信心。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有的想當一名老師,為祖國培育優秀人才;有的想當一名醫生,救死扶傷,使人們的身體得以保持健康;有的想當一名宇航員,探索浩瀚的太空;有的`想當一名軍人,捍衛祖國的邊疆……而我,則最想當一名科學家,造福于人類。
要實現夢想,就要打好基礎。為此,我從剛入學開始,就知道了學習的重要性,并為之付出了許多努力和汗水。校內外常舉辦一些比賽,我不管多忙,都要去試一下。通過嘗試我取得了許多優異的成績。如:我在昆山首屆金點子創意大賽中榮獲一等獎、在全國“春蕾杯”征文比賽中兩次榮獲三等獎……“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我要繼續努力,向著夢想前進。我堅信,只要努力,總有一天夢想會實現!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每個佩戴紅領巾的同學都有自己的夢想,也都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夢想是我們前進的動力,任何人的成功都離不開他們對夢想的向往。億萬個中國人的夢想匯聚在一起,就編織成了“中國夢”。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夢,有賴于我們紅領巾伙伴們從小好好學習,用自己的夢想去創造美麗、精彩的人生,與所有的中國人一起去實現我們偉大的“中國夢”。
紅領巾相約中國夢手抄報篇二:實現民族復興
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肩負的歷史使命。無數中華兒女為之前仆后繼、上下求索,卻始終沒有找到一條光明之路。從登上歷史舞臺那一刻起,中國共產黨就勇敢擔當起這一使命,篳路藍縷開啟征程,一路追趕現代化潮流,改變了國家和民族的命運,走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迎來了我們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回望歷史,找到這條正確道路,極為艱辛、來之不易,它是在改革開放30多年的偉大實踐中走出來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多年的持續探索中走出來的,是在對近代以來170多年中華民族發展歷程的深刻總結中走出來的,是在對中華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傳承中走出來的。這樣的深厚歷史淵源和廣泛現實基礎,使中國道路展現出旺盛的生命力,極大地增強了13億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站在過去與未來的夢想交匯點上,億萬人民的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更加堅定。正是這條道路,把中國送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位置,連續30多年保持近10%的經濟增長,城鄉居民收入增長30倍以上;正是這條道路,讓我們十年間構筑起一些西方國家近百年才完成的基本社保網,不到二十年里就為全球減貧事業做出超過70%的貢獻,讓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切近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就連“歷史終結論”者也不得不承認,中國經濟令人驚異的快速發展體現了中國模式的有效性,人類思想寶庫需為中國留有一席之地。
夢想之旅,從來就不是一路坦途,一帆風順。夢想之路越切近,新情況、新問題就越多。發展起來之后的問題,一點兒也不比不發展的時候少,解決難度更有甚于前。行百里者半九十,盡管我們距離夢想越來越近,但需要付出的努力依然艱辛。越是在這樣的時刻,越需要我們滿懷信心,振奮精神,凝聚力量,沿著中國道路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中國夢,是人民的夢。人民是實現中國夢的根本依靠,13億人民同心共筑中國夢,實現夢想的力量就無比強大。滿懷信心走好這條道路,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13億人的智慧和力量就必定能匯集起不可戰勝的磅礴力量,把歷經苦難而又生生不息的中華民族送達夢想的彼岸,讓每個人在“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的歷史邏輯中夢想成真。
在實現民族復興的壯麗征程上,在改革發展的'火熱實踐中,靠什么凝聚社會共識、激發創造活力?“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這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毛主席的重要講話,高度概括了中國精神的本質內涵,深刻闡述精神力量對于實現中國夢的重要意義,寓意深遠、催人奮進。
人總是需要一點精神的,一個國家和民族更是這樣。沒有人的精神的有力支撐,就沒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發揮,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物質貧乏不是社會主義,精神空虛也不是社會主義。實現中國夢,要求我們不僅在物質上強大起來,也要在精神上強大起來。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中國精神生生不息,成為照耀我們民族奮勇前進的不滅燈塔。今天,中國進入社會轉型期、改革攻堅期,精神力量的作用也愈加凸顯。面對紛繁復雜的觀念世界,如何在多元中立主導,在多樣中謀共識?面對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如何以更大智慧與勇氣啃硬骨頭、涉險灘?離夢想越近,就越需要不斷增強團結一心的精神紐帶,越需要持續激發自強不息的精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