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禮儀手抄報的內容(附名言名句+知識點)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文明禮儀簡單又漂亮的圖片手抄報資料,歡迎大家閱讀與了解。
文明禮儀手抄報的內容附名言名句+知識點
【1】文明禮儀名言名句 | 【4】文明禮儀故事 |
【2】文明禮儀知識點 | 【5】文明禮儀作文 |
【3】文明禮儀宣傳語 | 【6】文明禮儀演講稿 |
文明禮儀名言名句
1、禮,不妄說人,不辭費。
2、禮,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左傳
3、禮,天之經也,民之行也。——左傳
4、禮節及禮貌是一封通向四方的推薦信。——西班牙女王伊麗莎白
5、禮貌經常可以替代最高貴的感情。 —— 梅里美
6、禮貌使有禮貌的人喜悅,也使那些受人以禮貌相待的人們喜悅。 —— 孟德斯鳩
7、禮貌是兒童與青年所應該特別小心地養成習慣的第一件大事。 —— 約翰·洛克
8、禮貌是人類共處的金鑰匙。 —— 松蘇內吉
9、禮貌是一種回收有禮貌的尊重的愿望。星球禮品 禮品冊 禮品 商務送禮 會議禮品。——法·拉羅什福科
10、禮貌是有教養的人的第二個太陽。——赫拉克利特
11、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貴的東西。 —岡察爾
12、禮貌像只氣墊,里面什么也沒有,卻能奇妙地減少顛簸。——約翰遜
13、禮貌之風為每一個人帶來文明、溫暖和愉快。——諾·文·皮爾
14、禮貌周全不花錢,卻比什么都值錢。——西班牙.塞萬提斯
15、禮儀是微妙的東西,它既是人們交際所不可或缺的,又是不可過于計較的。——培根
16、禮儀是在他的一切別種美德之上加上一層藻飾,使它們對他具有效用,去為他獲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與好感。——洛克
17、禮儀周全能息事寧人。——儒貝爾
18、禮以行義,義以生利,利民,政之大節也。——左傳
19、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管子》
20、在人與人的交往中,禮儀越周到越保險。——(英)托·卡萊爾
21、誰在平日節衣縮食,在窮困時就容易度過難關;誰在富足時豪華奢侈,在窮困時就會死于饑寒。——薩迪
22、唯寬可以寬人,唯厚可以載物。君子以厚德載物。——易傳
23、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有禮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學識都重要。——俄。赫爾岑
24、講話氣勢洶洶,未必就是言之有理。——薩迪
25、幽默是具有智慧、教養和道德上優越感的表現。——恩格斯
26、一旦學會了眼睛的語言,表情的變化將是無限的。——泰戈爾
27、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8、禮貌使有禮貌的人喜悅,也使那些受人以禮貌相待的人們喜悅。——孟德斯鳩
29、凡人之所以貴于禽獸者,以有禮也。——《晏子春秋》
30、我們應該注意自己不用言語去傷害別的同志,但是,當別人用語言來傷害自己的時候,也應該受得起。——劉少奇
31、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神涵光
32、謙恭有禮,人人歡迎。——托馬斯。福特
33、良好的禮貌是由微小的犧牲組成。——愛默生
34、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伙,而恥智之不博。——張衡
35、良心是由人的知識和全部生活方式來決定的。——馬克
36、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荀子
37、仁者愛人,為仁由己。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38、以愛己之心愛人則盡。——張載仁
39、讓,德之主也,讓之謂懿德。——左傳
40、衣食以厚民生,禮義以養其心。——元·許衡
41、為善則預,為惡則去。
42、讓者,禮之實也。——朱熹
43、君子誠之為貴。——禮記
44、恭近于禮,遠恥辱也。恭則不侮。——論語
45、禮貌是人類共處的金鑰匙。——松蘇內吉
46、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禮記》
47、德必報,怨不仇。——趙謙
48、所守者道義,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節。
49、自覺心是進步之母,自賤心是墮落之源,故自覺心不可無,自賤心不可有。——鄒韜奮
50、彬彬有禮的風度,主要是自我克制的表現。——愛迪生
51、禮貌經常可以替代最高貴的感情。——梅里美
52、世界上最廉價,而且能得到最大收益的一項物質,就是禮節。——拿破侖·希爾
53、利益,是聰明人想出來的與愚人保持距離的一種策略。——愛默生
54、德行廣大而守以恭者榮。
55、國尚禮則國昌,家尚禮則家大,身有禮則身修,心有禮則心泰。——清。顏元
56、道之以告德,齊之以禮。——論語
57、如果把禮儀看得比月亮還高,結果就會失去人與人真誠的信任——培根
58、禮義生于富足,盜竊起于貧窮。——漢·王符
59、尊人立莫坐,賜坐莫背人。蹲坐無方便,席上被人嗔。“又”尊人與酒吃,即把莫推辭。性少由方便,圓融莫遣之。——唐·王梵志
60、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于人。——劉備
61、在宴席上最讓人開胃的就是主人的禮節。——莎士比亞
62、人間的面孔從未像在葬禮中看上去那么世俗——喬·艾琪渥斯
63、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64、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國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禮。——盧梭
65、人必知道而后知愛身,知愛身而后知愛人,知愛人而后知保天下。
66、靜以修身,儉以養德。——諸葛亮
67、一個人如果在街上注意觀察的活動,我相信,他一定會在靈車上發現最愉快的表情。——喬·斯威夫特
68、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孔子
69、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舊唐書
70、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
71、舉行盛大的葬禮,與其說是向死者志哀,不如說是為了滿足生者的虛榮——拉羅什富科
72、安上治民,莫善于禮。——孝經
73、人無禮不立,事無禮不成,國無禮不寧。——荀子
74、信則人任焉。——論語
75、知識使人變得文雅,而交際使人變得完善。——(美)喬·富勒
76、人們最看重的是特權,哪怕是主持葬禮的特權。——詹·拉·洛威爾
77、博學于文,約之以禮。——孔子
78、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種寶藏,但是使它生出光彩的則是良好的禮儀。——約翰·洛克
79、無禮是無知的私生子。——巴特勒
80、善氣迎人,親如弟兄;惡氣迎人,害于戈兵。——管仲
81、禮者,人道之極也。——荀子
82、心誠氣溫,氣和辭婉,必能動人。——薛宣《談書錄》
83、懷著善意的人,是不難于表達他對人的禮貌的。——法。盧梭
84、土扶可城墻,積德為厚地。——李白
85、有禮貌不一定總是智慧的標志,可是不禮貌總使人懷疑其愚蠢。——蘭道爾
86、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87、一個人的禮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鏡子。——歌德
88、人在智慧上應當是明豁的,道德上應該是清白的,身體上應該是清潔的。——契訶夫
89、敬人者,人恒敬之;愛人者,人恒愛之。——孟子
90、一毫之善,與人方便。一毫之惡,勸君莫作。——唐·呂巖《勸世》
91、將不可驕,驕則失禮,失禮則人離,人離則眾叛。——諸葛亮
92、不學禮,無以立。——孔子
93、奢侈總是跟隨著淫亂,淫亂總是跟隨著奢侈。——孟德斯鳩
94、生命是短促的,然而盡管如此,人們還是有時間講究禮儀——愛默生
95、君子己善,亦樂人之善也。——禮記
96、有一種內在的禮貌,它是同愛聯系在一起的:它會在行為的外表上產生出最令人愉快的禮貌。——歌德
97、應該熱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談道德。——德謨克利特
98、人不能象走獸那樣活著,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但丁
99、人在智慧上應當是明豁的,道德上應該是清白的,然后身體上應該是清潔的。
100、有兩種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禮貌。——德.歌德
101、脾蜜蜂從花中啜蜜,離開時營營的道謝。浮夸的蝴蝶卻相信花是應該向他道謝的。——泰戈爾
102、人待我一尺,我待人一丈;人待我一丈,我把心捧上;好話一句三冬暖,冷言半句六月寒。
103、禮儀周全能息事寧人。 ——儒貝爾
104、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105、鳥兒因翅膀而自由翱翔,然后鮮花因芬芳而美麗,校園因文明而將更加進步。
106、花兒用美麗裝扮世界,我們用行動美化校園!
107、禮貌的最高表達方式并非藝術,而是人們強烈地感受到的,并互相給予對方的高度溫柔體貼之情。——諾曼卡曾斯
108、我的美麗源于我的微笑,我的自信來自我的禮貌。
109、道之以告德,齊之以禮(論語)
110、文明管住嘴,不隨地吐痰,不說粗話、臟話。
111、君子憂道不憂貧。 —— 孔丘
112、在社會做好公民,在單位做好職工,在家庭做好成員。
113、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荀況
114、傳統美德相隨影,明禮誠信與我行。
115、安上治民,莫善于禮。——《孝經》
116、給人玫瑰花,手上常有一縷芳香。
117、有意擦去的一塊污漬,凈化的是自己的靈魂。
118、在自己心中埋下一顆文明的種子,就會在別人的心田開出一朵美麗的花。
119、服務人民、奉獻社會,傳承文明。
120、文明守紀展百年風采,惜時勤學鑄畢生輝煌。
121、禮者,人道之極也。 ——荀子
122、維護社會公德,遵守職業道德,弘揚家庭美德,提高個人品德。
123、環境整潔優美,生活健康科學,社會文明進步。
124、禮貌之風為每一個人帶來禮貌溫暖和愉快。——諾·文·皮爾
125、禮以行義,義以生利,利民,政之大節也(左傳)
126、文明從腳下起步,禮儀從你我做起。
127、小的不哄,老的不欺。
128、爭做文明田中人,構建和諧校園。
129、禮以行義,義以生利,利民,政之大節也(左傳)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管子)
130、一顆種子可以長成一片森林,一分耕耘可以收獲一個未來。
文明禮儀知識點
一、稱呼禮儀
1、對父母長輩不能直呼其名,更不能以不禮貌言詞代稱,要用準確的稱呼,如爸爸、奶奶、老師、叔叔等。
2、他人取綽號。
二、問候禮儀
向父母長輩問候致意,要按時間、場合、節慶不同,采用不同的問候。
1、早起后問爸爸、媽媽早上好。
2、睡覺前祝爸爸、媽媽晚安。
3、父母下班回家:爸爸、媽媽回來啦。
4、過生日:祝長輩生日快樂、身體健康。
5、過新年:祝長輩、親友新年愉快。
6、當爸爸、媽媽外出時說:祝爸爸、媽媽一路平安、辦事順利。
7、當爸爸、媽媽外出歸來時說:爸爸、媽媽回來啦,辛苦了。
8、自己告別家人時:您放心吧,我會照顧好自己。如果離家時間較長,就要寫信或打電話問候家人。
9、自己回家時,應向父母、長輩打招呼。
三、餐桌禮儀
(一)在家時:
1、請長輩先入座。
2、等長輩先拿碗筷后,自己再拿碗筷。
3、吃東喝湯時要小口天咽,閉嘴咀嚼,要細嚼慢咽,盡量不發出響聲。
4、吃飯時,一手拿筷,一手扶住碗。
5、不敲碗,不翻撒尿揀菜肴。
6、別人給自己添飯菜,要說“謝謝”。不需要時,應說:“謝謝,我真的不需要了。”
7、主動給長輩添飯加菜。
8、先吃完要說“大家慢慢吃”。
9、用餐完畢,幫助父母收拾好碗筷,擦洗餐桌。
(二)在學校:
1、不奔跑,有秩序地進入餐廳。
2、坐在指定的座位上,兩腳自然并攏,雙腿自然平放,坐姿自然,背直立。
3、吃飯時,一手拿勺子,一手扶住碗。不敲飯盆,要安靜、文明進餐。
4、飯、菜、湯要吃凈(特殊情況例外);不偏食、不挑食。
5、用餐結束,應把凳子整齊地擺入在餐桌下面。
四、待客禮儀
1、客人來訪,要事先準備,把房間收拾整潔。要熱情接待,幫助父母排座、遞茶后可告辭離開,待父母送客時應與客人說“再見”。如父母不在家,要以主人身份接待客人。
2、自己的同學、朋友來訪,應熱情迎接,初次來訪,應給父母逐個介紹,然后把最佳座位讓給客人,可用茶水、水果、圖書等招待。
3、父母的朋友帶小孩子來訪,應同小孩一同玩,或給他講故事,和他們一起看書、聽音樂、看電視。
4、吃飯時,同學、朋友來訪,應主動邀其一起用餐,如果客人申明吃過,先安排朋友就坐,找些書報或雜志給他看后再接著吃飯。
5、接待老師應像接待長輩一樣熱情莊重。
6、送客要送到門外,并歡迎客人下次再來。
五、做客禮儀
1、去親友家做客要準時,儀表整潔,盡可能帶些小禮品,以表示對主人的尊重。
2、在親友家,不能大聲大氣說話,要談吐文明。
3、不經主人允許,不可隨意動用主人家里的東西,即便是至親好友也應先打招呼,征得主人同意后才能動用。
4、如果在主人家用餐,要注意用餐禮儀,不能搶先入座,不能先動食物。
5、告別時,要說感謝的話,如“今天真高興”、“歡迎到我家去”。
六、穿著禮儀
1、不穿奇裝異服,參加重要的集會時候按要求穿規定的校服,。
2、保持個人整潔,著裝整齊,樸素大方,不把上衣捆在腰間,不披衣散扣。
3、不穿背心、拖鞋、褲衩在校園行走或進入教室。
4、課堂上不敞衣、脫鞋。
5、同學間不攀比(如不穿名牌等),不穿中高跟鞋,不穿厚底時裝鞋,以球鞋或平底鞋為好。
6、不佩戴項鏈、耳環(針)、戒指、手鏈、手鐲等飾物。
7、按要求修剪頭發,不染發,不燙發,男生不留長發,女生不披頭散發。
七、行走禮儀
1、走路要抬頭挺胸,目視前方,肩臂自然擺動,步速適中,忌諱八字腳、搖搖晃晃,或者扭捏碎步。
2、上下樓、過樓道要靠右慢行,不可以騎在欄桿上向下滑。出入教室、辦公室,會場等按指定線路走,不擁擠,出入各功能室輕聲慢步,不影響他人。
3、遇到熟人要打招呼,互致問候,不能視而不見;需要交談,應靠路邊或到角落談話,不能站在道路當中或人多擁擠的地方。
4、行人互相禮讓,主動給長者讓路,主動給殘疾人和有需要的人士讓路。
5、向別人打聽道路,先用禮貌語言打招呼,如“對不起,打擾您一下”、“請問”等,年輕人問路應選適當稱呼,如“老爺爺”、“阿姨”、“叔叔”等,然后再問路;聽完回答之后,一定要說:“謝謝您!”如果被陌生人問路,則應認真、仔細回答,自己不清楚,應說:“很抱歉,我不知道,請再問問別人。”
八、尊師重孝禮儀
1、見到老師主動問“老師好”,見到來賓應面帶微笑主動問“客人老師好”,分別時說“再見”。
2、進出校及上下樓梯靠右行,給老師讓行。
3、上課(包括自修課)遲到應先喊“報告”,經老師允許后方可進入教室。上課發言時,應立正站直,目光正視老師。
4、進辦公室要喊“報告”,聽到“請進”后方可進入;問老師要用“請問”,老師答后要道謝,說“再見”后再離開;不隨便翻閱老師辦公室的東西;不私自打開教師電腦。如果辦公室無人時,學生就不能隨意進入。
5、指出老師的錯處要有禮貌,并要注意場合。
6、虛心聽取老師的教誨,接受師長的教育,態度端正。
7、對老師說實話、真話,不欺騙老師。
8、珍惜老師的勞動成果,按時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各項任務。
9、服從老師管理,不頂撞老師。如果你有自己的看法及見解,應選擇合適的方法誠懇地與老師交換意見。
10、在校道上遇見老師主動停下,微微鞠躬或點頭問好。遇見兩個以上的老師,問“老師們好”。
11、與老師交談時,要起立并主動給老師讓座。
12、老師在辦事或與別人在交談時,不可隨意打擾老師,躬身站立一側,等老師辦完事或談完話后再找老師(緊急情況除外)。
13、父母長時間外出,要經常以電話、短信或寫信的方式向父母匯報近期學習生活情況。聽從父母的正確教導,態度謙和不任性。
14、對長輩有意見,應有禮貌地提出,不耍脾氣,不頂撞。
15、未經父母允許不得晚歸、遠出以及無故在外過夜。
16、長輩休息時,不要輕易打擾他們。長輩身體不適,要勤問候,多體貼。
17、觀看電視節目時,不喧嘩,不與長輩搶節目頻道。
九、同學禮儀
1、同學間要面帶微笑互相問候“你早”、“你好”,可點頭、招手。
2、與同學說話態度誠懇、謙虛,語調要平和,聽同學說話要專心,直視同學,不輕易打斷別人的話。
3、同學間的交往應講普通話,使用禮貌用語。問同學問題,問前要用謙語“請問”、“對不起”、“打擾你一下”、“向你請教個問題”等,問后要道謝;同學回答不上來,說“不要緊,這個問題比較難回答,耽擱了你的時間,謝謝”等。
4、尊重同學,不給同學取侮辱性綽號,或叫同學的侮辱性綽號,不說使別人傷心羞愧的話。
5、同學之間互助互愛,主動幫助有困難的同學。選擇恰當的方式 真誠地指出同學的不足或肯定同學的長處。
6、男女同學互相尊重和照顧,不欺負對方。
7、向同學借東西,要先征得同學的同意。對同學的東西要特別愛護,且按時歸還,一旦遺失,應立即道歉并賠償。
十、公共汽車禮儀
(1)在適當的區域候車,切勿站在行車道上。
(2)遵守“排隊上車、先下后上”的文明禮儀規范。
(3)主動買票,自覺投幣。
(4)上車后盡量向中間走,不要停留在車門口,以免影響其他人上車。
(5)主動讓座給老、弱、病、殘、孕者。
(6)不在車內吸煙,也盡量避免在車內進食。
(7)不吐痰,不亂扔垃圾,維護車輛衛生,同時也維護城市環境。
(8)不要在車上大聲喧嘩或高談闊論。
(9)不要把自己的.隨身物品放在座椅或通道上。
(10)雨天時,要收好雨具,以免弄濕其他乘客。
十一、出租車禮儀
(1)路邊招停,以不影響公共交通為宜。
(2)上車時,年長者或女性先上;下車時,年輕者或男士先下。
(3)保持車內衛生,不往車外吐痰、扔雜物,應將痰吐在紙巾里,下車時隨其他雜物隨身帶走。
(4)在沒有禁止吸煙的車上,如要吸煙,應征得司機同意,不可將煙灰彈落車內,不將煙蒂扔到窗外。
十二、火車禮儀
(1)遵守秩序:上火車時要按秩序,事先拿好行李、火車票以便乘務人員盡快檢票,盡快對號入座。放置行李要相互禮讓,主動幫助老、幼、病、殘、孕等特殊旅客。
(2)講究公共衛生:在火車上不要隨地吐痰、亂扔廢棄物;不要在車廂內抽煙;不要脫下鞋子,更不可把腳蹺放到對面座位上;不可長時間占用衛生間和盥洗間;當乘務員打掃衛生時,要主動給予配合。
(3)注重個人形象:夏天酷熱難忍時,男士也不要打赤膊、穿背心或短褲。在火車臥鋪車廂脫衣就寢時,要背對其他乘客,女性切不可當著其他人的面化妝或整理衣裙;上、下鋪位要盡量避免弄出響聲。
(4)言談舉止:不宜大聲說笑,以免妨礙他人;不要隨便打聽別人,特別是女性的年齡、婚姻等個人隱私;不要談論不健康、不愉快的話題;不要過分熱情,如果對方無交談欲望,則不可勉強,不可強求別人留下地址,自己也不要輕易透露個人信息。
(5)火車飲食:乘坐火車盡量不要食用異味食品,以免影響其他乘客。
(6)禮貌道別:到達目的地時,與其他乘客有禮貌地道別,有序排隊下車,應讓老、弱、病、殘、孕者先行。
十三、學生禮儀
學生是學校工作的主體,因此,學生應具有的禮儀常識是學校禮儀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學生在課堂上,在活動中,在與教師和同學相處過程中都要遵守一定的禮儀。
1、課堂禮儀:遵守課堂紀律是學生最基本的禮貌。
(1)上課:上課的鈴聲一響,學生應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師上課,當教師宣布上課時,全班應迅速肅立,向老師問好,待老師答禮后,方可坐下。學生應當準時到校上課,若因特殊情況,不得已在教師上課后進入教室,應先得到教師允許后,方可進入教室。
(2)聽講:在課堂上,要認真聽老師講解,注意力集中,獨立思考,重要的內容應做好筆記。當老師提問時,應該先舉手,待老師點到你的名字時才可站起來回答,發言時,身體要立正,態度要落落大方,聲音要清晰響亮,并且應當使用普通話。
(3)下課:聽到下課鈴響時,若老師還未宣布下課,學生應當安心聽講,不要忙著收拾書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響,這是對老師的不尊重。下課時,全體同學仍需起立,與老師互道:“再見”。待老師離開教室后,學生方可離開。
2、服飾儀表:穿著指穿衣褲,著鞋襪。其基本要求是: 合體;適時;整潔;大方;講究場合。
3、 尊師禮儀:學生在校園內進出或上下樓梯與老師相遇時,應主動向老師行禮問好。學生進老師的辦公室時或宿舍,應先敲門,經老師允許后方可進入。在老師的工作、生活場所,不能隨便翻動老師的物品。學生對老師的相貌和衣著不應指指點點,評頭論足,要尊重老師的習慣和人格。
4、同學問禮儀:同學 之間的深厚友誼是生活中的一種團結友愛的力量。注意同學之間的禮儀禮貌,是你獲得良好同學關系的基本要求。同學問可彼此直呼其名,但不能用“喂”、“哎” 等不禮貌用語稱呼同學。在有求于同學時,須用“請”、“謝謝”、“麻煩你’’等禮貌用語。借用學習和生活用品時,應先征得同意后再拿,用后應及時歸還,并要致謝。對于同學遭遇的不幸,偶爾的失敗,學習上暫時的落后等,不應嘲笑、冷笑、歧視,而應該給予熱情的幫助。對同學的相貌、體態、衣著不能評頭論足,也 不能給同學起帶侮辱性的綽號,絕對不能嘲笑同學的生理缺陷。在這些事關自尊的問題上一定要細心加尊重,同學忌諱的話題不要去談,不要隨便議論同學的不是。
5、 集會禮儀:集會在學校是經常舉行的活動。一般在操場或禮堂舉行,由于參加者人數眾多,又是正規場合,因此要格外注意集會中的禮儀。升國旗儀式:國旗是一個國家的象征,升降國旗是對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的一種方式。無論中小學還是大學,都要定期舉行升國旗的儀式。升旗時,全體學生應列隊整齊排列,面向國旗,肅 立致敬。當升國旗,奏國歌時,要立正,脫帽;行注目禮,直至升旗完畢。升旗是一種嚴肅、莊重的活動,一定要保持安靜,切忌自由活動,嘻嘻哈哈或東張西望。神態要莊嚴,當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時,所有在場的人都應抬頭注視。
6、校內公共場所禮儀:應該自覺保持校園整潔,不在教室、樓道、操場亂扔 紙屑、果皮、不隨地吐痰、不亂倒垃圾。不在黑板、墻壁和課桌椅上亂涂、亂畫、亂抹、亂刻,愛護學校公共財物、花草樹木,節約用水用電。自覺將自行車存放在指定的車棚或地點,不亂停亂放,不在校內堵車。在食堂用餐時要排隊禮讓,不亂擁擠,要愛惜糧食,不亂倒剩菜剩飯。
十四、教師禮儀
教 師是學校工作的主體,不僅是科學文化知識的傳播者,而且是學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者。老師在傳播知識的同時,以自己的言行舉止、禮儀禮貌對學生進行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對學生的言行舉止發生作用。因此,老師要十分注意自己給學生留下的印象,要使自己從各方面成為一個優秀的、學生能夠仿效的榜樣。
1、教師的行為舉止:一個人氣質、自信、涵養往往從他的姿態中就能表現出來。作為塑造人類靈魂工程師的老師,更要注意自己在各種場合的行為舉止,做到大方、得體、自然、不虛假。
(1)目光:在講臺上講課時,教師的目光要柔和、親切、有神,給入以平和、易接近、有主見之感。當講話出現失誤被學生打斷、或學生中出現突發事情打斷你的講課時,不能投以鄙夷或不屑的目光,這樣做有損于你有學生心目中的形象。
(2)站姿:老師站著講課,既是對學生的重視,更有利于用身體
語言強化教學效果。站著講課時,應站穩站直,胸膛自然挺起,不要聳肩,或過于昂著頭。需要在講臺上走動時,步幅不宜過大過急。
(3)手勢:老師講課時,一般都需要配以適度的手勢來強化講課效果。手勢要得體、自然、恰如其分,要隨著相關內容進行。講課時忌諱敲擊講臺、或做其他過分的動作。
2、教師的言談:教師承擔的主要任務離不開語言表達。因此,作為一名教師,要注意表達語言時應遵守的禮儀禮節。
(1)表達要準確:學校中設置的每一門課程都是一門科學,有其嚴謹性、科學性。老師在教授時應嚴格遵循學科的要求,不可庸俗化。
(2)音量要適當:講課不是喊口號,聲音不宜過大,會給學生以聲嘶力竭之感。如果聲音太低又很難聽清,導致影響教學效果。
(3)語言要精練:講課要抓中心,不說廢話和多余的話,給學生干凈利索的感覺。
(4)講課可以適時插入一些風趣、幽默的話,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3、與學生談話:
(1)提前通知,有所準備。談話最好提前與學生打招呼,讓學生有一個思想準備,這既是一種禮貌,又是對學生的尊重。
(2)熱情迎候,設置平等氣氛。舉止端正,行為有度。談話時,語氣要平和,要有耐心,不要高音量、不反唇相譏,應表現出良好的道德修養。
(3)分清場合,人情人理。老師的表情要與談話對象、內容協調一致。在與學生進行談話時,不要言過其實,故意夸大事實,也不應傳播不利團結或道聽途說的事情。
文明禮儀宣傳語
1、文明之花永遠綻放,禮儀之邦千古傳承。
2、文明禮儀,根植于心,弘揚美德,共享美好!
3、言談舉止,彰顯文明,禮儀之風,吹拂四海!
4、文明禮儀,點滴小事做起;傳遞正能量,共建美好家園!
5、禮儀之花,綻放文明之美。
6、文明禮儀伴我行,和諧一生你我他。
7、禮儀之約,共同遵守,文明之風,廣為流傳!
8、文明相伴,禮儀相隨。
9、手拉手,我們牽著禮儀走,心連心,我們伴著文明行。
10、文明禮儀,社會和諧基石;誠信友愛,美麗中國夢!
11、知禮行禮,人人有責;文明和諧,從我做起。
12、禮儀傳承,人人有責,踐行文明,共建和諧!
13、禮儀之邦,文明傳承。
14、文明禮儀,弘揚正氣;家國情懷,共同擔當!
15、微笑待人,文明于心。
16、禮儀無小事,點滴成文明;善行無難事,小事顯大愛。
17、學禮用禮,和諧社會;知禮行禮,共創文明。
18、微笑待人,文明禮儀,尊重他人,和諧共處!
19、禮儀之邦,大國有風;文明之民,小事有度。
20、知書達禮,文化強國,共筑中華民族禮儀之邦!
21、文明禮儀,從我做起,讓世界更美好!
22、儀禮并重,傳承文明。
23、文明禮儀,伴隨你我每一天。
24、禮儀之花,綻放光彩,文明禮儀,共創輝煌!
25、知書達理,文明禮儀。
26、文明禮儀,共同的責任。
27、文明禮儀立竿見影,美好生活源于細節。
28、愛文明,講禮儀,弘揚中華好傳統!
29、禮儀照亮人生,文明引領未來。
30、言行舉止皆禮儀,點滴之處見文明。
31、文明禮儀始于心,點滴小事顯修養。
32、崇尚禮儀,傳遞文明。
33、禮儀成就人生,文明構建和諧。
34、文明禮儀,心靈相通,人人尊重,和諧共處!
35、文明禮儀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
36、禮儀不分大小,細節展現尊重;文明從我做起,世界因你而美。
37、禮之用,和為貴,文明禮儀,促進和諧社會!
38、以禮待人,以文育人。
39、禮儀不分大小,文明從我做起。
40、說有禮,做講理,有禮講理行萬里。
41、以禮待人,以誠相見,共建和諧社會。
42、和諧社會,從文明禮儀開始。
43、傳承文明禮儀,共創美好未來。
44、文明禮儀都是寶,我們都要遵守好。
45、禮貌待人,世界更美;文明行事,人間更暖。
46、學禮儀,你會使自己更文明;講禮儀,你會使生活更美好。
47、文明禮儀,人之根本。
48、文明禮儀傳家寶,點滴養成好習慣!
49、守禮之人最可愛,文明禮儀伴我行。
50、禮儀之邦,優雅生活,文明傳承美好。
51、禮貌待人,文明有禮,世界因你更美麗。
52、傳承文明,從我做起。
53、弘揚文明精神,務盡禮儀本色。
54、文明禮儀伴我行,言行舉止有規有矩。
55、文明禮儀,從我做起,共創美好明天!
56、真誠微笑,傳遞關愛;文明用語,傳遞溫情!
57、播種文明禮儀的種子,收獲溫馨和諧的芬芳。
58、微笑待人,文明至上。
59、禮讓三分,顯示人格魅力;關愛他人,文明禮讓包容!
60、禮儀之花,四季常開;文明之果,眾人共享。
61、請把你的`微笑留下,請把文明禮貌帶到海角天涯!
62、微笑問好,尊重處處,文明有禮悅人心。
63、知書達禮,以文會友。
64、講禮儀,做文明學生;樹形象,辦出色校園。
65、禮儀傳承文化,文明照亮未來。
66、禮儀之約,文明之路。
67、文明禮儀,讓生活更美好。
68、注重禮儀,修養提升;品行端正,人格魅力!
69、弘揚禮儀風尚,共建文明社會,共享美好生活。
70、文明之行,開始于足下;愛我家園,從我做起。
71、文明禮儀,從我做起。
72、文明從我做起,禮儀從細節開始。
73、文明人人創造,禮儀處處傳遞。
74、言傳身教,文明傳遞。
75、熱情待人是禮儀,和諧共處靠大家。
76、禮儀照亮人生,文明點亮未來。
77、學禮儀,講文明,重參與,當標兵。
78、知禮行天下,尚德樂無邊。
79、文明禮貌,共創和諧。
80、人人講文明,處處重禮節。
81、禮儀之邦,文明有禮。
82、文明禮儀伴我行,和諧社會樂無窮。
83、文明禮儀伴我行,愛護公物從我做起。
84、文明禮儀,社會和諧。
85、禮儀傳承文明,細節彰顯品質。
86、文明禮儀伴我行,爭做校園文明人。
87、文明禮儀,始于心,踐于行,校園更溫馨!
88、文明禮儀,舉止得體,共創和諧社會。
89、文明禮儀好,說來真奇妙,每天堅持好,天天快樂了!
90、文明禮儀伴我行,公共場合顯素質。
91、文明管住手,不亂貼亂畫,不亂扔廢棄物,不損壞公物。
92、守禮行天下,有你更精彩。
93、禮貌待人是文明,和諧社會從我做起。
94、禮貌待人,微笑待心,營造和諧文明環境。
95、文明禮儀在身邊,觸手可及人人做。
96、愛我城市,公德形象萬人樹;規范言行,文明環境四時春。
97、知禮、守禮、行禮,共創文明新風。
98、崇尚禮儀美德,爭做文明新人。
99、尊崇禮儀,傳承文化,共筑精神家園。
100、文明禮貌是人與人之間友好交往的“金鑰匙”。
文明禮儀故事
1、孝感動天
舜,傳說中的遠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華,號有虞氏,史稱虞舜。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讓舜修補谷倉倉頂時,從谷倉下縱火,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逃脫;讓舜掘井時,瞽叟與象卻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脫。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舜在厲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干,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經過多年觀察和考驗,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為諸侯。
2、親嘗湯藥
漢文帝劉恒,漢高祖第三子,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聞于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母親臥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藥,他親口嘗過后才放心讓母親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注意發展農業,使西漢社會穩定,人丁興旺,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他與漢景帝的.統治時期被譽為“文景之治”。
3、蘆衣順母
閔損,字子騫,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門中以德行與顏淵并稱。孔子曾贊揚他說:“孝哉,閔子騫!”(《論語·先進》)。他生母早死,父親娶了后妻,又生了兩個兒子。繼母經常虐待他,冬天,兩個弟弟穿著用棉花做的冬衣,卻給他穿用蘆花做的“棉衣”。一天,父親出門,閔損牽車時因寒冷打顫,將繩子掉落地上,遭到父親的斥責和鞭打,蘆花隨著打破的衣縫飛了出來,父親方知閔損受到虐待。父親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閔損跪求父親饒恕繼母,說:“留下母親只是我一個人受冷,休了母親三個孩子都要挨凍。”父親十分感動,就依了他。繼母聽說,悔恨知錯,從此對待他如親子。
4、行傭供母
江革,東漢時齊國臨淄人,少年喪父,侍奉母親極為孝順。戰亂中,江革背著母親逃難,幾次遇到匪盜,賊人欲殺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邁,無人奉養,賊人見他孝順,不忍殺他。后來,他遷居江蘇下邳,做雇工供養母親,自己貧窮赤腳,而母親所需甚豐。明帝時被推舉為孝廉,章帝時被推舉為賢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將。
5、懷橘遺親
陸績,三國時期吳國吳縣華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學家。六歲時,隨父親陸康到九江謁見袁術,袁術拿出橘子招待,陸績往懷里藏了兩個橘子。臨行時,橘子滾落地上,袁術嘲笑道:“陸郎來我家作客,走的時候還要懷藏主人的橘子嗎?”陸績回答說:“母親喜歡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給母親嘗嘗。”袁術見他小小年紀就懂得孝順母親,十分驚奇。陸績成年后,博學多識,通曉天文、歷算,曾作《渾天圖》,注《易經》,撰寫《太玄經注》。
6、鹿乳奉親
郯子,春秋時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飲鹿乳療治。他便披鹿皮進入深山,鉆進鹿群中,擠取鹿乳,供奉雙親。一次取乳時,看見獵人正要射殺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現身走出,將擠取鹿乳為雙親醫病的實情告知獵人,獵人敬他孝順,以鹿乳相贈,護送他出山。
7、戲彩娛親
老萊子,春秋時期楚國隱士,為躲避世亂,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順父母,盡揀美味供奉雙親,7歲尚不言老,常穿著五色彩衣,手持撥浪鼓如小孩子般戲耍,以博父母開懷。一次為雙親送水,進屋時跌了一跤,他怕父母傷心,索性躺在地上學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8、賣身葬父
董永,相傳為東漢時期千乘(今山東高青縣北)人,少年喪母,因避兵亂遷居安陸(今屬湖北)。其后父親亡故,董永賣身至一富家為奴,換取喪葬費用。上工路上,于槐蔭下遇一女子,自言無家可歸,二人結為夫婦。女子以一月時間織成三百匹錦緞,為董永抵債贖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蔭,女子告訴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幫助董永還債。言畢凌空而去。因此,槐蔭改名為孝感。
9、刻木事親
丁蘭,相傳為東漢時期河內(今河南黃河北)人,幼年父母雙亡,他經常思念父母的養育之恩,于是用木頭刻成雙親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議,每日三餐敬過雙親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門前一定稟告,回家后一定面見,從不懈怠。久之,其妻對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針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蘭回家見木像眼中垂淚,問知實情,遂將妻子休棄。
10、埋兒奉母
郭巨,晉代隆慮(今河南林縣)人,一說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實。父親死后,他把家產分作兩份,給了兩個弟弟,自己獨取母親供養,對母極孝。后家境逐漸貧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擔心,養這個孩子,必然影響供養母親,遂和妻子商議:“兒子可以再有,母親死了不能復活,不如埋掉兒子,節省些糧食供養母親。”當他們挖坑時,在地下二尺處忽見一壇黃金,上書“天賜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奪”。夫妻得到黃金,回家孝敬母親,并得以兼養孩子。
文明禮儀作文 1
文明禮儀,架起人與人之間友好交往的橋梁;文明禮儀,構建和諧社會的正確途徑;文明禮儀,當代中學生的行為指南。
中國是擁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先人們一直傳承著講文明、講禮儀的優良傳統。《晏子春秋》中的“凡人之所以貴于禽獸者,以有禮也。”、《三字經》中的“親師友、習禮儀”、大教育家孔子的“不學禮,無以立”等富含哲理的名言及看法,都很值得我們借鑒、繼承并發揚。
文明禮儀緣于最初的人類交往,并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變化。現代禮儀既與現代社會的要求相一致,又與一個民族的傳統相承接。禮儀不僅僅是一種形式,而且是一個人、一個集體乃至一個國家精神文明的象征,是一個民族整體素質與文明程度的重要體現。講文明禮儀,有助于我們進一步提升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有助于我們展示內心的自信、蓬勃的朝氣、振奮的`精神,有助于強健我們的身體。因此,我們必須具備良好的文明禮儀素養,使自己的言行舉止符合文明禮儀的要求。
要想做到、做好文明禮儀,就要求我們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如在言語方面,要求我們說話和氣、不強詞奪理、不惡語傷人、談吐文雅、不說粗話臟話,做到“良言一句三冬暖”;在態度方面,做到態度親和、真誠、待人和氣等,能使我們增添交往的魅力;在舉止方面,動作優雅、姿態瀟灑、手勢得當、表情自然、行為檢點等方面,都可以增強我們的親和力,拉近自己與他人的距離。
如果人人都做到講文明禮儀,我們的民族將是一個更加繁榮昌盛的民族,我們的國家將是一個更加和諧進步的國家。
同學們,為了能更好地完善自己的人格、增強自己的素養、提高自己的生活品位,為了將來能更好的立足于社會,讓我們一起攜起手來,講文明、講禮儀!做高素質的21世紀的接班人、建設者!
文明禮儀作文 2
我們國家素以“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著稱于世,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千百年來重視道德修養、文明禮貌贏得的國際上的評價。
作為文化科技發達、經濟生活富裕的現代人更應該要把古人的這一傳統美德保持和發揚光大,使之不斷的傳承下去不愧于“文明古國”、“禮儀之邦”這個著稱!
從古至今,關于文明禮儀的事情和榜樣有好多好多舉不勝舉。古代有孔融讓梨的典故;近代有雷鋒叔叔的故事;當代有無錫最美麗司機吳斌和湖北“托舉哥”周沖的事件等等。
通過學習和了解這些的典故、故事、事件等使我懂得了其實生活中大到社會;小到在學校和我們各自的家庭里處處有注重和講究禮儀的地方,像見義勇為、文明謙讓、樂于助人、尊重師長、同學之間友好相處、愛護公共財物、公共場合不大聲喧嘩等等……
使我懂得了重視和講究文明禮儀的人會得到社會的肯定和人們的尊重,反之會受到社會應有的懲罰及人們的譴責和唾棄!
以下有兩個在我的生活中發生的事情,看看講究和不講究文明禮儀得到什么樣不同的結果。第一件是發生在我自己身上的事情,第二件是發生我身邊我看到的事情……
記得哪是發生在我上小學一年級的事情了,有一天放學回家我跟奶奶手拉著手邊走邊跳的走在我們家小區的路上,突然間看到走在我們前面不遠處的老爺爺手里提著的袋子破了,東西撒了一地正彎著腰很吃力的撿拾著,當時我看到了馬上撒開奶奶的手飛奔了過去幫助老爺爺撿東西,后來奶奶也趕上來了一起幫老爺爺撿,得知老爺爺是坐在我們同一幢樓底樓的鄰居后又幫他一起提著送到了家里,老爺爺摸著我的頭直夸我是個懂事的好孩子。
當時那個時候我也不懂什么文明禮儀的事情,只是覺得被人夸獎的感覺很開心很受用!本來我以為這件事就這樣過去了,哪知第二天放學回家老爺爺已經在門口等我們了,并邀請我和奶奶到他家去玩,還買了好多好吃的東西給我。通過聊天我知道了老爺爺是個退休的老師,年紀七十多歲了平常子女不在身邊,我那天的舉動讓他很感動!
之后他經常邀請我和奶奶到他家去玩,給我買好吃東西又教我做作業,我剛上學時由于不太適應所以成績不太理想,在他的幫助下有了很大的提高,最后我們儼然成為了“忘年交”我有不懂得總是去請教他,他也很耐心的為我講解直到我弄懂為止。后來我們家搬走了雖然很少見面了,但是好幾次我們正好在超市見面的時候他還是一如既往的很關心我和我的.學習成績,每次依然買好多好吃的東西送給我,我難為情不肯收他還生氣了哩!
第二件事情發生在我小學時的母校門前的馬路上,當時正值我們學校學生放學時間,馬路上停滿了前來接孩子放學家長的車子。其中,有兩個家長因為不小心使車子互相碰撞了。其實碰的也不太嚴重只要互相禮讓一下也就過去了,由于雙方互不相讓吵了起來還大打出手,使的本來就比較擁擠的馬路堵得水泄不通,一片混亂。妨礙了別人的通行,后來警察來了,他們倆最終被帶到警局去了,后來聽說都受到了應有的懲罰!哎~如果,他們倆當時互相謙讓,得到結果將不會是這樣的……
通過上述在我身邊發生的這兩件小事情,充分的證明了講究和不講究文明禮儀的區別,一個得到了別人的表揚和幫助而另一個卻得到了應有的懲罰和譴責。
總之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從自己身邊的小事做起,從我做起、做一個注重和講究文明禮儀的好公民,我相信只要我們每個人都從我做起,我們國家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文明禮儀也得到不斷的提高,使我們古代勞動人民傳承下來的傳統美德更好的保持和發揚光大,贏得世界人民的尊重!
文明禮儀作文 3
中國,素來以“文明之邦”著稱,在古代,不管是達官貴族,文人墨客,還是平民百姓,都十分講文明禮儀。直到現在,這個傳統依舊未改變。
不論是在家里,還是在校園里,文明禮儀隨處可見。比如:在學校里,如果把同學或老師撞到的話,都應該說一聲“對不起!”,才能走開。同學之間要相互團結,友愛,不能為了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情而爭吵不休。同學有困難時要幫忙,不能坐視不管;在家里,要尊敬長輩,父母交給自己的任務要立即完成,不能拖拖拉拉,更不能推脫,如果自己實在放不下手上的事,應向父母交代清楚,不能向父母大吼大叫。如果想尋求父母的幫助,必須要用上“請”這個字眼,這樣能顯得自己十分有禮貌,很懂事;在其他公共場合,更要講文明禮儀了,如果有人問你問題的.話,自己確實不知道,應該說“實在對不起,我不知道。”就行了,但是不能說“我怎么曉得,你去問別人噻,你好煩人。”這樣會讓人覺得你沒有禮貌,你在別人的心目中會留下一個不好的印象。
一句名言說得好,“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是呀,如果一個人不講文明禮儀就難以生活下去;做一件事沒有好的文明禮儀,就會不成功;即使是一個強大的國家,如果沒有文明禮儀,就會不安寧。作為一名光榮的少先隊員,我們務必要講文明禮儀,才不為祖國抹黑!
文明禮儀作文 4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文明禮儀如同春風般溫暖人心,它無聲無息地滲透在我們的言行舉止中,使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加融洽。
文明禮儀是一種對他人的尊重。當我們向他人問好、微笑時,我們不僅傳遞了友善,也表達了對他人的尊重。這種尊重不僅體現在語言上,更體現在行動上。比如,在公交車上主動讓座給老人、孕婦或殘疾人,這不僅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對弱者的尊重。
文明禮儀也是一種自我修養的體現。一個講文明、懂禮儀的人,往往能夠贏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他們懂得如何與人相處,如何化解矛盾,如何保持一顆平和的心態。這種修養不僅能使我們在人際交往中更加得心應手,也能使我們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更加從容不迫。
此外,文明禮儀還是一種文化傳承。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我們的祖先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寶貴的`文化遺產。其中,文明禮儀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它代表了我們民族的優良傳統和道德品質,是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的寶貴財富。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做到文明禮貌。無論是在學校、家庭還是社會,我們都應該尊重他人、關心他人、幫助他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共同營造一個和諧、美好的社會環境。
總之,文明禮儀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僅能夠提升我們的個人修養和道德品質,還能夠促進社會的和諧與穩定。讓我們共同努力,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讓文明禮儀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文明禮儀作文 5
在我們的生活中,文明禮儀如同春天的陽光,溫暖而明亮,它無聲無息地影響著我們的行為,塑造著我們的品格。文明禮儀不僅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我們現代社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文明禮儀體現在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校園里,同學之間相互問候、禮貌待人,這就是文明禮儀的.體現。在課堂上,我們尊重老師,認真聽講,這也是文明禮儀的一種表現。在家庭中,我們尊敬長輩,關心家人,更是文明禮儀的具體實踐。
然而,文明禮儀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我們不斷地學習和實踐。我們應該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逐漸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比如,在公共場所不大聲喧嘩,不亂扔垃圾,這些都是我們可以做到的。同時,我們也應該積極傳播文明禮儀的理念,讓更多的人了解并踐行文明禮儀。
文明禮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僅可以提升我們的個人素質,還可以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在一個充滿文明禮儀的社會中,人們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社會風氣更加良好。因此,我們應該把文明禮儀作為一種生活態度,一種精神追求,讓它成為我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文明禮儀之美,不僅在于它的外在表現,更在于它的內在價值。它讓我們學會尊重他人,關心他人,讓我們的心靈更加純凈、美好。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自身做起,積極踐行文明禮儀,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讓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里,讓我們用文明禮儀為自己繪制一幅美麗的畫卷,讓文明禮儀之花在我們的生活中綻放出更加絢爛的光彩!
文明禮儀演講稿 1
尊敬的評委老師,各位朋友:
大家好!
中國被譽為“文明禮儀之邦”,作為一個中學生而言,繼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弘揚中華民族文明禮儀是我們責無旁貸的歷史重任。所以,問們要從自己做起,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不知你們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在你正享受著溫暖的陽光悠閑地漫步的'.時候,忽然,有人從你身邊走過,從口中吐出了一口痰,此時你的感受是什么呢?我的第一感覺就是這個人很不文明,不懂禮儀。在我們中國,這個禮儀之邦,文明禮儀顯得格外的重要。所以,我們要以身作則。
古今中外,放眼世界,哪一個偉人不重視文明禮儀?有一次,列寧同志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一個女工端著一盆水上樓。那女工一看是列寧,就要退回去給讓路。列寧阻止她說:“不必這樣,你端著東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現在空手,請你先過去吧!”他把“請”字說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后自己緊靠著墻,讓女工上樓了,他才下樓。這不也是良好文明禮儀的體現么?
我們不能只把文明掛在嘴邊而不付諸行動,明代大學者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個本體、一個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所以,我們要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做一個口的巨人,行的航標,“文明禮儀從我做起”。
文明禮儀演講稿 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文明禮儀從點滴做起》,我國自古就是文明禮儀的創造者和實踐者。我們在有的國家才形成自己的語言系統時,文明禮儀就有了很大的發展,就有了道家、法家、儒家,出現了像老子、孔子、韓非子等許多影響中國乃至世界的思想家。他們的思想陶冶著我們的.性情,指導著我們的行為。他們的理念影響著一代又一代華夏子孫,充實著民族的文化,豐富著人們的思想,也為中華民族贏來了“禮儀之邦”的贊譽!那么,作為高中生的我們應該怎樣發揚祖國的禮儀文化,規范自己的行為,提升自己的修養呢?最重要的一點是大家要端正自己的態度,從點滴小事做起。
著名足球教練米盧曾經說過:“態度決定一切”。的確,樹立正確的態度是我們培養文明禮儀習慣的良好開端,有個別同學認為有一兩次不文明的言行無所謂,就是沒有樹立正確的態度,殊不知,這些言行只會讓他們與文明禮儀漸行漸遠。其實做一名懂文明、有禮貌的好學生并沒有我們想象中那么難。如與別人相遇時的微笑,對遇到困難同學的熱情幫助,不小心碰到別人時的一句“對不起”,上下樓梯靠右走,都是大家文明行為的表現。
我們說文明禮儀是一種品質,是一種修養,更是一種受人尊敬并被大家推崇的行為。我提議,我們現在從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做到言行文明!
文明禮儀演講稿 3
尊敬的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子曰:“不學禮,無以立”。
在一個國家中個人是主體。對于個人來說什么最重要呢?我想首先就應是具備文明素質,只有當每一個人都具備了文明素質,那么這個國家的整體素質才能提高。
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經過五千年的文明發展,歷代流傳下來的、寶貴的道德文化遺產,它包含了優秀的民族品質、優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氣節、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禮儀等方面。它凝聚著中華民族的“形”與“魂”。加強中華傳統美德教育的宗旨就是為了在新的形勢下,繼承、弘揚、提高和發展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把我國的優秀文化和傳統美德集中起來,并與革命傳統相結合,賦予新時代資料,容納新的代精神,到達承前啟后,與時俱進,古為今用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價值觀、道德觀和行為準則。
我們從小理解文明禮儀的教育,很多同學都能夠滔滔不絕地大談文明禮儀。但是看見校園中隨處丟棄的.飯盒,飲料瓶,聽著某些同學口中吐出的臟話,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難道我們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人”么?明代大學者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個本體、一個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們理解文明禮儀的教育,自己卻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這跟從來沒有理解社會教育有什么區別!所以我們要實踐社會文明,就要從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從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別不文明的行為。
好的文明行為習慣,能夠影響你的學習,你的生活,甚至將來的一生都將受用不盡,文明的舉止,文明的行為,加上恬靜、幽雅、舒適的學習環境,濃郁的文化氛圍,會啟迪我們不斷探索,求知要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文明學生。我相信,經過我們的同努力,必須會營造出一個文明完美的`校園。
我們播下一個動作,就收獲一個習慣;播下一個習慣,就收獲一個品格;文明已被人們放在心里的一個重要位置,千萬不要把文明行為習慣看作小事。每個人的舉手投足之間都傳遞著豐富的文明信息,讓我們從此刻做起,從自己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文明學生,管住我們的口,不說粗話、臟話;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管住我們的腳,不踐踏花草。
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學做文明人,清潔環境,文明校園,從我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擯棄我們身上種種不文明的行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讓文明之花開遍校園,讓文明禮儀永伴我成長!
謝謝大家!
文明禮儀演講稿 4
尊敬的領導,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給大家演講的題目是《文明禮儀,從我做起》
孔子曰:“不學禮,無以立。”意思是:沒有文明禮儀,是不能在社會及家庭立足的。文明禮儀是人們在生活中養成的一種習慣。對一個人來說,禮儀是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養、知識水平的外表,可對祖國來說,禮儀卻是生活習慣,品德的反映。
中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禮貌待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做文明人,就要會用文明語,做文明事。簡單地來講就是要懂得禮貌、明事理。
做文明人,就要講文明話,不講臟話、粗話。無論是以前還是現在,在課間活動中,總會聽到一些刺耳的臟話從同學那里隨口而出,他們自己可能沒有什么感覺,可這卻反映了一個人的教養和修養,別人會對這些同學投以鄙視的目光,這些同學的形象也會大打折扣。“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所以,請大家記住,無論何時何地,都要文明用語,拒絕臟話,遠離粗俗!
做文明人,就要學會尊重。尊重他人是文明人的一種基本素養。比如課堂上老師正在上課,或者同學在發言,而你卻在下面開小差,做小動作而不認真聽,這就是一種不尊重他人的行為,長大以后我們要去應聘求職,招聘人員在問你,如果你心不在焉,東張西望,挖鼻掏耳。那好,你不用回答了,人家一定讓你走,為什么?因為你不講基本禮貌,動作不文明。
做文明人,就要有文明的舉止,要拒絕暴力,遠離野蠻。同學之間難免會發生一些小的誤會、摩擦。有的.同學會一笑了之,有的同學則采取極不理智的做法,以拳頭論英雄。結果,無論輕重,學校都要給予批評和處分。輕了,老師會批評你;重了,家長要掏錢給人養傷不說,你家長還要給人賠禮道歉,你的尊嚴,你家長的臉面都會被你一時的不理智毀掉,這算哪門子的英雄?請同學們記住:暴力,是一種野蠻的行為,用暴力是永遠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只會把事情弄得更糟糕!
文明禮儀不是代表著一次性的行動,而是永久的習慣,生活中的一部分。讓祖國變成一個文明的國家,讓外國人更瞧得起我們,何樂而不為呢?讓文明禮儀一直留在我們心中,變成如同上班上學一樣的平常,在生活中幫助我們,提醒我們。也要時刻提醒自己:我是中國人,也是個文明的小公民,讓外國人把以前對我們的印象全部刪除,讓他們重新對我們另眼相看吧!
同學們,播下一個動作,收獲一個習慣,播下一個習慣,收獲一個品格。文明的事很容易做到,它卻是生活里重要的事,也是最難堅持的事。就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一言一行、一點一滴做起,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講文明話,行文明事,做文明人,讓我校的文明禮儀之花在結出累累碩果。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文明禮儀演講稿 5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文明禮儀處處可見,常常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小事中,但往往被我們所忽略。所以我們要把文明禮儀融入到現實生活中去。文明禮儀要注重平時,從小培養,形成良好習慣。
首先,我們要孝敬父母。父母花了無數心血,撫育我們成長,孝敬父母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我們要永遠記住父母的恩情,對父母要有禮儀。
其次,我們要友愛助人。人與人之間要友好相處,當別人有困難時,應伸出援助之手。人人都需要友愛和幫助。
第三,我們要謙恭禮讓。謙恭禮讓就是在人際交往中有謙虛的態度,尊重別人,對人恭敬,懂得禮儀,第四,我們要做到誠實守信,不能欺騙人。
第五,我們要嚴己寬人。我們都熟悉“嚴于律己,寬以待人。”這句話。“嚴于律己”的意思就是要嚴格要求自己,看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寬以待人”的意思就是要多多理解別人、包容別人和原諒別人的過失。
著名文學家歌德說:“一個人的禮儀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鏡子。”的確,人們總是根據你的言談舉止評價你。讓我們大家都提高自己的禮儀意識,重視禮儀。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逐步養成文明禮儀習慣,成為有氣質、有風度、有教養的現代文明人。
【文明禮儀手抄報的內容】相關文章:
文明禮儀的手抄報內容08-30
文明禮儀手抄報內容 資料01-30
簡單文明禮儀手抄報內容04-12
文明禮儀手抄報內容摘抄09-17
文明禮儀手抄報內容素材01-30
文明禮儀手抄報內容推薦04-25
文明禮儀手抄報內容文字09-21
文明禮儀手抄報內容分享10-11
關于文明禮儀的手抄報內容09-13
文明禮儀簡單的手抄報內容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