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創建食品安全手抄報
引言:食品安全是學生安全教育的重點,小編整理食品安全手抄報,歡迎大家閱讀!
創建食品安全手抄報
冬季食用5類食物易中毒
在冬天,吃以下食物最容易發生食物中毒:
1.大棚培育的蔬菜水果。大棚種植的植物對農藥需要量較大,再加上冬季寒冷,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不能完全將農藥吸收,所以,清洗不凈會導致冬季吃蔬菜水果時農藥中毒。
2.腐爛的白菜。大白菜的葉子中含有較多的硝酸鹽,腐爛后其含量會明顯增高。一旦大量進食,經腸道細菌作用,會還原成亞硝酸鹽而發生中毒。主要表現為頭暈、嘔吐等,嚴重的會出現呼吸困難、血壓下降。為防止中毒,應避免蔬菜在高溫下長時間堆放。
3.生豆漿。其中含有一種有毒的胰蛋白酶抑制物,飲用后容易中毒。所以,豆漿一定要徹底煮熟后飲用。需要提醒的.是,豆漿加熱到一定程度后會出現泡沫,這并不意味著它已經煮熟了,應繼續加熱5—10分鐘,至泡沫消失才可飲用。
4.發芽或未成熟的馬鈴薯。其中含有有毒物質龍葵素,攝入后易引起中毒。冬天應把馬鈴薯貯藏在低溫、無陽光直接照射的地方;燒煮時可加入少許的醋,能夠破壞毒素。
5.霉變甘蔗。其毒性非常強,進食2—8小時后會出現嘔吐、頭暈、頭痛、視力障礙等癥狀,嚴重者還會昏迷、呼吸衰竭,病死率及出現后遺癥率達50%,目前尚無有效治療措施。
當發現疑似食物中毒時應盡快送醫院,同時將可疑食物、患者的嘔吐及排泄物給醫生看。在送醫途中可嘗試催吐以減少毒素吸收,做法是用手指或湯匙壓迫舌根,使病人嘔吐。催吐時要將病人臉朝下、頭部壓低,以防嘔吐物阻塞呼吸道。同時切記,意識不清的病人千萬不可催吐。
春季郊游應提高飲食安全意識
人類與環境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食物不僅是大自然對我們的恩賜,同時,也是這個有機整體中的一部分。環境中的生物、化學、物理因素都可能通過食物這一載體影響到我們的身體健康,誘發急性或慢性疾病。因此,當我們面對琳瑯滿目的食品時,一定要提高警惕、仔細辨別、慎重選擇,對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負責。
出游安全飲食注意事項:
1.清潔雙手
自制食物時和就餐前都應清潔雙手,人的雙手每天接觸各種各樣的東西,會沾染多種細菌、病毒、寄生蟲卵,尤其是外出游玩,因此,餐前洗手能夠降低病從口入的風險,此外,出游時可以配備消毒濕巾餐前使用。
2.使用消毒合格的容器盛裝食品
家庭自制食物要特別注意烹調過程中生、熟容器分開,攜帶食物最好選擇消毒合格的保鮮盒、保鮮袋等,封裝前一定要將食物充分加熱,燒熟、燒透。
3.選擇適宜攜帶、不易腐敗的食物
選購食品時,首先觀察外包裝,經HACCP或ISO質量認證的食品企業質量較可靠;注意觀察食品標簽上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是否清晰;可以依據營養標識了解食品的營養成分,也可以選擇帶有機食品和綠色食品標志的食品。奶蛋豆肉等食物很易腐敗,出游時最好選擇消毒合格、真空包裝的食品。肉類散裝熟食易存在原料不新鮮、添加亞硝酸鹽過量等隱患,不宜選擇。
4.野炊
出行時最好帶夠充足的飲料,如:礦泉水、糖鹽水、運動型飲料等。在對戶外環境安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請勿飲用戶外水,也不宜采摘野菜。
許多年輕人在戶外野炊時喜歡吃燒烤,值得注意的是,腌制的半成品肉類通常含有較高的氮亞硝基化合物,肉類在高溫煎炸、煙熏、燒烤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亞硝胺類、多環芳烴類、雜環胺類等有較強致癌性的毒物,尤其是烤肉時肉表面溢出的油脂,在高溫下會產生一種叫苯并(a)芘的'強致癌物。因此,建議大家最好不吃或少吃燒烤。
5.餐館用餐
到餐館用餐時,首先應仔細觀察,選擇食品安全信譽度高的餐館。就餐時宜盡量選擇安全風險小的菜品,不吃涼菜、生海鮮、冷飲,避免獵奇,以杜絕隱患。
餐前,應辨別食物是否變質、有異物、有異味、是否燒熟。顏色異常鮮艷的菜品有可能是添加了過量或不該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另外,自備餐具、使用公筷、實行分餐制,都是保證用餐安全的好辦法。
6.飲食定時定量
出游時,最好合理安排行程,按時就餐,避免暴飲暴食,以免出現胃腸不適。
7.理性認識自己的身體狀況,選擇適宜的飲食。
◎ 對某些食物不耐受和食物過敏的患者,應避免此類食物。
◎ 腸胃功能欠佳一族,應避免食用生冷、辛辣、高脂肪、高蛋白等刺激胃腸、難以消化的食物。
◎ 糖尿病患者,應定時定量,合理進餐,進食的食物種類、食品量與運動、藥物相適應。
◎ 痛風患者,應避免高嘌呤的肉類、濃肉湯、大豆及其制品、蘑菇等食品。
◎ 慢性腎病患者,應減鹽,并適當調整蛋白攝入量。
◎心血管病患者,應適當減鹽,調整總熱量,選擇低脂肪、低膽固醇膳食。
不能與豬肉同食的食物
豬肉是人們日常接觸最多的食品之一,因為太常吃,人們還發明了許多新鮮花樣去烹飪這道傳統美食,發明創新固然好,可不懂營養知識亂來則會給健康帶來麻煩……
大豆
從現代營養學觀點來看,豆類與豬肉不宜搭配,是因為豆中植酸含量很高,60%——80%的磷是以植酸形式存在的。
它常與蛋白質和礦物質元素形成復合物,而影響二者的可利用性,降低利用效率;
還有就是因為豆類與瘦肉、魚類等葷食中的'礦物質如鈣、鐵、鋅等結合,從而干擾和降低人體對這些元素的吸收。
羊肝
中醫云:“豬肉共羊肝和食之,令人心悶。
這主要是因為羊肝氣味苦寒,補肝、明目,治肝風虛熱。
豬肉滋膩,入胃便作濕熱,從食物藥性講,配伍不宜。羊肝有膻氣,與豬肉共同烹炒,則易生怪味,從烹飪角度講看,亦不相宜。
香菜
芫荽又名香菜,可去腥味,與羊肉同吃相宜。
芫荽辛溫,耗氣傷神。豬肉滋膩,助濕熱而生痰。古書有記載:“凡肉有補,唯豬肉無補”。
一耗氣,一無補,故二者配食,對身體有損害。
牛肉
豬肉和牛肉不共食的說法由來已久,《飲膳正要》指出:“豬肉不可與牛肉同食”。
這主要是從中醫角度來考慮,一是從中醫食物藥性來看,豬肉酸冷、微寒,有滋膩陰寒之性,而牛肉則氣味甘溫,能補脾胃、壯腰腳,有安中益氣之功。
二者一溫一寒,一補中脾胃,一冷膩虛人。
性味有所抵觸,故不宜同食。
【創建食品安全手抄報】相關文章:
食品安全手抄報簡單的10-27
兒童食品安全手抄報08-17
食品安全手抄報素材10-27
食品安全手抄報內容10-24
食品安全手抄報素材04-19
食品安全小報手抄報內容03-15
垃圾食品安全手抄報內容06-16
食品安全的手抄報內容簡單06-03
初一食品安全手抄報08-16
食品安全兒童手抄報素材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