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父親的病手抄報
在《父親的病》中魯迅用諷刺的筆調寫了庸醫誤人,以兩個“名醫”的藥引一個比一個獨特,表現了某些中醫的故作高深,通過他們的相繼借故辭去,體現出父親的病一步步惡化,通過家庭的變故表達了對名醫們庸醫誤人、故弄玄虛、勒索錢財、草菅人命的深切的痛恨,在感嘆中讓人體會人生的傷悲。
《父親的病》好詞
耿耿于懷 轟轟烈烈 滔滔不絕 堂堂正正 亭亭玉立 欣欣向榮 自食其力 力不從心
牽腸掛肚 前途無量 文武雙全 聞風喪膽 聞名遐邇 問心無愧 一呼百應 一視同仁
一見如故 一見鐘情 一箭雙雕 一舉成名 望眼欲穿 十全十美 十萬火急 拾金不昧
情同手足 情投意合 情真意切 全神貫注 全心全意 熱情洋溢 仁人志士 物美價廉
喜出望外 喜怒無常 喜氣洋洋 一絲不茍 一心一意 興高采烈 有聲有色 威風凜凜
《父親的病》好句
我薦他來看一看,我可以寫一封信。可是,病是不要緊的,不過經他的手,可以格外好得快……。”
這一天似乎大家都有些不歡,仍然由我恭敬地送他上轎。進來時,看見父親的臉色很異樣,和大家談論,大意是說自己的病大概沒有希望的了;
他因為看了兩年,毫無效驗,臉又太熟了,未免有些難以為情,所以等到危急時候,便薦一個生手自代,和自己完全脫了干系。
但另外有什么法子呢?本城的名醫,除他之外,實在也只有一個陳蓮河了。
陳蓮河的診金也是一元四角。但前回的名醫的臉是圓而胖的,他卻長而胖了:這一點頗不同。
前回的名醫是一個人還可以辦的,這一回卻是一個人有些辦不妥帖了,因為他一張藥方上,總兼有一種特別的丸散和一種奇特的藥引。
蘆根和經霜三年的甘蔗,他就從來沒有用過。最平常的是“蟋蟀一對”,旁注小字道:“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
似乎昆蟲也要貞節,續弦或再醮,連做藥資格也喪失了,但這差使在我并不為難,走進百草園,十對也容易得,將它們用線一縛,活活地擲入沸湯中完事。
然而還有“平地木十株”呢,這可誰也不知道是什么東西了,問藥店,問鄉下人,問賣草藥的,問老年人,問讀書人,問木匠,都只是搖搖頭,臨末才記起了那遠房的叔祖,愛種一點花木的老人,跑去一問,他果然知道,是生在山中樹下的一種小樹,能結紅子如小珊瑚珠的,普通都稱為“老弗大 ”。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藥引尋到了,然而還有一種特別的丸藥:敗鼓皮丸。
這“敗鼓皮丸”就是用打破的舊鼓皮做成;水腫一名鼓脹,一用打破的鼓皮自然就可以克伏他。
清朝的剛毅因為憎恨“洋鬼子”,預備打他們,練了些兵稱作“虎神營”,取虎能食羊,神能伏鬼的意思,也就是這道理。
可惜這一種神藥,全城中只有一家出售的,離我家就有五里,但這卻不象平地木那樣,必須暗中摸索了,陳蓮河先生開方之后,就懇切詳細地給我們說明。
“我有一種丹,”有一回陳蓮河先生說,“點在舌上,我想一定可以見效。因為舌乃心之靈苗……,價錢也并不貴,只要兩塊錢一盒……。”
我父親沉思了一會,搖搖頭。
“我這樣用藥還會不大見效,”有一回陳蓮河先生又說,“我想,可以請人看一看,可有什么冤愆……。
醫能醫病,不能醫命,對不對?自然,這也許是前世的事……。”
父親的病讀后感
魯迅的童年之花雖然已凋謝,但在黃昏時仍能拾起來,在這里其中有一朵花,雖然不是姹紫嫣紅,但它卻讓我感觸頗深。這朵花就是《父親的病》。
文章回憶了兒時為父親延醫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幾位“名醫”的行醫態度、作風、開方等種種表現,揭示了那些人巫醫不分,故弄玄虛,勒索錢財和草菅人命的實質。
由此,我聯想到當時中國的落后,不僅僅是醫學技術的低人一等,在思想觀念上,綜合國力上又何嘗不是固步自封呢?正如曾國藩在《原才》中的兩句詩“風俗之原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之心之所向而已。”和“風俗之于人心也,始乎微而終不可御者也。”如果這兩位“名醫”就是《原才》中的“一,二人”那么中國更是難以走出落后的泥沼。
讀后也暗暗佩服魯迅的文筆,表面上冷靜地敘述了事件的始末,卻暗念著“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巧妙諷刺,如握一管如椽之筆,蘸那滿腔心血,將守舊勢力罵得入骨三分。正如郁達夫形容魯迅的文字:“魯迅的文體簡練得像一把匕首能以寸鐵殺人,一刀見血。重要之點,抓住之后,只消兩言三語就可以把主題道破。”
這篇文章更是提醒我們,當下應刻苦學習,提升素養,不斷進取發展,使我們偉大的民族擺脫愚昧,繁榮富強,這才是我們交的最好的一份讀后感!
【父親的病手抄報】相關文章:
魯迅散文《父親的病》原文08-20
魯迅《父親的病》閱讀練習08-06
感恩父親的手抄報內容06-12
關于父親的手抄報初中06-13
關于父親的手抄報資料06-13
父親主題手抄報內容06-14
感謝父親的手抄報內容精選01-08
肺結核病的手抄報內容08-17
肺結核病的手抄報素材08-18
父親節的來歷手抄報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