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年級中秋節手抄報內容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中秋節五年級手抄報內容
不知不覺,2018年已經過去了一大半,很快中秋節也要來臨,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是中秋節的手抄報,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秋節五年級手抄報內容
中秋節五年級手抄報1
中秋節五年級手抄報2
中秋節五年級手抄報3
湖南中秋習俗多?
月亮偷菜
湖南侗鄉的中秋之夜,流行著一種有趣的“偷月亮菜”風俗。相傳古時候,中秋晚上,月宮里的仙女要降臨下界,她們把甘露灑遍人間。仙女的甘露是無私的,因此,人們這一夜可以共同享受灑有甘露的瓜果蔬菜。侗家給這種風俗,取名為“偷月亮菜”。
中秋之夜,侗家姑娘打著花傘,選取自己心愛后生的園圃,去采摘瓜菜,而不會被人看成是“偷盜”。她們還要有意地高聲叫喊:“喂!你的瓜菜被我扯走了,你到我家去吃油茶吧!”原來,她們這是借助月宮仙女傳遞紅線呢。如果能摘到一個并蒂的瓜果,這表示她們能有幸福的愛情。因此,成雙生長的豆角便成了她們采摘的對象。
嫂子們這夜也同樣到別家園圃里去“偷月亮菜”,不過,她們希望能采到一個最肥的瓜或一把活鮮青翠的毛豆,因為,這象征著小孩的肥壯,毛頭的健康(毛豆的諧音,指小孩)。小伙子們也有“偷月亮菜”的習俗,因為他們也希望月宮仙女賜給他們幸福。不過,他們只能在野地里煮了吃,不能帶回家去。“偷月亮菜”,使侗寨的中秋之夜,增添了無限歡樂和神奇異彩。
跳月
每到中秋之夜,明亮亮的月光照遍了苗家山寨,苗族男男女女全家團聚后,都要到山林空地上,載歌載舞,舉行“跳月”活動。
苗族的古老傳說,月亮是個忠誠憨厚、勤勞勇敢的青年。有個年輕美麗的水清姑娘,她拒絕了來自九十九州九十九個向她求婚的小伙子,深深愛上了月亮。最后,她還經歷了太陽制造的種種磨難,終于和月亮幸福地結合一起。
苗族父老為對他們幸福愛情的'懷念,世世代代都要在中秋之夜,沐浴著月亮的光輝,跳起苗家歌舞,并把這一風俗稱為“跳月”。青年男女在“跳月”中,相互尋找心上人,傾吐愛慕之情,表示要象水清和月亮一樣,心地純潔明亮,永結白頭之好。
食俗
除月餅外,餐桌上常有牛肉炒茭瓜、芋頭燉牛肉、鴨子、菱藕等。農村有食芋頭者,將剝芋頭皮稱為剝鬼皮,寓意辟邪消災。此習俗在南中國地區廣泛流行。中秋主要節日食品是月餅,湖南部分地區也有端午不吃粽子卻在八月中秋包粽子的習慣。
拜月
舊時,長沙有拜月習俗。不過遵從“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俗規。拜月時,陳瓜果等食物于庭院,祈拜月亮。未婚少女則擺鮮果拜月,祈獲佳偶。
提節
長沙民謠有“八月桂花香,家家接姑娘”,娘家中秋將已嫁姑娘接回家過節,午后歸家,出嫁女向娘家饋贈月餅、菱藕等物。親友間亦互饋月餅、瓜果,俗呼提節。
偷南瓜送子
中秋之夜,鄉土長沙亦流行“偷南瓜送子”, 中秋節晚上,趁主人賞月不在屋時,要好的鄰居就秘密地將所偷南瓜放在久婚不育夫婦床上,而南瓜瓜內多子,俗信以為可使生子。
有的還說吃偷來的南瓜“可治腰痛”。一些人家故意擺出南瓜讓小孩來偷,還擺上油燈,以點綴瓜棚豆架之下節日氣氛。
中秋節的詩句
1、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
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3、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4、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5、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米芾《中秋登樓望月》
6、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
7、快上西樓,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喚取、玉纖橫笛,一聲吹裂……若得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辛棄疾《滿江紅》
8、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蘇軾《中秋月》
9、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
10、淡蕩秋光客路長,蘭橈桂棹泛天香。月明圓嶠人千里,風急輕帆燕一行。——張煌言《舟次中秋》
11、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鳴露草。卷簾推戶寂無人,窗下咿啞唯楚老。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蘇軾《中秋見月和子由》
12、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長橋見月圓。漸上遠煙浮草際,忽依高閣墮檐前。——徐渭《十五夜抵建寧》
13、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14、待月舉杯,呼芳樽于綠凈。拜華星之墜幾,約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舉中秋請宴啟》
1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張九齡《望月懷遠》
16、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 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17、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 蘇軾《念奴嬌·中秋》
18、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 李嶠《中秋月二首·其二》
19、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 米芾《中秋登樓望月》
20、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陽關曲 暮云收盡溢清寒。 —— 蘇軾《陽關曲 》
【中秋節五年級手抄報內容】相關文章:
中秋節手抄報內容09-13
五年級中秋節手抄報內容08-26
以中秋節英語手抄報內容09-23
五年級語文手抄報內容05-11
雷鋒手抄報五年級內容02-29
雷鋒手抄報內容五年級10-22
五年級雷鋒手抄報內容09-26
秋天手抄報內容五年級07-02
語文手抄報內容五年級11-04
數學手抄報內容五年級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