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經典教案

時間:2024-12-05 15:59:38 采薇 我要投稿

采薇經典教案

  《采薇》表現了人們的純真樸實,合情合理的思想內容和情感,也正是這種純正的真實性,賦予了這首詩強盛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下面是yjbys小編分享的采薇經典教案,更多相關信息請訪問(www.drpawanjain.com/wenxue)。

采薇經典教案

  第一課時

  一、目標欄:

  1、掌握“莫”“作”“止”“剛”“盬”“疚”“棘”“腓”“思”“雨”等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2、誦讀全詩,品味詩歌語言凝練性。

  3、結合課下注釋,抓住關鍵詞句,疏通文意。

  4、結合時代背景,體會抒情主人公復雜的情感。

  5、把握詩中重章疊句與借景抒情的手法。

  6、認真完成“導學案”所附自測練習。

  二、資料庫:

  1、介紹背景:

  《采薇》是《詩經•小雅》中的一篇。周代北方的玁狁(即后來的匈奴)已十分強悍,經常入侵中原,給當時北方人民生活帶來不少災難。歷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守邊關和命將士出兵打敗玁狁的記載。詩中寫出了從軍將士為國赴難中的家園之思。

  2、重章疊句:

  “章,音樂名稱。‘樂竟為一章’,即樂曲奏一遍為一章。《詩經》中的詩是合樂歌唱的,所以每一篇詩都分若干章,猶如今天歌詞的分段。章與章往往句型重復,字面也大體相同,只在關鍵處更換個別字。這一章法叫作重章疊句。”使用重章疊句的手法,一是使得抒發的情感在回旋中有遞進,一是突出了主題。這首詩的前三節在章法上就是采用重章疊句。

  四、歸納語言知識點:

  ㈠通假字:

  1、 歲亦莫止(“莫”通“暮”,年末)

  2、 彼爾維何(“爾”通“薾”,花盛開的樣子)

  3、 玁狁孔棘(“棘”通“急”,緊急)

  ㈡詞類活用:

  1、豈不日戒(名詞作狀語,日日)

  2、雨雪霏霏(名詞作動詞)

  ㈢名句: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五、問題窗:

  請同學們齊讀課文并思考以下問題:

  1、《采薇》這首詩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2、詩的前三節在章法上采用了什么手法?前三節幾次寫到薇菜?將士們看到“薇”的變化會有怎樣的心情呢?

  3、戍邊戰士思鄉能返鄉嗎?為什么呢?

  4、四、五兩章都寫了與戰斗有關的哪些情況?戰士們是以怎樣的態度戍守邊防的呢?為什么?

  5、最后戰爭是失敗了還是勝利了?主人公踏上歸途,心情怎樣?原文是如何表現這種心情的?為什么會是這樣的心情?

  三、作業

  解釋下列加點的字詞:

  薇亦作止 句尾語氣詞

  玁狁之故 古代北方少數民族

  不遑啟居 無暇

  憂心烈烈 憂心如焚

  靡使歸聘 委托 問

  王事靡盬 征役 休止

  憂心孔疚 很 (玁狁孔棘) 痛苦

  我行不來 回家

  四牡業業 高大雄壯的樣子(四牡骙骙)

  四牡翼翼 形容行列整齊動作熟練的樣子

  小人所腓 士兵 遮蔽

  雨雪霏霏 動詞 下雪

  歲亦莫止 同“暮”

  玁狁孔棘 通“急” 緊急

  第二課時

  研習課文:

  (一)問:上節課同學們已經理解了詩文的內容,那么《采薇》這首詩主要寫了什么內容呢?

  明確:這是一位戍邊戰士在歸家途中所賦之詩,詩中敘述了邊關的戰斗生活,表達了濃濃的思鄉之情。

  過渡:那么這首詩表達的是不是只有思鄉之情呢?就讓我們帶著這樣的疑問來進一步探究這首詩。

  (二)問:這首詩從“采薇”寫起,“采薇”是什么意思呀?

  明確:“采薇”:采集野生的薇菜,(采薇菜有什么作用呀?)邊地糧食不續的時候,士兵只好以它充饑。(這說明邊地戰士的生活怎么樣啊?)看來邊地戰士的生活的確非常艱苦。

  問:我們說詩的前三節在章法上采用了什么手法呢?

  明確:重章疊句。(因為前三章幾次寫到薇菜呀?)三次,那么所寫的“薇”有變化嗎?(有)有什么變化呢?

  明確:

  第一章“薇亦作止”:薇菜剛剛冒出地面,綻出嫩綠的芽尖,(這應該是什么季節的薇菜呢?)春天;

  第二章“薇亦柔止”:薇菜的葉片肥嫩,夏天;

  第三章“薇亦剛止”:薇菜的莖葉變老了,秋天。

  問:那么將士們看到這些會有怎樣的心情呢?

  明確:思念家鄉。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心情呢?

  明確:薇菜由嫩變老,季節從春到秋,說明時光無情的流逝了,一年將盡,隨著戍邊時間的延長,戰士的思鄉之情也日益深重,也就是說我們可以體會到戰士們與日俱增的思鄉之苦。

  問:戍邊戰士思鄉能返鄉嗎?(不能)為什么呢?

  明確:為了抗擊玁狁。

  (三)【討論探究】

  四、五兩章具體描寫了邊關戰事。那么四、五兩章都寫了與戰斗有關的哪些情況呢?(請大家聯系具體的詩句來描述一下)

  明確:1、“四牡業業”“四牡骙骙”“四牡翼翼”——戰馬雄健整齊;“彼路斯何,君子之車”、“君子所依,小人所腓”——戰車高大威武;“彼爾維何,維常之華”——以開得很繁盛的棠棣花起興,引出壯盛軍容的描寫,軍威盛大。戰馬雄健整齊,戰車高大威武,出征的軍容強大壯盛,可以說是雄糾糾氣昂昂,那么身處這樣的隊伍中的戰士會有怎樣的感受呢?(會為軍隊的強大壯盛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2、“君子所依”——將帥指揮若定;“四牡翼翼,象弭魚服”——士兵紀律嚴整、訓練有素、裝備精良。將帥指揮若定,士兵紀律嚴整、訓練有素、裝備精良,說明部隊戰斗力強,所以說“一月三捷”。

  拓展閱讀:采薇賞析

  這首詩的主題是嚴肅的。獫狁的兇悍,周朝軍士嚴陣以待,作者以戍役軍士的身份描述了以天子之命命將帥、遣戍役,守衛中國,軍旅的嚴肅威武,生活的緊張艱辛。作者的愛國情懷是通過對獫狁的仇恨來表現的。更是通過對他們忠于職守的敘述——“不遑啟居”、“不遑啟處”、“豈敢定居”、“豈不日戒”和他們內心極度思鄉的強烈對比來表現的。全詩再襯以動人的自然景物的描寫:薇之生,薇之柔,薇之剛,棠棣花開,依依楊柳,霏霏雨雪,都烘托了軍士們“日戒”的生活,心里卻是思歸的情愫,這里寫的都是將士們真真實實的思想,憂傷的情調并不降低本篇作為愛國詩篇的價值,恰恰相反是表現了人們的純真樸實,合情合理的思想內容和情感,也正是這種純正的真實性,賦予了這首詩強盛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第一部分的三章采用重章疊句的形式,反復表達戍卒遠別家室、歷久不歸的凄苦心情。這三章的第一句都是“采薇采薇”,以此來引起下文。詩歌的一開始就給讀者展示了一幅凄涼的戍邊生活畫面,我們仿佛看到戍卒一邊在荒野漫坡上采集野菜,一邊思念著久別的家鄉,屈指計算著返家的日期……第一章開頭兩句寫道:“采薇采薇,薇亦作止”,這是寫春天,薇菜剛剛綻出嫩綠的芽尖;第二章寫道:“采薇采薇,薇亦柔止”,這是寫夏天,薇菜的葉片肥嫩;第三章則是:“采薇采薇,薇亦剛止”,這是寫秋天,薇菜的葉莖將老而粗硬。從春到秋,薇菜由嫩而老,時光無情地流逝了;戍卒思歸,從春到秋,一年將盡,何時才能歸家呢?其實在詩里,詩人原是把天地四時的瞬息變化,自然生物的生死消長,都看作是生命的見證,人生的比照。因此,興是自然予人的最樸素也最直接的感悟,其中有著體認生命的深刻之義。于是在“采薇”這樣一個凝固在戍卒記憶里的姿勢里,看到的不只是四季的輪回,光陰的流逝,還看到思念的成長,看到生命走向蒼老的痕跡。

  前三章的前后兩層,同時交織著戀家思親的個人情和為國赴難的責任感,這是兩種互相矛盾又同樣真實的思想感情。這樣的豪邁和悲涼的交織構成了全詩的情感基調,只是思歸的個人情愫和戰斗的責任感,在不同的章節有不同的表現。

  四、五章追述行軍作戰的緊張生活。寫出了軍容之壯,戒備之嚴,全篇氣勢為之一振。其情調,也由憂傷的思歸之情轉而為激昂的戰斗之情。這兩章同樣四句一意,可分四層讀。四章前四句,詩人自問自答,以“維常之華”,興起“君子之車”,流露出軍人特有的自豪之情。接著圍繞戰車描寫了兩個戰斗場面:“戎車既駕,四牡業業。豈敢定居,一月三捷。”這概括地描寫了威武的軍容、高昂的士氣和頻繁的戰斗;“駕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這又進而具體描寫了在戰車的掩護和將帥的指揮下,士卒們緊隨戰車沖鋒陷陣的場面。最后,由戰斗場面又寫到將士的裝備:“四牡翼翼,象弭魚服。”戰馬強壯而訓練有素,武器精良而戰無不勝。將士們天天嚴陣以待,只因為獫狁實在猖狂,“豈不日戒,獫狁孔棘”,既反映了當時邊關的形勢,又再次說明了久戍難歸的原因。而這兩章的色調如此的華美,那密密層層的棠棣之花,雄俊高大的戰馬,威風凜凜的將軍,華貴的弓箭,齊整的戰車,這里洋溢著一種報效國家,不惜血酒疆場的豪放情懷。而在殘酷戰爭之中無法把握自己的命運的悲哀,以及對遙遠的故鄉的濃得化不開的思念,這些陰暗的色調就在這里被沖淡了。因為當自己在戰場上浴血奮戰的時候,正因為身后有如此承載著自己的溫暖思念的美麗的家園。

  從手法上說,這首詩的特點還在于選擇了一個最佳角度,即“在路上”,這是一條世界上最遠最長的路,它如此之長,長得足以承載一場戰爭,長得足以裝滿一個人年年歲歲的思念,長得足以盛滿一個人生命中的苦樂悲欣。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讓那一股纏綿的、深邃的、飄忽的情思,從風景畫面中自然流出,含蓄深永,味之無盡。這四句詩被后人譽為《詩經》中最好的句子。這是寫景記時,更是抒情傷懷。這幾句詩句里有著悲欣交集的故事,也仿佛是個人生命的寓言。是誰曾經在那個春光爛漫的春天里,在楊柳依依中送別我?而當我在大雪飄飛的時候經歷九死一生返回的時候,還有誰在等我?是《木蘭辭》里親人歡迎的盛況,還是《十五從軍征》里荒草萋萋的情景?別離時的春光,回歸時的大雪,季節在變換,時光在流逝,我們離去,我們歸來,而在來來去去里,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呢?沒有答案,只有漫天的飛雪中一個被沉重的相思和焦慮燒灼的又饑又渴的征人孤獨的身影,步履蹣跚地,戰戰兢兢地走向他不知道的未來。

  這一首詩與《詩經》中的其它篇章如《擊鼓》《東山》《無衣》對讀,可以讀出更完整的故事,更真切的生命感受。如果我們可以想象,這個戍卒,是那位吟出“死生契闊,與子成悅。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士兵,也是那唱著昂揚的戰歌“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行”的士兵,同時還是那位在蒙蒙的細雨里唱著歸鄉的“我徂東山,滔滔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蒙”的士兵。那么,《采薇》的故事就更豐富了,事實上,這一首詩里的確有著太豐富的色彩,太深沉的情懷。相思之情與報國之志,豪放與蒼涼如此和諧地交織在一起,奏響的是真實的生命樂章。在后來的如陳陶《隴西行》,如范仲淹的《漁家傲》等偉大的作品里,也能依稀地聽到這首詩在時間和生命的河流里所激起的遼遠而空曠的回音。

【采薇經典教案】相關文章:

采薇的教案07-11

采薇 教案08-11

《采薇》經典教案08-31

《采薇》的教案07-17

《采薇》教案10-15

采薇教案10-10

《采薇》教案05-27

采薇翻譯 采薇全文10-28

《詩經·采薇》教案08-30

課文《采薇》教案05-15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宅男最新一区二区 | 亚洲人成在线观看天堂网 | 日本乱偷中文字幕久久久 | 亚洲处破女aⅴ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精品中文乱码AV | 亚洲欧美精品在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