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詩經之《采薇》翻譯
《采薇》是一首寫一位長期守衛邊疆的戍邊戰士回家途中的情景的回憶。 薇:野豌豆,泛指可以充饑的野菜。接下來小編為你帶來詩經之《采薇》翻譯,希望對你有幫助。
《采薇》全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啟用,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
憂心烈烈,載饑載渴。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采薇采薇,薇亦剛止。曰歸曰歸,歲亦陽止。
王事靡盬,不遑啟用。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彼路斯何?君子之車。
戎車既駕,四牡業業。豈敢定居?一月三捷!
駕彼四牡,四牡騤騤。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魚服。豈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譯文]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長大。說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有家等于沒有家,為跟玁狁去廝殺。沒有空閑來坐下,為跟玁狁來廝殺。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發芽。說回家呀道回家,心里憂悶多牽掛。滿腔愁緒火辣辣,又饑又渴真苦煞。防地調動難定下,書信托誰捎回家!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老發杈枒。說回家呀道回家,轉眼十月又到啦。王室差事沒個罷,想要休息沒閑暇。滿懷憂愁太痛苦,生怕從此不回家。
什么花兒開得盛?棠棣花開密層層。什么車兒高又大?高大戰車將軍乘。駕起兵車要出戰,四匹壯馬齊奔騰。邊地怎敢圖安居?一月要爭幾回勝!
駕起四匹大公馬,馬兒雄駿高又大。將軍威武倚車立,兵士掩護也靠它。四匹馬兒多齊整,魚皮箭袋雕弓掛。哪有一天不戒備,軍情緊急不卸甲!
回想當初出征時,楊柳依依隨風吹;如今回來路途中,大雪紛紛滿天飛。道路泥濘難行走,又渴又饑真勞累。滿心傷感滿腔悲。我的哀痛誰體會!
鑒賞
“采薇”一詞,還見于伯夷、叔齊隱居山野,義不侍周的故事。司馬遷《史記卷六十一 伯夷列傳》:“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陷于首陽山,采薇而食之” 此詩最后一章,優美動聽,膾炙人口:“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一)全詩意境生動,但需要解釋,注釋如下:
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靡mi室靡家,玁yan狁yun之故;不遑huang啟居
玁狁之故。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憂心烈烈,載饑載渴;我戍未定,靡使歸聘。采薇采薇,薇亦剛止;曰歸曰歸,歲亦陽止。王事靡盬gu,不遑啟處;憂心孔疚,我行不來。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彼路斯何,君子之車。戎車既駕,四牡mu業業;豈敢定居,一月三捷。駕彼四牡mu,四牡骙kui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er魚服;豈不日戒,玁狁孔棘。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注釋
“薇”:野豌豆,可食用。這里泛指可以充饑的野菜。
“作”:這里是不及物動詞,表示“發作,發生,發芽,生長,開始生長”之類意義。也可以是及物動詞,表示“生出”、“生成”、“造成”、“創造”之類意義。如《詩經·大雅·桑柔》:“不知而作”,“既作爾歌”。又如《詩經·大雅·皇矣》第二章開頭:“作之屏之”,“修之平之”,“啟之辟之”。又如《詩經·大雅·崧高》:“以作爾庸”,“以作爾寶”。《詩經·大雅·周頌·天作》:“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又如《詩經·大雅·商頌·那》:“自古在昔,先民有作”,“作”這里轉化為名詞,表示“作為”。“止”:句末助詞。
這里相當現代漢語“了”。如《詩經·小雅·杕杜》:“卉木萋止,女心悲止,征夫歸止”;又如《詩經·小雅·庭燎》:“君子至止,鸞聲將將”。又如《詩經·小雅·賓之初筵》:“賓之初筵,溫溫其恭;其未醉止,威儀反反”,“賓既醉止,載號載呶nao”。又如《詩經·大雅·民勞》:“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汔”同“乞”,“汔可小康”即可以乞求小康生活。“作止”與下文“柔止”,“剛止”照應。“柔”與“剛”在《詩經》就常對應出現,又如《詩經·大雅·烝民》有一章:“人亦有言,柔則茹之,剛則吐之;維仲山甫,柔亦不茹,剛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強御。”
“曰”:放在句首,是助詞,但仍然帶有“說”字的含義。《詩經·大雅·周頌·載見》開頭:“載見辟王,曰求厥章”。比較《詩經·大雅·瞻卬》“豈曰不極”;“瞻卬”即“瞻仰”。再比較:《詩經·小雅·天保》:“君曰卜爾,萬壽無疆。”《詩經·大雅·常武》:“徐方不回,王曰還歸。”“莫”:“末尾”的“末”,“歲莫”,即“年末”。又如“維莫之春,亦又何求?”比較“暮春三月”之類文言!但本詩最后一句“莫知我哀”,“莫”表示“不”,后者是常見的用法。又如《詩經·小雅·天保》:“天保定爾,以莫不興;如山如埠,如岡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但《詩經·大雅·文王之什·皇矣》“求民之莫”:“莫”同“瘼”,表示“疾苦”。“靡mǐ”:無。“靡室靡家”,沒有家室。這個“靡mǐ”字常見于《詩經》。王“王事靡盬gu”:國家的事情沒有結束的時候。
此話又三次見《詩經·唐風·鴇羽》。
“遑huáng”:《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為“閑暇”。“不遑”:沒有閑暇時間。又如《詩經·小雅·四牡》:“豈不懷歸?王事靡盬gu,不遑啟處。”“王事靡盬gu,不遑將父。”。但我查《詩經》,多次見到“皇”、“喤”等。“如《詩經·大雅·文王之什·皇矣》開頭:“皇矣上帝”。《詩經·大雅·周頌·執競》:“上帝是皇”;《詩經·大雅·魯頌·閟宮》:“皇皇后帝”;又如《詩經·小雅·皇皇者華》:“皇皇者華”;“皇”表示“盛大”、“偉大”,“堂皇”、“茂盛”之類意義。“不遑huang啟居”:也可理解為“起居不安”,我認為:“
啟居”即“起居“。遑huang:表示“安閑”,
遑huang比其同音字“惶皇煌偟凰蝗篁”等少見。而下文“啟處”似表示“啟程”。玁xiǎn狁yǔn:指入侵或騷擾邊疆的異族。獫狁xianyun:當時稱“匈奴”為“獫狁xianyun”;“獫狁xianyun”與“匈奴xiongnu”幾乎同音,可能只是方音的差別。
“烈烈”:熾烈,形容憂心如焚。
載zài饑載渴:又饑又渴。又如現代漢語成語“載歌載舞”。
“我戍未定,靡使歸聘”:我守衛的邊境還不安定,不讓我回家探親。“戍shù”:守衛。“聘pìn”:問,探問。
“陽”:陽光,陽光燦爛,春光明媚,似指春節。我聯想到王安石《元日》中“春風送暖入屠蘇”與“千門萬戶曈曈日”的情景。
“靡盬gu”:沒有完結。“盬gǔ”:結束,完結。
“孔”:副詞,表示“很”。
“我行不來”:我的行程沒有到來。參見下文“行道遲遲”與“今我來思”,句尾的“思”字,是助詞或虛詞,相當“兮”字。“行”在《詩經》常表示“行路”、“走路”這類意義,如《詩經·魏風·十畝之間》:“十畝之間兮,桑者閑閑兮,行與子還兮。十畝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與子逝兮。”又如《詩經·唐風·杕di杜》:“嗟行之人,胡不比也”。常:常棣,植物名。
《詩經·小雅·常棣》:“常棣之華,鄂不樺樺。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死喪之威,兄弟孔懷。”
“君子”:指將帥。“小人”:指士兵。
“戎(róng)”:車,兵車,戰車。引申為“從軍打仗”。如成語“兵戎相見”,“投筆從戎”,“戎馬一生”等。
“牡(mǔ)”:雄馬。
“四牡業業”:“業業”形容認真努力;見成語“兢兢業業”
。“四牡骙kui骙”:“骙kui骙”形容威武雄壯;比較成語“眾目睽睽”"四牡翼翼”:“翼翼”形容警惕小心;見成語“小心翼翼”。“捷”:走捷徑。
“腓féi”:庇護,掩護。
“弭mǐ”:弓的一種,其兩端飾以骨角。“象弭”是象牙裝飾兩端的弓。“魚服”,是魚皮制的箭袋或箭囊。
“豈不日戒,玁狁孔棘jí。”“日戒”:天天戒備或常備不懈。“孔棘”:很棘手,很厲害,很麻煩。“孔”:副詞,表示“很”。《詩經》里常見。
“霏(fēi)霏”:雪花紛落的樣子。比較"靡mi"(與糜mi同音),”,其同音字有不少,如“非菲匪扉斐緋”等。按《現代漢語詞典》,“靡mi”:無,沒有;如“靡日不思”。
值得注意的是:此詩最后一章(段)帶有總結性質。前幾段(章)是寫出征守邊的情景,因此寫“昔我往矣,楊柳依依”;后六句則寫今天回家途中的情景與心情:“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后世影響
《小雅·采薇》一詩對后世文學產生了較大影響。此詩無論是人物形象、內容取材還是構思寫法,都對后世如杜甫寫作《前出塞九首》和《后出塞五首》提供了借鑒的范例;在后來的如陳陶《隴西行》、范仲淹《漁家傲·秋思》等作品里,也能依稀地聽到這首詩在時間和生命的河流里所激起的遼遠而空曠的回音。還有,“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被稱為《詩經》三百篇最佳詩句之一,自南朝謝玄以來,對它的評析已綿延成一部一千五百多年的闡釋史。而“昔往”“今來”對舉的句式,則屢為詩人追摩,如曹植“始出嚴霜結,今來白露晞”(《情詩》),顏延之“昔辭秋未素,今也歲載華”(《秋胡詩》)等等。
【詩經之《采薇》翻譯】相關文章:
詩經《采薇》的翻譯09-27
詩經采薇原文賞析 詩經采薇原文及翻譯04-15
詩經采薇注解及翻譯05-16
詩經采薇翻譯及賞析06-06
詩經采薇原文翻譯08-03
詩經《采薇》原文及翻譯06-27
詩經之《采薇》說課稿07-25
詩經《采薇》原文和翻譯04-03
詩經小雅采薇帶翻譯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