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恨歌》讀后心得參考

時間:2024-06-28 15:18:20 長恨歌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長恨歌》讀后心得參考

  我不是和稀泥,但是我認為長恨歌之所以能流傳百世而不衰,就是因為這首長恨之歌中,包含著人性中難以調和的矛盾。每個人,在贊嘆李隆基與楊玉環那凄美的愛情史詩時,都會或多或少勾起心中那份在現實中被壓抑的感情,或是愛情的愁思,或是理想的哀嘆。

《長恨歌》讀后心得參考

  這首愛情詩,對,我首先將其定義為了愛情詩。它的主題是顯而易見的。從“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的兩情相悅,到“君王掩面救不得,回頭血淚相和流”的悲情壯烈,再到“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的濃濃愁思,直到“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天地誓言與“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的愛情絕唱。這些細膩的情感鋪墊與描寫,是無法全部歸于嚴肅的政治批判的。反而,那些“政治說”的擁護者列舉的詩文中的例子,在我看來反而是增加了《長恨歌》作為愛情詩的表現力。一句驚心的“漁陽鼙鼓動地來”表達的不是愛情必然會導致國家顛覆,而是打破了之前應當持續一生一世的寧靜愛情氛圍,使故事之后的發展跌宕起伏,動人心弦。有人說“西宮南原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時,李隆基依然不思悔改,卻繼續沉浸在對楊玉環的思念不能自拔,而在,這正是人性中最本真的情感的表現,有戲劇化的夸張,卻那么真實。

  然而,單純作為一首愛情詩,或是諷喻的政治詩,都不足以支撐《長恨歌》在詩歌史上如此偉大的地位。

  每個人都有著兩面的矛盾。為現實放棄夢想,放棄真愛,放棄……有時候或許為了偉大的目標前進,內心還是難以平復。白居易的高明之處在于,他選擇了李隆基與楊玉環,而不是《氓》中的尋常百姓作為詩歌的表現主體。普通人身上的矛盾不夠鮮明,而李隆基作為皇帝的身份是特殊的:在他的處境里,美人與江山只能選擇其一。而無論怎么掙扎,他都永遠無法實現自己的選擇。

  有人說李隆基最終依然沉浸在道士的花言巧語中不能自拔,是個莫大的諷刺。我想,這般謊言的確可以輕易識破,但就算李隆基有那清醒的判斷力,也不會去面對這殘酷的現實吧。他是皇帝,他有天生的無法逃避的責任。他是天子,卻不是神。心非木石,怎能無情?

  《長恨歌》所寫的是每個人內心中都有的向往,凄美與逃避。它好比一面內心的鏡子,浪漫而文藝的人看到愛情,現實而遠大的人看到政治。其實兩者并不那么極端,因為兩種人都在逃避:前者逃避現實,后者躲避自己。而這兩者是無法分離的。它們逼著所有人在兩者的夾縫間生存。而《長恨歌》,便是這夾縫中虛幻的慰藉。

  對著這凄美的愛情故事唏噓一番,帶著這千年不變的“恨”,繼續上路。

【《長恨歌》讀后心得參考】相關文章:

《長恨歌》參考資料與練習題答案08-31

《長恨歌》04-15

《長恨歌》與《長恨歌傳》比較談07-29

長恨歌經典詩詞06-04

王安憶《長恨歌》05-18

《長恨歌》的主題07-27

長恨歌的翻譯10-28

長恨歌的原文08-03

《長恨歌》 賞析06-22

《長恨歌》簡介10-28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伊人久久综合热线大杳蕉 | 黑人巨大一区二区免费 | 在线观看日本a视频 | 亚洲国产性爱第一页 | 伊人成综合网开心五月丁香五 | 日本卡一卡二新区在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