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子建《親親土豆》中人性美

時間:2023-06-19 09:51:14 少爍 遲子建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遲子建《親親土豆》中人性美

  《親親土豆》主要描寫了一對夫婦在地里辛勤勞作,悉心種植土豆,但是丈夫卻不幸患上了不治之癥的故事。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遲子建《親親土豆》中人性美內容,歡迎閱讀!

  遲子建《親親土豆》中人性美 1

  在文學作品中,愛與死亡是兩個永恒不變的主題。當愛情與死亡結合在一起的時候會把人們的心靈撞擊的更加猛烈和殘酷。愛情體現兩人人性中的溫情與美麗,給人們活下去的希望,但是,死亡會粉碎這種希望,遲子建的《親親土豆》卻表達出了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種延續,讓人性中的大愛永存。

  一、人性中的詩意之美,傷懷之美

  在《親親土豆》這篇小說的開頭,作者進行了這樣的描寫:“如果你在銀河遙望七月的禮鎮 ,會看到一片盛開著的花朵,那花朵呈穗狀、金鐘般吊著,在星月下泛出迷幻的銀灰色……”也許只有遲子建的筆下才能時刻流露著溫情,用這般柔婉的文字來表達讓人感到溫存的一絲感動。在一縷縷凡俗的土豆花的自然的香味中,還萌發中一種詩情畫意卻又傷感的美。但是在這傷感的文字的備受,還要一種巨大的力量蘊含在其中。這種力量也許沒有具體的爆發,但是卻在讀者的細胞里蔓延開來。

  《親親土豆》中,秦山夫婦正在經歷一場生離死別的愛情的磨難,索然他們之間的愛情不是那么的山崩地裂,轟轟烈烈,但是卻給人很難忘懷的感覺。他們新辛辛苦苦的在自家的三畝地里種植著土豆,用汗水澆灌著這三畝地,有喜悅在心中蔓延,他們就是在這樣的流年中感受著人生的喜怒哀樂,享受著二人獨特的幸福。但是,在這個時候,秦山卻遭遇到了人生中一個晴天霹靂,不得不面對一個巨大的人生陷阱,就是死亡。在從秦山第一次咳嗽出血之后,他們倆的愛情便帶上了憂傷的色彩。當李愛杰在看到秦山睡覺的枕頭旁邊出現一大攤血跡的時候,不知道是不是應該讓自己的愛人知道這個事情,但是,最后她決定不吭不響的把這些血跡洗掉。但是秦山因為在肺葉上長了三個腫瘤,要去哈爾濱接受醫生的治療。在火車出發之前,他們買了一斤烙餅和兩袋咸菜,拿著這些簡單的食物就直接坐上了火車。火車在鐵路上飛奔,李愛杰驚呼了一路上。秦山聽到妻子的驚嘆聲,仿佛感覺妻子又回到了少年時代,心中布滿的是濃濃的傷寒,這種傷感比晚霞濃烈許多。他們單純,他們善良,他們如孩提般的容易滿足,雖然一路只有一斤烙餅和兩袋咸菜,但是他們的精神世界是富足的'。但是,每次想到病,秦山眼前的幻想便消失掉,沒來得及回味。到了醫院,當秦山被確診為肺癌的時候,李愛杰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當他看到秦山用自己的體溫給自己溫小米粥的時候,她的眼前一片模糊,淚水涌入了眼眶。夫妻之間的相濡以沫,在困難中的相互扶持,讓我們深切地體會到人性中的傷懷之美。或許在這篇小說中,最能感動人的是秦山給妻子買的那件寶石藍的旗袍,在燈光的照射下,旗袍煥發出一股動人的光芒。在秦山死后,李愛杰為丈夫守靈的時候,一直穿著那件旗袍,守著溫暖的爐火和即將下葬的丈夫,從早晨到黃昏,從夜里到第二天的清晨,直到出殯,她才把身上的旗袍換了下來。這是她對愛情的承諾,秦山在進城之前就允諾要給妻子買一件旗袍,而妻子的美麗也只展示給自幅看,但是這個時候兩人已經是陰陽兩隔。從去哈爾濱看病到最終放棄治療回到家里,秦山走過了他短暫的一生,一路上歡笑、甜蜜,但是很多時候都被淚水打濕。死亡是在這對夫妻的內心深處一個不愿提及的詞語,但是卻像迷霧一般籠罩著他們,他們之間那份深深的愛籠罩著一份悲情和憂傷。在小說的結尾處,當妻子李愛杰最后一個離開秦山的墳塋的時候,從墳頂突然滾下一個又圓又大的土豆,直到李愛杰的腳邊,仿佛一個孩童祈求母親的愛撫,親自輕輕的嗔怪了一句“還跟我腳啊”?從這些描寫可以看出,原本貧困的生活被這種樸素的愛情所融化和升華,生者與死者進行了一次愛的對話,因為愛,死亡不再那么可怕,一股股暖心的情懷涌入心頭,這種氣息在整個小說中都表現得非常明顯。遲子建對于人性善良和悲憫的肯定,就是通過人性的這種憂傷的美表現出來的。

  二、人性中的溫情之美與愛的彌堅

  我國著名的品論家謝友順先生曾經說過,遲子建的寫作是“憂傷而不絕望”。在《親親土豆》中,一直彌漫著一種氣息和憂傷,主要是對生活的奔波的無奈,對疾病到來的無奈,是心酸和幸福得到之后的欣慰。在我們感受到《親親土豆》中,彌漫的憂傷的時候,也要看到作者為我們注入的一股比較強大的溫情的力量。生活的磨難和艱辛并沒有打到妻子,也沒有讓妻子從此絕望起來,當妻子用那獲得豐收的土豆為丈夫筑起一座墳的時候,秦山的靈魂已經和李愛杰的肉體合二為一,這份至深的感情是妻子活下去的一個希望和動力。也可以這么說,遲子建的《親親土豆》主要是通過“人性本善”的主題來進行體現的。在這篇小說中,在醫院里同樣是照顧自己丈夫的另一個女人,名叫王秋萍,他們夫妻之間的感情并不是特別好,但是在丈夫生病的時候,她依舊是對丈夫百般照顧,任勞任怨,當自己快被自己丈夫的病累垮的時候,還不忘要幫李愛杰找點活干。他們年幼的女兒同樣是非常善良和懂事的,當自己的父親在夜里不斷咳嗽的時候,她就想著怎么拔個蘿卜給自己的父親讓他不要那么難受。而當秦山看到小孩子去自己家的地里偷土豆的時候,雖然秦山知道了這些孩子在地里頭土豆,但是他只是先在地頭大聲地咳嗽幾下,給孩子一個信號,讓他們有機會逃跑,避免嚇著他們。在遲子建的筆下,故鄉的人們的生活狀態無時無刻不閃爍著人性的善良與美麗。東北的自然景光與濃厚的生活氣息,已經深深的融入到作者的血液里,成為縈繞在他腦海中揮之不去的故鄉情節。在遲子建的筆下,故鄉土地上的所有的自然物都被人為地賦予濃烈的情感。這里的月光、散發香氣的土豆花,都是她精細平和的情思的體現。

  在《親親土豆》中,土豆首先是秦山夫婦的主要食物和收入的來源,也是禮鎮人的經濟來源。秦山夫婦是種植土豆的大戶,足有三畝地,在他們進城把土豆賣了之后,再把錢存起來。一枚枚土豆,是秦山夫婦勞動的結晶,也是他們感情交會之處。這樣一來,在作品中的土豆花因為這對夫婦的人間真情散發出迷迭之香,天籟般的感情有了凡俗的蘊蓄。在秦山知道自己的病是不治之癥的時候,偷偷地從醫院跑回家。妻子到處尋找,終于在自家的土豆地看到了秦山在起土豆,午后的陽光沉甸甸的,照在秦山的身上卻散發出不一樣的光輝。李愛杰的雙眼被淚水模糊了,她明白秦山想最后一次撫摸土豆,感受特別的土豆花香,找尋土豆中凝結的愛意。在最后結尾的地方,滾在李愛杰的腳邊的土豆也許是秦山靈魂的化身吧,他們熱愛生命,熱愛土豆,及時死神步步緊逼,也不忘心中的那一份牽掛,這樣一來,秦山的離去少了一份現實的殘酷,多了些許的暖意與溫情,更是這份彌堅之愛的見證,

  三、結語

  隨著工業文明的發展,在人們妄想征服自然的同時,也消磨了人們之間簡單的愛意,在人們之間架起一層壁壘。但是,遲子建通過《親親土豆》這樣的作品,把自己對生活的愛交給了自然界,她的作品中彌漫的是濃濃的愛,體現的是人性的美,愿這種愛與美能時刻溫暖我們的心靈。

  遲子建《親親土豆》中人性美 2

  《親親土豆》是遲子建的一篇短篇小說,小說講述了一對平凡夫婦的愛情。秦山和李愛杰原本過著平淡的日子:他們在自家的地里辛辛苦苦種了三畝土豆,用汗水澆灌它們生長,春種秋收,年年如此,他們在平凡的生活中感受著人生的喜怒哀樂,享受著一家三口獨特的幸福。然而,秦山突如其來的一次吐血,打破了平靜的日子。

  為了不讓秦山擔心,李愛杰悄悄洗掉了枕套上的血跡,并百般勸說秦山進城去看病。從秦山吐血起,他們之間的愛情就帶上了憂傷的色彩。秦山的病確診為肺癌晚期,他不愿浪費錢,夜里偷偷出了醫院,給妻子買了一條寶石藍色的軟緞旗袍,為妻子收完最后一季土豆后,在下雪的冬天停止了呼吸。在給丈夫守靈時,李愛杰穿上了那條寶石藍色的旗袍,守著溫暖的爐火和丈夫,由晨至昏,由夜半至黎明,直到出殯那天才換下來,這是她對丈夫的承諾,她答應過他,她的美麗只給他一個人看……

  他們之間的愛情不是那么的山崩地裂、轟轟烈烈,平淡之中卻是那么溫暖,讀起來讓人難以忘懷。他們勤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耘著一片土豆地過日子;他們善良,看到小孩子們躥到地里偷土豆,秦山并不在乎,反而怕嚇著孩子們,先在地頭大聲咳嗽一番,給他們逃跑的信號,才下地干活;李愛杰在哈爾濱結識王秋萍,同情她的困境,臨走前將自己舍不得穿的毛料褲子送她;他們和睦而恩愛,李愛杰雖常因秦山抽煙而跟他拌嘴,但秦山咳嗽時又給他捶背,女兒也懂事要為爸爸拔青蘿卜壓咳……秦山吐血后,李愛杰憂心忡忡卻不敢告訴丈夫,他調侃般地說等哪天他死了,讓她用賣土豆的錢招一個漂亮小伙入贅,她卻因這無端的玩笑差點落淚。

  李愛杰陪秦山進城看病,而秦山只想著陪媳婦逛逛大城市,給她買雙牛皮鞋和開長衩的旗袍。他們單純而善良,如孩子般的容易滿足,雖然一路只有一斤烙餅和兩袋咸菜,但他們的精神世界是富足的。坐火車時,李愛杰為窗外的風景一路發出驚詫,秦山聽著妻子恍若回到少女時代的聲音,想到自己死后不知誰能來照顧妻子和女兒,他的傷感比晚霞還要濃烈。

  得知秦山的確診后,李愛杰絕望得如同“掉進一口黑咕隆咚的井里”,已經到了崩潰邊緣,仍然強撐起來,偷偷摘了一朵花送給秦山,佯裝興高采烈地告訴他,只是普通的病,暗地里卻哭成了淚人。秦山雖然病著,卻時刻照顧著妻子,給她訂了小米粥,怕涼了,放在自己肚子上嚴嚴實實地捂著,這些細節讓人不忍卒讀。他舍不得花錢治病,卻舍得給妻子買上好的旗袍,他怕自己死了沒有人幫她秋收,一回家就貓腰在地里起土豆。他們相濡以沫,在困難中相互扶持,他們都不愿意提及死亡,然而卻像迷霧一般籠罩著他們,他們之間那份深深的愛籠罩著一份悲情和憂傷。

  死亡能夠帶走秦山的軀體,卻帶不走他對妻子的愛,小說的結尾是最讓人動容之處:由于天寒地凍,秦山的墓穴不能挖得深,而那點薄土無法覆蓋棺材,人們要去拉煤渣來蓋墳,待春天再培新土。李愛杰阻止了他們,她知道丈夫喜歡土豆,就用五麻袋土豆為秦山堆起了一個豐滿充盈的墳。當李愛杰最后一個離開墳塋時,墳頂上一只又圓又胖的土豆墜了下來,一直滾到李愛杰的腳邊,在她的鞋前停了下來,“仿佛一個受寵慣了的小孩在乞求母親那至愛的親昵”。李愛杰憐愛地輕輕嗔怪了一句:“還跟著我的腳呀?”

  作者在結尾動容的描寫,讓生者與死者進行了一次愛的對話,讓死亡得到了升華和超越,曲筆的使用,傾注了無限的柔情和溫暖,沖淡了苦難的憂傷和悲哀,因為愛,死亡變得不再可怕。因為愛,秦山即使已逝去,但他們之間的'真情永存不滅,李愛杰最后那句對秦山憐愛的嗔怪,也讓我們看到死亡不會阻斷她心中的愛,死亡也不會撲滅她對生活的希望。

  《親親土豆》這篇小說并沒有太多的情節起伏,沒有傳奇式的人物,也沒有呼天搶地、熱血奔騰的語言,卻讓我們百讀不厭,究其原因,我想是因為遲子建筆觸下的溫情和詩意。小說的開頭,就是一段浪漫而奇異的描寫:“如果你在銀河遙望七月的禮鎮 ,會看到一片盛開著的花朵,那花朵呈穗狀、金鐘般吊著,在星月下泛出迷幻的銀灰色……”土豆花的芳菲香氣,在這片大地上經久不衰,死去的人也會留戀故鄉,便將鄉愁托夢給親人們。這般柔婉而詩性的描寫,讓整篇小說始終處于溫暖之中。當愛情和死亡相碰撞,遲子建讓我們看到人性中的溫情和美麗,墳頂上那只土豆的墜落和李愛杰溫柔的嗔怪,是作者獨具匠心的設置,仿佛于在死亡的盡頭露出一縷縷晨曦,死亡成為生命的另一種延續,而人性之中的真情也因此永不凋零。

【遲子建《親親土豆》中人性美】相關文章:

遲子建作品精選《親親土豆》12-27

遲子建小說的自然之美03-23

遲子建作品《傷懷之美》04-04

遲子建散文傷懷之美03-23

遲子建散文暮色中的炊煙11-04

遲子建名言03-24

遲子建經典散文03-24

遲子建散文06-17

《遲子建》語錄11-10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大型AV一区二区三区 | 真实国产乱子伦激情对白视频 | 亚洲欧美中文不卡 | 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观看网色 | 亚洲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