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遲子建《燈祭》原文賞讀
賞析,是一個漢語詞匯,意思是欣賞并分析(詩文等),通過鑒賞與分析得出理性的認識,既受到藝術作品的形象、內容的制約,又根據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經驗、藝術觀點和藝術興趣對形象加以補充和完善。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遲子建《燈祭》原文賞讀,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原文
每逢過年父親都用罐頭瓶為我做一盞燈,如今父親去世了,我買了盞燈送到墓地,為父親“引路”……
父親在世時,每逢過年我就會得到一盞燈。那燈是不尋常的。
從門外的雪地上撿回一個罐頭瓶,然后將一瓢滾熱的開水倒進瓶里,“啪”的一聲,瓶底均勻地落下來,燈罩便誕生了。趕緊用廢棉花將燈罩擦得亮亮的,亮到能看清瓶中央飛旋的灰塵為止。燈的底座是圓形的,木制,有花紋,面積比燈罩要大上一圈,沿邊緣對稱地鉆兩個眼,將鐵絲從一只眼穿過去,然后沿著底座的直徑爬行,再扎入另一個眼中,鐵絲在手的牽引下像眼鏡蛇一樣搖擺著身子朝上伸展,兩個端頭一旦匯合扭結在一起,燈座便大功告成了。那時候從底座中心再釘透一根釘子,把半截紅燭固定在釘子上。待到夜幕降臨時,輕輕捧起燈罩,“嚓”地點燃蠟燭,斂聲屏氣地落下燈罩,你提著這盞燈就覺得無限風光了。
父親給我做這盞燈總要花上很多工夫。就說做燈罩,他總要撿回五六個瓶子才能做成一個。不是把瓶子全炸碎了,就是瓶子安然無恙地保持原狀,再不就是炸成功了,一看卻是一只豬肉罐頭瓶子,怎么擦都渾濁,只好棄了。
盡管如此,除夕夜父親總能讓我提上一盞稱心如意的燈。沒有月亮的除夕里,這盞燈就是月亮了。我懷揣著一盒火柴提著燈走東家串西家,每到一家都將燈吹滅,聽人家夸幾句這燈看著有多好,然后再心滿意足地擦根火柴點燃燈去另一家。每每轉回到家里時,蠟燭燒得只剩下一汪油了。
那時父親會笑吟吟地問:“把那些光全折騰沒了吧?”
“全給丟在路上了!蔽艺f,“剩下最亮的光趕緊提回家來了。”
“還真顧家啊!备赣H打趣著我去看那盞燈。那汪蠟燭油上斜著一束蓬勃芬芳的光,的確是亮麗之極。將死的光芒總是燦爛奪目的。
過年要讓家里里外外都是光明。所以不僅我手中有燈,院子里也是有燈的。院子中的燈有高有低。高高在上的燈是紅燈,它被掛在燈籠桿的頂端,燈籠穗長長的,風一吹,刷刷響。低處的燈是冰燈,冰燈放在窗臺上,放在大門口的木墩上,冰燈能照亮它周圍的一些景色,所以除夕夜藏貓貓要離冰燈遠遠的。無論是高出屋脊的紅燈還是安閑地坐在低處的冰燈,都讓人覺得溫暖。但不管它們多么動人,也不如父親送給我的燈美麗。
因為有了年,就覺得日子是有盼頭的。而因為有了父親,年也就顯得有聲有色;而如果又有了父親送我的燈,年則妖嬈迷人了。
年一過去后,新衣服就脫下來了,燈也收了,院子里黑漆漆的,那時候我就會望著窗外的雪花發怔,心想:原來一年之中只有幾天好日子啊。人為了那幾天充滿光明的好日子,就要整整辛苦一年。唉。
我一年年地長大了,父親不再送燈給我,我已經不是那個提著燈串來串去的小孩子了。我開始在燈下想心事。但每逢除夕,院子里照例要在高處掛起紅燈,在低處擺上冰燈。
然而父親沒能走到老年就去世了。父親去世的當年我們沒有點燈。別人家的院子燈火輝煌,我們家卻黑漆漆的。我坐在暗處想:點燈的時候父親還不回來,看來他是迷了路了。我多想提著父親送我的燈到路上接他回來啊。爸爸,回家的路這么難找啊?
從此之后雖然照例要過年,但是我再也沒有接受燈的那和福氣了。
一進臘月,家里就忙年了。姐姐會來信敘說年忙到什么地步了,比如說被子拆洗完了,年干糧也蒸完了,各種吃食采買得差不多了,然后催我早點回家過節。所以,不管我身在西安、北京還是哈爾濱,總是千里迢迢地冒著嚴寒朝家奔,當然今年也不例外。
臘月廿六我趕回家中,母親知道這個日子我會回去的。因為臘月廿七我們姐弟要請父親回家過年。
我們就去看父親了。給他獻過煙和酒,又燒(捎)了些錢,已經成家立業的弟弟就叩頭對父親說: “爸爸我有自己的家了,今年過年去兒子家吧,我家住在——”
弟弟把他家的住址門牌號重復了幾遍,怕他記不住。我又補充說:“離綜合商場很近!备赣H生前喜歡到綜合商場買皮蛋來下酒,那地方想必他是不會忘的。
父親的房子上落著雪,周圍都是雪,還有樹,有時從樹林深處傳來鳥鳴。太陽極端明亮。
我們一邊召喚著父親回家過年一邊離開墓地。因為母親住在姐姐家,所以我們都到姐姐家來了。我們都喜歡姐姐家的孩子小虎,他剛過周歲,已經會走路了,非常漂亮。
一進門母親就抱著小虎從里屋出來了。我點著小虎的腦門說:“把你姥爺領回來過年了。”
小虎樂了,他一樂大家也樂了。
當夜小虎哭個不休。該到睡覺的時辰了,他就是不睡。母親關了燈,千般萬般地哄,他卻仍然嘹亮地哭著。直到天亮時,他才稍稍老實起來。
姐夫說:“可能咱爸跟到這兒來了,夜里稀罕小虎了!
說得跟真事似的,我們都信了。
父親沒有看過他的外孫,而他生前又是極端喜歡孩子的。我們從墓地回來,紛紛到了姐姐家,他怎么會路過女兒的家門而不入呢?而他一進門就看見了小虎,當然更舍不得離開了。
母親決定把父親送到弟弟家去。
早飯后,母親穿戴好后推起自行車,對父親說:“孩子也稀罕過了,跟我到兒子家去過年吧。”
母親哄孩子一般地說:“慢慢跟著走,街上熱鬧,可別東看西看的,把你丟了,我可就不管了!
我心想:這回母親要把父親丟了,一定是丟到街上的酒館了。
母親把父親送走的當夜小虎果然睡了個安穩覺。第二天早晨起來他把屋子挨個走了一遍,咕嚕著一雙黑瑩瑩的眼睛東看西看的,仿佛在找什么,小虎是不是在想:姥爺到哪兒去了?
初三過后,父親要被送回去了。我愿意請他回來,而永遠不希望送他回去。天那么冷,他又有風濕病,一個人朝回走會是什么樣的心情呢?
正月十五到了。這天是我的生日。二十八年前,一個落雪的黃昏,我降臨人世了。那時窗外還沒有掛燈,天似亮非亮,似冥非冥,父親便送我一乳名:迎燈。沒想到我迎來了千盞萬盞燈,卻再也迎不來幼時父親送給我的那盞燈了。
走在冷寂的大街上,忽然發現一個蒼老的賣燈人。那燈是六角形的,用玻璃做成的,玻璃上還貼著“福”字。我立刻想到了父親,正月十五這一天,父親的院子該有一盞燈的。
我買下了一盞燈。天將黑時,將它送到了父親的墓地。“嚓”地劃根火柴,周圍的夜色就顫動了一下,父親的房子在夜色中顯得華麗醒目,凄切動人。
這是我送給父親的第一盞燈。
那燈守著他,雖滅猶燃。
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認讀本課五個生字,理解“稱心如意”、“屋脊”、“妖嬈迷人”等詞語的含義,掌握十一個要求會寫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理清文章脈絡。
3、聯系上下文,理解文中感情充沛的句子,體會作者在字里行間透露的對父親無限懷念的摯愛真情。
4、感悟作者的表達方法,體會文章的語言魅力。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抓重點詞句,體會理解課文內容。并通過“自讀、感悟、探究”等教學策略,品味語言。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課文內容,通過文中感情充沛句子的品析,了解課文所表現出的樸實的父女之情————父親對我無言的愛,我對父親無限的依戀及懷念,體會作者在字里行間透露的對父親無限懷念的摯愛真情,培養學生的對親情的珍愛。
重難點分析:
兩代人的燈,兩代人的情,那燈光所傳遞的是兩代人陰陽兩界無法阻隔的親情,引導想象,體會作者深刻含蘊。
抓住文中作者情感表白的句子,潛心研讀,深入領悟作者對父親的摯愛之情。
抓住文章的線索,理順脈絡的方法。
課前準備:
課件,搜集有關父子親情的故事及本課的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語引入,激發興趣,解讀課題。
。ㄒ唬┯蔁羧腩}(出示課件)有這樣一個孩子,他和你們一樣喜歡燈,她童年生活中最美好的回憶就是一盞不尋常的燈帶給她的,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她的世界。
(二)解讀課題(出示課件)燈祭
“祭”,祭奠。
“燈祭”,用燈祭奠過世的人。(出示課件)幫助學生理解燈祭情景。
本文以“燈祭”為題,直接點出文章主題,作者是祭奠誰,表現作者怎樣的情懷呢?
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ㄒ唬┳宰x課文,理解字、詞
要求:
1·自主學習,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不理解的地方。
2·小組合作,借助字典,聯系上下文解決生字、詞。
。ǘz查學生自學情況,指名朗讀課文。
三、默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文章脈絡。
(一)學生默讀課文,把握文章大意。
1、(出示課件)了解文章主要寫了哪寫內容,用自己的話簡單概括一下。
(引導學生感知父親在世時和父親去世后兩個不同的場景)
全班交流并總結,梳理結構層次:根據時間來分,一部分為父親在世的時候,一部分為父親去世的時候。
第一部分(1—8)父親做的燈給“我”的童年帶來了快樂。
第二部分(9—14)“我”給父親送上了第一盞燈表達我的懷念。
2、作者的情感先后發生了哪些變化?
(幸福、快樂→思念、悲傷)
。ǘ┩ㄟ^感知課文內容,初步理解“燈祭”的含義。
(讓學生了解:燈祭實際上是作者對父親深深的依戀和懷念。)
四、教師小結:
這節課,我們通過學習這篇課文,感受到了作者在父親去世前后不同的心境,更體會到了“我”對父親深深的思念與緬懷。
第二課時
一、品詞析句,體會作者快樂的情感。
本單元主題為“情思滿懷”,以真情貫穿整個單元。我們就走進這盞燈,體會作者與父親有著怎樣的深厚感情?
(出示課件)父親在世時,每逢過年我就會得到一盞燈,那是一盞不尋常的燈。
讀一讀、想一想、說一說那盞燈哪里不尋常?
預設一:父親想法設法滿足女兒的愿望,不厭其煩地年年做燈。
。ㄒ唬ǔ鍪菊n件)仔細讀一讀第二自然段,看看父親是怎樣給我做燈的。
作者對做燈的過程描寫細致,詳細具體,讓人一目了然,我們好像真的跟著作者看到了那“不尋!钡臒羰侨绾我徊讲阶龀傻模舱驗椤拔摇蹦昴昕锤赣H給我做燈,所“我”才對做燈的過程熟記于心。
。ǘ┳髡邽槭裁催@樣細致的描寫做燈的過程。
父親每年都為“我”做燈,想法設法滿足女兒的愿望,不厭其煩;“那燈是不尋常的”。
預設二:提燈過年帶給我無限的快樂。
。ǔ鍪菊n件)因為有了年,就覺得日子是有盼頭的;而因為有了父親,年也就顯得有聲有色;而如果又有了父親送給我的燈,年則妖嬈迷人。
圍繞以上段落學生自己勾畫,標注,小組討論:父親在世的時候給我帶來的快樂,對我的愛。
1、(出示課件)“除夕夜,父親總能讓我提到一盞稱心如意的燈!保ㄒ龑W生理解父親的燈能做到我滿意,肯定付出了勞動,每年都做,不厭其煩燈蘊含了父親對女兒的偉大的愛。)
2、(出示課件)“我懷揣著一盒火柴提著燈走東家串西家,每到一家就將燈吹滅,聽人家夸幾句這燈看著有多好,然后再心滿意足地擦根火柴點著燈去另一家!保ㄒ龑W生理解提著父親給“我”做的燈過年,心里多美啊!說明了一個小姑娘在父愛的呵護下是多么幸福和快樂,她在炫耀父親做的燈,也在炫耀著做女兒的驕傲。更包含著提著父親親手做的燈“走東家串西家”這種感覺的“不尋!。)
3、(出示課件)“那時父親會笑吟吟地問:“把那些光全折騰沒了吧!保ń處熞龑Ц赣H見我吧油都快燒光了,還開心的開玩笑,說明父親眼里都是對孩子的愛。)
4、(出示課件)“那汪蠟燭油上斜著一束蓬勃燦爛的光,亮麗之極。”(教師引導我之所以感到燈光如此美麗,是因為光中感受到的是父親那濃濃的愛。)
5、(出示課件)“無論是高出屋脊的紅燈還是安閑地坐在低處的冰燈,都都讓人覺得溫暖。但不管它們多么動人,也不如父親送給我的燈美麗!保ń處熞龑П揪溥\用對比手法,更我們感受到了我的快樂源泉就是父親。)
6、充分展開以后,再齊讀中心段
教師小結:因為有了父親,作者可以得到一盞漂亮的燈,也可以使家得到光明,有了光明,生活就有了希望和盼頭;有了父親生活也會很快樂美滿幸福。生活在艱苦,過年也能得到一盞燈,使年更加妖嬈迷人。作者通過一盞燈深深體會到了父親對自己的愛(出示課件)
二、走進文本,體會作者悲傷的情感
因為享受慣了有父親的幸福時光,沒有父親的日子是不可想象的。
。ㄒ唬ǔ鍪菊n件)填空
因為沒有了父親,以前的滿院光明變成現在的,沒有了父親,往年的年有聲有色,變成現在的,沒有了父親,我再也迎不來父親送我的,我多么想提著父親送我的燈。
。ǘ┳髡呤窃鯓颖磉_自己對父親的懷念的?
作者給父親送燈來祭奠他,“周圍的夜色顫動了一下”讓人感覺凝重、傷感。
(三)回歸課題,給父親送一盞燈,來祭奠自己的父親,流露出作者對父親的懷念。
三、回顧文章揣摩表達方法
。ㄒ唬┥朴诓蹲郊毠澾M行描寫
第二自然段詳細介紹了做燈過程,文筆流暢,正因為父親年年給我做燈,所以我對做燈過程才爛熟于心。
。ǘ┪恼戮索
明線:燈暗線:思父情并舉,感悟跟著作者一起歡樂一起悲傷。
(三)真實情感的自然流露
“但不管它們有多動人,也不如父親送給我的燈美麗。”……
這些句子讓我們清晰感到了女兒對父親的熱愛和無限思念。讓我們不由自主的涌動出一種感動,引起學生的共鳴:去用心體驗親人帶給我們的快樂和幸福,珍惜擁有的快樂和幸!
四、聯系生活,情感升華。
長期以來,我們總習慣于強調母愛的力量,可事實上呀,父愛同樣也是偉大的。父愛和母愛,就像鳥兒起飛的兩只翅膀一樣,對我們來講,都是同樣重要的。其實,父親一直在用他自己的方式愛著我們,包容著我們。有時候,父愛真的是不需要用任何語言來表達的,
。ㄒ唬ǔ鍪菊n件)
1、面對生活的艱辛,父子倆相依為命……
2、如果說父愛還有其他的表達方式,那應該還有對我們心甘情愿的縱容吧……
3、如今我們已慢慢長大,那你是否依然記起依靠老爸肩膀的感覺?是否依然記起老爸背上的感覺?那種溫暖的感覺,愜意的感覺……找到了嗎?
。ǘ┖⒆觽儯谀愕纳钪杏袥]有讓你難以忘懷的父愛深情呢?愿意把它講給大家聽聽嗎?
。ㄈ┛偨Y升華:
孩子們,這節課我們一起感受了濃濃的父愛,F在我們應該感受得到,父愛不像母愛那樣洋溢在外,但卻一樣深厚寬廣如海洋。如果說母愛是山澗的小溪,是那樣的綿長而具體,那么父愛就一定是小溪所纏繞的那座高山,是那樣的厚重而堅實。父愛是一本大書,年輕的兒女常常讀不懂它,直到真正長大再重新打開這本大書之后,才能讀懂父親那顆真摯的心。我相信,你們讀懂自己的父親,不會太晚!
五、拓展延伸
(一)遲子建的《白雪的墓園》、《不滅的家族》、《遙渡相思》《重溫草莓》等。
。ǘ┓抡盏诙匀欢巍白鰺簟钡倪^程的描寫,你能把一種東西的制作過程寫出來?比如包書皮、扎風箏、做柳笛……
《燈祭》反思
本課是閱讀課文,在教學方法上越簡越好,讓學生獨立閱讀課文并完成課時作業。在閱讀的過程中只要抓住課文敘述的要點,生動的語言,能將文中的語言轉化為自己的語言去轉述文本內容即可。在學習方式上,老師只是引導一些感興趣的問題,文中用數字說明較多,盡量讓學生去自悟語言的特色,以及雅魯藏布大峽谷位置,形狀、景觀,世界關注。
上完本課,從學生作業反饋中能肯定比第一課好點兒,但從寫作上有些不見人意。孩子們兩個月的暑假幾乎把所學的知識全拋腦后了,報名時,班上46個學生,只有一個學生稍微過關,真的有些苦不堪言,所以本期已近兩周了,但我仍身感疲憊。學生上課坐不住,習慣特差,讀書放不開,無論我想什么方法激發,興趣幾乎沒有。因此,在完成本課時,由于文本內容對于山區孩子也很陌生,我并將教學的方向定在寫作技巧上,并沒有去感悟什么作者的思想,由寫作技巧上引伸到大自然的神奇。如:為什么說雅魯藏布大峽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峽谷?”作者是用什么方法來說明的?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哪些景觀使你感到特別神奇?為什么?(這里只要學生把含有“從……到……”的句讀幾遍即可)。
其次,課文的語言富有特色,可以在學生了解文意的基礎上去品悟詞語,如“堪稱”“號稱”出示小黑板,青藏高原號稱——,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世界上最長最深的河流峽谷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河是——真無愧于“——”和“——”的美譽。
再議主題。山如神來之筆,水是千姿百態,生植物多種多樣,走進雅魯藏布大峽谷,猶如置身于一幅神奇美麗的畫卷之中。那奇異的景色和非凡的氣勢令人嘆為觀止,又心生敬畏。正是由于大自然的慷慨賜予,我才擁有了這一奇觀,所以在盡情擁抱大自然的同時,我們不要忘記如何回報它的饋贈。本文描繪的就是大自然留給我們的珍貴遺產——雅魯藏布大峽谷奇異,壯麗的景觀,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遲子建《燈祭》原文賞讀】相關文章:
遲子建作品《燈祭》原文09-16
遲子建《原始風景》原文賞讀08-28
遲子建《燈祭》散文(精選10篇)11-18
遲子建《聽海的心》原文賞讀06-27
遲子建《白雪紅燈的年》原文賞讀04-25
遲子建作品賞讀10-28
遲子建愛人原文07-12
遲子建散文泥濘原文06-26
遲子建作品《北方的鹽》原文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