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弟子規》教案
《弟子規》是中華民族的經典,它關系到家國,人格。薄薄一本書,在每代人的虔誠閱讀和信奉中,嵌入了人類的精神史。我們必須認同“精神的力量”是人類生存和發展,戰勝自然戰勝自我,走出困惑實現人生理想的唯一決定的力量。唯有被精神信仰引導的人,才能完成個人真正的人生旅程。《弟子規》正是這樣一本使我們洗滌靈魂,尋找精神,塑造信仰的偉大經典。下面是《弟子規》教案,供大家參考!
《弟子規》教學計劃
一、教材分析: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內容采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的文義,具體列舉出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學應有的禮儀與規范。后經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并改名為《弟子規》。《弟子規》是一本教我們做人的一些基礎規范,這本書,影響之大,讀誦之廣,僅次于《三字經》。全書共360句(1080字)。
二、教學目的:
1、教育學生孝敬父母、體諒父母。
2、培養學生的愛心,愛長輩,愛老師,愛同學,互相關心,互相幫助。
3、提高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
4、教育學生誠實、守信。
5、指導學生的生活習慣,行為規范。
三、教學內容:
《弟子規》總敘、入則孝、出則弟、謹、信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夠流利背誦。
難點:理解含義,并能在生活實踐中應用。
五、學習時間:
每周安排一節誦讀時間,平均每節課學習16句。利用中午課前預備時間復習鞏固。
六、方法措施:
1、借用生動的故事來打動學生的心。
2、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在討論中真正理解含義。
3、舉例子,讓學生深入理解含義。
4、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實踐。
七、學習內容具體安排:
第一周:學習《弟子規》“總敘”
第二至六周學習“入則孝”
第七至九周學習“出則弟”
第十至十四周學習“謹”
第十五至十八周學習“信”
【《弟子規》教案】相關文章:
《弟子規》教案07-15
《弟子規》教案10-07
幼兒弟子規教案08-19
弟子規教案(集合)07-16
《弟子規》教案(實用)10-19
《弟子規》教案(精選20篇)06-03
《弟子規》教案(精選21篇)09-13
《弟子規》入則孝教案09-12
弟子規教案(精選16篇)08-31
《弟子規》教案(精選21篇)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