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弟子規《幸福人生講座》有感

時間:2024-09-11 22:36:08 弟子規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讀弟子規《幸福人生講座》有感

  在沒有讀弟子規以前也零星讀過幾本道德修養方面的書籍。這段時間的對《幸福人生講座》的學習,體味到蔡老師的淳淳教導,讓我重新反省、認識了自己,并逐漸認識到“弟子規”里的行為準則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意義。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讀弟子規《幸福人生講座》有感,希望能幫到大家!

讀弟子規《幸福人生講座》有感

  《弟子規》教導我們扎穩孝敬德行的根,并具體到我們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學等方面應具有的禮儀與規范。并注重家庭教育與生活教育,是我們啟蒙養正、教育子弟“敦倫盡分、閑邪存誠”,養成忠厚家風、教化一方,挽救當今倫理道德淪喪的重要法寶。

  通過學習弟子規,我深刻認識到做人的根本是孝養父母、友愛兄弟、奉事師長,仁愛、謙虛、誠實守信、恭敬一切。反觀自己很多方面都做的不夠,慚愧之至!

  從以下幾個方面說一下我的心得。

  第一、入則孝。

  百事孝為先,入則孝是先人教導我們,要從內心深愛、恭敬、感恩我們的父母,因為對我們恩德最大的,莫過于自己的父母,懷胎的辛勞,養育的付出。父母的恩德,我們一生都無法回報。今天能夠有幸讀到圣賢人的教誨,就應盡心盡力做好為人子之道。

  孝敬父母:主要從一下三個方面來做。

  1、養父母之身:在生活中孝養父母,孝順父母,注意自己的言行是否讓父母順心。平時多關心父母的身體,照顧好父母飲食、起居以及身體健康。當父母生病時,應當全力來盡自己的孝道,好好照顧父母,讓父母早日康復。 2、養父母之心:生活中要多與父母交流,讓他們了解我們的生活、工作,不讓父母擔心,讓父母放心。在生活中、工作上,多聽父母給我們的意見。 3、養父母之志:我們要把孝落實在生活中,要用自己的真心去力行孝道。在生活中,只要是父母對的意見,一定隨順父母的意思;即使父母的認知錯誤,我們也不能頂撞,要恭敬謙虛應諾,找機會再用善巧方便的方法,想法規勸父母。

  第二、出則悌。

  出則悌是圣賢教導我們,要友愛兄弟姐妹,多照顧幫助兄弟姐妹,其次出外要友愛朋友以及身邊相處的人。擴大自己的心量,以謙卑、仁愛、智慧之心,言語上忍讓,廣結善緣。以自己的德學做周圍人的榜樣,真誠、恭敬、忍辱。 對長輩有禮貌,做到長幼有序,處處要謙虛禮讓,見到長輩要恭敬問候,不可以隨便就座,長輩坐我們才可以從坐,說話要注意要聲音大小,謙恭禮貌。再把

  這份存心提升到對待所有的父母、兄弟姐妹,就像對待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一樣恭敬與愛護,才算是做到出則悌。

  第三、謹。

  在生活中:我們要做到珍愛生命、充分利用好每一天,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穿著要整潔、穩重,適合自己的身份及場合,更考慮家中的經濟情況。對飲食不挑不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勸戒子女不要飲酒,對于成人的我們平時也不要飲酒,交際場合盡量不飲,平時主要以素食為主。

  家中以及公司、公共場合,一切物品的擺放要整齊有序,不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亂七八糟。生活中要求自己行、坐、站的形象要穩重,問候或禮拜長者時要真誠恭敬。走路做事要從容,不急不躁,動作恭敬溫和,坐立端正,時刻提醒自己為人處事、待人接物要真誠、恭敬,要做到謹言慎行。

  一個人要懂得盡到自己本份去走完人生,完成使命。處處為他人著想,進入別人房間先敲門,報上自己的名字。不要進入容易發生爭吵打斗的場所,以免受到不良的影響。借人東西時要先得到同意,并注意及時歸還。

  第四、信。

  “凡出言,信為先。孔老夫子說“人無信不立”,一個沒有信用的人很難在社會立足。在現在這個普遍沒有信用的社會,我們要立志做誠信之人,做他人的榜樣,去偽存真,以誠實守信,仁義道德來處世。

  說好話、有益于人的話,改掉不好的口頭語,市井穢污之氣。在沒有見到事實真相之前,不輕易發表言論,不論人是非,一旦承諾,就一定要守信。說話的語氣、速度要適中,見到他人的善事、善行要贊嘆學習。

  衣食都是次要的東西,唯有技藝及德行才是立身之本,要時刻提醒自己,每天修善、積功累德,不斷提升自己的道德學問。時刻提醒自己,以人為鑒,不斷提升自己的德行和修行。

  別人對自己批評指正,要歡喜改正,別人對自己的贊譽,要時刻謙卑、如履薄冰,努力修善,不可有絲毫的自高自大。

  對于自己的以前的不良習氣,要發羞恥之心,做錯了,不能故意去掩蓋, 對于以往的過錯、不良習氣,要發勇猛之心,堅決改錯!

  第五、泛愛眾,

  孟子曰:“君子所以異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我們要以古圣先賢、大善知識為榜樣,從基礎開始修行,以孝敬友愛、德行仁愛為準則,身體力行,自己修好,別人才會起而相仿,從而帶動周圍的人,移風易俗,教化一方,促進社會和諧。

  在現實生活中處處以恭敬、謙卑為原則,做到不自私。不勢利,以平等心待人接物。對于親人、朋友、物品要做到不喜新不厭舊,珍惜自己的家庭、親人、朋友,對新朋友或事物不貪戀。別人沒有空閑的時候,不應該用事情去打擾他,朋友內心煩亂的時候,應該給他一點時間和空間,表示一下關心,這都是我們在為人處世中應注意的禮貌和原則。

  其次要善于守護自己的口業,在現實生活中,不論人是非,不揭人短處;只看別人的優點,不看人的缺點,以善心力行做到隱惡揚善,能修好自己的德行,則能以自己的行為喚醒他人的慚愧心。

  蔡老師教導我們,對于不能勸說的人,而去勸說,是自己失言;對于應該勸導的而不去勸導,是自己沒有盡到本分。圣賢教導我們善巧的方法,“揚善于公堂,規勸于私室。”在人多的地方贊嘆他人的優點,能鼓勵他人更加向好處發展,勸化要顧及到他人面子。勸人也要先觀察對方對我們的信任程度,以及是否能接受等,要有智慧去辨別和選擇正確的時機,用對方法。

  在生活中,要時刻提醒自己,時時反觀自照,反省自己。與人相處多給予,惜物惜福,修福修慧。要求別人的事,要自己先做到。要時時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能要求別人去做。時刻記住別人對我們的幫助,忘記別人的過失。對待不如自己的人、下屬,貴在自己行事端正,仁慈而寬和。這樣別人才會真正佩服尊重我們。

  要努力去從真心里愛別人,看一切長者如自己的父母,視一切平輩如自己的兄弟姊妹,看一切小輩如自己的孩子。從弟子規的基礎開始,從做一個標準的好人開始,立志向、學圣賢。

  第六、親仁。

  在現實社會中,人們的迷惑有深淺不同,智慧與福德機緣也不一樣,所以心智高低、德行素質也不一樣。現實社會中受到風俗習氣影響誤導的人多,真正有德行、仁慈寬厚的君子圣賢人少。如果真正有德行的人,人們是會自然對他生敬畏之心。

  在人生的歷程上,圣賢教導我們要親近有道德,有學問的人以他們為榜樣,皈依仁慈德行的善知識,跟他們學習智慧道德學問,來不斷提升自己,并落實到生活中。

  良師益友非常重要,良師可以指點我們正確的修學方向,益友是我們修行路

  上的好伴侶,相互幫助,相互指正,共同進步! 經常親近仁慈德行的人,跟他學習,會使我們的德行越來越進步,過失也會越來越少。

  第七、余力學文。

  道德學問的增長,貴在力行動,落實,我們把立身處事的行為落實生活中,德行都扎好。還有空余的時間,要努力學習經典和圣賢的教誨。

  如果只是學習,而不能能力行做到,會增長我們的浮華不實的習氣,變成一個不切實際的人。如果只是遵守教誨,卻不能夠多讀書學習圣賢的教誨,就不能真正明白事理,就容易依照自己認為的偏見去做事,這是愚癡的行為啊! 我們學習要做到心、眼、口,專 一,研究學問要先選擇一本書的學習,忌諱貪多、貪快,學習期限要盡量寬松一些,但在學習期間要抓緊用功。功夫到了,不懂的地方自然就豁然開朗了。當我們學習過程當中,有疑惑、不明白的地方,有機會就向良師益友請教,務必要明白其中真實的意義。

  其次,我們的學習環境、工作環境、家庭環境,都要做到清凈、整潔,寫字的時候要先平心正義,寫字要力求端正、恭敬,書籍看過以后都要放回原來的位置。

  “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我們不應該自暴自棄,要努力精進學習,力行圣賢的教誨,只要立大志,依教奉行,通過努力,圣人與賢人的境界,也是我們能夠達到的。

  通過學習《弟子規》,使我感觸很深,樹立了自己正確的人生知見,才知道自己具體的差距在那里,明確了做人的本份。知道了自己應該從認真學習力行《弟子規》的教誨以及種種準則去扎穩根基,在生活中孝敬友愛、慎言慎行、誠信仁愛,并身體力行,加強自己的道德素質修養。

  立志自己學習力行圣賢的教誨,正確經營好自己工作、生活、家庭。自己以身作責,希望能逐漸帶動周圍及當地學習圣賢教育的風氣來,為社會和諧做出自己的貢獻。

  弟子規心得

  我在暑假期間讀了《弟子規》這本書,感受非常深刻,他用每一個小故事來教育我們生活中的行為規范。

  以前,媽媽有時叫我做事,如果我不高興或不樂意做,我就不理不睬,慢慢吞吞的,通過讀了《弟子規》這本書后,我覺得自己做錯了,我學會了“父母呼應勿緩”我學會了尊敬父母了,也更聽話了。我今后一定要記得“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素,須順承”。平常在家,爸爸媽媽叫我們需馬上答應,不能慢吞吞的或裝聽不見,父母讓我們做事,就要認真去做不能偷懶。爸爸媽媽的批評也一定要接受,不能頂撞。

  “親所好,力位具,親所惡,謹為去。”爸爸媽媽認為對我們有益的事,我們一定要盡力去做,不建議我們做的事我們以后一定不要做,這就是我從《弟子規》中學到的做人處事的道理。

  總之,這本書是一本教育和培養孩子生活規范,道德規范,行為規范的精神營養套餐。我以后還要好好學習《弟子規》,做到孝順父母,尊敬師長,培養自己良好的素質和高尚品德。做個誠實守信的好孩子。

【讀弟子規《幸福人生講座》有感】相關文章:

《弟子規與幸福人生》心得體會(精選48篇)10-23

弟子規人生規劃10-20

讀弟子規有感05-22

讀《弟子規》有感08-16

讀弟子規有感08-07

《弟子規》讀有感09-16

讀《弟子規》心得10-10

讀《弟子規》有感【推薦】09-23

讀《弟子規》有感【熱】07-11

【薦】讀《弟子規》有感10-22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色黄在线观看 | 午夜福利短视频在线 | 熟女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不卡 | 在线观看人成视频 | 日本免费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