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贈衛八處士》全詩翻譯與賞析

時間:2024-09-23 13:10:56 賽賽 杜甫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杜甫《贈衛八處士》全詩翻譯與賞析

  《贈衛八處士》是唐代大詩人杜甫的作品。此詩作于詩人被貶華州司功參軍之后。詩寫偶遇少年知交的情景,抒寫了人生聚散不定,故友相見格外親。然而暫聚忽別,卻又覺得世事渺茫,無限感慨。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杜甫《贈衛八處士》全詩翻譯與賞析,一起來看看吧。

杜甫《贈衛八處士》全詩翻譯與賞析

  《贈衛八處士》簡介

  《贈衛八處士》是唐代偉大詩人杜甫的作品。此詩作于詩人被貶華州司功參軍之后。詩寫偶遇少年知交的情景,抒寫了人生聚散不定,故友相見格外親。然而暫聚忽別,卻又覺得世事渺茫,無限感慨。詩的開頭四句,寫久別重逢,從離別說到聚首,亦悲亦喜,悲喜交集;第五至八句,從生離說到死別,透露了干戈亂離、人命危淺的現實;從“焉知”到“意長”十四句,寫與衛八處士的重逢聚首以及主人及其家人的熱情款待,表達詩人對生活美和人情美的珍視;最后兩句寫重會又別之傷悲,低徊婉轉,耐人尋味。全詩平易真切,層次井然。

  《贈衛八處士》

  杜甫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

  少壯能幾時,鬢發各已蒼。

  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

  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

  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執,問我來何方。

  問答乃未已,驅兒羅酒漿。

  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

  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

  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

  明日隔山岳,世事兩茫茫。

  注解:

  ⑴衛八處士,名字和生平事跡已不可考。處士,指隱居不仕的人;八,是處士的排行。

  ⑵參(shēn)商,二星名。典故出自《左傳·昭公元年》:“昔 高辛氏有二子,伯曰 閼伯,季曰 實沉。居於曠林,不相能也。日尋干戈,以相征討。后帝不臧,遷閼伯於商丘,主辰, 商人是因,故辰為商星。遷實沉 於大夏,主參,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 。”商星居于東方卯位(上午五點到七點),參星居于西方酉位(下午五點到七點),一出一沒,永不相見,故以為比。動如,是說動不動就像   ⑶蒼,灰白色。

  ⑷訪舊句,意謂彼此打聽故舊親友,竟已死亡一半。訪舊,一作“訪問”。

  ⑸對“驚呼熱中腸”有兩種理解,一為:見到故友的驚呼,使人內心感到熱乎乎的;二為:意外的死亡,使人驚呼怪叫以至心中感到火辣辣的難受。驚呼,一作“嗚呼”。

  ⑹成行(háng),兒女眾多。

  ⑺“父執”詞出《禮記·曲禮》:“見父之執。”意即父親的執友。執是接的借字,接友,即常相接近之友。

  ⑻乃未已,還未等說完。

  ⑼“兒女”一作“驅兒”。羅,羅列酒菜。

  ⑽間,讀去聲,攙和的意思。黃粱,即黃米。新炊是剛煮的新鮮飯。

  ⑾主,主人,即衛八。稱就是說。曹植詩:“主稱千金壽。”

  ⑿累,接連。

  ⒀故意長,老朋友的情誼深長。

  ⒁山岳,指西岳華山。這句是說明天便要分手。

  ⒂世事,包括社會和個人。兩茫茫,是說明天分手后,命運如何,便彼此都不相知了。極言會面之難,正見令夕相會之樂。這時大亂還未定,故杜甫有此感覺。根據末兩句,這首詩乃是飲酒的當晚寫成的。

  韻譯:

  世間上的摯友真難得相見,好比此起彼落的參星商辰。今晚是什么日子如此幸運,竟然能與你挑燈共敘衷情?青春壯年實在是沒有幾時,不覺得你我各巳鬢發蒼蒼。打聽故友大半早成了鬼藉,聽到你驚呼胸中熱流回蕩。真沒想到闊別二十年之后,能有機會再次來登門拜訪。當年握別時你還沒有成親,今日見到你兒女已經成行。他們和順地敬重父親摯友,熱情地問我來自哪個地方?三兩句問答話還沒有說完,你便叫他們張羅家常酒筵。雨夜割來的春韭嫩嫩長長,剛燒好黃梁摻米飯噴噴香。你說難得有這個機會見面,一舉杯就接連地喝了十觴。十幾杯酒我也難得一醉呵,謝謝你對故友的情深意長。明朝你我又要被山岳阻隔,人情世事竟然都如此渺茫!

  二:

  人生離別后不能時常相見,就像參星與商星永隔一樣。

  可今晚卻是個怎樣的晚上,和你相聚共對著跳躍燭光。

  少壯的青春年華能有幾時?如今鬢發花白你我全變樣!

  問故舊親友多半已經謝世,禁不住驚呼心中無限悲傷。

  怎想到一別就是二十多年,今天還能夠重登你的客堂。

  昔日分別時你還沒有成婚,倏忽間你的子女成群成行。

  個個含笑迎接父親的好友,親切地問我來自什么地方。

  問答交談的話語還未說完,你已吩咐兒女把酒菜擺上。

  冒著夜雨割來的春韭炒菜,新煮的黃粱米飯可口噴香。

  你說這次相會十分不容易,開懷暢飲一連干杯十幾觴。

  連飲十幾杯也都沒有醉意,由衷地感謝友人情意深長。

  明日別后又相隔千山萬水,世事難料不知各自會怎樣。

  評點:

  乾元二年(759年)三月,詩人在探望洛陽舊居陸渾莊后,啟程回華州。途經奉先時,探望了隱居在此的少年好友衛八處士。相會后不久,詩人寫下這首寄情之作,贈予衛八處士。本詩抒寫了詩人由人生的離多聚少和滄桑世事而引發的感慨。

  兩人相見時,正值安史之亂。詩的開篇四句隱藏著詩人對這個戰亂時代的感受,抒發了詩人的感嘆。這四句從分離說到相聚,借“參與商”寫出了詩人與友人久別重逢后悲喜交加的復雜心情。再次相見,兩個人最大的變化莫過于容貌,正所謂“容顏易老”。所以接下來的四句,詩人先從容貌變化說起,繼而發出感嘆:青春壯年能有幾時?如今我們都已白發蒼蒼。之后,詩人進一步了解其他故人的情況,方知多半早已去世。詩人不免悲從中來,自然又添許多慨嘆。

  從“焉知二十載”到“感子故意長”,是對兩人再聚,友人及家人對詩人熱情招待的描寫。正所謂“酒逢知己千杯少”,再加上又是久別重逢,所以才有了主客之間頻頻舉杯、開懷暢飲的畫面。即使這樣,詩人依然是“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是總結前文,寫出了詩人對往日與今朝的體會。最后兩句寫明日的分離,委婉地表達了再次別離給詩人帶來的沉郁、憂傷之情。這兩句既是對前文“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的一種回應,同時又使全詩感情達到了高潮。

  賞析:

  這首詩寫久別的老友重逢話舊,家常情境,家常話語,娓娓寫來,表現了亂離時代一般人所共有的“滄海桑田”和“別易會難”之感,同時又寫得非常生動自然,所以向來為人們所愛讀。

  開頭四句說:人生動輒如參、商二星,此出彼沒,不得相見;今夕又是何夕,咱們一同在這燈燭光下敘談。這幾句從離別說到聚首,亦悲亦喜,悲喜交集,把強烈的人生感慨帶入了詩篇。詩人與衛八重逢時,安史之亂已延續了三年多,雖然兩京已經收復,但叛軍仍很猖獗,局勢動蕩不安。詩人的慨嘆,正暗隱著對這個亂離時代的感受。

  久別重逢,彼此容顏的變化,自然最容易引起注意。別離時兩人都還年輕,而此時俱已鬢發斑白了。“少壯能幾時,鬢發各已蒼”兩句,由“能幾時”引出,對于世事、人生的迅速變化,表現出一片惋惜、驚悸的心情。接著互相詢問親朋故舊的下落,竟有一半已不在人間了,彼此都不禁失聲驚呼,心里火辣辣地難受。按說,杜甫這一年才四十八歲,親故已經死亡半數很不正常。如果說開頭的“人生不相見”已經隱隱透露了一點時代氣氛,那么這種親故半數死亡,則更強烈地暗示著一場大的干戈亂離。“焉知”二句承接上文“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詩人故意用反問句式,含有意想不到彼此竟能活到今天的心情。其中既不無幸存的欣慰,又帶著深深的痛傷。

  前十句主要是抒情。接下去,則轉為敘事,而無處不關人世感慨。隨著二十年歲月的過去,此番重來,眼前出現了兒女成行的景象。這里面當然有倏忽之間遲暮已至的喟嘆。“怡然”以下四句,寫出衛八的兒女彬彬有禮、親切可愛的情態。詩人款款寫來,毫端始終流露出一種真摯感人的情意。這里“問我來何方”一句后,本可以寫些路途顛簸的情景,然而詩人只用“問答乃未已”一筆輕輕帶過,可見其裁剪凈煉之妙。接著又寫處士的熱情款待:菜是冒著夜雨剪來的春韭,飯是新煮的摻有黃米的香噴噴的二米飯。這自然是隨其所有而具辦的家常飯菜,體現出老朋友間不拘形跡的淳樸友情。“主稱”以下四句,敘主客暢飲的情形。故人重逢話舊,不是細斟慢酌,而是一連就進了十大杯酒,這是主人內心不平靜的表現。主人尚且如此,杜甫心情的激動,當然更不待言。“感子故意長”,概括地點出了今昔感受,總束上文。這樣,對“今夕”的眷戀,自然要引起對明日離別的慨嘆。末二句回應開頭的“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暗示著明日之別,悲于昔日之別:昔日之別,今幸復會;明日之別,后會何年?低回深婉,耐人玩味。

  詩人是在動亂的年代、動蕩的旅途中,尋訪故人的;是在長別二十年,經歷了滄桑巨變的情況下與老朋友見面的,這就使短暫的一夕相會,特別不尋常。于是,那眼前燈光所照,就成了亂離環境中幸存的美好的一角;那一夜時光,就成了烽火亂世中帶著和平寧靜氣氛的僅有的一瞬;而蕩漾于其中的人情之美,相對于紛紛擾擾的殺伐爭奪,更顯出光彩。“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被戰亂推得遙遠的、恍如隔世的和平生活,似乎一下子又來到眼前。可以想象,那燭光融融、散發著黃粱與春韭香味、與故人相伴話舊的一夜,對于飽經離亂的詩人,是多么值得眷戀和珍重啊。詩人對這一夕情事的描寫,正是流露出對生活美和人情美的珍視,它使讀者感到結束這種戰亂,是多么符合人們的感情與愿望。

  這首詩平易真切,層次井然。詩人只是隨其所感,順手寫來,便有一種濃厚的氣氛。它與杜甫以沉郁頓挫為顯著特征的大多數古體詩有別,而更近于渾樸的漢魏古詩和陶淵明的創作;但它的感情內涵畢竟比漢魏古詩豐富復雜,有杜詩所獨具的感情波瀾,如層漪迭浪,展開于作品內部,是一種內在的沉郁頓挫。詩寫朋友相會,卻由“人生不相見”的慨嘆發端,因而轉入“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時,便格外見出內心的激動。但下面并不因為相會便抒寫喜悅之情,而是接以“少壯能幾時”至“驚呼熱中腸”四句,感情又趨向沉郁。詩的中間部分,酒宴的款待,沖淡了世事茫茫的凄惋,帶給詩人幸福的微醺,但勸酒的語辭卻是“主稱會面難”,又帶來離亂的感慨。詩以“人生不相見”開篇,以“世事兩茫茫”結尾,前后一片蒼茫,把一夕的溫馨之感,置于蒼涼的感情基調上。這些,正是詩的內在沉郁的表現。如果把這首詩和孟浩然的《過故人莊》對照,就可以發現,二者同樣表現故人淳樸而深厚的友情,但由于不同的時代氣氛,詩人的感受和文字風格都很不相同,孟浩然心情平靜而愉悅,連文字風格都是淡淡的。而杜甫則是悲喜交集,內心蘊積著深深的感情波瀾,因之,反映在文字上盡管自然渾樸,而仍極頓挫之致。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唐代現實主義詩人。字子美,嘗自稱少陵野老。舉進士不第,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宋以后被尊為“詩圣”,與李白并稱“李杜”。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容深刻。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上,善于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于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郁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創作背景

  此詩大概是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春天,杜甫任華州司功參軍時所作。乾元元年(758年)冬天,杜甫因上疏救房琯,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冬天杜甫曾告假回東都洛陽探望舊居陸渾莊。乾元二年三月,九節度之師潰于鄴城,杜甫自洛陽經潼關回華州,衛八的家就在杜甫回轉時經過的奉先縣。在奉先縣,杜甫訪問了居住在鄉間的少年時代的友人衛八處士。一夕相會,又匆匆告別,產生了亂離時代一般人所共有的人生離多聚少和世事滄桑的感嘆,于是寫下這首詩贈給衛八處士。

  名家點評

  《唐詩品匯》:劉云:《陽關》之后,此語為暢(末二句下)。

  《唐詩快》:此首無甚奇妙處,既逸而復收之,不過一真。

  《唐詩歸》:鐘云:寫情寂寂(首四句下)。譚云:“父執”二字凄然,讀之使人自老(“怡然”句下)。鐘云:只敘真境,如道家常,欲歌,欲哭(“問我”句下)。鐘云:幽事著色(“夜雨”二句下)。

  《匯編唐詩十集》:唐云:凡詩,情真者不厭淺。鐘、譚雖喜深,不能刪此作。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周敬曰:情真,淺不墮膚;淡雅,的然陶派。甸曰:主賓情義,藹然于久別之馀。陸時雍曰:此詩情勝乎詞。

  《杜臆》:信手寫去,意盡而止,空靈宛暢,曲盡其妙。

  《唐詩評選》:每當近情處,即抗引作渾然語,不使泛濫,熟吟“青青河日草”,當知此作之雅。杜贈送五言,能有節者,唯此一律。

  《增訂唐詩摘鈔》:只是“真”,便不可及,真則熟而常新。人也未嘗無此真景,但為筆墨所隔,寫不出耳。

  《義門讀書記》:句句轉。……“夜雨剪春韭”,雖然倉卒薄設,猶必冒雨剪韭,所以見其恭也。“新炊間黃梁”,宋子京書作“聞黃粱”,非常生動。

【杜甫《贈衛八處士》全詩翻譯與賞析】相關文章:

杜甫《贈衛八處士》賞析04-20

杜甫詩詞《贈衛八處士》的詩意賞析06-15

杜甫《贈衛八處士》譯文和賞析10-11

杜甫《登樓》全詩翻譯賞析12-02

杜甫《不見》全詩翻譯賞析03-29

杜甫《登高》全詩翻譯賞析02-25

杜甫《丹青引(贈曹將軍霸)》全詩翻譯賞析12-01

杜甫《后游》全詩翻譯賞析11-09

杜甫《古柏行》全詩賞析及翻譯04-19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中文字幕日本二三请区 | 日本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 | 一级少妇女片试看 | 精品国产门事件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九九久久 |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一区二区y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