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詩人杜甫《小至》原文、翻譯及解析

時間:2024-04-16 10:44:46 杜甫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唐朝詩人杜甫《小至》原文、翻譯及解析

  小至

唐朝詩人杜甫《小至》原文、翻譯及解析

  《小至》是唐代大詩人杜甫所寫的一首七言律詩。此詩寫冬至前后的時令變化,不僅用刺繡添線寫出了白晝增長,還用河邊柳樹即將泛綠,山上梅花沖寒欲放,生動地寫出了冬天里孕育著春天的景象。全詩反映出詩人難得的舒適心情。

  作品原文

  小至⑴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刺繡五紋添弱線⑵,吹葭六琯動飛灰⑶。

  岸容待臘將舒柳⑷,山意沖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鄉國異⑸,教兒且覆掌中杯⑹。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小至:指冬至前一日,一說指冬至日的第二天。

  ⑵五紋:指五色彩線。《唐雜錄》載,冬至后日漸長,宮中女工比常日增一線之功。添弱線:古代女工刺繡,因冬至后,白天漸長,就可以多繡幾根絲線。

  ⑶葭:初生的蘆葦。琯:古代樂器,用玉制成,六孔,像笛。動浮灰:古時為了預測時令變化,將蘆葦莖中的薄膜制成灰,放在律管內,每到節氣到來,律管內的灰就相應飛出。浮灰:一作“飛灰”。

  ⑷臘:臘月。

  ⑸云物:景物。鄉國:家鄉。

  ⑹覆:傾,倒。

  白話譯文

  天時人事,每天變化得很快,轉眼又到冬至了,過了冬至白日漸長,天氣日漸回暖,春天即將回來了。刺繡女工因白晝變長而可多繡幾根五彩絲線,吹管的六律已飛動了葭灰。堤岸好像等待臘月快點的過去,好讓柳樹舒展枝條,抽出新芽,山也要沖破寒氣,好讓梅花開放。我雖然身處異鄉,但這里的景物與故鄉的沒有什么不同之處,因此,讓小兒斟上酒來,一飲而盡。

  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唐代宗大歷元年(公元766年)杜甫在夔州寫的,那時杜甫生活比較安定,心情也比較舒暢。

  作品鑒賞

  由于冬至特定的節氣和自然環境,詩人墨客們都會感嘆時光與人生,感嘆歲末與寒冬,謳歌冬至節。詩圣杜甫《小至》詩中的“小至”,是指冬至日的第二天(一說前一天)。

  《小至》寫冬至前后的時令變化,不僅用刺繡添線寫出了白晝增長,還用河邊柳樹即將泛綠,山上梅花沖寒欲放,生動地寫出了冬天里孕育著春天的景象。詩的末二句寫他由眼前景物喚起了對故鄉的回憶。雖然身處異鄉,但云物不殊,所以詩人教兒斟酒,舉杯痛飲。這舉動和詩中寫冬天里孕育著春天氣氛的基調是一致的,都反映出詩人難得的舒適心情。

  全詩緊緊圍繞“小至”的時令,敘事、寫景、抒感,充滿著濃厚的生活情趣,切而不泛。開篇二句:“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是說冬至后白晝漸長,陽氣漸舒,冬至既到,春天也就不遠了。作者以詠嘆筆調點明“陽生春來”與冬至的詩題緊扣,作為總起。中間兩聯:“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飛灰。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沖寒欲放梅”,是分承:頷聯,直承首聯“冬至”的自然節令特征;頸聯,直承冬去春來的景物特征;最后是尾聯:“云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它以抒情作結。在這無可奈何的情景下,就讓兒子取酒來盡飲吧!“事”、“景”、“感”三者烘托,從中可自然地悟出詩人寫的只能是“小至”時令,而斷非其他什么節候,這正是詩人感受敏銳,立意高遠,選材典型,熱愛生活的不俗體現,正是:“莫思身外無窮事,且盡生前有限杯”了。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嘗自稱少陵野老。舉進士不第,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宋以后被尊為“詩圣”,與李白并稱“李杜”。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容深刻。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上,善于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于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郁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唐朝詩人杜甫《小至》原文、翻譯及解析】相關文章:

杜甫《小至》譯文及注釋05-15

唐朝詩人王維01-06

唐朝詩人柳宗元10-26

杜甫傳原文與翻譯10-25

勸學原文翻譯及解析05-29

唐朝詩人王之渙《宴詞》原文、注釋譯文及賞析04-14

唐朝詩人李賀《馬》原文注釋、譯文及賞析04-14

唐朝詩人王維《隴西行》原文譯文、注釋及賞析04-14

唐朝詩人王維《使至塞上》原文譯文、注釋及賞析04-16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在线看所有AV的网站 |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一 | 丝袜亚洲另类欧美变态 | 一区二区三区乱码国产在线 | 在线可以免费观看的Av | 天天在线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