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聯故事

時間:2024-08-29 17:30:53 金磊 對聯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中國對聯故事(精選22個)

  對聯,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又稱楹聯或 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 竹子、 木頭、 柱子上的對 偶語句。對聯 對仗工整, 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華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中國對聯故事 ,歡迎閱讀。

中國對聯故事(精選22個)

  中國對聯故事 1

  相傳,《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不僅能文善詩,而且還精通醫理,他曾經就以對對子的方式,治愈了頑疾。

  某天,和施耐庵比鄰而居的顧員外來到他家,說兒子顧斐這些天臥床不起,想請施耐庵前往診視。施耐庵慨然應允,來到顧家后,只見顧公子年約二十,可是卻面色萎黃,精神恍惚,脈象細澀而無力,看樣子病得不輕。施耐庵便耐心地詢問病情,而病者卻閉目答非所問,口中只喃喃地念道:“此木為柴山山出。”施耐庵聽后,心中頗覺奇怪,這分明是個上聯嘛,難道公子只是苦于無對,方才……于是他便對顧公子說道:“有對了!”顧公子悠然睜開雙眼,只聽施耐庵對道:“因火成煙夕夕多。”這分明是副絕對,顧公子一下子精神大振,竟坐起來喜道:“請問先生,‘山石巖前古木枯’,可有下對?”施耐庵略加思索,然后答道:“白水泉中日月明。”

  顧公子聽罷,竟忘了自己還在病中,他一邊下床,一邊吩咐小童招待施耐庵。此時施耐庵心中已是明了,他悄悄問顧斐:“敢問公子,是否有意中人出聯相難?”顧公子兩頰一紅,不好意思地點點頭,原來顧斐正是因為思慮過度而引發心病,此時心中塊壘一解,“病”自然也就好了大半了。

  故事雖小,可是卻闡明了一個養生方面的大道理,那就是一個人如果過度憂思,勢必會給身體造成極大的'傷害,嚴重者甚至會憂思成疾,就像故事中的顧斐一樣。

  中國對聯故事 2

  清代有個姓潘的山東人在江南某地當縣官,他上任之初,其父撰書一聯相送:淚酸血成,悔不該手辣口甜,只道世間無苦海;金黃銀白,但見了眼紅心黑,哪知頭上有青天。聯語告誡兒子,做人應寬厚仁慈,與人為善,不可見利忘義,為非作歹,人間自有王法。否則到了那時,才醒悟到淚酸血咸、頭有青天,悔之晚矣。

  清代書畫家鄭板橋曾寫過一副家教聯語:咬完幾句有用書,可充飲食;養成數竿新生竹;直似兒孫。聯句教育子孫做人要像竹子一樣虛心有節、剛直不阿。寄寓了殷殷期望。

  清代文人王之春也有一副家教聯:少讀書,便是低天分;行刻薄,真乃大糊涂。此聯意思是:人沒有天生的低天分,一個人天分的高低全在于后天的用功程度,天分低是因為自己少讀書的`緣故,由此勉勵兒孫要多讀書。

  1924年,愛國將領馮玉祥送別兒子出國留學時。特撰一聯:欲除煩惱須無我;歷盡艱難好做人。聯語要求兒子做一個好人,必須經過鍛煉,要有信心。在艱難中把自己磨煉成一個忘我的人。

  郭沫若曾于1940年為其侄媳魏蓉芳題寫一聯:莫學芙蓉空有面;應效芬芳發自心。此聯妙趣橫生,用蜂腰格自然地嵌入侄媳名字,情深意切地教導她要誠實做人,表里如一,不失為家教的勸世箴言。

  中國對聯故事 3

  清代書畫家鄭板橋曾寫過一幅家庭教育對聯:咬幾本有用的書,就可以吃喝;培育數根新竹竿;就像孩子和孫子一樣。聯合句教孩子做人要像竹子一樣,謙虛正直。擁抱很高的期望。

  王知春,清代文人,也有一對聯的家庭教育:少讀書是一種低才氣;刻薄是一種極大的困惑。這句對聯的意思是:人不是天生就低才華的,一個人的才華都是由于后天的努力程度獲得的,低才華是由于自己缺乏閱讀能力,從而鼓勵子孫后代多讀書。

  1924年,愛國將領馮玉祥送兒子出國留學。寫一副特別的對聯:要擺脫煩惱,你需要自由;經歷了所有的困難成為一個好男人。對聯的語言要求兒子做一個好人。他必須訓練有素,信心十足。在困難面前,他磨練成一個無私的人。

  1940年,郭沫若曾為侄女魏榮芳寫過一副對聯:莫雪芙蓉面無表情;香味的效果來自他的內心。這副對聯妙趣橫生。它自然地將她侄女的名字嵌入到海馬狀突起中。這深深地教會了她要誠實。對這個家庭來說,誠實是一個很好的建議。

  有一年,在春天,周玉皇參觀了10座佛教寺廟,晚上住在里面。他睡著后不久,突然聽到隔壁房間傳來一個微弱的`聲音,他仔細地聽著。原來有人反復念誦著一副對聯:“十座佛寺是由幾千塊磚和工匠建造的。”

  當周玉皇感興趣時,他站起來問廟里的和尚:“誰住在隔壁?”

  和尚回答說:“有個姓黃的學者前些日子來參觀這所寺廟時,就想出了這樣一副對聯,但是他想不起來。”幾天后,他忘了吃飯和睡覺,努力地冥想。現在他的生命有危險了!

  周玉娟問:“沒有人能幫他脫下對聯嗎?”

  和尚回答說:“這副對聯里有四個數字:一萬,一千,一百一十,這四個數字是十的十倍。”要把這副對聯取下來是很困難的。許多人都試過了,但還沒有人能做對。

  出家后,周玉皇想了很久,卻想不出一副對聯。

  第二天,周玉皇帶著遺憾乘船離開了寺廟。途中,他經過一座橋,橋上刻著“八座不朽的橋”。這一幕使他的心清楚了。他告訴船夫趕快掉頭,回到廟里去。

  盡管黃樹生在廟里已經臥床不起好幾天了,他的身體還是很虛弱,斷斷續續地背誦著對聯:“萬瓦——千磚——百工匠——十佛寺。”

  周玉娟站在門外,響亮而流暢地回答:“一船兩漿,四人搖八仙橋。”

  黃書生聽了,眼睛頓時亮了起來,精神也振奮起來。他驚嘆道:“春聯真棒!”這副對聯中還有四個數字:一、二、四、八,它們增加了兩倍。太棒了!_______太棒了!”

  黃樹生的“心臟病”被消滅了。康復后,他和周玉皇一起去旅游,一起欣賞美麗的風景!

  中國對聯故事 4

  1924年,歲在甲子,60年一遇,甚為難得,云南麗江納西族秀才和文華特作一上聯,張貼在街口征對,并說,誰能對出下聯,愿以薄禮相酬。這上聯是個串“花”對:

  花燈懸掛杏花天,桃花開紅,李花開白,頭戴花,步生花,花上加花,百花香透花馬國;

  和秀才以為這是難對,非十天半月不會有人對得上。殊不知,第二天就有人找上門來,原來舉人王樹和在這一夜之間便對出了串“甲”的下聯:

  甲箓翻看靈甲目,麟甲呈吉,龜甲呈祥,龍現甲,鱉展甲,甲中添甲,萬甲光騰甲子年。

  和秀才一定要送酬禮,王舉人堅決不受,一時傳為佳話。

  中國對聯故事 5

  傳說有一次祝枝山碰見了一個叫徐子建的師爺。這位師爺自命不凡,傲氣十足,夸口說沒有能難住他的對子。這回相遇,他提出要和祝枝山比對子。祝枝山問:“誰出?誰對?”“當然是你出,我對嘍!”師爺滿不在乎地說。祝枝山微微一笑,說出上聯:

  三塔寺前三座塔;

  徐子建一聽:就這個呀,有什么難的'?張口對出:

  五臺山上五層臺。

  師爺正催促出個新對子時,祝枝山說:“還沒完,我能加字。”“這有什么?我也能添字。”祝枝山繼續說:

  三塔寺前三座塔,塔、塔、塔

  徐子建想都沒想,就說:

  臺山上五層臺,臺……

  他說不下去了,總不能說五個“臺”字吧?祝枝山說了句:“‘抬’不動了吧?”哈哈大笑,揚長而去。

  中國對聯故事 6

  從前,有一位老秀才經常樂于助人,常給鄉親們寫春聯,喜聯,壽聯,挽聯等對聯,鄉親們找他從不推辭,再加上他根據你的家景,事由編寫的妙趣橫生。

  有一次,村里過春節,他更忙的不可開交,到大年三十晚上,有一家景特別貧困戶連門聯都沒貼,心想大過年的,在窮也得貼付對聯啊,于是就請老秀才去寫。老秀才根據他的家竟情況,提筆編寫了一付對聯。上聯:吃一升,糴一升,升升不斷。下聯:花一個,借一個,債債無窮。橫批是:一貧如洗,窮人很滿意的謝過了。

  還有一次,村里一位雙目失明的青年經人介紹找了個對象,也是雙目失明,倒是門當戶對,條件相當,擇日要拜堂成親。于是便找到老秀才寫婚聯。老秀才略加思索寫了一付婚聯。上聯:恩愛夫妻難見面。下聯:到了晚上省燈油。橫批是:瞎摸。大家一看都感到妙不堪言。

  又有一次,一家給兒子結婚,就請他寫了婚聯,誰知剛拜完天地,家中年過八十歲的老爺子就咽氣了,接下來紅事,白事同時出現,怎么辦?管事的說:“紅事照常進行,暗中籌備白事 ”。于是就急忙搭靈棚,準備辦喪事,顯然大門的'婚聯不太適當。于是老秀才靈機一動,又寫了一付對聯,將原來的婚聯換了下來,上聯是:“紅喜事,白喜事,紅白喜事。” 下聯是:“哭不得,笑不得,哭笑不得。” 橫批是:“悲歡離合”。大家一看都拍手叫絕。

  再有一次,有家想做賣豆芽的生意,開業時便讓老秀才寫了一付對聯。上聯是:“長長長長長長長。” 下聯也是:“長長長長長長長。” 此對聯是同字不同音,如何讀法,自有妙處。

  開張之后,人們好奇,都來看對聯,人來人往,生意非常紅火,再加上他本人誠信有佳,工藝嚴格,質量第一,為此生意越做越大,遠近聞名。原來妙聯也是財富啊!

  中國對聯故事 7

  從前,讀書最興作題對對子,先生出上聯,學生對下聯,要對仗工整,講究平仄和押韻。有一日,一位姓刁的先生出了一句歪聯:

  抓而癢,癢而抓,不抓不癢,不癢不抓,抓抓癢癢,癢癢抓抓,越抓越癢,越癢越抓。

  讓童生對。童生們想了半日,也沒有一個人對出下聯來。先生罵了一句:“你們這此廢物,看哪個童生先對出來!”有一個童生聽罷,心想:就以先生二字來對。于是他站了起來,說:“先生,我來對!”先生點了點頭,童生開口對道:

  生了死,死了生,有生有死,有死有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先生先死,先死先生。

  先生聽了,氣得半死,跌坐在椅子上,半天說不出話來。

  中國對聯故事 8

  那時我上初一。初中時代的我,語文成績還算可圈可點吧。業余時間喜歡收集一些好玩的文字:像名人名言,格言警句,詩詞佳句,都會搜羅一些。

  適逢03年春節前后,我心血來潮、突發奇想:找同學作伴,挨家挨戶抄對聯去吧?要不閑著干嘛?

  于是,拿著期末考試得年級第二名獎的大筆記本,叫上山哥(一個關系不錯的發小),走家串戶去抄別人家門口貼的對聯了(而且還能揀到一些沒有燃燒的炮,用來收集火藥)。因為手拿著本子,寫字不方便,所以

  每到一家,他就彎腰,讓我在他背上寫,引得過路人非常好奇地駐足觀望。三四天的時間里,就抄了300多副對聯,收獲頗豐。

  12年過去了,時間把記憶這杯茶都沖淡了,那個本子早就不知所蹤,對聯也早就隨著茶水被潑得干干凈凈,但是,跟山哥一塊串門抄對聯的樂趣以及對對聯的興趣沒有遺忘和減少。現在,仍然記得一些對聯以及和對聯有關的`的故事。

  比如,明朝大學士解縉小時候與父親到長江邊游泳,父親把衣服掛在江邊的一顆老樹上,然后對解縉說道:縉兒,為父給你出一上聯,你來對下聯。聽好:千年老樹當衣架!聰穎的解縉遠望開闊的江面和與父親沐浴長江的情景,很快作答:萬里長江作浴盆!引得老父擊節贊賞。

  又如,清朝乾隆皇帝曾到過在一座名叫八方橋的小橋上,隨口賦聯:八方橋,橋八方,站在八方橋上瞧八方,八方八方八八方。他讓隨行的大臣對。反應敏捷的和珅于是見機逢迎地對道:爺萬歲,跪在爺前呼萬歲,萬歲萬歲萬萬歲!引得乾隆皇帝哈哈大笑,同時也看到了一個媚態十足的和珅。

  后來又受電視劇《九歲縣太爺》(曹駿主演)影響,對對聯興趣愈加濃厚。興趣歸興趣,只可惜不會作對聯,有時候明明有感覺,但是因為沒有合適的詞匯而不能成言,很堵心。

  慢慢地,隨著詞匯量的積累,對對偶手法有了一點感覺。同學好友有知道我了解點文學常識,有的會給我出對子考我。

  比如,上個月,中學同學、當電力工程師的通哥給我出了個問題:我給你出上聯:既然琴瑟起,何以笙簫默。你來對下聯。

  左思右想,感覺理屈詞窮,索性就問度娘吧。結果,度娘沒有現成的答案。雖然沒有找到答案,但是發現有何以笙簫默這個百科詞條,說是一部小說,已經拍成了電視劇,仍然叫《何以笙簫默》。

  我回復通哥:你給我出的,是一部電視劇的名字呀?他說:你才發現啊,out了考考你,看你能對出下聯來嗎?

  于是開始仔細觀察這10個字:既然,是連詞,下聯的這個位置也得是連詞;何以,是疑問詞,下聯的這個位置也得是疑問詞;琴、瑟、笙、簫,分別是古代的四種樂器,下聯的對應位置也得是樂器吧?既然琴瑟起,何以笙簫默,這到底什么意思呢?

  思來想去,湊合著對道:倘若絲竹去,但愿鐘磬來。告訴通哥后,他問道:怎么對的?于是我就具體地告訴他,詞性怎么對應,樂器怎么對應,道理怎么對應,主要是道理的對應。

  我還專門看了看熱播劇《何以笙簫默》的劇情簡介。關于故事情節,網上多的是,沒必要在這里贅述了,需要贅述的是劇情所說明的道理:幸福來了(琴瑟起),為什么還要沉默(笙簫默)?要奮起直追,勇敢抓住幸福。(不知道我感悟得對不對?)這是我感悟出來的上聯要表達的道理。

  我的下聯倘若絲竹去,但愿鐘磬來,則表達了一個很通俗的道理:如果舊愛離去了(絲竹去),希望新愛到來(鐘磬來)。上聯中,琴、瑟、笙、簫都是樂器;下聯中,絲、竹、鐘、磬,仍然是樂器。

  通哥回復了一個字:善!

  曾把自己對的對聯發到博客里,受到了博友的好評。不過,再怎么受好評,畢竟是業余水平。雖然如此,倒也滿心歡喜,希望能接受點兒更實際的測驗或挑戰,以求在鍛煉中提高。

  中國對聯故事 9

  天寶元年, 唐玄宗連下三道詔書徵李白入京。自此李白常伴玄宗左右, 起草文誥詔令, 引起一些朝中權貴嫉妒萬分, 總想找機會令李白出丑。某日, 正值十五。 一班權貴同朝中文武重臣, 陪玄宗賞月之時, 楊貴妃的哥哥楊國忠出了一條上聯, 要李白即時應對:

  天上月圓, 人間月半, 月月月圓逢月半;

  對一兩條對子, 當然難不到李白, 他不假思索地說道:

  今夕年尾, 明朝年頭, 年年年尾接年頭。

  滿朝文武無不滿口稱贊。

  中國對聯故事 10

  楊繼盛是明代一位以“巧對”著稱的名人。出生于河北容城,嘉靖進土。相傳他“每作對,人輒稱善”。至今,民間還流傳著很多他的巧對佳話。

  傳說,楊繼盛剛剛入私塾讀書的時候,有一天,來了一個年紀較大的學生,私塾先生,看見這麼大年紀的人,也來求學,就出了一個對子相嘲:老學生

  誰知話一說完,就被坐在一旁的楊繼盛不假思索地接過來:小進士

  那位嘲笑“老學生”的先生聽后,大吃一驚,說:“此兒小小年紀,竟聰穎如此,將來必有出息!”

  有一次,私塾先生外出,學生們,學生們作陣交戰的游戲玩耍。正玩在興頭上,不料先生突然回來,大家慌忙四處藏匿。先生大怒,挨個地罰跪,并出對;藏形匿影;

  叫學生對,先對出者免罰,對不出的繼續罰跪。只見楊繼盛微微一笑,答對:顯姓揚名。

  先生臉上的`怒氣,頓時一掃而光,驚呼:“此乃絕對也!”伸手將楊繼盛拉起來。從此,楊繼盛擅對出了名。在私塾從師十年間,楊繼盛還作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對聯。如有一次,他的表叔辛體元來做客。剛好家里沒有酒,到酒店去買,湊巧酒也賣完了。

  辛體元出了上聯戲道:無酒是窮主;

  只聽見一個略帶稚氣的聲音回答:有兒為名臣。

  辛體元眼光一掃,原來應對竟是小繼盛,不禁嘖嘖稱贊。楊繼盛長大后,果然成為明代名臣,官至兵部員外郎。當時奸相嚴嵩專政,楊繼盛因為忠苜敢言,一年之內四次被貶。最後一次,被貶途中,他草疏“十罪五奸”彈劾嚴嵩,結果被陷害入獄,受盡酷刑后,慘遭殺害。

  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

  這副傳頌千古的名聯,就是楊繼盛在獄中寫下的。對聯鏗鏘有力,表現出他那蕩蕩襟懷,錚錚鐵骨。

  中國對聯故事 11

  明朝時,江蘇省吳縣,出了一位“神童”,姓施名盤。施盤家里很窮,上不起學,他五歲開始,就上山砍柴、割草賣錢!同時,利用時間,偷偷地,向村里的一位老秀才,學習認字、讀書、吟詩、作對。施盤九歲那年,他進城賣柴,路過一家私塾,聽著里面傳出來的朗朗書聲,他好想進私塾當一名學生。恰好此時,私塾的主人張都憲坐轎回家,發現了小施盤,張都憲問他,站在這里干什么,小施盤囁嚅地,說出了自己想進私塾讀書的愿望。張合憲一聽,哈哈大笑說:“窮小子也想進我家私塾念書,也不想想自己的身份。”經小施盤再三懇求,張都憲這才說:“這樣吧,我出一上聯,只要你能對上,我可以破例讓私塾老師收你。”

  張合憲出的'上聯是:新月如弓,殘月如弓,上弦弓,下弦弓;

  這上聯連用四個“弓”字,兩個“月”、“弦”字。張都憲認為這下子,一定難倒這個賣柴童。沒想到,小施盤聽了上聯,笑嘻嘻地說“學費我出不起,對對子,可難不倒我。”

  他略加思忖,便對出下聯:朝霞似錦,暮霞似錦,東川錦,西川錦。

  施盤對出的下聯,連用四個“錦”字,兩個“霞”、“川”字,完全符合張都憲上聯的要求,而且用“朝”、“暮”對“新”、“殘”,用“東”、“西”對“上”、“下”,十分工整,張都憲只好讓他進私塾念書了。

  中國對聯故事 12

  明代年輕文學家蔣燾,小的時候,才思敏捷,對答如流,蜚聲鄉里。

  有一天,他的爺爺,帶他到一座廟里去玩。蔣燾從高高的臺階上往下跳,三蹦兩跳地到了下邊。

  爺爺見了,笑著說:三跳,跳下地;

  蔣燾在下邊一抬頭,正好看見樹上;有只小鳥“撲哧”一聲,飛上天去了,

  他馬上對了一句:一飛,飛上天。

  爺爺聽了很高興,連連贊好。

  有一次,他父親的朋友來訪,他們圍坐在客廳吟詩、聯對,忽然烏云密布,接著,括起大風,一會兒,就下起大雨,雨點“劈哩拍啦”地打在窗戶上。客人中,有一人看見窗戶紙上的雨點印兒,觸景生情,出一上聯求對:

  凍雨灑窗,東兩點西三點;

  這上聯的意思是說,這會兒,冰涼的雨點,打在窗戶上,東邊窗戶上有雨點,西邊窗戶上也有雨點。從文字上講,巧就巧在“凍雨”的“凍”字,是由“東”和兩點組成,“灑窗”的“灑”字是由“西”和三點組成。這樣,聯意既說明了當時雨打窗戶的情景,又說明了“凍”“灑”兩字的組成。這樣,下聯就不大好對。要求后半句說的事,與前半句說的`事,互有關聯,還得拼成前半句的第一、三兩個字,可真夠難的。在座客人苦思冥想,絞盡腦汁,難以應對,客廳一時沉默。

  這時,仆人送上瓜來,蔣燾的父親,連忙切瓜分片,請客人吃瓜。站在一旁看父親切瓜,客人們吃瓜的蔣燾,即景生情,高聲說:“我來對下聯”。接著吟道:

  切瓜分客,橫七刀豎八刀。

  一語既出,滿座驚嘆。蔣燾對下聯的前半句“切瓜分客”,說的是當時吃瓜的事。后半句“橫七刀”、“豎八刀”既是指切瓜,又跟前半句有直接關系。同時“七”、“刀”左右橫看,合起來,是前半句的第一個字“切”;“八”“刀”上下豎著,合起來是第三個字“分”。真是妙語雙關,興趣盎然。客人們皆贊嘆不已。

  中國對聯故事 13

  宋朝文學家蘇軾,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蘇軾幼年時,在家鄉讀書,同程建用、楊咨十分要好,兩人都受他帶動,非常用功讀書。一年夏天,蘇軾同弟弟蘇轍在家中無聊,恰巧程楊二人到訪,四小友便在庭中玩耍。忽然,天降大雨,四人只好龜縮堂中。此時,程建用提議對句,大家同意。程便指著庭中松樹吟道:

  庭松偃蓋如醉;

  一陣涼風吹來,站在廊檐之下的`楊咨不禁打了一個寒顫,倒有了下聯,于是接口道:

  夏雨凄涼似秋。

  蘇軾笑道:“切情切景,若不似秋,如何會打寒顫?”楊咨笑道:“不要取笑,對句要緊。”蘇軾拿起一個饅頭啃了一口,見弟弟一手掩鼻,望著門外出神,忽然想起一個典故:東晉宰相謝安患有鼻炎,吟詩時帶有鼻音,士大夫處處模仿他,吟詩也捂著鼻子學他的聲音。蘇軾存心同弟弟開玩笑,也以手捂著鼻子說道:

  有客高吟擁鼻,說完,又咬了一口饅頭。蘇轍回過神來,見哥哥取笑自己,也不甘示弱,一指蘇軾手中饅頭,回道:

  無人共吃饅頭。

  程楊二人一時不明所以,及至看到蘇軾正在吞咽饅頭的樣子,方才大笑起來。

  中國對聯故事 14

  宋朝天圣年間進士張子野,擅長填詞,自認為一生有三句填得最好:一是“云破月來花弄影”;二是“嬌柔懶起,簾壓卷花影”;三是“柳徑無人,隨飛絮無影”。因此,人稱之為“三影居士。”張子野晚年隱居鄉間,畜養歌妓,每填詞之后,必叫歌妓唱之。蘇軾十分敬重張子野,但對他畜養歌妓也頗有微詞。一次,在歌妓唱完詞之后,便撰了一副對聯以為諷勸:

  詩人老去鶯鶯在;

  公子歸來燕燕忙。

  張子野當然知道聯中意思,便寫了一副對聯回贈蘇軾:

  愁似鰥魚知夜永;

  懶同蝴蝶為春忙。

  蘇軾接過一看,方知誤會了這位前輩。

  中國對聯故事 15

  有一年,某官僚請客,王安石與蘇東坡同為座上客。蘇東坡才華橫溢,即興吟詩填詞,無人能匹敵,出盡風頭。王安石鋒芒不露,飲酒微笑。蘇東坡見狀,以為他譏笑自己,便道:“相公文才蓋世,何不對句助興?”王安石本無意與他爭勝,但見他恃才傲物,如不壓他一壓,于是便道:“老夫前時曾得一句,未有下句,請蘇學士代勞吧。”說罷吟道:

  一歲二春雙八月,人間兩渡春秋;

  蘇東坡倒吸一口涼氣,心想此題好刁鉆啊!那年剛好是閏八月,年頭年尾都有立春節。蘇東坡想了半天都沒結果,其它人更加無能為力,此聯便被懸起來,成了眾所周之的絕對。日月如梭,過了不知幾多寒暑,有一位富翁長壽過人,在他一百二十歲生日那天,當地名人都來拜壽。其中一位飽學之士的`書塾,行宴之間,猛然想起這上聯,不覺狂喜,大笑吟道:

  六旬花甲再周天,世上重逢甲子。

  主人不知緣故,以為書塾是念賀壽之詞,忙上前敬酒。在場的才子都笑了起來。

  中國對聯故事 16

  蘇東坡被貶黃州時,結識了陳季常。二人趣味相投,時常一起飲酒賦詩,游山玩水。有一回,二人游山至傍晚,方才來到山腳。見那里山明水秀,便住了一宿,第二天一大清早再登山而上。二人行在山道上,嵐氣纏繞身邊,數步之遙已目不及物,蘇東坡觸景吟出一上聯:

  山徑曉行,嵐氣似煙,煙似霧;

  蘇東坡說完,便要陳季常續句。陳季常文思不如蘇東坡般敏捷,一時無句,只好放下一旁。時光流逝,轉眼中秋。陳季常邀請蘇東坡來到江邊賞月,江邊有一座臨江樓,二人登樓入座,飲酒觀景。當晚風靜,江面平滑如鏡,一輪明月倒映水中,與星光相輝映。陳季常心中一動,哈哈笑道:“下聯有了。”說完道出下聯:

  江樓夜坐,月光如水,水如天。

  蘇東坡明白過來,笑道:“好句好句,季常兄真是有心人也”!

  中國對聯故事 17

  元佑四年,蘇東坡被貶杭州。那年冬天,他和父親及弟弟三人到嘉興南湖游玩。船到嘉興,三人上岸,逛完煙雨樓,又登真如塔,最后到真如寺,卻下起大雪來。三人輕叩寺門,寺內和尚見了名聞天下的“三蘇”,欲挑水燒茶。蘇東坡手指積雪道:“不必挑水了,煮雪泡茶,豈不更有詩意。”不一會,茶就煮好了。品了數杯后,蘇洵道:“今天煮雪泡茶,我出一上聯助興,看你們誰先對出”:

  東塔寺和尚朝南坐北吃西瓜;

  上聯中嵌入東南西北四個字,但也難不到蘇東坡兄弟。蘇洵剛說完,蘇子由對蘇東坡道:“您是兄長,理應先對。”蘇東坡聞言,即道出下聯:

  春水庵尼姑自夏至冬穿秋衣。

  下聯中嵌入春夏秋東,正好與上聯東南西北成對。蘇洵聽完, 再道一上聯:

  雪落媳房媳掃雪;

  雪與媳音近,兩個雪字加兩個媳字,讀來簡直是繞口令似的。蘇東坡對蘇子由道:“這回應該你了。”蘇子由也應聲道:

  冰凍兵排兵敲冰。

  下聯冰與兵音同,與上聯雪與媳正好相對。父子三人暢談至天色將晚,方走回船上。外面雪越落越大,蘇東坡觸景生情,吟道:

  雪瑞兆豐年;

  國泰保民安。

  中國對聯故事 18

  有一次,蘇東坡去廟中拜訪佛印,佛印見他腰間玉帶晶瑩剔透,心中喜歡,便欲設法騙來。于是說道:“坡公何來?此間無坐處。”蘇東坡不明所以,笑道:“借和尚四大作禪床。”佛印笑道:“我有一問,能答便借四大于你,若稍有遲疑,便留下腰中玉帶,如何?”蘇東坡笑道:“問吧。”佛印道:

  四大本空,五薀非有,坡公欲于何處坐?

  蘇東坡一愕,未能立即回答,只得解下玉帶。蘇東坡輸了玉帶不服,時常想著報復。過了幾天,他又去訪佛印。二人在荷塘閑游。蘇東坡見荷花盛開,卻有幾枝光禿禿的'荷桿豎在塘中,似是荷花被盜,便出言嘲諷道:

  河里荷花,和尚摘去何人戴?

  蘇東坡說完,暗暗得意,但佛印不慌不忙地道:

  道旁稻草,盜賊偷來到處鋪。

  既回避了蘇東坡的問題,又對仗工穩。蘇東坡暗服佛印之才,正欲再想之際,佛印卻說道:

  三年一潤,五年再潤,陰陽無差無錯;

  這可難不倒蘇東坡,他應聲答道:

  二月春兮,八月秋兮,冷熱不短不長。

  二人誰也難不倒誰,鬧了個平局。二人相視,哈哈大笑了起來。

  十一、哥倆對佛印蘇東坡兄弟二人,時常和佛印切磋文學及佛經。一次,佛印到四川娥眉山講經,回程時乘坐一葉輕舟,經三峽,游巫山,至廣陵,下蘇州。一路上游山玩水,好不開心。特別是巫山云雨,令佛印留下了極深刻的印象。回來后一連數天,都談論著巫山的事。后來還特地出了一上聯要蘇東坡兄弟對,看誰對得好:

  無山得似巫山好;

  蘇東坡立即對出下聯:

  何葉能如荷葉圓。

  佛印聽了,沉思了片刻,道:“下聯對得好是好,但以葉對山,難免有頭重腳輕的感覺,不能托住上聯。”蘇東坡聽了后點頭同意,但一時又想不出好聯來。正在沉思之際,只聽蘇轍對道:

  何水能如河水清。

  蘇東坡和佛印不約而同說好。以水對山,輕重相宜,以河水對巫山,也筆力相稱。

  中國對聯故事 19

  蘇東坡全家人都才華洋溢,連府中丫環也聰敏過人,朝云尤其突出。一天,蘇東坡正和朝云下棋,佛印闖了進來。因天氣暑熱,朝云只穿著薄紗,見回避不及,便躲進紗帳之中。佛印故作不知,與蘇東坡聊天不去。朝云在紗帳中熱得香汗淋漓,但又不敢出來,只好拼命搖扇子。佛印見狀,越發得意,出聯嘲諷起來:

  碧紗帳里坐佳人,煙籠芍藥;

  朝云在紗帳中悶熱難當,正沒處出氣,便應聲道:

  清水河邊洗和尚,水浸葫蘆。

  蘇東坡聞言哈哈大笑,佛印也摸著光頭笑道:“貧僧坐得太久,悶壞了佳人。”說完樂哈哈地走了。朝云濕淋淋地走出來,心想:這和尚整得我好苦,非要報復他不可。過了些時日,佛印又再來訪。朝云一見,便在紙上寫下一上聯,送了過去,上聯曰: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佛印微微一笑,在紙上寫了下聯,遞了過來:

  女卑為婢,女又可稱奴。

  朝云又好氣,又好笑,卻又佩服佛印之才。

  中國對聯故事 20

  一天,佛印又和蘇東坡喝酒談天,幾杯下肚,蘇東坡提議出外游玩,佛印一口答應。二人來到郊外,只見遍地野花,楊柳夾岸。二人信步而行,來到一小山前。那小山不高而雅,松柏蒼翠,山頂有一古廟,山前一道長河。二人拾級而上,來到廟前,原來卻是關羽廟。蘇東坡一指關羽塑像說道:“我們以此為題,對一聯如何?”佛印笑道:“請出上聯吧!”蘇東坡想了想道:

  孤山獨廟,一關公單騎匹馬;

  佛印一愕,想到:“這上聯怎么這樣刁鉆,這么多單數字,那里去找雙數字來對?”佛印急得直搖頭,敲了敲光頭也沒敲出一個字來。蘇東坡笑道:“對不上認輸便成,可別把光頭敲破了。”佛印說道:“今天對不上,我便不回廟了。”二人邊說邊行到河岸旁,租了一條船,任船家順水劃去。沿河兩岸桃樹成行,三兩漁人在垂釣。見此光景,佛印哈哈笑道:

  夾河兩岸,二漁夫雙鉤對釣。

  蘇東坡笑道:“和尚對得妙,虧你想得出這么多雙數字來。”

  中國對聯故事 21

  黃庭堅和蘇東坡交情深厚,常在一起吟詩作對,探討學問。一天,二人閑來去了郊游,沿途景致美麗,二人談談笑笑至一松樹林邊。樹下有兩老人正在下棋,悠然之處,彷如神仙。蘇東坡忽對黃庭堅說:“我有一個上聯,你來對下聯如何?”黃庭堅笑道:“既然你有此雅興,就請說出上聯來。”蘇東坡說道:

  松下圍棋,松子每隨棋子落;

  黃庭堅心想:“你這老蘇即景生情,出得實在巧妙。有松有棋,松子當能隨棋子落。可這上聯如何才能對上?”他苦苦思索,勉強湊得幾句,但又覺得太俗氣,只急得冒汗。蘇東坡見狀笑道:“我們走吧,給你一天時間,若還對不上,就罰酒一桌。”二人不覺來到柳樹灣。三兩漁人正在樹下垂釣,柳絲依依,恰如世外桃園。黃庭堅眼前一亮說道:“有了!”便神氣十足地說出了下聯:

  柳邊垂釣,柳絲常伴釣絲懸。

  蘇東坡聽后拍手叫絕:“果然高明,意境、風韻都能前呼后應,令人有出世之想。”

  中國對聯故事 22

  一天,黃庭堅又來訪,和蘇軾下了一天的棋。傍晚時分,二人出城閑走。來到河堤之上,時值金秋季節,落日映紅了西面的'天際,遠望水天相接,分不出哪是水,哪是天。遠處漁舟歸航,白帆點點,打漁郎正盡情唱歌。歌聲隨風而來,十分悅耳,黃庭堅悠然神往,信口吟道:

  晚霞映水,漁人爭喝滿江紅;

  蘇軾忽聽黃庭堅吟句,笑道:“好雅興!”黃庭堅也笑道:“請就對了下句吧!”蘇軾想了想,上聯用了詞牌名,不容易對。他四處觀望,也沒甚么能應對的景致。只得一路前行,一路思考,下了河堤,來到了一處村塾,學童都已經放學去了。這天,先生填了一首好詞,便反復高唱,若有不妥之處便及時修改。蘇軾細細一聽,先生吟的不正是普天樂嗎?立時有了靈感,說出了下聯:

  朔雪飛空,農夫齊唱普天樂。

  黃庭堅心中佩服,口中卻說:“那先生真知趣,幫得你好忙!”說罷,二人哈哈大笑而去。

【中國對聯故事】相關文章:

中國對聯03-23

對聯故事03-25

中國結婚對聯07-03

武侯祠對聯的故事03-24

趣味對聯故事03-20

對聯故事16則03-29

中國漢字諧音趣味對聯06-26

古人趣味對聯故事12-05

中國春節對聯01-17

有趣的對聯故事(精選12個)08-13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 | 欧洲国产又粗又猛又爽的视频 | 日韩欧美在线一区 | 亚洲中文字幕波多野结衣 | 亚洲免费性生活视频网 | 一区二区精品性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