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杜牧的憂患意識
杜牧,字牧之,號樊川居士,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晚唐杰出詩人。代表作《江南春》《泊秦淮》《過華清宮》,有《樊川文集》傳世。杜牧擅長文賦,創作的《阿房宮賦》為后世傳誦,此賦不光文辭優美,更重要的是作者通過描寫阿房宮的興建與毀滅,生動形象地總結出秦朝統治者驕奢亡國的歷史悲慘,以警示當朝統治者,體現出一個有責任擔當的文人憂國憂民匡時濟俗博大情懷。
杜牧于商南一帶游歷。這里民風淳樸,山水如畫,徜徉于山石云水間,享自然之風光,急切間不忍歸去。一天,于青云館(今陜西商南清油河鎮)閑坐,遙想秦末漢初唐秉、吳實、崔廣、周術四位博士商山隱居,并非貪戀此地寧靜閑適,映照自己所處時代的民生,便陷入沉思,遂題詩曰 :
虬蟠千仞劇羊腸,天府由來百二強。四皓有芝輕漢祖,
張儀無地與懷王。云連帳影蘿陰合,枕繞泉聲客夢涼。
深處會容高尚者,水苗三頃百株桑。
杜牧是一個正直的文人,憂患意識處處體現,就連陽城驛易名之事也慨然提出自己的看法。《商山富水驛》詩曰:
益戇由來未覺賢,終須南去吊湘川。當時物議朱云小,
后代聲華白日懸。邪佞每思當面唾,清貧長欠一杯錢。
驛名不合輕移改,留警朝天者惕然。
富水驛在陜西商南富水鎮,原名“陽城驛”,因罷官而隱居的諫議大夫陽城同名,后人為尊敬陽城,避免犯他名諱,易名富水驛。在杜牧心中,陽城是一位清廉正直反對貪腐的諫官,應該保留陽城驛原名,題下詩句“驛名不合輕移改,留警朝天者惕然”。
唐德宗封陽城為諫議大夫,陽城忠于職守,向德宗檢舉奸臣裴延齡的奸惡,德宗怒把耿直的忠臣視為戇夫,藉故加罪陽城,貶他到湖南偏僻的小城道州當刺史,故有“終須南去吊湘川”的感嘆。
【淺談杜牧的憂患意識】相關文章:
杜牧《贈別》05-21
杜牧經典名句05-25
杜牧的詩詞01-26
杜牧的古詩10-11
杜牧的名句09-23
杜牧的金谷園05-30
杜牧的經典名句10-31
赤壁 杜牧10-22
金谷園 杜牧10-06
杜牧《出關》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