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早雁》的全詩翻譯賞析

時間:2024-05-22 18:41:20 雪桃 杜牧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杜牧《早雁》的全詩翻譯賞析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過自己喜歡的古詩吧,古詩按內容可分為敘事詩、抒情詩、送別詩、邊塞詩、山水田園詩、懷古詩(詠史詩)、詠物詩等。你所見過的古詩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杜牧《早雁》的全詩翻譯賞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杜牧《早雁》的全詩翻譯賞析

  早 雁

  杜牧

  金河秋半虜弦開, 云外驚飛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過, 長門燈暗數聲來。

  須知胡騎紛紛在, 豈逐春風一一回。

  莫厭瀟湘少人處, 水多菰米岸莓苔。

  注釋

  ⑴金河:在今內蒙呼和浩特市南。秋半:八月。虜弦開:指回鶻南侵。

  ⑵云外:一作“云際”。

 、窍烧疲褐搁L安建章宮內銅鑄仙人舉掌托起承露盤。

 、乳L門:漢宮名,漢武帝時陳皇后失寵時幽居長門宮。

  ⑸須知胡騎紛紛在:一作“雖隨胡馬翩翩去”。胡:指回鶻,也稱回紇。

 、誓獏挘阂蛔鳌昂檬恰。

  譯文

  八月邊地回鶻士兵拉弓射箭,雁群為之驚飛四散哀鳴連連。

  月明之夜孤雁掠過承露仙掌,哀鳴聲傳到昏暗的長門宮前。

  應該知道北方正當烽煙四起,再也不能隨著春風回歸家園。

  請莫嫌棄瀟湘一帶人煙稀少,水邊的菰米綠苔可免受饑寒。

  賞析:

  《早雁》是唐代文學家杜牧的詩作。此詩采用比興象征手法,借雁抒懷,以驚飛四散的鴻雁比喻流離失所的人民,對他們有家而不能歸的悲慘處境寄予深切的同情;又借漢言唐,對當權統治者昏庸腐敗,不能守邊安民進行諷刺。風格婉曲細膩,清麗含蓄,為杜牧詩中別開生面之作。

  唐武宗會昌二年(842)八月,北方少數民族回鶻烏介可汗率眾向南騷擾。北方邊地各族人民流離四散,痛苦不堪。杜牧當時任黃州刺史,聽到這個消息,對邊地人民的命運深為關注。八月是大雁開始南飛的季節,詩人目送征雁,觸景感懷,因以“早雁”為題,托物寓意,以描寫大雁四散驚飛,喻指飽受騷擾、

  流離失所的邊地人民而寄予深切同情。

  首聯想象鴻雁遭射四散的情景。金河,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南,這里泛指北方邊地。“虜弦開”,是雙關挽弓射獵和發動軍事騷擾活動。這兩句生動地展現出一幅邊塞驚雁的活動圖景:仲秋塞外,廣漠無邊,正在云霄展翅翱翔的雁群忽然遭到胡騎的襲射,立時驚飛四散,發出凄厲的哀鳴!绑@飛四散哀”五個字,從情態、動作到聲音,寫出一時間連續發生的情景,層次分明而又貫串一氣,是非常真切凝煉的動態描寫。

  頷聯續寫“驚飛四散”的征雁飛經都城長安上空的情景。漢代建章宮有金銅仙人舒掌托承露盤,“仙掌”指此。清涼的月色映照著宮中孤聳的仙掌,這景象已在靜謐中顯出幾分冷寂;在這靜寂的畫面上又飄過孤雁縹緲的身影,就更顯出境界之清寥和雁影之孤孑。失寵者幽居的長門宮,燈光黯淡,本就充滿悲愁凄冷的氣氛,在這種氛圍中傳來幾聲失群孤雁的哀鳴,就更顯出境界的孤寂與雁鳴的悲涼。“孤影過”、“數聲來”,一繪影,一寫聲,都與上聯“驚飛四散”相應,寫的是失群離散、形單影只之雁。兩句在情景的描寫、氣氛的烘染方面,極細膩而傳神。透過這幅清冷孤寂的孤雁南征圖,可以隱約感受到那個衰頹時代悲涼的氣氛。詩人特意使驚飛四散的征雁出現在長安宮闕的上空,似乎還隱寓著微婉的諷慨。它讓人感到,居住在深宮中的皇帝,不但無力、而且也無意拯救流離失所的邊地人民。月明燈暗,影孤啼哀,整個境界,正透出一種無言的冷漠。

  頸聯又由征雁南飛遙想到它們的北歸,說如今胡人的騎兵射手還紛紛布滿金河一帶地區,明春氣候轉暖時節,你們又怎能隨著和煦的春風一一返回自己的故鄉呢?大雁秋來春返,故有“逐春風”而回的設想,但這里的“春風”似乎還兼有某種比興象征意義。據《資治通鑒》載,回鶻侵擾邊地時,唐朝廷“詔發陳、許、徐、汝、襄陽等兵屯太原及振武、天德,俟來春驅逐回鶻”。朝廷上的“春風”究竟能不能將流離異地的征雁吹送回北方呢?大雁還在南征的途中,詩人卻已想到它們的北返;正在哀憐它們的驚飛離散,卻已想到它們異日的無家可歸。這是對流離失所的邊地人民無微不至的關切!绊氈、“豈逐”,更象是面對邊地流民深情囑咐的口吻。兩句一意貫串,語調輕柔,情致深婉。這種深切的同情,正與上聯透露的無言的冷漠形成鮮明的對照。

  流離失所、欲歸不得的征雁,何處是它們的歸宿?—“莫厭瀟湘少人處,水多菰米岸莓苔!睘t湘指今湖南中部、南部一帶。相傳雁飛不過衡陽,所以這里想象它們在瀟湘一帶停歇下來。菰米,是一種生長在淺水中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果實(嫩莖叫茭白)。莓苔,是一種薔薇科植物,子紅色。這兩種東西都是雁的食物。詩人深情地勸慰南飛的征雁:不要厭棄瀟湘一帶空曠人稀,那里水中澤畔長滿了菰米莓苔,盡堪作為食料,不妨暫時安居下來吧。詩人在無可奈何中發出的勸慰與囑咐,更深一層地表現了對流亡者的深情體貼。由南征而想到北返,這是一層曲折;由北返無家可歸想到不如在南方尋找歸宿,這又是一層曲折。通過層層曲折轉跌,詩人對邊地人民的深情系念也就表達得愈加充分和深入。“莫厭”二字,耽心南來的征雁也許不習慣瀟湘的空曠孤寂,顯得蘊藉深厚,體貼備至。

  這是一首托物寓慨的詩。通篇采用比興象征手法,表面上似乎句句寫雁,實際上,它句句寫時事,句句寫人。風格婉曲細膩,清麗含蓄。而這種深婉細膩又與輕快流走的格調和諧地統一在一起,在以豪宕俊爽為主要特色的杜牧詩中,是別開生面之作。

  作者介紹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的代表作有《江南春》、《泊秦淮》、《過華清宮》等。杜牧擅長文賦,其《阿房宮賦》為后世傳誦。他寫下了不少軍事論文,還曾注釋《孫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傳世,為其外甥裴延翰所編,其中詩四卷。又有宋人補編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別集》各一卷!度圃姟肥斩拍猎姲司。晚唐詩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矯之。其七絕尤有逸韻遠神,晚唐諸家讓渠獨步。 牧之有抱負,好言兵,以濟世之才自詡。工行、草書。《宣和書譜》云:“牧作行、草,氣格雄健,與其文章相表里。”董其昌《容臺集》稱:“余所見顏、柳以后,若溫飛卿與(杜)牧之亦名家也”,謂其書“大有六朝風韻”。傳世墨跡有《張好好詩》。著作甚富,主要著有《樊川文集》,《舊唐書》卷百四十七、《新唐書》卷百六十六皆有傳!稄埡煤迷姟罚胁菽E,系太和八年(834)32歲時所書。帖為麻箋,縱28.2厘米,橫162厘米,46行,總322 字。從整幅詩卷中可以看出,其書法深得六朝人風韻。真跡現藏故宮博物院。此篇書法作品氣勢連綿,墨筆酣暢,因是詩稿,所以更得樸實無華之美。卷首尾有宋、元、明、清人的題簽、題跋印章。曾經宋直和分府、賈似道、明項子京張孝思、清梁清標、乾隆、嘉慶、宣統內府及張伯駒收藏。曾著錄于《宣和書譜》、《容臺集》、《平生壯觀》、《大觀錄》等。杜牧由于以詩稱著,故其書名為詩名所掩蓋。此書刻入《秋碧堂法帖》。延光室、日本《昭和法帖大系》均有影印。

【杜牧《早雁》的全詩翻譯賞析】相關文章:

杜牧《早雁》原文及翻譯賞析06-20

杜牧《清明》的全詩翻譯及賞析03-27

柳宗元《早梅》全詩翻譯賞析08-28

杜牧《山行》全詩賞析11-22

杜牧《山行》全詩賞析09-19

杜牧《早雁》教案11-07

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全詩翻譯賞析10-26

孟浩然《早寒有懷》全詩翻譯賞析04-18

白居易《早興》全詩賞析10-17

杜牧《將赴吳興登樂游原》的全詩翻譯賞析09-21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高清在线精品尤物一区 | 亚洲综合精品一二三区在线 | 亚洲人成站在线 | 亚洲综合性色AⅤ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福利国产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