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蘇幕遮 范仲淹主題思想
導語:在眾多《蘇幕遮》詞作中,尤以宋時范仲淹的《蘇幕遮·碧云天》最為著名,全詞低徊婉轉,而又不失沉雄清剛之氣,是真情流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蘇幕遮 范仲淹主題思想,一起來看看吧。
蘇幕遮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依。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主題思想】
此詞抒寫鄉思旅愁,以鐵石心腸人作黯然銷魂語,尤見深摯。此詞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絢麗多彩的筆墨描繪碧云、黃葉、寒波、翠煙、芳草、斜陽、水天相接的江野遼闊蒼茫的景色,勾勒出一幅清曠遼遠的秋景圖,抒寫夜不能寐、高樓獨倚、借酒澆愁、懷念家園的深情。全詞低回之宛轉,而又不失去沉雄清剛之氣,上闋著重寫景,以氣象宏大渾厚,意境深遠,為下闋抒情設置背景;下闋重在抒情,直抒胸臆,聲情并茂,意致深婉。其主要特色在于能夠以沉郁雄健之筆力抒寫低回宛轉的愁思,展現范仲淹詞柔媚的一面。《西廂記》中“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就是化用的這首詩中的名句。
【譯文】
白云滿天,黃葉遍地。秋天的景色映進江上的碧波,水波上籠罩著寒煙一片蒼翠。遠山沐浴著夕陽天空連接江水。岸邊的芳草似是無情,又在西斜的太陽之外。
黯然感傷的他鄉之魂,追逐旅居異地的愁思,每天夜里除非是美夢才能留人入睡。當明月照射高樓時不要獨自依倚。端起酒來洗滌愁腸,可是都化作相思的眼淚。
【詞義】
《蘇幕遮》詞牌,原本是指從古高昌傳來的“渾脫”舞曲。“渾脫”是“囊袋”的意思。據說,跳舞時舞者用油囊裝水,互相潑灑,唐人稱之為“潑寒胡戲”。表演者為了不使冷水澆到頭上、臉上,就戴上一種涂了油的帽子,高昌語叫“蘇幕遮”,因而樂曲和后來的依曲填出的詞就被稱為《蘇幕遮》了。《蘇幕遮》是唐玄宗時教坊曲名,來自西域。雙調,六十二字,上下片各四仄韻。
【賞析】
上片描寫秋景:湛湛藍天,嵌綴朵朵湛青的碧云;茫茫大地,鋪滿片片枯萎的黃葉。無邊的秋色綿延伸展,融匯進流動不已的江水;浩渺波光的江面,籠罩著寒意凄清的煙霧,一片空濛,一派青翠。山峰,映照著落日的余輝;天宇,連接著大江的流水。無情的芳草啊,無邊無際,綿延伸展,直到那連落日余輝都照射不到的遙遙無際的遠方。
下片直抒離愁:望家鄉,渺不可見;懷故舊,黯然神傷;羈旅愁思,追逐而來,離鄉愈久,鄉思愈深。除非每天晚上,作看回鄉好夢,才可以得到安慰,睡得安穩。但這卻不可能,愁思難解,企盼更切,從夕陽西下一直望到明月當空,望來望去,依然形單影只,莫要再倚樓眺望。憂從中來,更增了惆悵,“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然而“舉杯消愁愁更愁”,愁情之濃豈是杜康所能排解。“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意新語工,設想奇特,比“愁更愁”更為形象生動。
【蘇幕遮 范仲淹主題思想】相關文章:
范仲淹的蘇幕遮09-16
范仲淹的蘇幕遮的平仄08-02
蘇幕遮范仲淹短評09-07
蘇幕遮范仲淹的意思09-01
范仲淹的蘇幕遮的大意07-13
蘇幕遮范仲淹拼音01-04
范仲淹《蘇幕遮》賞析07-24
范仲淹蘇幕遮譯文09-04
蘇幕遮范仲淹歌曲10-08
蘇幕遮范仲淹教案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