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典寓言

時間:2024-07-26 07:00:21 佛經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佛典寓言3則

  佛經中的故事蘊含深刻的道理。下面是小編分享的3則佛經故事,歡迎大家閱讀!

  商人求福的故事

  一位商人一心求福,希望事業成功、賺盡天下財富。有人告訴他:「只要每晚用最好的柴拜火神,錢財就會如熱火般滾滾而來。」于是他遣人上山砍柴,用最好的木料,三年不間斷拜火,怎知生意不僅沒有起色,還日漸衰退。

  又有人告訴他:「每天太陽、月亮出來前,準備豐富的祭品虔誠禮拜,就會日進斗金。」于是他天天殺雞宰羊祭祀,連續三年拜求,生意卻愈來愈差,不僅花光家產而且病倒。

  多年來一直拜求,不僅沒有得到福,還增添心中煩亂。人人都說佛陀是覺者,他決定到祇樹給孤獨園請佛開示。

  見到佛陀,商人大聲哭訴過往為追求財富名利,用盡心力卻一敗涂地。佛陀告訴他:「你為求財,大量砍伐樹木當柴燒、大量殺害動物來祭祀,造業深如大海,怎么可能得福呢?現在開始,你要孝順父母、發心行善,同時要去除內心的貪、瞋、癡、慢、疑。相信正法且精進入法,才能使身心安住。」

  商人聽了心開意解,懺悔過去愚癡犯錯。心病去除、信心生起,決定回去老實地做生意,并且隨分隨力為社會人群付出。

  為了開展事業、累積家財,庸庸碌碌過一生,到頭來是福是禍?誰都不知道。智能根若沒有增長,就無法以正信、正見、正念,破除種種無明欲念。

  一念偏差將造成一輩子錯誤,生生世世陷入迷途。期待人人以正信的力量,發大心、立大愿,信愿行具足,才能圓滿諸事、得大智慧。

  月女與乞兒

  從前,國王與夫人,膝下有一女,名叫月女,女子長得端莊美麗。國王給她衣服、珍寶,她總是說:“自然啊!”十六歲那年,父王發怒了,說:“東西都是我給你的,怎么能說自然得來的呢?”

  后來,一個乞丐來乞討,國王說:“這就是你的丈夫!”月女說:“是的,自然啊!”說罷跟乞丐走了。乞丐驚慌失措,不敢娶她。月女說:“你討飯為生,常吃不飽。國王送你一個妻子,干嗎不要?”于是他們一起出城了。

  他們晝伏夜行,來到一個大國,恰巧趕上國王駕崩,沒有太子。乞丐夫婦坐在城外,出入城門的行人問他們:“你們是什么人?姓什么叫什么?從哪個國家來?”他們回答說:“自然。”過了十多天,當時的主事大臣派遣八個修行者把守城門,行人出入,逐個相面,唯有乞丐此夫婦符合所求的相面。這時,全國上上下下一起奉迎新國王——乞丐。

  國王夫婦以正法治理國家,人民安寧,各個小國的國王都來朝拜,月女的父王也在其中。宴飲過后,月女特意留下父王。月女用七寶作魚機關帳,牽動一條魚,就出現一百二十條魚;推動一條魚,寶帳的門就打開。月女下座向父王施禮,對父王說:“現在我得到自然了。”父王說:“夫人按自然行事,老臣不及。”

  法師說:“月女與乞丐前世本是夫妻,一起在田間勞動。丈夫讓妻子回家取飯食。丈夫遠遠看見妻子在岸邊遇到一個沙門,沙門停下來向妻子討飯,妻子分出飯給沙門吃,沙門就吃了起來。丈夫遠遠看著這兩個人,不認為他們是在干壞事,就執杖前往。沙門見他來,騰空離去。妻子說:“你的那份飯在這里,不要生氣。” 丈夫說:“再分成兩份,我們一起吃吧。”

  法師說:“丈夫先前曾生惡意,所以落入貧家為子。后來看見沙門就喜歡,自我懺悔,所以與妻子同享這份福氣。”

  原文:

  昔有國王、夫人生一女,父母名為月女,端正無比。王與衣被、珍寶,輒言:“自然也。”至年十六,王恚言:“此是我與汝,何言自然?”

  后有乞兒來丐。王言:“此實汝夫。”月女言:“諾,自然。”便追去。乞人惶怖,不敢取。女言:“汝乞食,常不飽。王與汝婦,何為讓?”便俱出城。

  晝藏夜進,行到大國。國王時崩,無太子。夫婦于城外坐,出入行人問曰:“何等人?汝何姓名?何國來?”答曰:“自然。”如是十余日,時大臣使梵志八人于都城門,行人出入,以次相之,唯有此夫婦應相耳。是時,舉國群臣共奉迎之為王。

  王夫婦以正法治國,人民安寧,諸小王來朝,月女父王在中。飲食已去,月女特留父王。月女以七寶作魚機關帳,牽一魚百二十魚現;推一魚,戶則開。下為父作禮,白父:“今已得自然。”父①曰:“夫人行然,臣不及矣。”

  師曰:“月女與乞兒宿命夫婦,俱田作。令婦取餉,夫遙見婦與沙門相逢于岸水邊,止,從乞婦食,則分飯上道人,道人止飯。夫遙見兩人,不謂有惡,持杖往見。道人飛去。婦言:‘卿分自在,勿恚。’夫言:‘兩分者,我與共食也。’”

  師曰:“夫有惡意,故墮貧家作子。后見道人歡喜,自悔責,故同受此福耳。”

  ——《舊雜譬喻經》

  精進三事升天

  有一位在凈居天的居士,名字叫做「手」,他一心想到人間禮拜佛陀,希望能夠聽聞佛陀的開示。然而,天人的身體非常地柔軟微細,所以無法站立于人世間。于是,佛陀教導這位手居士說:「人的身體是粗糙堅硬的,你要先轉化自己的色身如世間人一樣,這可藉觀想世間大地的相狀而達成。」

  這位手居士立即聽從佛陀的開示,專心觀照,轉化自己柔軟的身體,最后終于如其所愿,以五體投地禮向佛恭敬禮拜。佛陀問手居士說:「你曾經不厭不倦地做過哪些事情,才能讓你有此福報生在凈居天呢?」

  手居士恭敬的回答說:「我曾經努力精進,毫不懈怠地做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供養及瞻仰諸佛,我不曾有過厭倦。第二件事情,對于聽經聞法,我總不厭倦的反覆聽聞。第三件事情,無有疲厭的供養僧眾一切所需,所以今日我才能有此福報生于凈居天。」

  佛陀也藉此因緣教誡弟子們,修行就是要對法有堅定的信心,即使是已證果位的聲聞與菩薩,仍是不斷地反覆薰修,從聽經聞法中,檢視自心,去除無明煩惱。所以大眾若能以此惕勵,修行必能有所成就。

  典故摘自:《大智度論˙卷十》

  省思

  佛陀有教無類,依眾生根機開展八萬四千法門,為的就是要讓所有眾生都能離苦得樂,只要我們對法有堅定不移的信心,依循佛陀的教法如實修行,最后必能脫離苦海,航向光明的未來。如同古德所說「信滿成佛」,修行學佛一定要信、愿、行,有深厚的信心,持之以恒的愿力,再加上落實在生活中的行動力,這一生必定有所成就。

【佛典寓言】相關文章:

(經典)《寓言》07-20

《寓言》07-22

《寓言》05-28

中國寓言和伊索寓言06-26

印度寓言故事: 寓言的寓言(通用7個)10-28

《寓言》說課稿08-31

伊索寓言[精選]06-05

經典寓言《杞人憂天》11-01

經典的哲理寓言08-06

寓言的教案07-18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香蕉啪视频在线看视频久 | 午夜在线观看的那种网站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老师 午夜视频网址在线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狼 | 又黄又爽又无遮挡国产 | 亚洲一级人成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