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課文:觀潮教學反思
《觀潮》是一篇寫景課文,課文通過作者的所見、所聞、所感,向讀者介紹了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文章思路清晰,語言生動,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是一篇進行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教育,培養留心周圍事物習慣的好教材。
在教學設計中應了解更多的課外知識八月十五是最佳觀潮時間。其實,錢塘江涌潮變化是有規律的,潮汐的大小受天文、地理、河床高程、徑流的大小、主槽(航道)的走向和氣候等許多因素制約。其實陰歷每月的月半、月初均是看潮佳期,不必一定選在八月半。但是秋潮要比春潮大,因為錢塘江流域降雨主要集中在3月中下旬至9月中旬的梅雨和臺風季節;10月至次年2月降雨量相對較少。 這些知識如果在課堂上全部灌輸給學生是不可能的,那么,只能是學生在課前自己收集、整理,教學在課堂上給他們一個交流的平臺,這樣學生才能學得更活、知識面更廣。所以,課前適當的給學生布置一些收集資料的作業對于課堂教學是很有幫助的。學生收集的資料畢竟不會很全面,所以這樣在課堂上可以調動他們學習的興趣,帶著問題和興趣去學習,這樣才能夠學出效果。
課后,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求知欲望來舉辦一些小報展覽等活動,充實學生的課余生活,豐富他們的知識面。
【課文:觀潮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觀潮教學反思09-03
有關課文觀潮的課后反思(精選10篇)09-02
教學反思《觀潮》09-09
課文《觀潮》賞析06-08
《觀潮》課文翻譯10-14
語文課文《觀潮》精品教學設計07-16
2018觀潮教學反思09-18
觀潮教學設計及反思07-30
《觀潮》教學片斷及教學反思09-17
周密《觀潮》教學反思范例精選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