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顧城《回家》原文閱讀
《回家》是顧城的詩作,該作品是在《顧城新詩自選集》,最后一篇代后記,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顧城《回家》原文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看見你的手
在陽光下遮住眼睛
我看見你的頭發
被小帽子遮住
我看見你瘦投下的影子
在笑
你的小車子放在一邊
Sam
你不認識我了
我離開你太久的時間
我離開你
是因為害怕看你
我的愛
像玻璃
是因為害怕
在臺階上你把手伸給我
說:胖
你要我帶你回家
在你睡著的時候
我看見你的眼淚
你手里握著的白色的花
我打過你
你說這是調皮的爹爹
你說:胖喜歡我
你什么都知道
Sam
你不知道我現在多想你
我們隔著大海
那海水擁抱著你的小島
島上有樹外婆
和你的玩具
我多想抱抱你
在黑夜來臨的時候
Sam
我要對你說一句話
Sam 我喜歡你
這句話是只說給你的
再沒有人聽見
愛你,Sam
我要回家
你帶我回家
你那么小
就知道了
我會回來
看你
把你一點一點舉起來
Sam,你在陽光里
我也在陽光里
1993年9月3日于飛機上
作者簡介
顧城,(1956—1993),男,原籍上海,中國朦朧詩派的重要代表詩人,被稱為當代的"唯靈浪漫主義"詩人。顧城在新詩、舊體詩和寓言故事詩上都有很高的造詣,其《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成為中國新詩的經典名句。
1956年生于詩人之家,父親是著名詩人顧工。顧城17歲開始寫作生涯,給各個報社雜志投稿。1987年開始游歷歐洲做文化交流,1988年便隱居新西蘭激流島,過自給自足的生活,1993年10月8日在其新西蘭寓所因婚變,用斧頭砍傷妻子謝燁后自縊于一棵大樹之下,謝燁隨后不治身亡。
人物生平
顧城,原籍上海,1956年9月24日生于北京一個詩人之家,父親為顧工。
顧城受到父親良好的教育和文化熏陶。顧城在姐姐顧鄉印象中的最大特點就是“不愛湊熱鬧”,上幼兒園時經常自己一個人在一邊看樹和螞蟻。顧城因為一次給同學講《三國演義》,得到了“故事”的雅號,盡管他想講,但還是不喜歡被一群人圍著講故事。顧城只好尋求姐姐當他“一個人的聽眾”,姐姐沒空聽時,“無奈之下他就進了別的屋子,隔著床一個人對著墻講起來”。
1968年,即12歲時輟學在家養豬,他開始寫詩,總是一個人獨處,不和別人一起玩耍,而是低頭寫自己的內心想法。而且文革的暴行給他的內心帶來了沖擊,使他變得更加敏感。
1969年隨父顧工下放山東廣北一部隊農場,在那里度過了五年,但他并不喜歡農作的生活,這種勞作的生活與他想象中玻璃一樣的世界有很大的距離,而這種距離讓他感到痛苦。
1973年開始學畫,寫詩事業也進入社會性作品寫作階段。
1974年回京在廠橋街道做過搬運工、 鋸木工、借調編輯等。《北京文藝》《山東文藝》《少年文藝》等報刊零星發表作品。
1977年重新開始寫作,在《蒲公英》小報發表詩作后在詩歌界引起強烈反響和巨大爭論,并成為朦朧詩派的主要代表詩人,得到了許多人的關注。
1978年底顧城開始閱讀張貼在北京西單體育場圍墻外(后被稱作“民主墻”)的首期地下詩歌刊物《今天》。并通過這份刊物更多更深地認識到外面的世界。
1979年初參加北京西城區文化館業余詩歌小組。
1979年7月,在上海至北京的火車上與謝燁相識,并墮入愛河
1979年11月,在《詩刊》首次發表詩作,為《歌樂山詩組》。與謝燁的相識開啟了他人生的新篇章。
顧城和謝燁原本是非常相愛的,但后來英兒介入了他們的感情。為了追求他的自由王國,顧城和謝燁去了激流島。這時候英兒已經和劉湛秋在一起了,卻同時和顧城保持著聯系。奇怪的是謝燁并沒有阻攔,而且在一旁促成這件事。顧城和英兒在一起之后,被英兒吸引。謝燁帶顧城去了德國,期間英兒跟著一個叫老頭的跑了,還結了婚。這是沒有愛情的婚姻,完全為了綠卡。顧城特別痛苦。顧城把他們的故事寫成一本書,叫《英兒》。
藝術形象
1998年9月18日上映的香港電影《顧城別戀》,陳麗英導演,馮德倫、李綺虹等聯袂主演。
1995年由廣西防城港南飛公司與江西南昌電視臺聯合攝制電視劇《顧城與英兒》,已被禁播。
2013年4月27由吉林衛視《家事》播出該紀錄片《從迷戀到迷失》。
【顧城《回家》原文閱讀】相關文章:
顧城的詩《回家》賞析04-08
顧城《回歸》原文賞析04-11
顧城《初夏》原文欣賞詩歌05-30
顧城《海的圖案》原文鑒賞03-22
顧城抒情詩《回家》賞析05-18
顧城經典詩歌《我贊美世界》原文05-20
顧城《雪下大了》原文賞讀12-15
顧城《生命幻想曲》原文品讀06-05
回家的閱讀答案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