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古詩和圖片

時間:2024-07-29 03:15:16 古詩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清明節的古詩和圖片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小編精心為你整理了清明節的古詩和圖片,希望對你有所借鑒作用喲。

清明節的古詩和圖片

  清明日對酒

  宋代:高翥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日落狐貍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

  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清明日對酒古詩照片

  譯文

  清明這一天,南山北山到處都是忙于上墳祭掃的人群。焚燒的紙灰像白色的蝴蝶到處飛舞,凄慘地哭泣,如同杜鵑鳥哀啼時要吐出血來一般。黃昏時,靜寂的墳場一片荒涼,獨有狐貍躺在墳上睡覺,夜晚,上墳歸來的兒女們在燈前歡聲笑語。因此,人活著時有酒就應當飲,有福就應該享。人死之后,兒女們到墳前祭祀的酒哪有一滴流到過陰間呢?

  注釋

  紛然:眾多繁忙的意思。

  九泉: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迷信人指陰間。

  賞析

  詩歌首聯兩句是遠景,一句寫物景,一句寫人景。據此,我們不妨這樣想,高翥詩人在清明節這一天來祭掃,未到墳塋聚集之地,即以目睹此景,因墓地往往在深處,怕妨路徑,故一眼必是望到遠景。那么這是一種什么樣的場景呢?“南北山頭多墓田”,“南北”當是虛指,意即四面八方。是不是就可以解成“四面八方的山頭上有很多墓田”了呢?難道我們竟沒有體會出高翥詩人說這句話時無限悲涼的口吻嗎:“(你看啊!)四面八方的山頭上竟然有這么多的墓田,(那些可都是死去的人啊!)”這樣解就豐滿得多了。下面人景也就很是順理成章了,墓地多,自然來祭掃的人也就多了:“清明祭掃各紛然”。可是這里面有一個問題,“各”指每家祭掃每家的毫不相干,“紛然”則指人數眾多。那么既然人數眾多,何以“各人自掃門前雪”呢?難道不會出現相互幫助、相互勸慰的場景嗎?須知道,人們一般只有在什么情況下才會互不搭腔,就是已經痛苦難過到了極致,以致習慣成自然,各自心知肚明,無需多言。

  頷聯兩句,高翥詩人走上前去,鏡頭拉近,細節刻畫物景與人景:“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字面上很好說,就是說冥紙成灰,灰飛漫天,好似白色的蝴蝶;相思成淚,淚滴成血,仿佛紅色的杜鵑。可為什么要以紙灰作蝴蝶,淚血作杜鵑,而不是旁的什么?我們都知道中國古代美麗的神話中有莊周化蝶、杜鵑啼血的范式。那么就清楚了:原來蝴蝶是溝通陰陽二界的'使者啊,冥紙當然就是起到這樣的作用;同樣的,相思要怎么樣來表達才最懇切,總不至于老是“思君如流水,何有窮已時”一類的吧,這樣就淺薄了。“我”要告訴陰間的人,“我們”想你想得都把眼淚哭干了,現在啼出來的是血啊!這種震撼力,實在是難以言表的。

  頸聯承接上句,依照時間發展續寫高翥詩人的所見所想:“日落狐貍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出句當然是虛景,哪里會有這么巧讓高翥詩人碰到狐貍在冢穴里面睡覺呢!不過是說,一天的祭掃結束了,日薄西山,人人各自歸家,但“我”知道,只有一種動物是不會離開的,那便是狐貍。你憑什么這么說?雖然“我”沒有看見,但“我”竟連“狐死必首丘”的道理也不懂嗎?你們這些人,祭掃之時哭哭啼啼,平日里哪里見到你們有絲毫的傷心難過?狐貍卻不同,它們始終對同伴、對“家庭”忠誠無二,即使死了,也要將頭對準丘穴的方向!真是“狐猶如此,人何以堪”啊!這一層強烈的反差不經仔細的推敲是得不到的。可是哪里知道反差更強烈的還在后頭:晚上回到家來,看到孩子們在燈前玩鬧嬉戲,他們怎么會知道“我”的心酸,怎么會知道生離死別的痛苦?這于我們來說,又是一個極大的沖擊。可是還不止如此,我們再挖掘下去就發現:這些孩子都還那樣弱小,是那么天真無邪,可是終歸要長大,終歸要衰老,終歸也要死去,這是天命所在,是多么得令人遺憾,令人神傷。你看,這里正好與首聯我們提到的高翥詩人厭倦死亡的思想相照應了。是不是吃了一驚,短短十四個字,居然內涵多至如斯境地,且皆為感人心魄,發人深省之語。

  尾聯高翥詩人要總結了,也算是表達自己的態度:“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應當說這是比較易見的文人士大夫的心理常態,就是及時行樂。我們讀到這里,定會不由自主地聯想到《古詩十九首》里那么成系統地高唱“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或者會更直接想到“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但果真如此簡單嗎?我認為關于這一點我們存在一種認識上的誤區:即并未區分與判斷抒發及時行樂思想究竟是已臻化境,心本開闊,還是無奈愁極,故作曠達,這一點是極重要的問題,是可以作為專題來研究的。就高翥這首詩而言,顯然是故作曠達無疑。你看,高翥詩人尚在陽間,就已經想到死后別人祭祀他的酒他一滴也嘗不到了,可見他對這個世界是何其留戀!老子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由此可見欲望能使人喪失本我,漸成依賴。

  原本下面該是藝術手法的分析,因又要涉及理論,與我想要表達鑒賞的最初的心理流變旨趣不合,故略去。高翥是南宋后期江湖詩派的重要作家,且為寧波人,可以說,無論從時間上還是空間上,都與我近來研究的樓鑰有偶合之處。

【清明節的古詩和圖片】相關文章:

思鄉的古詩和圖片07-04

關于冬天的古詩和圖片06-09

思鄉古詩的圖片與古詩06-16

清明節的古詩手抄報圖片大全09-10

清明節的古詩和翻譯09-29

清明節的小報簡單的小報和圖片10-06

清明節的古詩及作者和出處05-06

清明節的小報簡單的小報和圖片大全06-26

關于谷雨的古詩圖片06-04

古詩的手抄報圖片07-26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中文字幕在线播放素人 | 五月激情丁香婷婷综合中文字幕 | 中出国产丝袜熟女 | 亚洲中文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综合专区在线观看播放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