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贊頌勞動節的古詩
導讀:在古代,有許多的詩人為了贊頌勞動而寫下了許多流芳百世的古詩,有的是自己耕種,有的是看別人耕種有感,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關于贊頌勞動節的古詩,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贊頌勞動節的古詩1
1、《歸園田居》
晉·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2、《憫農》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3、《四時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4、《觀刈麥》
唐·白居易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簟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傍。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馀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5、《勞動者》
勞動者!
天下最容易接近的是泥土
以及和泥土相依為命的男人和女人
他們以勞動的方式
同這個世界真情對話
他們漂泊過的所有地方
都生長發展史和進化論
蘊含豐富且平易自然
6、《勞動最光榮》
太陽光金亮亮
雄雞唱三唱花兒醒來了
鳥兒忙梳妝
小喜鵲造新房
小蜜蜂采蜜忙
幸福的生活從哪里來
要靠勞動來創造
青青的葉兒紅紅的花
小蝴蝶貪玩耍
不愛勞動不學習
我們大家不學它
要學喜鵲造新房
要學蜜蜂采蜜糖
勞動的快樂說不盡
勞動的創造最光榮
7、《五月》
大地的五月,
禾苗的青春期;
冬小麥抽穗灌漿,
桃李杏掛果壓枝。
一幅幅勞動的油畫,
展現著萬物的勃勃生機;
滿目綠色為天地打氣,
熱烈的五月容不得半點消極!
五月,勞動的盛日,
春勤的光彩一切都那么現實;
迎新春的壯志,在五月
都長成花花綠綠的詩句。
除舊歲那陳腐往事,
早已被春雨刷洗;
五月,人生將迎接
更加壯觀的更加紅火的夏季。
五月,
看著自己的雙手是多么有力;
五月,
看著自己的雙腳該走出怎樣的奇跡。
五月的大地與時俱進,
秋天才會有金色的果實;
五月的'人生扎扎實實,
就經得起酷暑天的狂風暴雨。
五月
檢驗勞動盛日;
財富是勞動,
勞動是財富。
不勞而獲,
永遠都該予以鄙視,
讓五月變成歌頌勞動的警句,
會促使億萬心靈變的美麗!
8、《工人》
工人,
我以為是財富之神;
一磚一瓦蓋高樓,
一鎬一鏟挖金銀;
一經一緯織錦段,
一錘一斧造巨輪。
開火車,開汽車,
煉鋼,煉鐵,煉黃金。
沒有工人修大道,
怎么高速通往幸福門。
工人,別人該尊重,
工人,自己該自信!
社會分工當工人,
就把自己當成神。
9、《工程師》
火箭上天要設計,
摩天大樓要設計;
高速鐵路要設計,
爐灶,餐桌要設計。
精密的計算,
完美的想象力;
工程師的大腦,
要勝過一百臺計算機。
有了工程師的智慧,
才會有現代生活的美麗!
10、《為五一勞動節作詩》
在那個久遠的年代
1886年的5月1日
一群樸素的勞動者
為了爭取應有的權益
走上街頭
從此后
人們記住了這個日子
從此后
勞動者的聲音
變得愈加雄壯渾厚
我們不會忘記
當侵略者的鐵蹄
踏破我美麗山河的時刻
無數勞動者
拿起了刀槍
用他們血肉之軀
譜寫出一曲曲
抗擊侵略
還我山河的壯歌
我們不會忘記
在那個烽煙四起的年代
無數勞動者
聚攏于正義的紅旗下
為了國家的解放事業
拋頭顱灑熱血
演繹出一幕幕
鐵骨忠魂的歷史巨篇
我們不會忘記
在新中國百廢待興的那段艱難歲月
還是我們的勞動者
硬是用他們的雙手
用他們不畏艱辛的意志
用他們報效祖國的忠貞
從一片廢墟瓦礫中
托起了一個富強美麗的華夏民族
今天
我們更不能忘記
那一座座新式的廠房里
那一個個熱火朝天的工地上
我們的勞動者們
依然在用他們的雙手和智慧
用他們對國家
對民族最樸素的信仰
夜以繼日任勞任怨
今天
當拿起筆的時候
我的心中開始熱血沸騰
因為我在驕傲
因為我也是勞動者
因為我也在為我們民族的偉大復興
而默默工作
今天
我想大聲的喊出我心中的激動
勞動者我們也是最可愛的人
贊頌勞動節的古詩2
1、《憫農》
唐·李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2、《觀刈麥》
唐·白居易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簟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傍。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馀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3、《歸園田居》
東晉·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4、《四時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5、《鄉村四月》
宋·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
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6、《畬田調二首》
宋·王禹偁
之一
大家齊力斸孱顏,耳聽田歌手莫閑。
各愿種成千百索,豆萁禾穗滿青山。
之二
北山種了種南山,相助力耕豈有偏?
愿得人間皆似我,也應四海少荒田。
《詩經頌.噫嘻》
【先秦】佚名
噫嘻成王,既昭假爾。
率時農夫,播厥百谷。
駿發爾私,終三十里。
亦服爾耕,十千維耦。
《噫嘻》一詩,既由其具體地反映周初的農業生產和典禮實況,從而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又以其突出的“錯綜扇面對”的修辭結構技巧,而具有較重要的文學價值。
《歸園田居五首·其三》
【晉代】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這首詩用語十分平淡自然。“種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樸素如隨口而出,不見絲毫修飾。這自然平淡的詩句融入全詩醇美的意境之中,則使口語上升為詩句,使口語的平淡和詩意的醇美和諧地統一起來,形成陶詩平淡醇美的藝術特色。
《憫農二首·其一》
【唐代】李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念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作者在前兩句并沒有說農民種田怎樣辛苦,莊稼的長成如何不易,只是把農民在烈日之下鋤禾而汗流不止的情節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這種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體、深刻且真實。所以詩人最后用反問語氣道出“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說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糧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體微察細,形象而貼切。
《觀刈麥》
【唐代】白居易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這首詩寫作上的基本特點是不帶任何夸張地、如實地描寫現實生活場景。他選取了舉家忙碌和凄涼拾穗這兩個鏡頭,使之構成強烈對比。前者雖然苦、雖然累,但他們暫時還是有希望的,至于后者,則完全是斷梗浮萍,朝不保夕了。兩個鏡頭所表現的場面、氣氛、形象、心理都很好。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
【唐代】李白
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
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
這是一幅瑰瑋壯觀的秋夜冶煉圖。在詩人神奇的畫筆下,光、熱、聲、色交織輝映,明與暗、冷與熱、動與靜烘托映襯,鮮明、生動地表現了火熱的勞動場景,酣暢淋漓地塑造了古代冶煉工人的形象,確是古代詩歌寶庫中放射異彩的藝術珍品。
【贊頌勞動節的古詩】相關文章:
贊頌母愛的古詩10-15
贊頌秋風的古詩08-25
贊頌父親的古詩12首06-22
贊頌父親的古詩20首06-22
關于贊頌母愛的古詩(精選13首)04-23
贊頌小滿的古詩詞(精選51首)05-16
關于贊頌青石關的古詩詞精選08-01
贊頌春節的古詩詞08-23
勞動節古詩14首05-07
勞動節的古詩(精選27首)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