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夸張的手法在古詩中的運用
夸張是在客觀實際的基礎上,對某一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故意加以擴大或縮小的描寫。它往往結合著想象,飽和著詩人的感情,著重從形象的描繪和意境的創造上,去突出事物的特征。
夸張是使詩歌語言形象化,從而創造出驚人意境和闊大氣勢的重要途徑;是給讀者以鮮明深刻的印象的有效方法;是使源于生活的詩歌,又高于生活,美于生活的藝術手段。成功的夸張,往往使詩句頓生光輝。
李白的《橫江詞六首》(其六):“月暈天風霧不開,海鯨東蹙百川回。驚波一起三山動,公無渡河歸去來。”《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兩首詩中的四句:“海鯨東蹙百川回(海鯨東向,百川倒流)”、“驚波一起三山動”與“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都是采用了夸張的藝術手法,使其詩閃爍出藝術的光彩。王之渙為了強調關外的荒涼,在《涼州詞》中也采用了夸張的手法,說“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了。
這些夸張是詩人用來抒發真摯的感情的,詩句所表達的雖不是生活的真實,卻是藝術的真實,所以能獲得廣大群眾的接受和贊賞。
善于在詩中運用夸張手法的還有:李益在《宮怨》中說:“似將海水添宮漏,共滴長門一夜長。”這樣海水也就可以添進宮漏,水永遠滴不完,夜長得無有止期;張說在《蜀道后期》中說:“秋風不相待,先到洛陽城。”這樣秋風也就可以先到洛陽城,走到了自己的前面;李白在《勞勞亭》中說:“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這樣也就可以使春風知道離別的痛苦,不遣柳條發青,來阻止離別。詩仙李白最善于在詩中運用夸張手法,他用得熟練、恰當、富于幻想,富有情趣。運用夸張的修辭手法,必須以生活的真實為基礎,必須掌握分寸,不要使人感到太為過火。
運用了夸張手法的詩句
1.最大的雪花: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2.最高的山: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3.最長的頭發: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4.最大的酒量: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
5.最長的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6.最多的愁: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7.最險要的地勢: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8.最嚇人的風:狂風吹我心,西掛咸陽樹。
9.最容易衰老的人: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10.最快的船: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11.最能笑的人:天公見玉女,大笑億千場。
12.最有力氣的人:我且為君槌碎黃鶴樓,君亦為吾倒卻鸚鵡洲。
13.最難走的路: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14.最高的樓: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15.最大的風浪:一風三日吹倒山,白浪高于瓦官閣。
16.最無奈的人: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
17.最沒有價值的詩:吟詩作賦北窗里,萬言不直一杯水。
18.最恐怖的鯨:有長鯨白齒若雪山,公乎公乎掛罥于其間。
19.最深的友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20.最荒涼的地方: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夸張的手法在古詩中的運用】相關文章:
運用夸張手法的句子有哪些(精選160句)11-02
木蘭詩中的修辭手法10-28
木蘭詩中修辭手法賞析08-23
木蘭詩中的對偶修辭手法07-28
木蘭詩中對偶修辭手法09-27
運用反復手法的句子09-04
運用反語手法的句子10-01
運用比喻手法的詩句06-17
運用反問手法的詩句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