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古詩詞鑒賞

時間:2024-08-12 18:00:23 古詩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幽居古詩詞鑒賞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觸過一些經典的古詩吧,古詩有四言、五言、七言、雜言等多種形式。那么什么樣的古詩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幽居古詩詞鑒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幽居古詩詞鑒賞

幽居古詩詞鑒賞1

  原文:

  之廣陵宿常二南郭幽居

  朝代:唐朝

  作者:李白

  綠水接柴門,有如桃花源。

  忘憂或假草,滿院羅叢萱。

  暝色湖上來,微雨飛南軒。

  故人宿茅宇,夕鳥棲楊園。

  還惜詩酒別,深為江海言。

  明朝廣陵道,獨憶此傾樽。

  譯文及注釋:

  譯文

  茅屋的柴門外就是一片汪洋綠水,簡直就是桃花源。

  從滿院一叢叢的萱草可知,主人或許借種植花草以忘卻世態紛紜。

  天色已晚,湖光返照,細細的雨絲飄進南窗。

  朋友啊,你就居住茅屋,那些鳥住在院落中茂密的.楊樹枝頭。

  朋友,我會記住這一夜,會永遠記得這酒與詩,會永遠記住你情深如江海的囑咐。

  明天一早,我就要踏上離開廣陵的路途了,朋友,珍重,我就記住今天晚上一場款款情傷的別宴,喝!再干一杯!

  注釋

  ①廣陵,郡名,即揚州也,唐時隸淮南道。

  ②桃花源,東晉陶淵明《桃花源詩并記》中構想的理想世界。

  ③《述異記》:萱草,一名紫萱,又呼為忘憂草。吳中書生呼為療愁草,嵇中散《養生論》云:萱草忘憂。

  ④《詩·小雅》:“楊園之道。”《毛傳》曰:“楊園,園名。”

  賞析:

  李白的交道是很廣泛的,王公、官僚、隱士、平民,無所不有;李白的交際手段也是很高明的,往往短時間接觸就可以深交,比如和汪倫等的交往。從此詩也可以感覺李白交際的技巧和深情。讀者面對“還惜詩酒別,深為江海言。明朝廣陵道,獨憶此傾樽”這樣的詩句,的確難以不感動。此詩對景物的描寫可以用兩字來形容:精準。

幽居古詩詞鑒賞2

  [唐]韋應物

  貴賤雖異等,出門皆有營。獨無外物牽,遂此幽居情。

  微雨夜來過,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鳥雀繞舍鳴。

  時與道人偶,或隨樵者行。自當安蹇劣,誰謂薄世榮。

  注釋:

  【1】幽居:隱居,不出仕。

  【2】異等:不同等級。《韓非子·八經》:“禮施異等,后姬不疑。”

  【3】營:謀求。

  【4】外物:身外之物。多指利欲功名之類。

  【5】遂:稱心,如愿。

  【6】曙:天剛亮的時候。

  【7】偶:相對。

  【8】自當:自然應當。

  【9】蹇(jiǎn)劣:笨拙愚劣的意思。蹇:跛,行動遲緩。劣:一作“拙”。

  【10】薄世榮:鄙薄世人對富貴榮華的追求。世榮:世俗的榮華富貴。

  作品賞析:

  韋應物的山水詩“高雅閑淡,自成一家之體”(白居易《與元九書》),形式多用五古。《幽居》就是比較有名的一首。

  詩人從十五歲到五十四歲,在官場上度過了四十年左右的時光,其中只有兩次短暫的閑居。《幽居》這首詩大約就寫于他辭官閑居的時候。全篇描寫了一個悠閑寧靜的境界,反映了詩人幽居獨處、知足保和的心情。在思想內容上雖沒有多少積極意義,但其中有佳句為世人稱道,因而歷來受到人們的重視。

  “貴賤雖異等,出門皆有營”,開頭二句是寫詩人對世路人情的看法,意思是說世人無論貴賤高低,總要為生活而出門奔走營謀,盡管身分不同,目的不一,而奔走營生都是一樣的。這兩句,雖平平寫來,多少透露出一點感慨,透露出他對人生道路坎坷不平,人人都要為生存而到處奔走的厭倦之情,但詩人并不是要抒發這種感慨,也不是要描寫人生道路的艱難,而是用世人“皆有營”作背景,反襯自己此時幽居的清閑,也就是舉世辛勞而我獨閑了。

  所以“獨無外物牽,遂此幽居情”,便是以上二句作反襯而來,表現了詩人悠然自得的心情。由于對官場現實的不滿,他曾經說過:“日夕思自退,出門望故山。君心倘如此,攜手相與還”(《高陵書情寄三原盧少府》),表示了歸隱的愿望。如今,他能夠辭官歸來,實現了無事一身輕的愿望,自然是滿懷欣喜。

  吳喬在《圍爐詩話》中說:“景物無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則景哀,情樂則景樂。”韋應物此時的心情是愉快的、安閑的,因而在他筆下所描繪出的景物也自然著上輕松愉快、明麗新鮮的色彩。下邊六句是以愉悅的筆調對幽居生活作具體描寫。

  “微雨夜來過,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鳥雀繞舍鳴。”這四句全用白描手法。“微雨”兩句,是人們贊賞的佳句。這里說“微雨”,是對早春細雨的準確描繪;“夜來過”,著一“過”字,便寫出了詩人的感受。顯然他并沒有看到這夜來的春雨,只是從感覺上得來,因而與下句的“不知”關合,寫的是感覺和聯想。這兩句看來描寫的是景而實際是寫情,寫詩人對夜來細微春雨的喜愛和對春草在微雨滋潤下成長的欣慰。這里有一派生機盎然的春天氣息,也有詩人熱愛大自然的愉快情趣。比之謝靈運的“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登池上樓》),要更含蓄、蘊藉,更豐富新鮮,饒有生意。“青山忽已曙,鳥雀繞舍鳴”,是上文情景的延伸與烘托。這里不獨景色秾鮮,也有詩人幽居的寧靜和心情的喜悅。真是有聲有色,清新酣暢。

  這四句是詩人對自己幽居生活的一個片斷的描繪,他只截取了早春清晨一個短暫時刻的山中景物和自己的感受,然后加以輕輕點染,便在讀者面前呈現出一幅生動的圖畫,同時詩人幽居的喜悅、知足保和的情趣也在這畫面中透露出來。

  接下去,“時與道人偶,或隨樵者行。”“時與”、“或隨”,說明有時與道士相邂逅,有時同樵夫相過從,這些事都不是經常的,也就是說,詩人幽居山林,很少與人交游。這樣,他的清幽淡漠、平靜悠閑則是可想而知了。

  韋應物實現了脫離官場,幽居山林,享受可愛的清流、茂樹、云物的愿望,他感到心安理得,因而“自當安蹇劣,誰謂薄世榮”。“蹇劣”,笨拙愚劣的意思;“薄世榮”,鄙薄世人對富貴榮華的追求。這里用了《魏志·王粲傳》的典故。《王粲傳》中說到徐干,引了裴松之注說:徐干“輕官忽祿,不耽世榮”。韋應物所說的'與徐干有所不同,韋應物這二句的意思是:我本就是笨拙愚

  劣的人,過這種幽居生活自當心安理得,怎么能說我是那種鄙薄世上榮華富貴的高雅之士呢!對這兩句,我們不能單純理解為是詩人的解嘲,因為詩人并不是完全看破紅塵而去歸隱,他只是對官場的昏暗有所厭倦,想求得解脫,因而辭官幽居。一旦有機遇,他還是要進入仕途的。所以詩人只說自己的愚拙,不說自己的清高,把自己同真隱士區別開來。這既表示了他對幽居獨處、獨善其身的滿足,又表示了對別人的追求并不鄙棄。

  韋應物的詩受陶淵明、謝靈運、王維、孟浩然等前輩詩人的影響很大,前人說:“應物五言古體源出于陶,而化于三謝,故真而不樸,華而不綺”(《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又說:“一寄穗秾鮮于簡淡之中,淵明以來,蓋一人而已”(宋濂《宋文憲公集》卷三十七)。這些評價并不十分恰當,但是可以說明韋詩的藝術價值和藝術風格的。

幽居古詩詞鑒賞3

  腳到處青山綠水,興來時白酒黃雞。遠是非,絕名利,腹便便午窗酣睡。鸚鵡杯中晝日遲,到強似麟麒畫里。

  笑白發猶纏利鎖,喜紅塵不到漁蓑。八詠詩,三閭些。收拾下晚春工課。茅舍竹籬小過活,有情分沙歐伴我。

  注釋

  ①“興來時”句:言興來時便吃點喝點。辛棄疾《水調歌頭》,“黃雞白酒,君去村社一番秋。”

  ②“腹便便”句:這里用了邊孝先的故事。《后漢書·文苑傳·邊韶傳》:“韶口辯,曾晝日假臥,弟子私嘲之曰:‘邊孝先,腹便便,懶讀書,但欲眠。’韶潛聞之,應時對曰:‘邊為姓,孝為字,腹便便,五經笥。但欲眠,思經事。’”

  ③鸚鵡杯:形似鸚鵡嘴的酒杯。

  ④“到強似”句:言比把像畫在麒麟閣里要強。

  ⑤“喜紅塵”句:言幸喜塵世間的風波不會影響到漁樵的'生活。

  ⑥八詠詩:南齊沈約在浙江金華縣南建了元暢樓,并寫了《登臺望秋月》等詩八首,號“八泳詩”。后來宋代馮伉改“元暢樓”為“八詠樓”。

  ⑦三閭些:楚屈原曾任三閭大夫。后來便以“三閭”專代屈原。他寫的《招魂》,句尾皆用“些”,因以“楚些”為“楚辭”的代稱。元好問《李長源》詩:“方為騷人箋楚些。”

  ⑧“有情”句:辛棄疾《定風波》:“居士,而今渾不怕風波,借使未成歐鳥伴,也應學得老漁蓑。”這里化用其意。

【幽居古詩詞鑒賞】相關文章:

《幽居初夏》古詩鑒賞06-12

題李凝幽居詩歌鑒賞和答案01-22

古詩詞鑒賞05-15

古詩詞鑒賞10-30

古詩詞鑒賞06-17

《清明》的古詩詞鑒賞07-26

古詩詞鑒賞常用10-29

登高的古詩詞鑒賞10-16

《對雪》古詩詞鑒賞09-15

《春寒》古詩詞鑒賞01-29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在线免费看AV的网站 | 亚洲鲁丝片一区二区 | 亚洲福利院在线看AV | 人人爱草免费国产视频 | 亚洲综合不卡在线视频 | 亚洲综合偷拍欧美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