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問《靈隱寺》詩詞鑒賞

時間:2024-08-28 08:18:25 古詩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宋之問《靈隱寺》詩詞鑒賞

  靈隱寺

宋之問《靈隱寺》詩詞鑒賞

  宋之問

  鷲嶺郁岧峣,龍宮鎖寂寥。

  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

  捫蘿登塔遠,刳木取泉遙。

  霜薄花更發,冰輕葉未凋。

  夙齡尚遐異,搜對滌煩囂。

  待入天臺路,看余度石橋。

  賞析

  靈隱寺在杭州西湖西北武林山下,始建于東晉時。《淳祐臨安志》說,在東晉咸和元年(326),印度僧人慧理,看到這座山,驚嘆道:“此天竺國(古印度)靈鷲山之小嶺,不知何年飛來,佛在世日,多為仙靈所隱……”于是籌建了靈隱寺。

  “鷲嶺郁岧峣,龍宮鎖寂寥”,鷲嶺,即印度靈鷲山,這里借指飛來峰。岧峣,山勢高峻貌;冠一“郁”字,見其高聳而又俱有蔥蘢之美。龍宮,相傳龍王曾請佛祖講經說法,這里借指靈隱寺。寂寥,佛家以“清靜”為本,冠一“鎖”字,更見佛殿的肅穆空寂。這兩句,借用佛家掌故而能詞如己出;先寫山,后寫寺,山寺相映生輝,更見清嘉勝境。“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是詩中名句。入勝境而觀佳處,開人心胸,壯人豪情,怡人心境,它以對仗工整和景色壯觀而博得世人的稱賞。據說這兩句詩一出,競相傳抄,還有人附會為他人代作。接下去,進一步刻畫靈隱一帶特有的靈秀:“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傳說,在靈隱寺和天竺寺,每到秋爽時刻,常有似豆的顆粒從天空飄落,傳聞那是從月宮中落下來的。天香,異香,此指祭神禮佛之香。上句寫桂子從天上飄落人間,下句寫佛香上飄九重,給這個佛教勝地蒙上了空靈神秘的色彩。

  寫詩如作畫,要有主體,有旁襯,有烘托。詩的前六句是詩的主體。下面八句是寫詩人在靈隱山一帶尋幽搜勝的情景和感想:“捫蘿登塔遠,刳木取泉遙,霜薄花更發,冰輕葉未凋”四句是說,詩人在靈隱山上,時而攀住藤蘿爬上高塔望遠;時而循著引水瓠木尋求幽景名泉;時而觀賞那迎冰霜盛開的山花和未凋的紅葉。這四句雖為旁襯之筆,但通過對詩人游蹤的描寫,不是更能使人想見靈隱寺的環境之幽美嗎?“夙齡尚遐異,搜對滌煩囂”,是說自己自幼就喜歡遠方的奇異之景,今日有機會面對這愜意的景色正好洗滌我心中塵世的煩惱了。“待入天臺路,看余度石橋”。天臺山是佛教天臺宗的發源地,座落在浙江天臺縣,天臺山的楢(yóu由)溪上有石橋,下臨陡峭山澗。這兩句,乍看似乎離開了對靈隱寺的描寫,而實際上是說因游佛教勝地而更思佛教勝地。乍看“若離”,而實“不離”。這種若即若離的結尾,最得詠物之妙,它很好地起到了對靈隱秀色的烘托作用。張炎在《詞源·詠物》條下說:“體認稍真,則拘而不暢;模寫差遠,則晦而不明;要須收縱聯密,用事合題,一段意思,全在結句,斯為絕妙”。“看余度石橋”不正是詩人游興極濃的藝術再現嗎?以一幅想象中的游蹤圖結束全篇,給人以新鮮之感。

【宋之問《靈隱寺》詩詞鑒賞】相關文章:

《靈隱寺》宋之問唐詩全詩意思09-11

《渡漢江》宋之問唐詩鑒賞08-18

杜甫《過宋員外之問舊莊》鑒賞及譯文答案09-05

宋之問的描寫桂花的詩句賞析09-10

《明河篇》宋之問唐詩01-30

《漸漸之石》詩詞鑒賞07-28

《沁園春·問杜鵑》古詩詞鑒賞09-27

白居易 《問劉十九》古詩詞鑒賞10-09

古典詩詞鑒賞之步驟與方法06-23

李白《江夏別宋之悌》全詩翻譯鑒賞09-14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新97碰碰新版国产 | 日本一区二区免费色色 | 伊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 性欧美在线看片a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在线v日本 |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男同 | 亚洲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