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陳嘉庚的愛國故事
故事:在現實認知觀的基礎上,對其描寫成非常態性現象。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側重于事件發展過程的描述。下面小編為您帶來陳嘉庚的愛國故事!
陳嘉庚的愛國故事 1
愛國華僑陳嘉庚,17歲漂洋過海出外經商,慘淡經營,終成南洋巨富。1919年秋,富貴而歸鄉的陳嘉庚決心在家鄉興辦學校,先后辦起了小學、中學、師范。對于英國人的刁難,他堅定地表示:“企業可以收盤。學校決不能停辦。”他變賣家產,堅持要把學校辦下去。
對于孫中山先生的.革命行為,陳嘉庚給予積極支持。他曾籌款20多萬元,幫忙光復福建。抗日戰爭暴發后,他又盡可能多地為抗戰提供財力和物力的幫忙。從1937年到1940年,陳先生為抗日募捐的總數達30億元之巨。
在個人生活方面,他從來不輕易亂花錢,自奉儉約,素食布衣。臨終時,他把遺產300多萬元所有獻給了國家。
幾10年來,陳嘉庚以實際行動表達了一位華僑的拳拳愛國之心。
陳嘉庚的愛國故事 2
詹天佑為國不計名與利:近代科學先驅、著名工程師詹天佑,在國內一無資本、二無技術、三無人才的艱難局面面前,滿懷愛國熱情,受命修建京張鐵路。
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張家口之間的山山嶺嶺,只用了500萬元、4年時間就修成了外國人計劃需資900萬元、需時7年才能修完的京張鐵路。前來參觀的外國專家無不震驚和贊嘆。當時,美國有所大學為表彰詹天佑的'成就,決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學位,并請他參加儀式。
可是,詹天佑正擔負著另一條鐵路的設計任務,因而毅然謝絕了邀請。他這種為國家不為個人功名的精神,贏得了國內外的稱贊。
陳嘉庚的愛國故事 3
陳嘉庚先生非常重視教育。他常常對人們說:“要想祖國立足世界,不受外國欺侮,必須從興辦教育開始。”陳嘉庚先生堅持一個真理,這就是只有興辦良好的教育,才能傳播豐富的文化知識;有了豐富的知識,我們的科技才能進步;科技進步了,我們的祖國才會更加富裕和強大。
陳嘉庚先生是一個愛孩子、愛教育的.人,他是我國杰出的愛國華僑領袖和著名的大實業家。雖然他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但他那種愛國精神永遠激勵著我們前進。
陳嘉庚不僅是一個政治家、哲學家、實業家、愛國者、還是一個盡心盡力的教育者,他創建了集美大學,廈門大學,翔安一中,集美學村,翔安同民醫院。他還捐贈海外新加坡成立了崇福女校,南洋華僑中學。陳嘉庚在于民國10年聯絡新加坡華僑,組織同安教育會,支持同安縣創辦40多所小學。對于廈門的建設教育做出了巨大貢獻。
陳嘉庚一生具有強烈的愛國情懷,為民族教育、辛亥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的建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生前曾被毛主席稱譽為“華僑旗幟·民族光輝”!讓我們一起向陳嘉庚學習,學習他為祖國做出貢獻的精神!
陳嘉庚的愛國故事 4
陳嘉庚住在新加坡,他在那兒辦了許多學校。1946年陳嘉庚把錢全部捐給了學校,而自卻過著簡樸的生活。衣服補了又補,去哪兒都帶著針線包。有一次,管理員看陳嘉庚那么簡樸就買了一只雞給陳嘉庚改善生活。卻被陳嘉庚扣去一個月的工資。還有一次陳嘉庚的朋友來看他,買了一斤糖果,反被陳嘉庚批評了一頓。陳嘉庚說:“該花的,再多也值得,不該花的,一毛也不許浪費。”
因此,我聯想到了曾經:在一則新聞中也看到像陳嘉庚一樣時時刻刻為他人著想的人。他是一位老人,本來他應該在家中享受天倫之樂了,可是這位老人天天在外面撿破爛,每天粗茶淡飯,過著極為樸素的生活。但這不是因為老人家里貧困,也不是因為老人的.子女待他不好,而是因為這個老人正在幫助幾個貧困山區的孩子完成學業!
這種精神是多么偉大啊!多么值得我們學習啊!而陳嘉庚與其他富翁的不同就是,他過著和我們平常人由一樣的生活,而不是和其他富翁一樣披金掛紫,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
陳嘉庚是我們所有中國人民心中的榜樣,我覺得這種精神是我們應該傳承和發揚的!
【陳嘉庚的愛國故事】相關文章:
愛國古詩故事11-28
陳嘉庚教子閱讀答案08-06
陳嘉庚辦學閱讀答案08-23
李清照詩人愛國的故事10-23
錢學森愛國故事10-31
愛國英雄岳飛的故事10-01
文天祥愛國的故事11-25
范仲淹的愛國故事08-28
范仲淹的愛國故事05-09
李清照的愛國故事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