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的古文主張

時間:2024-07-10 19:15:51 韓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韓愈的古文主張

  韓愈,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稱“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官員,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下面是小編帶來的韓愈的古文主張,希望對你有幫助。

  1、文以載道:

  韓愈認為寫作文章的目的,在于載道,主張文道合一而以道為主,用古文宣傳儒家之道,也就是圣人道德教化之道。文學應該作為宣揚教化的工具,故文章內容以儒家學說為本,針對六朝文章側重形式、忽略內容的弊端。他又認為文(形式、修辭手法)、道(內容)皆不可缺,但道先于文。他說:愈之志在古道,又甚好其言辭。又說:然愈之所志于古者,不唯其辭之好,好其道焉爾。

  2、務去陳言:

  韓愈主張革新主體,建立新的文學語言,重視革新和創造,反對仿真抄襲前人文字的不良風氣。具體來說有兩點:一是唯陳言之務去(《答李翊書》),要求語言的新穎活潑;一是文從字順各識職(《南陽樊紹述墓志銘》),要求文字的妥貼流暢通順,合乎自然的語法規范;一是師其意而不師其辭。總的來說,韓愈認為文學語言須符合詞必己出、文從字順。

  3、創作要有真情實感:

  韓愈提出了不平則鳴的觀點,認為社會上有不合理的現象,作家便要把它訴諸筆墨;在《送孟東野序》中,他把從古到今的著名思想家和文學家都稱為善鳴者,并且認為只有不平則鳴的作品,才能感人;在《柳子厚墓志銘》中,他又提出了類似窮而后工的觀點。這些都說明了文學創作的一個根源,就是對現實的不滿和個人的牢騷。

  此外,他又主張全面地吸收前人的成果(《進學解》),對于學習古文,他主張循序漸進,無望其速成,養其根而俟其實。

  4、破駢為散:

  韓愈主張形式方面,要排除六朝以來駢儷文體,恢復三代兩漢時代自然、質樸的文體,力倡復古,以矯正當時文壇那種內容空洞、華而不實的風尚。文章不須講究字數的齊整,對仗的工整,用典是否恰當及聲律是否諧協,句式應以達意自然為主,不應拘守對偶、平仄的規限。

  5、注重作家之修養:

  文章要樹立個性,韓愈便提出方法。首先要加強作家的道德修養,為文養氣;他認為文章是作家品德的反映。文章乃抒發個人感情,強調個人經歷對文章有密切的關系。作家的不同風格,在于生活、經歷、感觸不同所致,指出情與生活、文與情之間的關系。韓愈說:夫所謂文者,必有諸其中,是故君子慎其實(本質)。(《答尉遲生書》)如文如其人。

  拓展閱讀

  韓愈簡介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圣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于時,學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韓愈的古文主張】相關文章:

韓愈的文學主張10-15

韓愈文學主張08-20

韓愈經典古文作品07-11

韓愈與古文運動09-15

韓愈和古文運動09-27

柳宗元的主張08-06

柳宗元的文學主張10-13

黃庭堅詩歌主張07-13

荀子勸學的思想主張11-06

韓愈的詩詞06-09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日韩国产欧美一本大道 | 一区二区日韩激情综合网 | 亚洲a√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一区2区3区乱码在线 | 久久精品无限国产资源好片 | 日韩一本到欧美国产亚洲 | 亚洲尤物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