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河中石獸》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河中石獸》是清代作家紀昀的代表作,其中里面的故事是值得我們品讀及學習的,下面是這篇文章的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學習!
《河中石獸》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河中石獸》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朗讀課文,讀準字音和節(jié)奏。
2.掌握文言實詞虛詞,并逐步積累文言知識。
3.翻譯并理解這篇文章。
【過程與方法】
反復閱讀課文,質疑釋疑。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習古文的興趣,培養(yǎng)熱愛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思想意識。
教學方法:朗讀法、小組合作探究法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讀書就要在好讀書時好讀書,讀好書”,老師今天很想聽你們讀書,請打開課本138頁,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讀《河中石獸》。
二、 作者及作品簡介
紀昀,字曉嵐,晚號石云,道號觀弈道人,清代文學家,官至禮部尚書、協(xié)辦大學士,曾任《四庫全書》總纂官,著有《閱微草堂筆記》等。
本文選自《閱微草堂筆記》,以記述狐鬼故事、奇特見聞為主,是以筆記形式寫成的志怪小說。
三、 朗讀課文
1. 一讀課文,正音停頓
① 小組質疑(小組合作,朗讀課文,讀后把你們小組不會讀或有必要提醒其他同學注意的字寫到黑板上;把課文中讀不準節(jié)奏的句子寫到黑板上)(教師出示文言文朗讀停頓技巧)
、 同學們釋疑,教師點撥。
、 教師范讀。
、 全班齊讀,注意讀準字音和節(jié)奏。
2.二讀課文,積累詞語
、 小組討論質疑(注意通假字、古今異義、一詞多義的積累)
、 同學們釋疑,教師點撥。
3.三讀課文,翻譯文章
、 小組討論質疑(學生結合課下注釋翻譯全文,提出疑惑)(教師出示文言文翻譯的技巧和方法)
、 同學們釋疑,教師點撥。
③ 翻譯全文。
四、 體驗與反饋
五、 教師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通過讀,讀準了字音和節(jié)奏,悟出了文意。讀,在文言文的學習中是很關鍵的,希望同學們以后在語文學習中一定要多讀。“讀書就要在好讀書時好讀書,讀好書”。
六、作業(yè)布置: 背誦課文
《河中石獸》教學反思
我教學的篇目是七年級上冊的25課《河中石獸》,出于七年級學生對文言文的接觸不是太多,所以我對這堂課設計了三個教學目標:讀準字音和節(jié)奏;積累文言文字詞;翻譯課文。想采用學生自己質疑,自己釋疑的教學方法來達到我的設計意圖,但在實施過程中受到了時間的限制,不但沒有完成教學目標,而且一堂課下來學生收獲很小甚者沒有收獲。反思自己的設計,我的初衷是想通過交給學生學習文言文的一些方法和技巧(比如文言文朗讀的停頓的`技巧、文言文翻譯的方法和技巧),通過讀的手段,小組合作探究的方法來學習文言文的。通過一堂課下來,自己覺得還過的去的就是讓學生自己歸納學習文言文該從哪些方面下手和交給學生讀準文言文的節(jié)奏這兩點上。
想嘗試讓學生大膽的當小老師,讓他們自己解決問題,我想對于七年級的學生還需要一個過渡,還需要我積極探索啟發(fā)式、引導式教學。我的教學還需要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的走下去,認真解讀文本,注意單元提示的總的要求是我以后教學中應注意的東西。
通過這堂課的教學,我也發(fā)現(xiàn)了,教學不是紙上談兵,離開了講臺,離開了學生,任何教學都是架空了的;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永遠沒有盡善盡美,只有永遠不滿足,不懈探索,不斷實踐才能做得更好。年輕老師上課,在課堂把握上,不可過于浮躁或急躁,要沉得住氣,要能隨機應變,要以學生的需要為出發(fā)點。課堂不是舞臺,不可作秀,必須用實實在在的基本功和真摯的情感去引導學生,感染學生。
【《河中石獸》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河中石獸的教學反思09-09
《河中石獸》的教學反思06-26
河中石獸的教學反思10-16
河中石獸教學反思09-18
人教版《河中石獸》教學設計09-13
河中石獸的教學反思范文07-02
河中石獸的教學09-21
河中石獸教學設計11篇08-28
《河中石獸》教學設計12篇10-06
河中石獸教學反思精選15篇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