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紅樓夢中妙玉的性格與愛情
古殿青燈旁的一枝寒梅——淺析《紅樓夢》中妙玉的性格與愛情內容摘要:本文主要描寫了妙玉的性格與愛情。她的出身、她所處的環境造就了她被扭曲的怪僻性格和靈魂,但她敢于打破世俗的常規戒律,去大膽追求正常人的生活和愛情,可一個人不可能超越她所處的歷史階段而存在,因此,妙玉最后仍是以悲劇結束自己的生命。關鍵詞: 世難容 怪僻 才華馥仙 梅花 愛情 在《紅樓夢》的“金陵十二釵”中,有一個披著面紗的神秘女子,她就是妙玉。妙玉與林黛玉不同,二人雖都是痛失雙親,才華馥仙,孤高自許,目下無塵,但她卻是身陷佛門,帶著無數的枷鎖和羈絆。同時,妙玉也與賈惜春不同,惜春是身在凡塵,心向佛門,而妙玉是身在佛門,心向凡塵。那么,妙玉究竟是怎樣一個人物?我們究竟該如何來看待她呢?這個人物身上又蘊含了怎樣的內在意義呢?
為了更深刻的理解妙玉的性格特征,本文試從這三個方面來予以探討,以對妙玉這個人物及在《紅樓夢》中的角色地位有一個客觀、清晰的了解。一.妙玉究竟是怎樣一個人物 我們先來看看《紅樓夢》中專論妙玉的那支《世難容》的曲子:
氣質美如蘭,才華馥比仙,天生成孤僻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膿,視綺羅俗厭,卻不知好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可嘆這青燈古殿人將老,辜負了紅粉朱樓春色闌!到頭來依舊是風塵骯臟違心愿,好一似無暇白玉遭泥陷,又何須王孫公子嘆無緣。⑴
作者以“世難容”三字來評述這只曲子,這三字不僅概括了妙玉多方面的復雜性格,也道出了她曲折獨特的一生。妙玉那“世難容”的思想性格和她那“世不容”的生活道路,蘊藏著發人深思的思想內容,熔鑄著耐人尋味的社會意義。
《紅樓夢》是一部反映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它的鋒芒所向,遍及整個中國封建社會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當然也涉及到上層建筑之一的宗教。書中描繪了大量的宗教儀式,道觀寺院,僧尼道士,妙玉就是其中的一個。妙玉是一個介于幽尼與閨女之間的尷尬的人物,在她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作者對封建宗教的虛偽本質進行了深刻的揭露與批判,同時,我們也體會出了妙玉這個介于“檻內”與“檻外”的尷尬之人的痛苦和無奈。
妙玉不是閨閣小姐,而是一個身披袈裟,手持念珠的佛教弟子。書中林之孝家的這樣向王夫人介紹妙玉:“外有一個帶發修行的,本是蘇州人氏,祖上也是讀書仕宦之家。因生了這位姑娘自小多病,買了許多替身兒皆不中用,到底這位姑娘親自入了空門,方才好了。”⑵妙玉與黛玉有相似之處,二人都自幼失怙,寄人籬下,才貌雙全,傲世孤高,目下無塵。不同的地方妙玉有櫳翠庵作為屏障,沒有直接投身到與封建政治與禮教的抗爭中去,而黛玉卻直接卷入了這場生死搏斗之中。但不管有沒有直接參與,二人卻都以悲劇結束一生。
妙玉的出家并非出于自愿。她不似寶玉、惜春的看破紅塵而遁入空門,而是因為自幼多病,找了許多替身兒皆不中用的情況下被迫入了佛門。“自幼走向佛門是精神解脫,被動走向佛門是精神禁錮,妙玉是后者而非前者。”⑶所以,她有許多的不甘和掙扎。“不經過戰斗的舍棄是虛偽的,不經劫難磨煉的超脫是輕佻的,逃避現實的明哲是卑怯的”⑷由此可見,妙玉以后的身心無法合而為一,無法一心向佛是有根可究,有源可尋的。她是在一種被逼迫的環境中長大,是在少不更事的情況下向佛的,我們常說:“興趣是成功的一半”、“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所以,妙玉才產生了一種逆反心理,要一心打破佛家的清規戒律,渴望自由、親情與愛情。文學論文:漫談李白和他的山水詩論毛澤東詩詞中“山”的意象。
【紅樓夢中妙玉的性格與愛情】相關文章:
紅樓夢人物分析-妙玉09-16
紅樓夢中賈寶玉的性格06-20
《紅樓夢》妙玉何許人?07-24
《紅樓夢》中妙玉與黛玉的關系06-09
紅樓夢妙玉的人物解析09-16
《紅樓夢》妙玉內心世界06-19
紅樓夢中個人物性格08-31
紅樓夢中賈元春性格分析07-26
紅樓夢中薛寶釵的性格特點10-22
紅樓夢中人物性格是怎么樣的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