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初一紅樓夢的觀后感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觀后感了。可是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初一紅樓夢的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初一紅樓夢的觀后感1
都道是金玉良煙,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想必《紅樓夢》大家都看過吧!這本書的作者是清代富貴人家曹雪芹的著作,曹雪芹,名沾,字夢阮,號雪芹。《紅樓夢》又名《石頭記》《金陵十二釵》等。在四大名著中,它就是“大哥”有人說,曹雪芹寫出這本書,就是要來訴說自己的身世,確實,書中的賈府也就是當時社會中曹雪芹的家,因為曹雪芹跟林黛玉的身世幾乎一模一樣。
魯迅說:“悲劇就是將有價值的東西給別人看。”的確,紅樓夢中每一個家庭的興起與衰落都與作者的背景相關,當時是封建社會。
《紅樓夢》與賈,史,玉,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富貴公子賈寶玉為視角,鋪開了一個廣闊的社會生活場景,通過一個貴族大家庭的興衰,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的奢靡與丑惡,被譽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里埋”這首古詩的`前兩句是描寫薛寶釵的,后兩句是描寫林黛玉的。從語言中,我們不難得出,寶釵與黛玉的下落都衰落,這也無疑寫出了曹雪芹那一代的衰落《紅樓夢》中每一個家庭最后都是倒塌。
一部《紅樓夢》展示了萬般一美的人,美的事……最后卻都一一毀滅,示與眾人,這就是所謂的“悲劇”。《紅樓夢》中的人物,其命運可謂是“千紅一哭,萬艷同悲。”眾多人物,雖然不一樣,但最終都“慘”。
其實,在不同的年齡在讀《紅樓夢》感情也不一樣,可以說還是一本老人與小孩都可以讀,有些人經歷過,有些人沒有經歷過……每個人的性格都很豐富,說《紅樓夢》時,心里受到的感情也就不一樣了。
關于初一紅樓夢的觀后感2
一杯白茶、一把椅子、一本書,或是世界名著、或是雜志漫談,都能讓我消磨掉一天的時光。
斜倚在沙發上,手捧《紅樓》,眼里、心里纏繞的都是那集詩意、聰慧、真情于一身的女子――林黛玉。
“嫻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盡現了黛玉如花般美麗溫柔、如柳般柔弱多情的絕世容顏和超凡氣質。林黛玉的才情在大觀園中堪稱群芳之冠。她,詩思敏捷,詠白海棠時“一揮而就”。她面對賈寶玉的過目成誦,卻能一目十行。憐花葬花泣殘紅、文思敏捷詠秋菊。她的藝術魅力讓人心醉神往。
黛玉是聰慧的,她初到賈府,“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要多說一句話,不可多行一步路,恐被人恥笑了去。”把一切看在眼里,記在心上。寄人籬下的她深知世故卻不弄世故,她愛憎分明,她可以給趙姨娘含笑讓座,卻不會屈意迎奉他人。當寶玉把皇帝賞賜的一串念珠獻給林黛玉時,這也只不過是一個臭男人拿過的東西,對之嗤之以鼻。
我喜歡林黛玉的性格,有叛逆、有孤僻、有對世俗的不屑。大觀園里沒有她的'親人、知己,只有風流多情的寶玉讓她芳心暗許。不是這樣,她就不必為玉釵受寶玉奚落而喜形于色,為兩方舊帕題詩而灑淚。真情女子,為愛黛玉奉獻的不僅是眼淚,更是她才華橫溢的生命。
“一縷香魂隨風散,三更不曾入夢來”。林黛玉的悲劇之所有動人心魄,不僅僅是世人可惜了她那絕世容顏,更加震憾與她那無與倫比的豐富而優美的精神世界。
合上書,閉上眼,不禁長嘆一口氣,心頭久久索繞的依舊是那清雅絕俗的身影。
【初一紅樓夢的觀后感】相關文章:
紅樓夢觀后感 《紅樓夢》觀后感08-08
《紅樓夢》初一讀書筆記(精選36篇)08-30
《紅樓夢》觀后感:我與《紅樓夢》之緣(通用11篇)08-30
紅樓夢觀后感06-27
紅樓夢的觀后感08-22
《紅樓夢》觀后感08-13
《紅樓夢》 觀后感06-17
紅樓夢賞析觀后感08-02
小學紅樓夢觀后感08-13
看紅樓夢觀后感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