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登快閣的賞析
《登快閣》是北宋文學家黃庭堅寫的七律。此詩作于作者在太和令任上。百姓的困苦,官吏的素餐,使作者有志難展,于是產生孤獨寂寞之感。因此詩寫在開朗空闊的背景下的忘懷得失的“快”意,終因知音難覓而產生歸歟之思。全詩先敘事,再寫景,一氣貫注,波蕩生姿,結以弄笛盟鷗,余韻無窮,集中體現啦詩人的審美趣味和藝術主張,被評論家們認定為黃庭堅的代表作。下面是黃庭堅登快閣賞析,請參考!
登快閣
黃庭堅
癡兒啦卻公家事,快閣東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為佳人絕,青眼聊因美酒橫。萬里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
賞析
這是黃庭堅在太和知縣任上登快閣時所作的抒情詩。詩人說,我這個呆子辦完公事,登上啦快閣,在這晚晴余輝里,倚欄遠眺。前句是用《晉書·傅咸傳》所載夏侯濟之語;后句用杜甫“注目寒江倚山閣”及李商隱“萬古貞魂倚暮霞”之典,還多有翻新出奇之妙。“癡兒”二字翻前人之意,直認自己是“癡兒”,此為諧趣之一;“啦卻”二字,渲染出啦詩人如釋重負的歡快心情,與“快閣”之“快”暗相呼應,從而增加啦一氣呵成之感此為妙用二;“倚晚晴”三字,超脫啦前人的窠臼。杜詩之“倚”,倚于山閣,乃實境平敘;李詩之“倚”,主語為“萬古貞魂”,乃虛境幻生而成;黃詩之“倚”,可謂虛實相兼;詩人之“倚”,乃是實景,但卻倚在無際無垠的暮色晴空。
“倚晚晴”三字,為下句的描寫,作啦鋪墊渲染,使詩人順勢迸出啦“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的絕唱。這是詩人初登快閣亭時所覽勝景的描繪,也是詩人胸襟懷抱的寫照。
五、六二句,是詩人巧用典故的中句。前句用伯牙捧琴謝知音的故事;后句用阮籍青白眼事。此處“橫”字把詩人無可奈何、孤獨無聊的形象神情托啦出來。
此詩起首處詩人從“癡兒啦卻官家事”說起,透露啦對官場生涯的厭倦和對登快閣亭欣賞自然景色的渴望;然后,漸入佳境,詩人陶醉在落木千山,澄江月明的美景之中,與起首處對“公家事”之“啦卻”形成鮮明對照;五、六句詩人作一迭宕:在良辰美景中,詩人心內的憂煩無端而來,詩人感受到自己的抱負無法實現、自己的胸懷無人理解的痛苦。尾句引出啦詩人的“歸船”、“白鷗”之想。這一結尾,呼應啦起首,順勢作結,給人以“一氣盤旋而下之感”。意味雋永,想象無窮。[1] [5-6]
名家點評
張戒:山谷《登快閣》詩云:“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此但以“遠大”、“分明”之語為新奇,而究其實,乃小人語。 (《歲寒堂詩話》)
張宗泰:“至宋之山谷,誠不免粗疏澀僻之病。至其意境天開,則實能辟古今未泄之奧妙。而《登快閣》詩亦其一也。顧詆為小兒語,不知何處有此等小兒能具如許胸襟也。(《魯巖所學集》)
方東樹:起四句且敘且寫,一往浩然。五六句對意流行。收尤豪放,此所謂寓單行之氣于排偶之中也。(《昭昧詹言》卷二十)
胡曉明、秦靜梅:此詩氣勢豪放,明白如話,卻無曲折之致,正顯黃詩平易之風格。(《宋代詩歌評點》)
作者簡介
黃庭堅(1045年6月12日—1105年9月30日),字魯直,乳名繩權,號清風閣、山谷道人、山谷老人、涪翁、涪皤、摩圍老人、黔安居士、八桂老人,謚號文節,世稱黃山谷、黃太史、黃文節、豫章先生。宋江南西路洪州府分寧人(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祖籍浙江省金華市。北宋詩人黃庶之子,南宋中奉大夫黃相之父。北宋大孝子,《二十四孝》中“滌親溺器”故事的主角。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江西詩派開山之祖。
黃庭堅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黃庭堅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游學于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士”。黃庭堅的詩,被蘇軾稱為“山谷體”。黃庭堅的書法獨樹一格,自成一家,他和北宋書法家蘇軾、米芾和蔡襄齊名,世稱為“宋四家”。在文學界,黃庭堅生前與蘇軾齊名,時稱“蘇黃”。作品有《山谷詞》《豫章黃先生文集》等。
治平四年(1067年),黃庭堅進士及第,歷任葉縣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泰和縣知縣、德平鎮監、秘書省校書郎、《神宗實錄》編修官、集賢校理、國史局編修官、起居舍人、宣州知州、鄂州知州、涪州別駕、宣議郎監鄂州、奉議郎兼寧國軍判官、朝奉郎兼舒州知州、吏部員外郎、太平州知州等職。1105年,黃庭堅病逝于宜州南樓,享年61歲。而后,宋高宗追贈黃庭堅為“龍圖閣大學士”。1265年,宋度宗追贈黃庭堅謚號:文節。黃庭堅一生為官清正,治學嚴謹,以文壇宗師、孝廉楷模垂范千古。
詞句注釋
⑴快閣:在吉州泰和縣(今屬江西)東澄江(贛江)之上,以江山廣遠、景物清華著稱。
⑵癡兒了卻公家事:意思是說,自己并非大器,只會認真從官事。癡兒,作者自指。《晉書·傅咸傳》載楊濟與傅咸書云:“天下大器,非可稍了,而相觀每事欲了。生子癡,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也,了事正作癡,復為快耳。”這是當時的清談家崇尚清談,反對務實的觀點,認為一心想把官事辦好的人是“癡”,黃庭堅以“癡兒”自許。了卻,完成。
⑶東西:東邊和西邊 。指在閣中四處周覽。倚:倚靠。
⑷落木:落葉。
⑸澄江:指贛江。澄,澄澈,清澈。
⑹“朱弦”句:《呂氏春秋·本味》:“鐘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朱弦:這里指琴。佳人:美人,引申為知己、知音。
⑺“青眼”句:《晉書·阮籍傳》:“(阮)籍又能為青白眼,見禮俗之士,以白眼對之。及嵇喜來吊,籍作白眼,喜不懌而退。喜弟康聞之,乃赍酒挾琴造焉,籍大悅,乃見青眼。”青眼:黑色的眼珠在眼眶中間,青眼看人則是表示對人的喜愛或重視、尊重,指正眼看人。白眼指露出眼白,表示輕蔑。聊:姑且。
⑻弄:演奏。
⑼與白鷗盟:據《列子·黃帝》:“海上之人有好漚(鷗)鳥者,每旦之海上從漚鳥游,漚鳥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聞漚鳥皆從汝游,汝取來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漚鳥舞而不下也。”后人以與鷗鳥盟誓表示毫無機心,這里是指無利祿之心,借指歸隱。
譯文
我并非大器,只會認真做官事,忙碌了一天了,趁著傍晚雨后初晴,登上快閣來放松一下心情。舉目遠望,時至初冬,萬木蕭條,天地更顯得闊大。而在朗朗明月下澄江如練分明地向遠處流去。友人遠離,早已沒有弄弦吹簫的興致了,只有見到美酒,眼中才流露出喜色。想想人生羈絆、為官蹭蹬,還真不如找只船坐上去吹著笛子,漂流到家鄉去,在那里與白鷗做伴逍遙自在難道不是更好的歸宿。
創作背景
此詩作于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時黃庭堅在吉州泰和縣(今屬江西)任知縣,公事之余,詩人常到“澄江之上,以江山廣遠,景物清華得名”(《清一統治·吉安府》)的快閣覽勝。此時作者三十八歲,在太和令任上已有三個年頭。
【黃庭堅登快閣的賞析】相關文章:
黃庭堅《登快閣》翻譯及賞析04-20
登快閣黃庭堅拼音02-19
登快閣黃庭堅原文05-08
登快閣原文翻譯黃庭堅11-17
登快閣宋黃庭堅全文注釋翻譯及原著賞析11-07
登快閣賞析06-06
黃庭堅《登快閣》閱讀練習及答案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