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原文、注釋及賞析

時間:2024-09-13 22:30:47 浣溪沙 我要投稿

浣溪沙原文、注釋及賞析(集合15篇)

浣溪沙原文、注釋及賞析1

  原文:

  浣溪沙·琴川慧日寺蠟梅

  宋代:吳文英

  蝶粉蜂黃大小喬。中庭寒盡雪微銷。一般清瘦各無聊。

  窗下和香封遠訊,墻頭飛玉怨鄰簫。夜來風雨洗春嬌。

  譯文:

  蝶粉蜂黃大小喬。中庭寒盡雪微銷。一般清瘦各無聊。

  窗下和香封遠訊,墻頭飛玉怨鄰簫。夜來風雨洗春嬌。

  注釋:

  封:用來裝信、錢等物的紙套,這里引申為寄來。

  遠訊:遠方的消息。

  賞析:

  上片開頭“蝶粉”一句,狀物擬人,盛贊蠟梅。言蠟梅花外黃而芯粉紅,香氣撲鼻,婷婷而立又好像三國時聞名東吳的絕色佳人“大小二喬”。“中庭”兩句,寫景寄情。言慧日寺的庭院中雖因日照而已有暖意,但四周墻角還殘留著積雪,這也是點出了蠟梅開花的時令。幾株蠟梅樹悄立庭院,滿樹無葉而花,與賞花的詞人一樣顯得清瘦無聊,真是失意人對苦命花,使詞人頓生“同病相憐”之感。

  下片寫觀花后的.聯想。“窗下”三句,言詞人雖是站在遠處窗下,但還是能聞到陣陣蠟梅花香撲鼻而來,仿佛感受到了春姑娘已從遠方啟程而來的信息。但是寺院的墻外卻飄過來一陣陣似怨似泣的玉簫聲,它好像是在哀嘆著,眼前這滿樹的蠟梅,若經過一夜風雨吹打,就會落英繽紛,零落成泥了。這里是感嘆“良辰美景”難以永留。

浣溪沙原文、注釋及賞析2

  浣溪沙·題丁兵備丈畫馬

  清代:王鵬運

  原文:

  苜蓿闌干滿上林,西風殘秣獨沉吟。遺臺何處是黃金?

  空闊已無千里志,馳驅枉抱百年心。夕陽山影自蕭森。

  注釋:

  上林:上林苑,漢代長安苑囿,漢武帝自西域引入苜蓿,植于上林苑以飼馬。

  空闊:反用杜甫詩“所向無空闊”句。

  賞析:

  此詞借詠馬自訴懷才不遇。用典自然。“空闊已無千里志,馳驅枉抱百年心”,亦馬亦人,語意雙關。抒寫了內心的感慨。“夕陽山影自蕭森。”飄逸、空靈,為全詞增添情致。

浣溪沙原文、注釋及賞析3

  原文:

  浣溪沙·春情

  宋代: 蘇軾

  道字嬌訛語未成。未應春閣夢多情。朝來何事綠鬟傾。

  彩索身輕長趁燕,紅窗睡重不聞鶯。困人天氣近清明。

  譯文:

  道字嬌訛語未成。未應春閣夢多情。朝來何事綠鬟傾。

  睡夢中柔聲細語吐字不清, 莫非是情郎來到她的夢中? 假如不是跟他夢中歡會呀, 為何見她早起時發髻斜傾?

  彩索身輕長趁燕,紅窗睡重不聞鶯。困人天氣近清明。

  秋千上她象燕子身體輕盈, 紅窗內她睡得甜不聞鶯聲。那使人困意濃濃的天氣呀, 已不知不覺地快要到清明。

  注釋:

  道字嬌訛(é)語未成。未應春閣夢多情。朝來何事綠鬟(huán)傾。

  “道字”二句:意謂少女說話時咬字不準,還不應在閨房中做多情的春夢。 朝來句:謂低頭沉思不知何故。

  彩索身輕長趁燕,紅窗睡重不聞鶯(yīng)。困人天氣近清明。

  趁燕:追上飛燕。這句寫蕩秋千。 睡重不聞鶯:睡得很濃連鶯啼聲也聽不見。因人天氣:指使人困倦的暮春天氣。

  賞析:

  這首詞體現了作者對婉約詞的一個極好的開拓與創新。詞中以含蓄蘊藉、輕松幽默的語言,描寫一位富裕家庭懷春少女的天真活潑形象。整首詞新穎工巧,清綺細致,雅麗自然,表現人物形象不僅能曲盡其形,且能曲盡其神,曲盡其理,顯示出非凡的藝術功力。

  上片寫少女朝慵初起的嬌態。首句寫少女夢囈中吐字不清,言不成句,意表現少女懷春時特有的羞澀心理。接下來二句語含諧趣,故設疑云:如此嬌小憨稚的姑娘是不會被那些兒女情事牽扯的吧,那為什么早晨遲遲不起云鬟半偏呢?以上幾句將少女的春情寫得若有若無,巧妙地表現了情竇初開的少女的心理特點。

  詞的`下片通過少女蕩秋千和晝眠這兩個生活側面的描寫,寫她貪玩好睡的憨態。姑娘白天秋千上飛來蕩去,輕捷靈巧的身子有如春燕。可是,晚上躺下來以后,她就一覺睡到紅日當窗,鶯啼戶外,仍是深眠不醒。少女白晝酣眠,是為排遣煩憂,作者卻說是因為快要到清明了,正是困人的季節。

  這首詞傳神地描寫了少女春天的慵困意態,寫出了少女懷春時玫瑰色的夢境。寫作上,它撮筆生新,不落陳套,始終圍繞少女春日貪睡這一側面,用饒有情致的筆調加以渲染,使一位懷春少女的神思躍然紙上,呼之欲出。詞以上下問答的形式寫出,這種結構造成了一種意深筆曲的效果,而無一眼見底的單調淺薄之感。

浣溪沙原文、注釋及賞析4

  原文:

  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

  近現代:毛澤東

  長夜難明赤縣天,百年魔怪舞翩躚,人民五億不團圓。

  一唱雄雞天下白,萬方樂奏有于闐,詩人興會更無前。

  譯文:

  長夜難明赤縣天,百年魔怪舞翩躚,人民五億不團圓。

  赤縣神州千百年來陷入暗無天日的黑夜中,近百年來外族入侵,在中國橫行霸道,好似群魔亂舞,五億各族人民無法團圓。

  一唱雄雞天下白,萬方樂奏有于闐,詩人興會更無前。

  雄雞一聲長鳴,報道中國大地已經天亮了,各民族在祖國的生日大典上奏起歡樂的樂章,這其中包括新疆兒女的甜美歌聲,詩人們欣喜唱和興致無邊。

  注釋:

  長夜難明赤縣天,百年魔怪舞翩(piān)躚(xiān),人民五億不團圓。

  浣溪沙:詞牌名,唐教坊(音樂學校)里曲子的名稱。赤縣:指中國。《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介紹戰國末騶(zou鄒)衍的說法:中國名曰赤縣神州。百年魔怪舞翩躚: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時起,外國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侵略者開始侵入中國。他們和他們的走狗在中國橫行霸道,好似群魔亂舞。人民五億:五億各族人民。

  一唱雄雞天下白,萬方樂奏有于闐,詩人興會更無前。

  于闐: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南部縣名,1959年改于田。當地人民以能歌善舞著名。這里借指新疆文工團所表演的音樂歌舞節目。萬方:古人稱國族為方,《易經》“有鬼方”。樂奏:1958年9月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詩詞十九首》中誤植為《奏樂》。興會:興致、興趣。

  賞析:

  這是一首揭露舊中國的黑暗現實、贊美新中國民族大團結的史詩,是舊時代結束、新紀元開始的雄偉鐘聲。全詞首先從聯歡晚會的熱烈景象觸景生情,聯想到舊中國的悲慘情景;然后筆鋒轉而頌揚國慶晚會上的濃烈氣氛,喻示了新中國各族人民大團結、共創繁榮局面的美好前景。

  上闋是對舊中國長期黑暗統治的揭露與批判。

  “長夜難明赤縣天,百年魔怪舞蹁躚,人民五億不團圓”,一氣呵成,不容停頓。這是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到解放前夕百年歷史的沉痛概括:暗無天日,群魔亂舞,人民受苦。“長夜”,是100年的漫漫長夜。“難明”,多少次艱苦卓絕的斗爭也難以掀翻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魔怪舞蹁躚”,這是指帝國主義和國內反動派及其卵翼下的種種黑暗勢力沆瀣一氣,張牙舞爪,為所欲為。人民“不團圓”,既有無法幸福美滿,又有各族人民不能團結一致、和睦相處之意。

  為此我們可以沉浸在百年歷史的回憶中:1840年的鴉片戰爭,1856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1883年的中法戰爭,1894年的中日甲午戰爭,1900年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37年日本全面侵華戰爭,列強對中國的侵凌,掠奪接連不斷。國內的反動派有清王朝、北洋軍閥和蔣介石政府,相繼統治,盤剝人民。這是一幅歷史的長卷,顯現中國百年歷史的滄桑;正是內外反動派的壓迫和剝削,造成了各族人民的苦難。

  然而,歷史總是在對立統一中發展。“百年魔怪”的對立面是“人民五億”。人民不能忍受“魔怪”的欺壓,奮力反抗。多少志士仁人,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后繼。在百年歷史中,最為鮮明的有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有1919年的五四運動,而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后,更成為砥柱中流,領導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涓涓細流歸大海,人民終于戰勝“魔怪”而勝利,1949年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就是“一唱雄雞天下白”。

  下闋,詩人的思路返回到了眼前盛典上的歡樂場面。各族人民載歌載舞,歡慶國慶節,表現出了人民歡樂、祥和、幸福的新生活,展示了新中國光輝燦爛的前景。“一唱雄雞天下白”,是李賀“雄雞一聲天下白”的倒裝。雄雞一聲長鳴,報道中國大地已經天亮了,而“唱”字更高亢、激越,仿佛是從人們心底噴出來的激情,道盡了人們擺脫漫漫長夜、迎來紅日曙光的歡樂心情。說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武裝力量是偉大的,從建立工農武裝,到二萬五千里長征,從抗戰勝利到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最終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昂首看天,覺得天格外晴朗,人民當家作主人的喜悅心情洋溢在字里行間。

  “萬方樂奏有于闐”,用眼前之事表達人民的歡樂、各民族的大團結,與“人民五億不團圓”對照。于闐,古代西域國名,這里代指新疆歌舞團。“萬方”,四面八方,指全國各族人民。新中國成立,各族人民當家作主,歡欣鼓舞。他們以絢麗的舞蹈、諧美的歌唱表達自己的心聲。上片“百年魔怪舞蹁躚”,下片“萬方樂奏有于闐”,正是天翻地覆的變化,歡樂的人民取代了橫行的妖魔鬼怪,成為國家的`主人。

  “詩人興會更無前”,這里的詩人不僅指柳亞子,也指詩人自己,更泛指全國的文藝工作者,詩人的興致是以前所沒有的。一方面說明詩人應感知新生活、歌頌新生活,是對包括柳亞子在內的文藝工作者的肯定與勉勵,另一方面說明詩人堅信未來的中國將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代都更偉大和壯麗,堅信新中國的繁榮昌盛、安定團結也是前所未有的。

  這首詞上下兩闋巧妙運用對比手法,極其鮮明地寫出了新舊社會天上人間的反差。上闋寫舊中國,下闋寫新中國,而上下兩闋又互相呼應,作者以舊社會的黑暗反襯新社會的“天下白”,以群魔亂舞反襯各族人民的歡慶歌舞,以舊社會的四分五裂反襯新社會的民族大團結。這樣強烈的對比不能不震撼人心。

浣溪沙原文、注釋及賞析5

  [宋]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一向年光有限身1,等閑離別易銷魂2。酒筵歌席莫辭頻3。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4。

  注釋:

  1一向:即一晌(shǎng),片刻、片時之意。有限身:有限的生命。

  2等閑:隨便、輕易。銷魂:傷神、愁苦。

  3莫辭頻:不要嫌酒筵歌席太頻繁。

  4“不如”句:化用唐元稹《會真記》中鶯鶯詩:“還將舊來意,憐取眼前人。”憐,愛。此句又見作者《木蘭花》詞:“不如憐取眼前人,免更勞魂兼役夢。”

  賞析:

  本篇也是《珠玉詞》中的名作,其傳誦之廣遠,幾乎可與同調名的“一曲新詞酒一杯”一闋相比美。詞的主旨,不過是傷別念遠,嘆時光之有限,主張及時行樂。表現手法也很簡單,取眼前景物人事,以排遣愁懷。首句,嘆年光有限;次句,言離別傷神;第三句,直言以酒自遣,及時行樂;過片兩句承“離別銷魂”而來,抒發其特大特深的宇宙人生之感慨。末句忽作轉語,主張:與其徒勞無益地傷離念遠,不如憐取眼前,取樂于當下。這首詞之所以能夠打動人心,引起千年以來眾多讀者的共鳴,主要原因在于它“情中有思”,在尋常感情的抒寫中表現了對于宇宙人生的哲理性的體悟。試看詞中雖然嘆人生之有限,傷春光之短暫,恨情人之遠離,但卻不一味地沉溺于感傷與愁苦之中,而是善于自我排遣,跳出愁城,對人生進行一種理性的節制和反省;在認識到一味“念遠”、“傷春”之徒勞無益以后,詞人轉而采取曠達超脫的.人生態度,做出了“不如憐取眼前人”的理性的選擇。誠如葉嘉瑩所指出的:“至于‘不如憐取眼前人’一句,它所使人想到的也不僅僅是‘眼前’一個‘人’而已,而是所該珍惜把握的現在的一切。”(《大晏詞的欣賞》)本篇所借以打動人心的,主要就是這種既實在又超脫、既認真卻不拘執的人生態度。這樣的人生態度,是不該被定性為“消極思想”的。

浣溪沙原文、注釋及賞析6

  原文:

  浣溪沙·肯把離情容易看

  清代:納蘭性德

  肯把離情容易看,要從容易見艱難。難拋往事一般般。

  今夜燈前形共影,枕函虛置翠衾單。更無人與共春寒。

  譯文:

  肯把離情容易看,要從容易見艱難。難拋往事一般般。

  只有離愁別緒最讓人難以釋懷,想看淡一些,卻終于無法做到,每一件往事都纏著我不肯離去。

  今夜燈前形共影,枕函虛置翠衾單。更無人與共春寒。

  今夜燈前只有形影相吊,無法入睡,枕頭和薄被都閑置一邊,更沒有人與我一同忍受這難耐的春寒。

  注釋:

  肯把離情容易看,要從容易見艱難。難拋往事一般般。

  浣溪沙:詞牌名,本唐教坊曲名,又名《浣沙溪》《小庭花》等。雙調四十二字,五平韻。一般般:一樣樣、一件件。

  今夜燈前形共影,枕函(hán)虛置翠衾(qīn)單。更無人與共春寒。

  翠衾:即翠被,指翡翠羽制成的背帔春寒:春季寒冷的氣候。

  賞析:

  該詞上片以議論開始,后又轉敘述,表達了詞人對妻子的離去的悲痛之情。下片則亦情亦景,直白率真地描寫自己孤單的情景,孤凄婉轉,嫵媚動人。全詞語言直白率露,明白如話,但情韻不減,其孤凄婉轉之情溢于言表,仍不失為一篇佳作。

  “肯把離情容易看,要從容易見艱難。”詞人說得直白,舊時情懷若能說忘便忘,這世問不知道要減去多少百結愁腸,即使幾番平和了心態去面對過往,也經不住點滴回憶從不勝防的縫隙里一路叫囂而來。而所有離別情緒中最令人不堪忍受的,便是生死之隔;所有陳年過往中最折磨人的,便是對亡者的記憶。

  納蘭在妻子盧氏死后雖然沒有追隨而去,以后的生命里也有過別的女人,但他的傷痛和寂寞,卻沒有得到一絲一毫的減少。畢竟,死亡是終極的解脫,而活著,就要選擇與寂寞和絕望為伍,在潮水一般的往事里獨自忍受,甚至沒有一雙可以握著的手。

  “難拋往事一般般”這句則是說有些痛苦,隱藏在內心的角落,不為人知卻深入骨髓,輕輕一碰,就會撕扯血脈一樣地疼痛。無可告解,無法遺忘。細碎的往事一件又一件,想要拋開實在太難。

  “今夜燈前形共影,枕函虛置翠衾單”,話說到這已是字中帶淚,詞人仿佛做了一場短暫的夢,醒來之后,世界已經不是原來的樣子,孤窗明月,寂寂書案,冰冷而難耐:他知道,從此以后再也沒有妻子對他殷勤問暖,為他深夜挑燈,再也沒有羅香偎人,盈盈笑語,牽掛他在外的腳步。

  夜晚,燈光,總是能勾起人無限思緒。 “今夜”、 “燈前”,納蘭遙想起過往,也是自然。而當時獨坐燈前的詞人,看這夜晚,燈光滿滿的,記憶滿滿的,屋里卻是空空的——妻子已經死了——“更無人與共春寒”,如花美眷,已做塵土,風雨消磨生死別,要他如何熬過那些枯竹冷雨的不眠長夜,如何面對孤燈明滅的客里煢煢。

  比起歷代悼亡詞,納蘭詞語句間總有種超出生活更高層次的追求,他所愿只是一雙料峭春寒時能握住的手,只是一個能陪他走到天荒地老的人,這樣的情緒反應在詞句里,就不同于元稹的“貧賤夫妻百事哀”,也沒有蘇東坡夾雜的政治失意,誠如葉嘉瑩先生所說,“沒有大挫折,有清純的一份纖柔婉轉的詞心”。

  這首小令將悼亡的情緒在夜晚燈火的映照下肆意鋪張,在寥寥言語間蜿蜒流轉的是一種滲透骨髓的純粹傷感,一種無法擺脫的心靈痛苦,一種幸福與愛情一去不復返的遺憾。而在這篇以及納蘭幾乎所有的.悼亡詞中,又都有著一種對青春與愛情能夠永生的渴望。或許,他的悲劇不在于盧氏的死亡,也不在于盧氏死亡所帶來的悲傷,而在于盧氏死亡后他心靈無法擺脫的幻滅狀態。字面上心死如灰的背后,是納蘭的迷惘,也是存活于這世間的人們都未看透的,人生的大真實與大虛幻,大歡樂與大悲哀。

浣溪沙原文、注釋及賞析7

  原文:

  浣溪沙·清潤風光雨后天

  宋代:晁端禮

  清潤風光雨后天。薔薇花謝綠窗前。碧琉璃瓦欲生煙。

  十里閑情憑蝶夢,一春幽怨付鯤弦。小樓今夜月重圓。

  譯文:

  清潤風光雨后天。薔薇花謝綠窗前。碧琉璃瓦欲生煙。

  十里閑情憑蝶夢,一春幽怨付鯤弦。小樓今夜月重圓。

  注釋:

  清潤風光雨后天。薔薇花謝綠窗前。碧琉璃瓦欲生煙。

  十里閑情憑蝶夢,一春幽怨付鯤(kūn)弦。小樓今夜月重圓。

  蝶夢:《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為蝴蝶。”后因稱夢為“蝶夢”。鯤弦:即鹍弦。

  賞析:

  這首詞上片寫夏日雨后,風光清潤。綠窗前薔薇初謝,琉璃瓦如美玉生煙。下片抒情,閑情寄夢,幽怨入曲,而結以小樓月圓,不盡之情復歸于寫景,彌覺雋永。

浣溪沙原文、注釋及賞析8

  原文:

  浣溪沙·脂粉塘空遍綠苔

  清代:納蘭性德

  脂粉塘空遍綠苔,掠泥營壘燕相催。妒他飛去卻飛回。

  一騎近從梅里過,片帆遙自藕溪來。博山香燼未全灰。

  譯文:

  脂粉塘空遍綠苔,掠泥營壘燕相催。妒他飛去卻飛回。

  閨閣外的溪塘已經長滿青苔,那飛來飛去銜泥建巢的燕子,讓人妒忌。嫉妒它飛走了又飛回來,想讓自己的心上人回來卻無法實現。

  一騎近從梅里過,片帆遙自藕溪來。博山香燼未全灰。

  只能想象自己的愛人騎著駿馬從近處的梅里經過,或是駕一片白帆從遙遠的藕花深處而來。可惜這僅有的一點愿望只是想像罷了,只能對著那博山爐中似盡非盡的香燼發呆。

  注釋:

  脂粉塘空遍綠苔(tái),掠泥營壘(lěi)燕相催。妒他飛去卻飛回。

  浣溪沙:詞牌名,小令,又名《滿院春》《小庭花》等,因西施浣紗的故事而得名。雙調,四十二字,前段三句,三平韻,后三句,兩平韻。脂粉塘:江南溪名,傳說為春秋時西施沐浴之溪塘。南朝梁任舫《述異記》:“吳故宮有香水溪,俗云西施浴處,又呼為脂粉塘。吳王宮人灌妝于此溪上源,至今馨香。”這里指閨閣之外的溪塘。營壘(yíng):營建巢穴。

  一騎近從梅里過,片帆遙自藕(ǒu)溪來。博山香燼(jìn)未全灰。

  梅里:江南地名,傳說為吳國始祖太伯的居處。片帆:孤舟,一只船。藕溪:在江蘇無錫西北。博山:古香爐名,因爐蓋上的.造型似傳聞中的海中名山博山而得名。香燼:謂爐中的香已燒完。

  賞析:

  上片寫燕子銜泥來去的實景,借以表達離情凄涼。下片寫對于戀人歸來場景的想象,表現了主人公的思念之情。最后之句既是景句又是情語,香未燃燼也意味著心猶未泯的內蘊,含婉凄清之至。全詞清新淡雅、靜穆閑適,頗具有美妙的情趣。

  上片寫的是實景,開篇便是景色的渲染,寫脂粉塘空曠只剩鋪滿的綠苔,早已失卻了昔時景象。納蘭句中的脂粉塘,實為女主人公閏閣之外的溪塘。女子之心細膩敏感,心有戚戚,窗外的溪塘都如同著了凄涼的顏色。還未分別之時,那溪塘都如同脂粉塘那般令人迷醉。可相離許久,溪塘都不似繁華,逐漸蕭條。眼中之景,都像蒙了灰一樣。此時又見大地春回,燕子掠泥而飛,好像是相互催促著,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可佇立至此,等不到思念之人執手相看,凈是看燕子雙雙來去,怎的都高興不起來。連燕子都有相伴的幸福,為何遲遲等不到思念之人的歸來。離情凄涼,心愛之人不能在這景色中相伴,連那雙飛的燕子都要去嫉妒一番。

  下片寫閨中女子十分思念自己的心上人,希望他能夠盡快回到自己的身邊。景則是虛寫,由女主人公的幻覺化出,即她盼望著所思念的人從近處梅林里出現,或從藕溪中歸來。可嫉妒又有何用,無奈凄涼,只得怨那離別,讓人愈發想念。恍惚,思念愈深,好似幻覺中他正輕騎從近處的梅園出現,又像是坐著小舟,從遙遠的藕溪歸來。晏殊之詞浮于腦際:“無窮無盡是離愁,天涯地角尋思遍。”弱女子的相思之情全都寄托在那天涯海角的期待上,哪天心愛之人將從那里歸來,想象連連,好似夢了一場,醒來之時,甚是凄楚。臆想之辭,尤其感人。癡心人如此,令人動容。人生自是有情癡。這相思近癡的女子,不知道愛人歸來之日是何時,也只得想象重逢之景,一次一次,念了一千遍,癡了一千遍,再見會是怎樣的場景。好似要把所有的可能都羅列一遍,要讓自己重逢之時,不至于情緒失控,號啕大哭一般。最后一句,博山爐中香已燒完,卻未燃盡。言有義,意無窮。女子大概是注視著爐里升起的裊裊香煙,心里是比這繚繞的輕煙更剪不斷理還亂的愁緒。香已燃盡這一意象,充滿讓人沉醉的力量。煙未散盡,女子的愁緒不能窮盡,等待歸期到來的日子也不知到何時才盡,頓顯凄清之至,哀婉無奈。納蘭寫如此一名癡情的女子想要訴說的是何種深情,這女子寫的是他日夜思念的愛人,還是他自己內心成癡的愁,納蘭未給出答案。遙寄相思,等待的愛情最是苦痛,卻又讓人欲罷不能。

  此篇不乏女子羅曼蒂克的小情懷,表達了女子幽怨綿遠的相思。詞中運用白描,清麗簡淡,描摹如畫。全詞清新淡雅、靜穆閑適,頗有美妙的情趣。

浣溪沙原文、注釋及賞析9

  原文:

  浣溪沙·初夏

  明代: 葉小鸞

  香到酴醾送晚涼,荇風輕約薄羅裳。曲闌憑遍思偏長。

  自是幽情慵卷幌,不關春色惱人腸。誤他雙燕未歸梁。

  注釋:

  香到酴(tú)醾(mí)送晚涼,荇(xìng)風輕約薄羅裳。曲闌憑遍思偏長。

  酴醾:一種初夏開花的觀賞植物。荇:荇菜。

  自是幽情慵(yōng)卷幌(huǎng),不關春色惱人腸。誤他雙燕未歸梁。

  慵:懶散。幌:布幔。此指窗簾。

  賞析:

  初夏傍晚,酴醾飄香,荇風輕約,詞人曲闌憑遍,情思悠長,以至忘了卷簾,耽擱了雙燕歸梁。全詞著墨纖細,抒懷曲婉,表現出女詞人體物的精微和詠物的'巧思。

浣溪沙原文、注釋及賞析10

  原文:

  一幅云藍一葉舟,隔江山色鏡中收。夕陽芳草滿汀洲。客里鶯花繁似錦,春來情思膩于油。蘭橈扶夢駐東流。

  譯文:

  一幅云藍一葉舟,隔江山色鏡中收。夕陽芳草滿汀洲。客里鶯花繁似錦,春來情思膩于油。蘭橈扶夢駐東流。

  注釋:

  一幅云藍一葉舟,隔江山色鏡中收。夕陽芳草滿汀(tīng)洲。客里鶯花繁似錦,春來情思膩(nì)于油。蘭橈(ráo)扶夢駐東流。

  鏡:謂水明如鏡。汀洲:水邊或水中平地。蘭橈:裝飾華美的舟船。東流:安徽東流縣,現與至德合并為東至縣。

  賞析:

  在藍天白云和綠水碧波之間,一葉小舟悠然而來,遠山倒映在水中,夕陽灑滿岸邊芳草。舟中人不禁為繁花似錦的春色深深陶醉,于是駐橈于東流。末句“扶夢”二字,穎異可喜。

浣溪沙原文、注釋及賞析11

  原文:

  浣溪沙·一半殘陽下小樓

  清代:納蘭性德

  一半殘陽下小樓,朱簾斜控軟金鉤。倚闌無緒不能愁。

  有個盈盈騎馬過,薄妝淺黛亦風流。見人羞澀卻回頭。

  譯文:

  一半殘陽下小樓,朱簾斜控軟金鉤。倚闌無緒不能愁。

  黃昏時分,夕陽依依,暮掩小樓,朱簾斜斜垂掛在軟金鉤上。依靠著欄桿,看那殘陽斜暉,心中難掩愁緒。

  有個盈盈騎馬過,薄妝淺黛亦風流。見人羞澀卻回頭。

  那位盈盈動人的女子騎馬而過,她略施薄妝,淺描眉黛,卻也別有一番嫵媚風流。她見到有陌生人就臉生紅暈,神情羞澀卻又回頭顧盼。

  注釋:

  一半殘陽下小樓,朱簾斜控軟金鉤。倚闌(lán)無緒不能愁。

  斜控:斜斜地垂掛。控,下垂、彎曲貌。闌:同“欄”,欄桿。無緒:指沒有心情,百無聊賴。

  有個盈盈騎馬過,薄妝淺黛(dài)亦風流。見人羞澀卻回頭。

  盈盈:謂儀態美好。此處代指儀態美好之人。盈,與“贏”同,容貌之意。薄妝淺黛:指妝容淡雅。淺黛:謂眉畫的淺淡。風流:指動人的風韻。

  賞析:

  該篇采用敘事的手法,正所謂“詞宜抒情,或直發胸臆,或假以興象,而敘事者少見”。所以顯得更為奇妙。

  上片情語出之于景語,寫女子意興闌珊之貌。首句點明時間是黃昏,正是夕陽西下時分,朱簾斜斜地垂掛在軟軟的金鉤上,一副頗無心情的懶散樣子。“倚闌無緒不能愁”是說這位女子倚靠著闌桿,心緒無聊,而又不能控制心中的憂愁。此三句以簡潔省凈之筆墨描摹了一幅傍晚時分深閨女子倚欄懷遠圖,為下闋騎馬出游做好鋪墊。

  下片亦刻畫了一個小的場景,但同時描繪了一個細節,活靈活現地勾畫出這位閨中女子懷春又羞怯的形象。“有個盈盈騎馬過”一句,清新可喜,與李清照“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有異曲同工之妙。特別是“盈盈”一詞,形容女子,有說不出的熨帖生動。“薄妝淺黛亦風流”一句則凸現了她的風情萬種,“薄”、“淺”形容她的容貌,“亦”字說她稍加打扮就很漂亮。末句言,“見人羞澀卻回頭”。這只是少女一個極細微的,幾乎叫人難以察覺的動作,詞人卻捕捉到了,輕輕一筆,就活靈活現地勾畫出閨中女子懷春又嬌羞的復雜心情。可以說騎馬少女薄妝淺黛羞澀回頭的神態,把原本顯得低沉的.夕陽、小樓、斜掛的朱簾、軟垂的金鉤及無聊的心緒襯托為一幅情景交融、極具美感的畫卷,讀來口角生香,有意猶未盡之感。

浣溪沙原文、注釋及賞析12

  原文:

  浣溪沙·云淡風高葉亂飛

  五代:顧敻

  云淡風高葉亂飛,小庭寒雨綠苔微,深閨人靜掩屏帷。

  粉黛暗愁金帶枕,鴛鴦空繞畫羅衣,那堪辜負不思歸!

  譯文:

  云淡風高葉亂飛,小庭寒雨綠苔微,深閨人靜掩屏帷。

  粉黛暗愁金帶枕,鴛鴦空繞畫羅衣,那堪辜負不思歸!

  注釋:

  云淡風高葉亂飛,小庭寒雨綠苔(tái)微,深閨人靜掩屏帷(wéi)。

  綠苔微:綠色的苔蘚稀微。

  粉黛(dài)暗愁金帶枕,鴛鴦空繞畫羅衣,那堪辜負不思歸!

  粉黛:以婦女的妝飾借代為婦女。金帶枕:精美的`枕頭。

  賞析:

  這首詞寫閨情。上片描繪了一幅春深人靜的景象。下片寫女子見到了羅衣上的鴛鴦繡圖,自然聯想到自己的孤單,深感自己所懷念的男子辜負了她的一片深情。

浣溪沙原文、注釋及賞析13

  原文:

  浣溪沙·七夕年年信不違

  五代: 毛文錫

  七夕年年信不違,銀河清淺白云微,蟾光鵲影伯勞飛。

  每恨蟪蛄憐婺女,幾回嬌妒下鴛機,今宵嘉會兩依依。

  譯文:

  七夕年年信不違,銀河清淺白云微,蟾光鵲影伯勞飛。

  每恨蟪蛄憐婺女,幾回嬌妒下鴛機,今宵嘉會兩依依。

  注釋:

  七夕年年信不違,銀河清淺白云微,蟾(chán)光鵲影伯勞飛。

  七夕句:用牛郎織女的故事。光鵲影:月亮之光,鵲橋之影。伯勞:鳥名,又名鵙。

  每恨蟪(huì)蛄(gū)憐婺(wù)女,幾回嬌妒下鴛機,今宵嘉會兩依依。

  蟪蛄:蟬的一種,吻長,黃綠色,夏秋能鳴。婺女:又稱“女宿”,星名,二十八宿之一。鴛機:織錦機。

  賞析:

  這首詞用牛郎與織女七夕相會的故事,含蓄地寫了一對年輕男女的幽會,時機難得,兩情依依。并對“蟪蛄”、“婺女”這類的'自然現象加以人格化,表現了女子妒人多歡而己少歡的幽恨。全詞流暢深沉,含蓄耐思。《栩莊漫記》評此詞“意淺辭庸,味如嚼蠟”,似不允當。

浣溪沙原文、注釋及賞析14

  原文:

  浣溪沙·粉上依稀有淚痕

  粉上依稀有淚痕,郡庭花落欲黃昏,遠情深恨與誰論?

  記得去年寒食日,延秋門外卓金輪,日斜人散暗銷魂。

  注釋:

  ①郡庭:郡齋之庭。

  ②延秋門:長安禁苑中宮庭24所,西面二門,南曰延秋門,北曰元武門。

  ③卓:立也; 金輪:車輪。

  賞析:

  作品賞析

  評解: 又是落花滿庭,夕陽斜照的時候了。而心上人卻一去不歸。遠情深恨,向誰訴說!回想起來,不覺愁思百結,令人銷魂。全詞寫得孤寂冷落。詞中含蓄委婉地表露了離別相思之情。

  集評: 俞陛云《唐五代兩宋詞選釋》:此詞紀初別,淚痕界粉,起句便從對面著筆,則“日斜人散”,銷魂者不獨一人也。全詞情殷語婉,六朝之余韻也。作者《謁金門》詞,結句云“早是相思腸欲斷,忍教頻夢見”,情致與此相似。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日斜人散,對此者誰不銷魂?

浣溪沙原文、注釋及賞析15

  原文:

  浣溪沙·莫許杯深琥珀濃

  宋代:李清照

  莫許杯深琥珀濃,未成沉醉意先融。疏鐘已應晚來風。

  瑞腦香消魂夢斷,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時空對燭花紅。

  譯文:

  莫許杯深琥珀濃,未成沉醉意先融。疏鐘已應晚來風。

  不要說這酒杯太深,如琥珀般的酒太濃,而未醉即已意蝕魂消。晚風陣陣,伴隨著傳來的時遠時近的鐘聲。

  瑞腦香消魂夢斷,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時空對燭花紅。

  瑞腦香漸漸熄滅,我從夢中醒來,如辟寒金鳥一樣的金釵太小,頭髻都松了。就這樣清醒著,獨自對著寂寞燃燒的紅燭。

  注釋:

  莫許杯深琥(hǔ)珀(pò)濃,未成沉醉意先融(róng)。疏鐘已應晚來風。

  琥珀:這里指色如琥珀的美酒。融:形容酒醉恬適的意態。

  瑞(ruì)腦香消魂夢斷,辟寒金小髻(jì)鬟(huán)松。醒時空對燭花紅。

  瑞腦:一種名貴的'香,傳說產于交趾,如蟬蠶形。辟寒金:相傳昆明國有一種益鳥,常吐金屑如粟,鑄之可以為器。這里借指首飾。辟寒金小:猶云簪、釵小。燭花:猶燈花。燭芯燃燒后,馀燼結成的花形。相傳燈花是喜事的征兆,亦當是詞人心中希望的象征。

  賞析:

  此為閨情詞。全詞含蓄蘊藉,頗得婉約之妙。清人王士禎說“婉約以易安為宗”(《花草蒙拾》)。其婉約特色,一是表現在抒寫惜春悲秋的柔情上;二是藝術上委婉、含蓄。此詞上片寫飲酒,下片寫醉眠,通篇表現的是閨愁,主要采用“映襯法”,詞作情景交融,“情中景,景中情。”(《姜齋詩話》)

  開頭寫“莫許杯深琥珀濃”,以深杯濃酒來消愁,其愁緒綿綿可想而知。““未成沉醉意先融”意謂酒雖然沒有喝多少,心卻已經醉了。此詞開頭以飲酒說愁訴恨,情思深沉,卻又似不甚經意,這種淡中寓濃、似淡實濃的詞句,頗得雋永。“瑞腦香消魂夢斷,辟寒金小髻鬟松”兩句則是進一步描繪女主人公輾轉不寐的綿綿愁思。香已消,魂夢斷,可見夜之漫長而夢寐難成。金釵小,髻鬟松,則以金釵之小來反襯發鬟之亂,進一步表現女詞人的反側床席、無法成眠之狀,從而以人物情狀來勾畫人物愁情。結句“醒時空對燭花紅”點題,將女主人公的滿懷愁緒以景物映襯而出,景語實為情語。

  全詞在語言錘煉上也是頗見功力的。首先是精煉、形象、表現力強。如“莫許杯深琥珀濃”的“深”、“濃”兩字,形象地勾出詞中人即將豪飲之態。又如“應”、“空”是兩個普通字眼兒,在這里卻有極強蘊含力。“應”不僅寫出鐘聲、風聲相互應和的聲響,而且暗示出女主人公深夜不寐之態,披露出人的脈脈愁情;一個‘“空”字又帶出了詞中人的多少寂寥哀怨。“香消魂夢斷”一句中兩個動詞、用得也極為精煉、形象,它生動地勾畫出女主人公夢寐難成之狀。“辟寒金小髻鬟松”句中的“小”、“松”是一對形容詞,而且又是相反相成,鬟愈松,釵愈小,頗有點思辨的味道,以此生動地描繪出詞中人輾轉床側的情態。此句著此二形容詞,大大增強了表現力,它使讀者通過頭飾的描寫,不僅看到人物的情態,而且體察到人物的內心世界。如此精煉、生動的筆墨,令人嘆服。其二,通俗的口語與典雅的用事自然和諧地統一于作品中。“琥珀”、“瑞腦”、“辟寒金”均是典雅富麗之辭,而“杯深”、“晚來風”、“香消魂夢斷”、“髻鬟松”、“燭花紅”等等又是極為通俗、明白如話的口語,這些口語經過錘煉加工,使其與典雅的用語相和諧,體現了“易安體”的顯著特色。

【浣溪沙原文、注釋及賞析】相關文章:

《浣溪沙》原文、注釋及賞析08-30

浣溪沙原文、注釋及賞析11-14

浣溪沙·春情原文、注釋、賞析08-04

浣溪沙原文注釋及賞析(15篇)06-07

浣溪沙的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5-15

《攤破浣溪沙》原文、注釋、賞析02-27

浣溪沙原文注釋及賞析15篇08-07

浣溪沙原文、注釋08-29

浣溪沙原文注釋及賞析(合集15篇)10-28

浣溪沙·庚申除夜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10-02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一区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亚洲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伊人色综合久久精品网 | 日本女子下部视频午夜 | 亚洲96在线观看 |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一区二区y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