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吟》的優質教案
教學目標:
1.熟練朗讀課文,直至背誦。
2.把握課文內容,體會本文感情色彩。
。.理清課文結構,展開合理聯想和想像。
。.增強同學們的求知欲,培養科學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
。ㄗ髡咦ⅲ阂陨夏繕伺c其它地方有部分相同,但并非抄襲,同一作品的教學目標一定有相同的地方)
教學重點與難點:
。.通過朗讀體會詩歌的韻律美和詩歌表達的豐富感情,
。.發揮聯想和想像,認識科學的神奇與人類的偉大。
相關鏈接:16 化石吟 原文——[張鋒]
教學設計:
一、導入:
上課前一分鐘開始播放音樂《木魚石的傳說》
“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精美的石頭會唱歌……它訴說善良……講述美好……”
提問:同學們聽了歌曲,也會想像到,精美的石頭怎么會唱歌呢?它怎樣講述著善良和美好呢?
石頭真的能向我們講述神奇的故事嗎?讓我們共同研讀一首科學抒情詩《化石吟》。
二、朗讀訓練與初步感知:
。.《化石吟》是一首生動優美的科學抒情詩,它向我們展示了億萬年前的神奇景象,并贊美了科學的神奇與人類的偉大。本詩前后呼應,節奏鮮明,音樂性強,易于誦讀,在誦讀中能體會詩人的感情。請聽老師范讀。
(配樂范讀課文):
2.有感知才有思考,請同學們跟讀課文(跟教師朗讀一次)。
。.好詩不厭百回讀,請同學們自由朗讀,并在朗讀中思考問題。
a.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詩的主要內容。b.本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c.本詩可分為幾層,試概括大意。
學生可在自由誦讀中思考,然后討論,討論時要給予充分的時間。討論后教師引導學生明確:
a.本詩寫科學家通過研究化石展現了億萬年前的神奇景象。b.詩歌表達了作者對科學神奇與人類偉大的贊美之情。c.詩歌分為三層:1—2節通過發問,引發聯想;3—6節具體抒寫,無限遐思;7節回應發問,照應開頭。
學生討論,教師明確后,可以再次指導朗讀,為進一步理解詩歌做鋪墊。
三、研讀賞析:
《化石吟》層次分析——[佚名]
對文章的大體內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基本了解,還應學會細致研究好的章節、詞語,以便把握文章的主旨。
。.研讀3—6節,思考下列問題。
a.“你把我的思緒引向遠古”一句在全詩中起什么作用?:
b.怎樣理解“黑色的軀殼裹藏著生命的信息,為歷史留下一本珍貴的密碼”一句?:
c.“時光在你臉上刻下道道皺紋,猶如把生命的檔案細細描畫”是寫人嗎?你是怎樣理解的?
d.當你面對復原的恐龍、猛犸時,你有何感想?(此時可以出示一組圖片,也可以利用課本的圖片。)
e.從詩中找出你喜歡的一句,品味賞析一下,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以上內容在朗讀后由四人小組討論。每組討論一個題,e題每組都要討論。發言時可以展開小組競賽,比比哪個小組思考的最深刻,最有啟迪意義。學生發言可以暢所欲言。假如學生希望教師指點或總結時,教師可做指示:文中的思緒引向遠古,既引起了下文,又表現了作者的思路。之所以是“一本珍貴的密碼”,是因為在化石中,作為生命基本物質的有機化合物還保留著,為科學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刻下道道皺紋”寫的是化石,這是一種比喻,人臉皺紋是生命歷程的寫真,而把化石比作人臉皺紋,不正是地球古生物的檔案嗎?其余的內容,只要想像合理,賞析到位即可。
2.好詩閱讀有節奏,反復吟誦感悟深,重點詞句細品味,聯想想像悟中心。
簡單的內容歸結、板書:
發問想像——遐思飛躍——回答呼應
神奇景色——人類偉大——贊美科學
。.通過導學、探究、學法指導的學習過程,學生可以繼續進行合作、探究式學習,可以調動學生的想像力和從小積累的一些生物知識,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展開聯想和想像,注意將語文知識和自然知識結合。如:“沉睡千年的石頭說了話”能說些什么呢?除課文之外,還能想像些什么?:
a.質疑交流:
研讀文章有哪些思考和體驗,或有哪些疑問?教師與學生可以相互質疑,形成參與式討論。
b.拓展延伸:
◆教師出示錄像或圖片,介紹某種古生物。
◆:學生也可展示自己搜集的材料,做口頭介紹。
四、小結
對化石的研究成果,再現了億萬年前的神奇景象,從而贊美科學的神奇與人類的偉大。
詩中一系列的疑問將人們帶入奇幻的神話般的生物世界,又用優美的語言富有感情地贊頌了會講話的奇異的化石。學習這首詩,讓同學們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像來理解詩中的內容,體會詩人的感情。
五、作業。
相關:話說魚類進化——[老弟] 鳥類的祖先之謎——[佚名] 猛犸象的故事——[佚名]
【《化石吟》的優質教案】相關文章:
化石吟優質教案10-23
《化石吟》優質教案05-31
《化石吟》課文優質教案08-02
化石吟優質教案設計06-18
化石吟優質課教案10-13
《化石吟》優質教學案06-19
《化石吟》優質公開課教案10-27
化石吟教案08-11
《化石吟》教案07-01
《化石吟》教案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