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化石吟》教師教案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化石吟》教師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化石吟》教師教案1
○教學目標
①有感情地誦讀課文,把握內容,體會感情。
②理清結構,展開合理聯想與想像。
③增強求知欲,培養科學精神與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
○教學重點
體會詩歌表達的豐富感情,通過朗讀體會詩歌的韻律美,發揮聯想與想像,認識科學的神奇與人類的偉大。
○課前準備
教師可利用網絡或書籍查閱有關化石的資料,并指導學生搜集有關資料;有條件的地方可組織學生參觀相關展覽,進一步了解生物進化的過程,為學習本課做準備。
○教學內容
《化石吟》是一首科學抒情詩,展示了人類對化石的研究成果,再現了億萬年前的神奇景象,從而贊美科學的神奇與人類的偉大。詩中一系列的疑問將人們帶入奇幻的神話般的生物世界,又用優美的語言富有感情地贊頌了會講話的奇異的化石。學習這首詩,讓同學們展開豐富的聯想與想像來理解詩中的內容,體會詩人的感情。
○教學設計
精心導入
①可采用多媒體電教手段用大屏幕展放有關化石的圖片,并配以音樂、旁白解說,引起學生閱讀的興趣。
②也可用音樂導入:《木魚石的傳說》“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精美的石頭會唱歌……它訴說善良……講述美好……”同學們聽了歌曲,也會想像到,精美的石頭怎么會唱歌呢?它怎樣講述著善良與美好呢?有詩歌寫道:“逝去萬載的世界可會重現,沉睡億年的石頭能否說話?長眠地下剛蘇醒的化石啊,請向我一一講述那奇幻的神話。”石頭真的能向我們講述神奇的故事嗎?讓我們共同研讀一首科學抒情詩《化石吟》。
出示課題及學習目標。
感知內容
在聽讀前,檢查預習練習:讀一讀,寫一寫。
(過渡)《化石吟》是一首生動優美的科學抒情詩,它向我們展示了億萬年前的神奇景象,并贊美了科學的神奇與人類的偉大。本詩前后呼應,節奏鮮明,音樂性強,易于誦讀,在誦讀中能體會詩人的.感情。請聽老師范讀。(配樂范讀課文)
有感知才有思考,請同學們跟讀課文(跟教師朗讀一次)。好詩不厭百回讀,請同學們自由朗讀,并在朗讀中思考問題。
[問題組](大屏幕投影出示):
a.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詩的主要內容。
b.本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c.本詩可分為幾層,試概括大意。
學生可在自由誦讀中思考,然后討論,討論時要給予充分的時間。討論后教師引導學生明確:
a.本詩寫科學家通過研究化石展現了億萬年前的神奇景象。
b.詩歌表達了作者對科學神奇與人類偉大的贊美之情。
c.詩歌分為三層:1—2節通過發問,引發聯想;3—6節具體抒寫,無限遐思;7節回應發問,照應開頭。
學生討論,教師明確后,可以再次指導朗讀,為進一步理解詩歌做鋪墊。
研讀賞析
①教師導學:對文章的大體內容與作者的思想感情基本了解,還應學會細致研究好的章節、詞語,以便把握文章的主旨。
②自主探究
(大屏幕出示問題組,學生思考并體味)
問題組:研讀3—6節,思考下列問題。
a.“你把我的思緒引向遠古”一句在全詩中起什么作用?
b.怎樣理解“黑色的軀殼裹藏著生命的信息,為歷史留下一本珍貴的密碼”一句?
c.“時光在你臉上刻下道道皺紋,猶如把生命的檔案細細描畫”是寫人嗎?你是怎樣理解的?
d.當你面對復原的恐龍、猛犸時,你有何感想?(此時可以出示一組圖片,也可以利用課本的圖片。)
e.從詩中找出你喜歡的一句,品味賞析一下,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以上內容在朗讀后由四人小組討論。每組討論一個題,e題每組都要討論。發言時可以展開小組競賽,比比哪個小組思考的最深刻,最有啟迪意義。
學生發言可以暢所欲言。假如學生希望教師指點或總結時,教師可做指示:文中的思緒引向遠古,既引起了下文,又表現了作者的思路。之所以是“一本珍貴的密碼”,是因為在化石中,作為生命基本物質的有機化合物還保留著,為科學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刻下道道皺紋”寫的是化石,這是一種比喻,人臉皺紋是生命歷程的寫真,而把化石比作人臉皺紋,不正是地球古生物的檔案嗎?其余的內容,只要想像合理,賞析到位即可。
③學法指導
好詩閱讀有節奏,反復吟誦感悟深,重點詞句細品味,聯想想像悟中心。
簡單的內容歸結、板書:
發問想像——遐思飛躍——回答呼應
神奇景色——人類偉大——贊美科學
④合作探究
通過導學、探究、學法指導的學習過程,學生可以繼續進行合作、探究式學習,可以調動學生的想像力與從小積累的一些生物知識,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展開聯想與想像,注意將語文知識與自然知識結合。如:“沉睡千年的石頭說了話”能說些什么呢?除課文之外,還能想像些什么?
a.質疑交流
研讀文章有哪些思考與體驗,或有哪些疑問?教師與學生可以相互質疑,形成參與式討論。
b.拓展延伸
教師出示錄像或圖片,介紹某種古生物。
學生也可展示自己搜集的材料,做口頭介紹。
延伸作業
參觀或查閱資料后,寫一點感想,題目可定為《遠古的遐思-------讀(觀)××有感》
點評
此教案符合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精彩的導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對科學抒情詩產生了探究的欲望;同時在教學中注重了詩歌韻律的教學,在理解的過程中加強朗讀,在朗讀的過程中加深理解。特別在賞析研讀與拓展延伸中,鮮明地體現了想像的層次性。如“當你面對復原的恐龍、猛犸時,你有何感想?”“你最喜歡哪一句?品味賞析一下,說說理由”,這些內容激活了學生的求異思維,讓學生暢所欲言,明確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思想。值得一提的是,此教案在注重人文性的同時,還注重了語文的工具性的特點,使人文性與工具性有機地結合,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另外,板書設計方面也有較強的概括性與藝術性。
《化石吟》教師教案2
學習目標:
1、掌握課后“讀一讀,寫一寫”中的詞語;
2、理解詩歌主要內容及表達的思想感情,品味詩歌語言。
3、熟練背誦課文。
學習重難點:詩歌的閱讀與理解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設想:
用朗讀促進理解,在熟讀的基礎上,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和豐富的想象力,用多種方法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的情感,激發學生愛文學愛科學的熱情。再品析語言,理解這首詩第二人稱寫法和比喻修辭的妙處。
第一課時
學習過程:
一、激趣導入:
讓學生觀看化石實物,引起學生興趣。教師再接著介紹:遠古時代某種生物的遺體、遺物或遺跡,由于火山、地震、冰川等自然原因而被埋藏在地下,經過漫長的時間變遷,最終變成了像石頭一樣的東西,這就叫化石。研究化石的目的,一是了解生物的進化,二是幫助確定地層的`年代。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贊頌化石的優美詩歌《化石吟》。
二、出示學習目標:
1、正確、熟練朗讀詩歌;
2、掌握課后“讀一讀,寫一寫”中的詞語;
3、整體感知詩歌結構及內容,理解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讀課文,掃除字詞障礙。
出示自學指導(一):自由朗讀課文,遇有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語,向同學請教、查找工具書或舉手問老師。
(三分鐘后,比誰能夠正確朗讀。)
1、在學生自學的過程中,教師把學生提問的字詞或學生容易讀錯的字詞板書于黑板。
2、三分鐘后,①教師指名會讀或理解黑板上字詞的同學來讀、解釋或用詞語造句,教師借此強調學習詞語的方法;②學生輪流讀課文,有錯即停,指名更正;③指名會讀全詩的學生讀課文,比誰讀得正確,聲音洪亮;④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兩遍;⑤同桌合作朗讀,相互檢查糾錯;⑥全班齊讀課文;⑦男女分組讀:齊讀第1、2、7自然段,男生讀第3、5自然段,女生讀4、6自然段。
四、二進課文,理解詩歌內容、結構及表達的思想感情。
出示自學指導(二):
自由朗讀后分組討論:這首詩歌主要寫了什么?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詩歌的開頭和結尾有何特點?
(五分鐘后,看誰能正確解答這三個問題。)
1、學生自由瀆,解答問題。
(讀完后,教師巡視,了解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情況。)
2、五分鐘后,讓能解答以上三個問題的學生舉手回答全班交流。
3、最后教師和學生一起歸納要點,并強調“前后照應”的寫法。
4、明確朗讀全詩的感情基調——由衷贊美之情,再讓學生自由讀詩歌,讀出贊美之情。
五、課堂作業:
出示課堂作業:
聽寫課后 “讀一讀,寫一寫”中的詞語。
1、做聽寫準備兩分鐘;
2、兩分鐘后教師報聽寫的詞語;
3、學習小組長現場批改,兩分鐘完成。
(詞語未全部過關的,小組長督促其在當天過關。)
第二課時
學習過程:
一、出示學習目標:深入解讀詩歌,品味詩歌語言;背誦全詩。
二、三進課文,品味詩歌語言:
出示自學指導(一):
再次走進課文,分析下列詩句的言外之意:
① 你把我的思緒引向遠古,描繪出一幅幅生物進化的圖畫。
② 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③ 黑色的軀殼裹藏著生命的信息,為歷史留下一串珍貴的密碼。
④ 時光在你臉上刻下道道皺紋,猶如把生命的檔案細細描畫。
⑤ 海枯,石爛,日轉,星移……生命的航船從太古不息地向近代進發。
(八分鐘后,看誰能正確解讀這五個句子。)
1、學生自瀆,解答問題,教師巡視,了解學生自主學習情況,重點關注中下水平的學生。
2、八分鐘后,讓能解答的學生舉手回答。
3、教師總結讀詩方法:瞻前顧后、發揮聯想和想象、抓關鍵詞、句。
出示自學指導(二):
①再反復讀課文,數課文中一共出現多少個“你”,想想這種寫法有何妙處。②詩中還采用了那些修辭手法,有何作用?
(八分鐘后,看誰能回答。)
1、八分鐘后,讓能解答的學生舉手回答。后教師總結:不同人稱寫法各有千秋,寫作中可根據表達需要靈活加以應用。
2、教師補充說明:文章除運用擬人修辭手法外還運用了比喻等修辭,請學生舉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三、課堂作業:
出示課堂作業:背誦課文。
1、強調背誦方法:用讀一點,背一點的方法背誦課文,背不出來的再看看書。可以自己單獨背,也可相互背。
(六分鐘后,比誰能正確背誦。)
2、六分鐘后,了解能背的學生有多少。若舉手少,就讓學生再讀。若舉手多,就指名背誦。
3、檢查背誦:同桌相互檢查;全班齊背。不能當堂背誦的,由小組長督促其在當天的課外完成背誦任務。
四、課外練習:
出示課外練習:請以“ 化石的自述”為題,寫一篇作文,要求想象大膽、合理,故事生動有趣味。
【《化石吟》教師教案】相關文章:
《化石吟》教案04-20
《化石吟》教案11-22
化石吟教案【薦】12-11
《化石吟》教案與反思04-18
《化石吟》人教版教案03-23
《化石吟》教案與賞析04-07
《化石吟》教案與習題04-10
《化石吟》名師教案04-07
化石吟教案2則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