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閱讀及答案
《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學家張岱的代表作,選自《陶庵夢憶》卷三。文章以精煉的筆墨,記敘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經過,描繪了所看到的幽靜深遠、潔白廣闊的雪景圖,表現了作者孤獨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湖心亭看雪閱讀及答案,希望能幫到大家,更多精彩內容可瀏覽(www.drpawanjain.com/wenxue)。
【課標要求】學習古詩文要多朗讀。在理解的基礎上多背誦,多積累,加強感悟和體會。利用工具書,能讀懂淺顯文言文。
【學習目標】
1積累一些文言實詞、虛詞。
2揣摩文中描寫西湖雪景的文字,把握文章運用的白描手法。
3了解課文融敘事、寫景、抒情于一爐的寫作特色。
【重難點】
1理解本文運用的白描手法。
2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寫景與敘事、抒情的關系。
【自主學習】
1、搜集關于張岱及寫作此文的背景資料。
本文選自《 》,作者 字 ,又字石公,號陶庵,山陰(今浙江紹興)人。
2、 反復誦讀,積累字音字義。
A字音:
崇禎 更定 挐 毳衣 霧凇 沆碭 一芥 喃喃
B詞義:
上下一白 是日更定矣 余挐一小舟
余強飲一大白 更有癡似相公者 上下一白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一童子燒酒爐正沸
是日更定矣 余挐一小舟 客此
3、文章描寫西湖()的景象,表達了作者自己及文人雅士清高拔俗的志趣,寄寓了對()的懷念。
【學生疑惑】
【問題探究】
1.請大家在文中找出描寫雪景的句子。并說說作者眼中的西湖的雪景有什么特點?
2.文中在敘寫湖心亭奇遇時運用了哪些描寫方法?表達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3、這篇寫景散文在寫景的同時,抒發了作者獨特的感受。說說你讀出了作者怎樣的心境。
4、文中“獨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獨”字,試問作者有怎樣的思想情懷和生活態度?
5.文中引用舟子的話有何用意?
6.文中結尾舟子說作者癡,你如何理解作者的“癡”?
7.作者為何要以舟子的喃喃之語來收束全文?
8、收集有關“西湖”“冬雪”的詩歌。
【教后反思】
答案:
【自主學習】
1《陶庵夢憶》張岱 字宗子,
2A崇禎(chóng zhēn) 更(gēng)定 ná 毳(cuì)衣 霧凇(sōng)
沆(hàng)碭(dàng) jiè nán
B詞義:
上下一白 (白色) 是日更定矣(古代夜間計時單位) 余挐一小舟(數詞,一艘)
余強飲一大白(酒杯) 更有癡似相公者(還) 上下一白 (全)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還) 一童子燒酒爐正沸(數詞,一個)
是日更定矣 (這) 余挐一小舟 (攜) 客此(客居)
3冬夜雪景凝靜清絕 故國往事
【問題探究】
1、“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凝靜清絕(開闊遼遠、純潔靜謐、清新淡雅)
2.神態、語言、動作描寫,白描表現了作者喜悅之情,特別是“強飲”表現了作者豪邁的心情。
3.(1)表達了作者閑適恬靜、遠離世俗的雅趣。 (2)含蓄表達了作者對故國的懷念。(3)表達了作者幽深的眷戀和感傷的情懷。(4)寄托了作者對人生渺茫的深沉慨嘆。
4、(1)“獨”字,表現處作者獨立獨行的高潔情懷和不隨流俗的生活態度。
5.襯托作者深夜偶遇知音的驚喜心情,表明作者不虛此行,深夜賞雪,收獲頗大,印象極深。
6.他癡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樂,癡迷于世俗之外的閑情逸致。
7.畫龍點睛,深化意境。對此迷人雪境,“癡”情人不只“我”一個,這也是一種巧妙的側面烘托。
【湖心亭看雪閱讀及答案】相關文章:
湖心亭看雪的閱讀答案10-26
《湖心亭看雪》的閱讀答案11-19
《湖心亭看雪》閱讀答案11-12
湖心亭看雪閱讀答案10-16
湖心亭看雪閱讀答案10-27
《湖心亭看雪》閱讀答案09-25
《湖心亭看雪》閱讀題及答案08-03
《湖心亭看雪》翻譯及閱讀答案09-06
湖心亭看雪閱讀試題及答案10-20
湖心亭看雪文段閱讀與答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