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將進酒》關于李白的生平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一定都或多或少地了解過一些詩人,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將進酒》關于李白的生平相關內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于李白生平簡介:
眾所周知,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詩仙、酒仙。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桀驁不遜,豪放縱逸,這就是千百年來人們所喜愛的富有浪漫色彩的李白形象。所謂“浪漫主義”就是善于抒發對理想世界的熱烈追求,常用熱情奔放的語言,瑰麗神奇的想象和夸張的手法來塑造形象。李白詩歌在藝術表現上,往往借助于上古的神話傳說或奇特的夸張手法或運用巨大數字,以收到超常出俗的驚異感和審美效果。他的詩作大多是其內在情感的噴薄而出,有一種從天而降排山倒海不可抵擋之勢,杜甫評價其為“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李白一生約可分為五個時期。
一、蜀中求學(5-25歲)李白自幼未受儒家正規教育,而是博學百家!拔鍤q誦六甲,十歲觀百家”“十五誦詩書,作賦凌相如”。好劍術游俠,游歷蜀中名山,表現出對仙道的向往。蜀中山川的陶冶,眾多朋友和各種思想的影響,對李白性格的形成和詩歌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二、遠游求仕(26歲-42歲)開元十四年,李白“仗劍去國,辭親遠游”出蜀后曾在湖北安陸結婚成家,然后以安陸為中心四處漫游,游蹤遍及大半個中國,希國“以隱求仕”,這一時期,他交友甚廣,創作也多,名聲日高,終于得到了唐玄宗的征召。
三、長安三年(42-44歲)天寶元年,李白應詔入京,自以為施展抱負的時機到了,可這時的唐玄宗已不再是開元前期那樣一位具有開明政治,開放政策的明主了。他賞識李白,也只是看中他的才華,把他當作點綴宮廷的御用文人,借以歌功頌德,裝點太平。李白并未受到重用,并且由于他的狂傲不馴,很快就遭到了奸相李林甫、楊國忠、楊妃等人的陷害。天寶三年,李白上書請還,唐玄宗也便順水推舟,將他賜金放還。長安三年的閱歷,使李白對統冶集團的腐朽和黑暗有了清醒的認識。詩歌創作增加了強烈的批判精神。
四、再次漫游(44-55歲)天寶三年,李白離開長安,再次漫游。這時他游蹤甚遠,心情卻十分苦悶。懷才不遇的憤懣,傲岸不屈的豪氣,人生易老的悲嘆,及時行樂的狂放,復雜地交織在他的思想創作中。五、身經戰亂(55-62歲)天寶十四年,爆發安史之亂,李白隱居在廬山屏風疊。次年冬,永王李遴以抗敵平亂為號召率師東下。過廬山時,堅請李白參加幕府,李白出于一片愛國熱情就答應了他的邀請。不料李遴暗懷和他的哥哥李亨(即唐肅宗)爭奪帝位的野心,不久即被消滅,李白因從遴而入潯陽獄,不久又被判處長流夜郎,在世人皆欲殺的殘酷迫害下,經常爽朗大笑的詩人也不得不發出了無聲的垂泣“平生不下淚,于此泣無窮”,“泣盡繼以血,心摧兩無聲”(公元761年)太尉李光弼率大軍討伐叛軍,61歲的李白還請纓從軍,但半途因病而還,次年冬天。詩人病逝于安徽當涂。
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注釋
、艑⑦M酒:屬樂府舊題。將(qiāng):請。
、凭灰姡簶犯谐S玫囊环N夸語。天上來:黃河發源于青海,因那里地勢極高,故稱。
⑶高堂:高大的廳堂。青絲:黑發。此句意為在高堂上的明鏡中看到了自己的白發而悲傷。
、鹊靡猓哼m意高興的時候。
⑸會須:正應當。
⑹岑夫子:岑勛。丹丘生:元丹丘。二人均為李白的好友。
⑺杯莫停:一作“君莫!。
⑻與君:給你們,為你們。君,指岑、元二人。
、蛢A耳聽:一作“側耳聽”。
、午姽模焊毁F人家宴會中奏樂使用的樂器。饌(zhuàn)玉:形容食物如玉一樣精美。
、喜粡托眩阂灿邪姹緸椤安挥眯选被颉安辉感选。
⑿陳王:指陳思王曹植。平樂:觀名。在洛陽西門外,為漢代富豪顯貴的娛樂場所。恣季深業書法《將進酒》季深業書法《將進酒》:縱情任意。謔(xuè):戲。
、蜒陨馘X:一作“言錢少”。
⒁徑須:干脆,只管。沽:買。
、游寤R:指名貴的馬。一說毛色作五花紋,一說頸上長毛修剪成五瓣。
、誀枺耗。銷:同“消”。
⒄也有說法作“但愿長醉不愿醒”。
創作背景
唐玄宗天寶初年,李白由道士吳人筠推薦,由唐玄宗招進京,命李白為供奉翰林。不久,因權貴的讒悔,于天寶三年(744年),李白被排擠出京,唐玄宗賜金放還。此后,他在江淮一帶盤桓,思想極度煩悶,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國山河的漫漫旅途。
關于這首詩的寫作時間,說法不一。黃錫珪《李太白編年詩集目錄》系于天寶十一載(752)。一般認為這是李白天寶年間離京后,漫游梁、宋,與友人岑勛、元丹丘相會時所作。
此時距李白被唐玄宗“賜金放還”已有8年之久。這一時期,李白多次與友人岑勛(岑夫子)應邀到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丹丘生)的潁陽山居為客,三人登高飲宴,借酒放歌。詩人在政治上被排擠,受打擊,理想不能實現,常常借飲酒來發泄胸中的郁積。人生快事莫若置酒會友,詩人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際,于是滿腔不合時宜借酒興詩情,以抒發滿腔不平之氣。
將進酒,唐代以前樂府歌曲的一個題目,內容大多詠唱飲酒放歌之事。在這首詩里,李白“借題發揮”借酒澆愁,表達了自己的憤激情緒。這首詩形象生動的表現了李白桀驁不馴的性格:一方面對自己充滿自信,孤高自傲;一方面在政治前途出現波折后,又流露出縱情享樂之情。全詩氣勢豪邁,感情奔放,語言流暢,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李白詠酒的詩篇極能表現他的與眾不同的個性,這類詩固然屬長安放還以后所作,思想內容更為深沉,藝術表現更為成熟。《將進酒》即其代表作。
【《將進酒》關于李白的生平】相關文章:
將進酒,李白09-10
李白的將進酒06-03
《將進酒》及李白10-16
《將進酒》 李白07-18
李白生平06-09
李白的生平介紹07-21
李白 生平簡介09-21
李白的生平及詩歌09-14
李白《將進酒》全文08-18
李白將進酒賞析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