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將進酒備課教案
引導語:下面是關于《將進酒》的備課資料,老師們可以來這里借鑒與學習,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學習目標:
1、誦讀詩歌,理解詩歌的基本內容;
2、理清詩歌中詩人情感變化的線索,背誦全詩。
3、深刻理解作品蘊含的情感。
學習要求:
1.了解詩歌體例及其特征,結合書下注解掌握重點字詞的解釋,背誦全詩。
2.學習李白詩歌想象夸張見奇的特點,體悟詩中情感,理解詩人復雜的內心世界。
學習重、難點:
認識詩人復雜矛盾的心里。
2.領悟詩人“狂歌痛飲”豪放外表下的憤激之情。
學習課時:一課時
【學習過程】
一、課前學習
(一)學法指導:
1.借助工具書和參考資料了解“歌行體”古詩的特征和作者李白的相關信息,結合書下注解掌握重點字詞的解釋,整體感知全詩,在熟讀的基礎上背誦全詩。
2.誦讀全詩,找出詩中表現作者情感變化的詩句,認識詩人復雜矛盾的心里。
(二)嘗試練習
1.識記字音(給加點的字注音)
將進酒( )莫使金樽空對月( )烹羊宰牛且為樂( )岑夫子( )
鐘鼓饌玉 ( )斗酒十千恣歡謔( )呼兒將出換美酒( )千斤散盡還復來( )
2.解釋下列詩句中粗體詞語。
①高堂明鏡悲白發( )②會須一飲三百杯( )③鐘鼓饌玉不足貴( )
④斗酒十千恣歡謔( )⑤徑須沽取對君酌( )⑥與爾同銷萬古愁( )
3.填空
⑴李白, (朝代)詩人,字 ,號 。和杜甫合稱“ ”。李白的詩歌風格 ,被后人看作是盛唐詩歌的集大成者。
⑵“將進酒”這個題目出自 。這首詩歌不同于律詩,屬于 (文體)。《將進酒》整體豪邁狂放主要通過 、 (句式角度)來表現。
⑶《將進酒》全詩的主旨句是“ ”。
⑷“恣歡謔”中的“恣”和“徑須沽取”中“徑”都表現出了作者 (情感)。
⑸《將進酒》中,詩人的情感發展的脈絡是 。
⑹“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一句中表現了詩人 (情感),其中“千金散盡”指的是李白經歷的 (事件)。
⑺“陳王昔時宴平樂”運用了 (誰)的典故,在此詩的作用是 。
⑻開篇四句詩歌用的修辭手法有 。
二、課堂探究
(一)問題探究
1.“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詩歌開篇的長句有什么特點?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2.“黃河”與“人生”之間有什么聯系?這四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為什么全詩要從奔涌不息的黃河寫起?
3.當時李白已是兩鬢染霜,政治上極其失意浪跡江湖,然而他卻說“人生得意須盡歡”、 “天生我材必有用”。我們應如理解這種思想感情?
4.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其中哪兩個字最有表現力?
5.說說“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幾個短句的作用。
6.李白在丹丘家做客,為何反客為主,舉杯勸酒?(品味詩人灑脫狂放不羈性格在文中的體現。)
7.杜甫不贊成李白飲酒過多,曾寫道:“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談談你對李白的“痛飲狂歌”有什么看法?
8.“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寄托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思?
9.全文情感變化怎樣?主基調是什么?
10.詩中運用陳王曹植的典故的作用是什么?
11.通讀課文想想詩人為何而愁?如何理解詩末“萬古愁”?
12.起興與夸張手法的運用是本詩頗具特色之處,請各舉一例予以解說。
答:①起興手法
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夸張手法
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李白的詩歌風格一向是豪邁不羈的,你認為這首詩和他的一貫風格有區別嗎?
(二)課堂檢測
1.下列句子節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B.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C.天生我材/ 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D.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2.對第一段詩句的解說,錯誤的一項是( )
A.“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詩人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老,以黃河的偉大永恒襯托生命的渺小脆弱。
B.“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將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過程說成“朝”“暮”間事,把本來短暫的人生說得更短暫。
C.“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表現了作者消極的思想:人生得意時,要盡情地尋歡作樂,別讓金杯玉露,空對天上明月。因為人生壽命如黃河之水耗入海,一去不復返,因此,應及時行樂,莫負光陰。
D.“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是詩人樂觀自信的肯定自我價值的宣言,流露出懷才不遇和渴望用世的積極思想感情。
3.對全詩分析不正確的是( )
A.《將進酒》是一首勸酒歌,詩人借題發揮,盡吐郁積在胸中的不平之氣,也鵝了施展抱負的愿望。“鐘鼓撰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兩句,是詩的主旨,有統攝全詩的作用。
B.全篇詩情忽張忽翕,大起大落,由悲轉樂,轉狂放、轉憤激、再轉狂放,最后結穴于“萬古愁”,回應篇首,奔放跌宕。
C.詩中起興夸張的手法運用頗具特色。如詩篇開頭的兩組夸張的長句,就有抓風海雨而來之勢,具有驚心動魄的藝術力量。詩中屢用巨額數字“十千”、“千金裘”、“萬古愁”表現了豪邁詩情,略給人空浮之感。
D.詩句以七言為主,間以三、五、十言“破”之,長短不一,參差錯綜,使鋅快慢多變,一瀉千里。
4.下列粗體詞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烹羊宰牛且為樂 且,暫且
B.與君歌一曲 歌,唱歌
C.徑須沽取對君酌 取,拿取
D.與爾同銷萬古愁 銷,消除
5.對下面的詩句翻譯正確的一項各是:
①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
A.可悲的是從高大廳堂的明鏡里看到自己的頭發已變白,早晨還像青絲一般黑,傍晚已成了雪白。
B.可嘆那明鏡里父母的頭發已經變白,早晨還像青絲一般黑,傍晚已成了雪白。
C.可嘆那明鏡里父母的頭發已經變白,早晨還是一根根的青絲,傍晚已成了白雪。
D.可悲的是從高大廳堂的明鏡里看到自己的頭發已變白,早晨還像一根根的青絲,傍晚已變成了白雪。
②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
A.陳王曹植從前設宴時非常的平和與歡樂,喝一斗酒賞十千錢,縱情地歡樂。
B.陳王曹植從前設宴時非常的平和與歡樂,喝著千錢一斗的名貴酒,縱情地歡樂。
C.陳王曹植從前在平樂觀設宴,喝著千錢一斗的名貴酒,縱情地歡樂。
D.陳王曹植從前在平樂觀設宴,喝一斗酒賞一千錢,縱情地歡樂。
(三)歸納總結
1.中心主旨:
2.藝術特色:
【將進酒備課教案】相關文章:
《將進酒》備課資料10-10
《將進酒》備課資料201711-17
《將進酒》的教案09-11
將進酒教案09-10
教案《將進酒》10-27
《將進酒》教案06-09
將進酒教案07-05
將進酒教案優秀教案08-07
關于將進酒的教案08-15
李白將進酒教案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