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課文原文
《窮人》是列夫·托爾斯泰所創作的小說,以下是小編搜索整理一篇《窮人》課文原文,歡迎大家閱讀!
【1】《窮人》課文原文
漁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爐旁補一張破帆。屋外寒風呼嘯,洶涌澎湃的海浪拍擊著海岸,濺起一陣陣浪花。海上正起著風暴,外面又黑又冷,這間漁家的小屋里卻溫暖而舒適。地掃得干干凈凈,爐子里的火還沒有熄,食具在擱板上閃閃發亮。掛著白色帳子的床上,五個孩子正在海風呼嘯聲中安靜地睡著。丈夫清早駕著小船出海,這時候還沒有回來。桑娜聽著波濤的轟鳴和狂風的怒吼,感到心驚肉跳。
古老的鐘發啞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終不見丈夫回來。桑娜沉思∶丈夫不顧惜身體,冒著寒冷和風暴出去打魚,她自己也從早到晚地干活,還只能勉強填飽肚子。孩子們沒有鞋穿,不論冬夏都光著腳跑來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魚。不過,感謝上帝,孩子們都還健康。沒什么可抱怨的。桑娜傾聽著風暴的聲音,“他現在在哪兒?上帝啊,保佑他,救救他,開開恩吧!”她一面自言自語,一面在胸前畫著十字。
睡覺還早。桑娜站起身來,把一塊很厚的圍巾包在頭上,提著馬燈走出門去。她想看看燈塔上的燈是不是亮著,丈夫的小船能不能望見。海面上什么也看不見。風掀起她的圍巾,卷著被刮斷的什么東西敲打著鄰居小屋的門。桑娜想起了傍晚就想去探望的那個生病的鄰居。“沒有一個人照顧她啊!”桑娜一邊想一邊敲了敲門。她側著耳朵聽,沒有人答應。
“寡婦的日子真困難啊!”桑娜站在門口想,“孩子雖然不算多——只有兩個,可是全靠她一個人張羅,如今又加上病。唉,寡婦的日子真難過啊!進去看看吧!”
桑娜一次又一次地敲門,仍舊沒有人答應。
“喂,西蒙!”桑娜喊了一聲,心想,莫不是出什么事了?她猛地推開門。
屋子里沒有生爐子,又潮濕又陰冷。桑娜舉起馬燈,想看看病人在什么地方。首先投入眼簾的是對著門放著的一張床,床上仰面躺著她的女鄰居。她一動不動。桑娜把馬燈舉得更近一些,不錯,是西蒙。她頭往后仰著,冰冷發青的臉上顯出死的寧靜,一只蒼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從稻草鋪上垂下來。就在這死去的母親旁邊,睡著兩個很小的孩子,都是卷頭發,圓臉蛋,身上蓋著舊衣服,蜷縮著身子,兩個淺黃頭發的小腦袋緊緊地靠在一起。顯然,母親在臨死的時候,拿自己的衣服蓋在他們身上,還用舊頭巾包住他們的小腳。孩子的呼吸均勻而平靜,他們睡得正香甜。
桑娜用頭巾裹住睡著的孩子,把他們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厲害,自己也不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但是覺得非這樣做不可。她把這兩個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讓他們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連忙把帳子拉好。
桑娜臉色蒼白,神情激動。她忐忑不安地想∶“他會說什么呢?這是鬧著玩的嗎?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夠他受的了……是他來啦?……不,還沒來!……為什么把他們抱過來啊?……他會揍我的!那也活該,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頓也好!”
門吱嘎一聲,仿佛有人進來了。桑娜一驚,從椅子上站起來。
“不,沒有人!上帝,我為什么要這樣做?……如今叫我怎么對他說呢?”……桑娜沉思著,久久地坐在床前。
門突然開了,一股清新的海風沖進屋子。魁梧黧黑的漁夫拖著濕淋淋的撕破了的魚網,一邊走進來,一邊說∶“嘿,我回來啦,桑娜!”
“哦,是你!”桑娜站起來,不敢抬起眼睛看他。
“瞧,這樣的夜晚!真可怕!”
“是啊,是啊,天氣壞透了!哦,魚打得怎么樣?”
“糟糕,真糟糕!什么也沒有打到,還把網給撕破了。倒霉,倒霉!天氣可真厲害!我簡直記不起幾時有過這樣的夜晚了,還談得上什么打魚!謝謝上帝,總算活著回來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漁夫說著,把網拖進屋里,坐在爐子旁邊。
“我?”桑娜臉色發白,說,“我嘛……縫縫補補……風吼得這么兇,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擔心呢!”
“是啊,是啊,”丈夫喃喃地說,“這天氣真是活見鬼!可是有什么辦法呢!”
兩個人沉默了一陣。
“你知道嗎?”桑娜說,“咱們的鄰居西蒙死了。”
“哦?什么時候?”
“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唉!她死得好慘哪!兩個孩子都在她身邊,睡著了。他們那么小……一個還不會說話,另一個剛會爬……”桑娜沉默了。
漁夫皺起眉,他的臉變得嚴肅、憂慮。“嗯,是個問題!”他搔搔后腦勺說,“嗯,你看怎么辦?得把他們抱來,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們,我們總能熬過去的!快去!別等他們醒來。”
但桑娜坐著一動不動。
“你怎么啦?不愿意嗎?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們在這里啦。”桑娜拉開了帳子。
【2】《窮人》簡介:
《窮人》是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作品。在當時,俄國勞動人民正處于沙皇的黑暗統治之下,生活極度貧困,但是他們心地善良、情操高尚。
課文記敘了漁夫和她的妻子桑娜關心、同情鄰居西蒙,在西蒙死后毅然收養了她的兩個孤兒的故事,反映了窮人純樸善良的同情心以及樂于助人的高尚品質。
作者通過桑娜一家的生活反映了那一時期窮苦人民的苦難生活以及他們美好的心靈。作品精細地剖析了漁夫妻子桑娜的心理矛盾發展過程,表現出漁人夫婦寧可自己吃苦,克服困難,也要幫助鄰居的高尚品質。
【3】創作背景
《窮人》一文的寫作年代,正是俄國歷史上階級矛盾空前激化的時期。封建農奴制正一步步地崩潰瓦解,廣大人民對沙皇專制的反抗斗爭日趨高漲,逐漸形成了俄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高潮。
在這個時期里,貴族、資產階級吮吸人民的血汗,生活奢華而道德墮落;廣大勞動人民生活極端貧困,然而他們的道德情操卻高尚淳樸。《窮人》這一篇小說,真實地反映了這一歷史時期勞動人民的苦難生活和他們的高尚品德。
【4】人物介紹
桑娜
漁夫的妻子,桑娜是個勤快而能干的人,她從早到晚地干活,悉心照料孩子,操勞家務,把簡陋的漁家小屋打掃得干干凈凈,安排得溫暖而舒適。更可貴的是她純樸善良,十分體貼關心別人。她主動去探望生病的鄰居西蒙。當發現西蒙病死后,她毫不猶豫地把西蒙的兩個孩子抱回了家。回家后,盡管她想到了這樣做會帶來嚴重的后果,而且因為事先未征得丈夫的同意而感到忐忑不安,但她寧可加倍受苦,寧可遭受丈夫的責罰也不改悔。
漁夫
桑娜的丈夫,性格純樸直爽,他終年奔波勞碌,挑起了供養一家七口的重擔,貧窮和勞累壓得他喘不過氣來,使他變得有點粗魯暴躁,但他的心地同樣正直善良,把關心幫助與自己命運相同的窮苦人當作自己的義不容辭的責任,當他聽說鄰居西蒙死了的情況后,經過一番思索,立即要桑娜去把西蒙的兩個孩子抱回收養,寧可自己更窮更累,也要幫助別人解除危難。
【5】主題思想
1、歌頌人性之美
《窮人》中的主人公桑娜和她丈夫都靠打魚勉強維生的“窮人”,但他們高尚的精神并沒有因物質生活的貧寒而改變。作者通過他們毅然抱養鄰居寡婦死后留下的兩個孤兒這一舉動的描寫,歌頌了他們高貴、無私、仁慈的“富人”精神。小說真切地表達了作者自己的人道主義理想,對“窮人”深沉而寬厚的愛心進行了真誠的贊美。
2、贊美母愛本能
《窮人》是寫活了兩個婦女的母性愛。寡婦西蒙拉扯著兩個小不點兒孩子,“一個剛會爬”,“一個還不會說話”;她無依無靠,什么事全靠她一個人操心,還生著病,病危臨死前,還掙扎起來,脫下自己身上的衣服給孩子蓋上,用自己的舊頭巾裹住孩子們的腳,讓他們“睡得又甜又香”,她自個兒已經用盡了力氣,“一只蒼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東西似的,從稻草鋪上垂下來。”桑娜不但把親生的五個孩子喂養得很健康,而且出于同情心、母性愛,從女鄰居尸體旁“用頭巾裏住睡著的孩子,把他們抱回家里”,“讓他們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她自己也不知道是怎樣把孩子帶回家的,為什么要這樣做;但是她知道,她不可能不這樣做。”這兩個婦女對孩子的愛護備至,與其說是憑理智辦事,不如說更多的是出于母性的本能。
【6】藝術特色
(一)環境描寫細致生動
課文第一段,寫桑娜等待丈夫歸來的焦灼心情,是通過屋外和屋內兩種環境的對比來具體描述的。“屋外寒風呼嘯”,海浪“洶涌澎湃”,而室內卻寧靜而舒適。桑娜不時傾聽風暴的聲音,“感到心驚肉跳”,祈求上帝保佑出海的丈夫平安地歸來。從這些描寫中,我們不僅知道桑娜一家過著貧困的生活,還知道她勤勞賢慧,把漁家小屋收拾得整潔而溫暖,同時心地善良,愛憐丈夫。通過寫桑娜一家艱難困苦的生活與下文收養孤兒的舉動形成了對比,寫她愛憐丈夫的焦灼心情與下文收養孤兒的心愿構成了矛盾,有力地映襯了她美好的心靈。
(二)心理描寫細致入微
心理描寫細致入微,在矛盾沖突中顯示人物的品質,是本課的一個顯著特點。尤其是第二段描寫了桑娜矛盾痛苦、無可奈何的心理狀態。當她發現鄰居西蒙已死,毫不猶豫地抱回兩個遺孤,可她又“忐忑不安”地想;“他會說什么呢?……為什么把他們抱過來啊?……他會揍我的!”她為什么會這樣想呢?因為家境本來就很窮困,又有五個孩子,丈夫的擔子已經很重了,現在再加兩個孩子,能養活嗎?所以,桑娜的擔心是很自然的。可是她又想:“嗯,揍我一頓也好!”可見她更堅定了收養孤兒的決心。是什么原因形成桑娜矛盾復雜的心理呢?是罪惡的剝削制度造成的窮困,是窮苦人民在現實情況下一種真實心理的寫照。它不但不會減少桑娜善良性格、純潔心靈的光彩,反而在思想斗爭中,增添了她克己待人的光輝形象!
(三)細節描寫細膩傳神
第三段細節描寫,細膩傳神,深刻地揭示了人物的內心活動。如當桑娜把西蒙已死的消息告訴漁夫時,漁夫說:“得把他們抱來,同死人放在一起怎么行!”可是他為什么“皺起眉”、“臉變得嚴肅、憂慮”?他知道應該救孩子啊!可是孩子太多,又擔心收養不起。但他馬上就作出了決定:“哦,我們,我們總能熬出來的!快去!別等他們醒來。”可“桑娜坐著一動不動”,為什么?因為他們的想法不謀而合了,她那緊張害怕的心理頓時化為烏有,此時完全沉浸在激動、興奮和快慰之中了。我們抓住桑娜和漁夫“不謀而合”的情節,分析人物的語言、神情和動作細節,就可體會出憨厚、正直的漁夫同樣具有一顆純潔、善良、美好的心靈,深刻反映了窮人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好品質。
(四)語言描寫樸實無華
全文語言恰如其分,樸實無華,感人肺腑,是本文的又一特色。文章開始的環境交代,只用了“心驚肉跳”一詞,卻突出地表現了環境的“險惡”和桑娜“擔心”的程度。寫桑娜的沉思:“丈夫……她……可是……孩子們沒有鞋穿……吃的是黑面包……不過,感謝上帝,孩子們都還健康,沒有什么可抱怨的。”作者沒有深奧的詞語,沒有高亢激越的句子,卻深切地道出了她一家生活的艱辛。在表現她對鄰居的關心時寫道:“寡婦的日子真困難啊!進去看看吧!”幾句平平常常的話,使她的善良脫紙而出。再如漁夫說:“……我們,我們總能熬出來的人!……”一個“熬”字,卻極大容量地表明不遺余力收養孤兒的決心。又如桑娜知道丈夫和她的想法一致時,才“拉開了帳子”,文章嘎然而止,卻給人留下了無窮的余味:窮人的心靈是多么美好高尚!
《窮人》是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寫的。故事內容主要講了漁夫和桑娜收養西蒙的兩個孩子的事。文中描寫漁夫的筆墨不多,只寫了他深夜歸來后與桑娜的對話,而在這段對話中四次出現了“哦”這個語氣詞。
四個“哦”語氣都表示感嘆,但是音和義不盡相同,應根據句子中所表達的意思而定。如:
①“‘哦’,是你!桑娜站起來,不敢抬起眼睛看他。”這時是指桑娜還沒有想出好辦法時,丈夫的出現使他驚訝,“哦”應讀作,表示驚訝的意思。
②“是啊,是啊,天氣壞透了!哦,魚打得怎么樣?”這里是桑娜對天氣壞和丈夫打漁艱難的理解。“哦”應讀作[ō],表示理解的意思。
③“哦?什么時候?”這里是漁夫對桑娜告訴鄰居西蒙死了的這一消息感到吃驚。“哦”應讀作[ó],表示吃驚的意思。
④“嗯,你看怎么辦?得把他們抱來,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們,我們總能熬過去的!快去!別等他們醒來。”這里看出漁夫在思考這個問題后醒悟而作出決定。“哦”應讀作[ò],表示下決心醒悟的意思
省略號(……)有的表示引文中省略的部分;有的表示話沒有說完全的部分;還有的表示斷斷續續的話語中的停頓。在文章中恰當地使用省略號,是表情達意的需要。
(五)省略號運用
省略號有幾種用法。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使用省略號,表示不同的意思。《窮人》一文中,多處使用了省略號。弄清每處省略號的用法,有助于我們體察人物的內心活動,了解人物特點,從而更加明確文章的中心思想。
第一處:“古老的鐘嘶啞地敲了10下,11下……始終不見丈夫回來。”這里的省略號表示略去的是古鐘敲擊聲遞增的次數。表明丈夫在大風暴的天氣出海打魚,深夜未歸。為著丈夫的安全,桑娜內心十分焦慮。時間已經過了11時,她在焦急地等待丈夫歸來。
第二處:“她忐忑不安地想;他會說什么呢?這是鬧著玩的嗎?自己的5個孩子已經夠他受的了……是他來啦?……不,還沒來!為什么把他們抱過來啊?……他會揍我的!那也活該,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頓也好!”這里的省略號表示人物內心活動的內容時斷時續。說明桑娜把西蒙的兩個孩子抱回家,安頓好后,面對家庭現實,內心充滿了矛盾。她的思緒既不連貫,也沒有了條理。她首先想到丈夫撫養5個孩子的艱辛,現在又多了兩個孩子,這不是雪上加霜嗎?可能是什么聲響使她以為是丈夫來了。“我可怎么對他說呀?他會答應嗎?”在斷定丈夫還沒有回來時,她責怪自己了:明明知道丈夫承擔不了,為什么還要抱他們過來呢?今后的日子可怎么過呀?這7個孩子能養得活嗎?接著,她猜測丈夫會打她,但她一點不后悔,心里反倒安定下來:誰讓我這么做了!既然已經抱來了,就由他打吧!自己受點皮肉苦不算什么,只要這兩個孩子有了著落。我挨頓大也值得了。我也心甘情愿了。
這一段對桑挪時斷時續。由矛盾到平靜的心理活動的描寫,對表現她的品質特點起著重要作用,充分表現了她對西蒙一家的關心及心地善良的品格。
第三處:“謝謝上帝,總算活著回來啦……我不在家,你在家里做什么呢?”這里的省略號表示語意的跳躍。漁夫慶幸自己沒有在海上遭遇不幸。他剛從海上驚險境遇回憶中回過神來,注意力就轉移到了妻子身上。
第四處:“桑娜臉色發白,說:‘我嘛……縫縫補補……’”這里的省略號表示說話結結巴巴,欲言又止。聽到丈夫發問,桑那非常緊張,原想說出抱來兩個孩子的事,但又顧慮重重,所以說話吞吞吐吐,在緊急之中用“縫縫補補”搪塞過去。
在課文中,還有幾處使用了省略號,我們可以聯系,理解其用法及作用。總之,我們閱讀文章,理解語言文字的同時,標點符號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內容。
【7】作者簡介
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1828—1910),俄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出生于貴族家庭,1844年入喀山大學,受到盧梭、孟德斯鳩等啟蒙思想家影響,對農奴制社會和學校教育不滿,1847年退學回故鄉,在自己領地上嘗試農奴生活的改革。1851年到高加索服兵役并開始文學創作。早期創作表現了進步貴族的平民化思想,有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少年》和《青年》,小說《一個地主的早晨》《哥薩克》等。
19世紀60至70年代的中期創作加強了精神探索,《戰爭與和平》肯定人民是決定祖國命運的力量,《安娜·卡列尼娜》從貴族婚姻和家庭關系的角度,反映了社會的深刻矛盾。
80年代初,托爾斯泰世界觀發生激變,站到了宗法制農民的立場,并形成一整套“托爾斯泰主義”,提倡不以暴力抗惡、追求道德自我完善和全人類的愛。《復活》是晚期的代表作。1910年82歲高齡時,為擺脫家庭貴族生活方式,離家出走,病死于途中。
【8】《窮人》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小學語文教學應以掌握祖國語言文字這個交際工具為主,滲透人文性。《窮人》一文設計,我著眼于學生發展,講求實效,先從題目入手,讓學生明白課文寫了什么;再思考怎樣寫的,為什么這樣寫;最后從中進行表達方法訓練,進而理解文本內容,掌握語文這個工具,以此達到簡單教語文的目的。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新詞。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窮人“窮”的特點,感受窮人的善良心靈。
3、有感情朗讀課文。
4、學習寫人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課文主要寫了什么,怎樣寫的,為什么這樣寫。
【教學難點】
理解、運用課文表達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通過寫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矛盾內心),寫與人物相關的事例、襯托等表達方法突出人物特點及品質。
【教學準備】
學生認真預習課文──自學生字、新詞,認真讀課文(不少于三遍)。
【教學過程】
一、檢查導入──整體感知課文
1、檢查預習:
同學們預習了課文,自學了字、詞,請自由拼讀課后生字條里的生字,并各組一、兩個詞,不好寫的字可動手寫寫;再讀讀課文中自己勾畫的新詞。
2、導入新課:
齊讀題目兩遍,我們可知這是一篇寫人的文章,文中寫出了人的什么特點?(板書課題,給“窮”字加點)寫了哪幾個窮人?(相機板書:桑娜一家、桑娜、漁夫、西蒙。)
學法總結:這里告訴我們學課文要看題目,要多思考題目。題目好比文章的眼睛,根據題目可知很多與課文相關的知識。
二、走進文本──課文寫了什么
1、讀文勾畫。請同學們潛心默讀課文,思考文中寫了窮人的一些什么事?用自己喜歡的符號勾畫,還可在一些句段處寫旁注。
點學法: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2、匯報板書。學生匯報,教師相機指導并板書關鍵詞句:⑴學情預設:
①桑娜一家貧窮、艱難,但桑娜勤勞、能干。
②桑娜擔心丈夫、關心西蒙,抱回西蒙孩子心里忐忑不安、臉色發白。
③漁夫要求快去抱回孩子,說總能熬過去。
⑵教學策略:
學生說說自己理解,并讀讀相關語段:
①學生一起賞讀第一自然段。
②第7自然段抽學生讀,其余同學閉目邊聽邊想象情景。
③抽學生讀第8、9、24自然段。
3、總結過渡:
⑴結合板書復述課文講的要點。
⑵談話過渡:窮人雖窮,但從他們做的一些事中,我們可以體會到窮人有一顆什么樣的心?(板書:善良)課文是怎樣表達窮人善良的呢?
三、感悟外化──怎樣寫的
1、抓“點”品讀:
⑴語段一:第九自然段:
抽讀──說體會──默讀質疑(如:矛盾心理、省略號處)──解疑中有感情朗讀──評價后再讀──對比讀(材料見下面)──體會不同表達方法(直接描寫矛盾心理,更好表達真情實感)──背誦。
對比讀的材料(曾有學生這樣寫了桑娜抱回西蒙孩子后的情形):桑娜抱回西蒙的兩個孩子后,她想到這件事沒征求漁夫同意,自家養活5個孩子很艱難,再增加兩個怎么辦?因此她一會兒想該抱回兩個孩子,一會兒想不該抱回……
總結過渡:課文除了通過直接描寫人物心理活動外,(相機板書:心理)還用了些什么表達方法刻畫人物?
⑵語段二:第24自然段:
①齊讀第24自然段。
②說說表達方法;(相機板書:語言、神態、動作)
③自由背誦。
2、自讀感悟。自由勾畫、再讀讀文中其它地方寫人物語言、神態、動作的句子。
3、教師點撥。學習襯托寫法:
⑴課文第1自然段寫天氣起什么作用?(襯托桑娜、漁夫勤勞、能干。)
⑵老師總結:襯托寫法是指為了突出事物特點,用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來陪襯或對照。
⑶瀏覽課文,說說文中其它地方用的襯托寫法。
學情預設:
①第2、3自然段中,用桑娜擔心丈夫襯托桑娜關心西蒙、心地善良。
②第7自然段中,用西蒙家窮襯托西蒙愛自己孩子,也有善良心靈。
③第8~11自然段中,用桑娜忐忑不安的內心襯托桑娜淳樸、善良。
④第12~24自然段中,用漁夫回家后桑娜的神情襯托桑娜、漁夫善良……
教學策略:
引導學生瀏覽相關自然段,提示:“用……內容襯托……”,或“為了襯托……,用了……內容”說說。
四、總結升華──為什么這樣寫
1、總結過渡:
老師結合板書總結:課文寫了窮人很窮,但寫“窮”不是目的,目的是通過“窮”,襯托出窮人善良,這樣寫更好地達到了作者的寫作目的,更好地表達文章的思想感情。
2、小結延伸:
我們學習課文、讀課外書,不光是明白文章寫了什么,還應思考怎樣寫的,為什么這樣寫。
五、遷移運用──學習表達方法
1、總結寫法:
老師結合板書總結表達方法:學了這篇課文,我們明白了窮人盡管很窮,但他們都有一顆善良的心靈,這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作家托爾斯泰是怎樣表達人物特點的呢?怎樣塑造人物形象的呢?(見板書)
2、表達運用:
學習本課表達方法,以“西蒙的孩子醒來之后”為話題寫一個片段。
⑴注意寫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盡量舉事例,用上襯托等表達方法。
⑵寫后抽學生讀讀自己的片段,再自評──他評──師評。
⑶全班同學自己修改片段,然后小組內交流。
【板書設計】
窮人
桑娜一家:貧窮、艱難
勤勞能干、擔心丈夫
桑娜:關心西蒙、非做不可
忐忑不安、臉色發白
漁夫:快去抱來、總能熬過
西蒙:蓋在、包住
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寫事例、襯托等表達方法
【《窮人》課文原文】相關文章:
窮人課文原文06-27
窮人課文原文及佳句賞析10-19
北師大版窮人課文原文07-26
小學課文太陽課文原文11-09
白楊課文原文03-29
山雨課文原文02-20
黃鸝課文原文11-18
趙州橋課文原文12-01
馬課文原文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