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最后一課課文的教案簡案
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最后一課課文的教案簡案,我們來看看。
復習目標:
1、 掌握文學常識。
2、 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體現思想感情,進而深而體會本文中心。
3、 了解本文結構。
重點:重要語句的深刻含義。
時間:一課時
過程:
一、 導入 :
《最后一課》是一首愛國主義的交響曲,對小弗郎士和韓麥爾先生的描寫是這首交響曲的主旋律,本文對郝叟、鎮長、郵遞員以及班上學生的描寫則起到了配合主旋律的作用。對于人物的語言、表情、行動、心理、服飾的描寫以及對布告牌、金龜子、鴿子等的細節刻畫,都是愛國主義的音符。這些音符組成一首悲慘的愛國主義樂曲。
二、 自己掌握文學常識,生難字,看預習提示并了解時代背景。
三、 學生自讀課文一遍。
四、 熟悉本課結構
1、 第一部分(16)交代背景,為下文作鋪墊。描寫小弗郎士在上學路上的見聞和心理活動。
2、 第二部分(723 )情節的發展,主要寫小弗郎士和韓麥爾先生在最后一課中表現的愛國感情。
3、 第三部分(2429)高潮、結局,最后一課結束時的悲壯和不屈精神。
結構上的一個特點:前后照應
例:鋸木廠后邊草地上,普魯士兵正在操練與后文教堂的鐘敲了十二下窗外又傳來普魯士兵的號聲他們已經收操了。
另外:①關于分詞問題,前后三次,推動了情節發展。②關于戒尺問題,前后三次,突出了人物嚴厲的形象。③鎮公所的布告牌兩次,突出故事的社會背景。
五、 理解重點句的含義,借以理解人物形象。
1、 小弗郎士的變化。
① 從貪玩、不愛學習熱愛法語
② 從怕老師理解、同情并尊敬老師 找出相應的句子
③ 從幼稚不懂事熱愛祖國
2、 韓麥爾老師
① 外貌描寫:穿打,戴著這套衣服只有在上最后一課時,穿上節日的盛裝,表示對就要失去的國土的敬意。
② 神態:結尾部分臉色慘白我覺得他從來沒有這么高大。為什么韓麥爾先生聽到鐘聲就臉色慘白?小弗郎士為什么感到其形象高大?
③ 語言描寫: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著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監獄大門比喻普魯士對法國人民的統治和封鎖,鑰匙比喻法國語言,其含義:掌握祖國語言,可以激起人民的愛國意識,從而團結起來打擊普魯士侵略者,求得民族解放。
④ 動作與神態描寫:使出全身的力量,寫了兩個大字法蘭西萬歲,寫完之后,他呆在那兒,頭靠著墻壁,話也不說。
理解:一方面表現他對祖國必勝的信念,另一方面寫出了他面對祖國被占領的殘酷現實陷入了極大的痛苦。
六、 朗讀全文。
板書:
最后一課
1、 小弗朗士(前后對比)略寫
愛國主義感情
2、 韓麥爾①外貌②語言③動作神態
【最后一課課文的教案簡案】相關文章:
課文《再別康橋》簡案07-07
課文《最后一課》原文10-25
鄉愁簡案08-17
《最后一課》課文原文都德09-12
課文最后一課的主要內容07-03
最后一課都德課文原文09-04
鄉愁教學簡案08-19
最后一課課文都德原文06-20
過秦論課文簡析06-22
《短歌行》教學簡案教案教學設計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