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課文《觀潮》教材解析
1、層次結構:
第一段寫海潮的雄偉壯觀。
第二段寫水軍演習的動人情景。
第三段寫弄潮健兒的英姿。
第四段寫觀潮人數之多。
2、《觀潮》的內容及語言描寫的特點:
本文雖只有二百多字,卻寫出了錢塘江潮的雄偉景象、水軍演習的動人情景和吳中健兒高超的弄潮技術以及觀潮的盛況,自然美、人情美交織在一起,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使人受到美的陶冶。
本文的語言很有特色,以錢塘江潮的雄偉景象的描寫為例就可體會出來。課文運用形象的比喻,藝術的夸張,由遠而近地描寫了錢塘江漲潮的壯觀。那初潮時“僅如銀線”的美麗景色,那潮近時“玉城雪嶺”的奇特景象,那“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的巨大聲響,都給人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又聯想引出了楊萬里的名句“海涌銀為郭,江橫玉系腰”,更為錢塘潮增添了詩情畫意。
【課文《觀潮》教材解析】相關文章:
《觀潮》課文疑難解析07-12
課文《翠鳥》教材解析與點評07-19
語文課文《天窗》的教材解析10-02
《觀潮》課文詞語句子解析09-30
課文《迷人的張家界》的教材解析10-16
關于少年閏土的課文教材解析07-16
語文課文《景德鎮的瓷器》的教材解析11-13
課文《觀潮》賞析06-08
《觀潮》課文翻譯10-14
《草原》課文解析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