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喂──出來》課文重點難點講解
1、重點:
理解本文現實與想象的關系,樹立環保意識。
這個深不可測的洞,實質上,正是人們的幻想。文中說到,城市的廢物和污水本來是排放到海洋里去的,以為這樣一來就可以漂流得無影無蹤,就把大海看作深不可測的洞;把廢氣排到大氣中,把大氣看作是深不可測的洞。試看人們通常處理垃圾,總存在一種茍且心理。作者幻想這個深不可測的洞,正集中體現了人們的幻想,諷刺了人們的幻想。警醒世人:不去積極治理環境污染,人類終遭滅頂之災。小說中寫道:“最近一個時期以來,由于人們只顧拼命擴大生產規模,從而給城市造成了極其嚴重的公害。可是,要想治理這些公害卻相當困難,無論是誰都感到很棘手。并且,人們都只愿意在生產性企業或商業公司工作,誰也不愿意天天和各種各樣的垃圾打交道。”這些話完全是現實的。伴隨著工業化、現代化,環境污染日趨嚴重,成為社會公害。這是一個棘手的問題,但無法回避。但要看人們如何治理?小說中寫道:“剛開始時,村里人都有點擔心,生怕會出什么事情。他們的擔心是有道理的。不久也得到了應證:叫聲飛出來了,小石頭飛出來了,接下來,被扔下去的各色垃圾飛了出來,傾瀉在人們的頭上,這座城市遭殃了。可惜擔心只是短暫的,商人為利益驅使,村民為眼前利益驅使,甚至政府官員為找到這么個“洞”而欣喜,所以悲劇也就發生了。如果當初人們多一些憂患意識,多一些明智,災難是可以避免的。小說中還寫道,城市垃圾倒進洞中,有相當一個時期,海洋和天空變成了美麗的蔚藍色,晴空萬里,清澈如洗。這就是說,破壞生態環境,一時也給人們帶來利益,人們會因此歡慶,殊不知潛伏著隱患,直至公害危及人們的生存,才會警醒,這就告訴我們:破壞環境和遭到報復,也許要隔一段時間才能看出。也許應證了一個俗語: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時間一到,結果就出來了。作者用“喂──出來”是極有哲理的。
2、難點:
⑴想象奇特的藝術美。
⑵文章中兩處照應題目的“喂──出來”的作用。
【《喂──出來》課文重點難點講解】相關文章:
《喂-出來》課文原文06-08
《喂-出來!》課文簡介10-25
《師說》課文重點難點講解10-07
關于智取生辰綱的課文重點難點講解09-30
有關勸學的重點難點講解09-14
莫高窟課文及講解06-23
蘇珊的帽子課文講解07-12
孔子游春課文講解09-02
《荷塘月色》課文講解08-28
《麥琪的禮物》課文講解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