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課文《理想》的重難點講解
【重難點語句】
1、是否可以把第二節詩中“溫飽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一句后面的句號改成分號?為什么?
解析此題考查對詩段的整體理解以及標點符號的運用。一個句子內部,處于并列關系的各個分句之間用分號。在本節詩中,前后兩個句子分別是從生活狀況和社會秩序兩個角度來說的,兩個句子各有兩個分句,且用分號標示。因此兩個句子之間只能用句號。
參考答案此處的句號不能改成分號。因為饑寒、溫飽是從生活狀況來說的,離亂、安定是從社會秩序來說的。
2、第六節中說“理想既是一種獲得,理想又是一種犧牲”,你是如何理解的?
解析詩人所說的理想,是崇高的社會理想,絕不是個人的升官發財,為崇高的理想而奮斗,就顧不得種種個人利益。他獲得的是為理想而奮斗的幸福感,理想實現后的喜悅感,犧牲的是其他個人利益。
【重點難點講解】
1、為什么說“理想如果給你帶來榮譽,那只不過是它的副產品”?為什么“更多的是帶來被誤解的寂寥”?
理想所追求的是社會的溫飽、文明、安定、繁榮等等,而不是個人榮譽。理想實現了,社會給你榮譽,但它不是擁有理想的本意,只不過是理想的副產品罷了。
擁有理想的人就是要改變現狀的人。但是尚未覺悟的人,總是認為現狀是天經地義的,要改變現狀的人,在他們看來就是大逆不道,是瘋子,是狂人,從而躲避他,甚至反對他。于是,奮斗者的處境往往陷于寂寥。
2、最后一節“理想開花”兩句比喻什么?結尾“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陽正晴”有什么涵義?
“理想開花”兩句是說,今天的理想之花,就是明天的甜果,今天的理想之芽,就是明天的濃陰。樹立了理想,不懈地奮斗,就會取得豐碩的收獲。“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陽正晴”象征著大好形勢。新的歷史時期,麗日當空,春色一片,是中國人民實現自己美好理想的最佳時機。
3、為什么理想“更多的是帶來被誤解的寂寥”?寂寥里怎么有歡笑?歡笑里怎么又有酸辛?
懷有崇高理想的人卻被誤解,好像是不可理解的,但歷史上往往有這種情況。理想,就是要改變現狀。而尚未覺悟的人,總認為現狀是天經地義的,要改變現狀,在他們看來就是大逆不道,是瘋子,是狂人,因而會躲避他,反對他,奮斗者的處境就陷于寂寥。
胸懷理想、為理想而奮斗的志士,處境盡管寂寥,但是他享受著斗爭的歡樂,所以有“寂寥里的歡笑”。但是,他畢竟遭人誤解,被當成異類,所以歡笑里又有酸辛。如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推廣魔芋技術的何家慶教授,數學家陳景潤……他們的事跡中都充滿了辛酸與歡笑。
4、第10節說“理想被玷污”“理想被扒竊”應當怎么理解?
聯系歷史,“四人幫”歪曲馬克思列寧主義,推行他們那套假馬克思列寧主義,共產主義理想被他們糟蹋了、玷污了。因為他們的糟蹋玷污,有些人的信念動搖了,也就是“理想被扒竊”了。妖魔玷污了理想,你能不能識別真假,能不能去對真正的理想堅信不移,這是一種考驗,也可以說是“妖魔在考驗你的堅貞”。理想之所以會被扒竊,從自己的角度講,也因為不夠執著,所以說一要“找回來”,二要提起警戒,“以后要當心”,要把理想視為生命。
【課文《理想》的重難點講解】相關文章:
語文課文《過秦論》重難點講解09-19
語文課文《大雁歸來》重難點講解07-27
《師說》課文重點難點講解10-07
《橋》課文重難點分析06-17
課文《晏子使楚》重難點分析09-13
關于智取生辰綱的課文重點難點講解09-30
莫高窟課文及講解06-23
有關勸學的重點難點講解09-14
蘇珊的帽子課文講解07-12
孔子游春課文講解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