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錢塘江課文的課外反思
課文通過作者的所見、所聞、所感,向讀者介紹了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文章思路清晰,語言生動,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是一篇進行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教育,培養留心周圍事物習慣的好教材。根據本人的教學經過,作以下幾點教學反思。
【反思一】
在教學設計中應了解更多的課外知識八月半是最佳觀潮時間。其實,錢塘江涌潮變化是有規律的,潮汐的大小受天文、地理、河床高程、徑流的大小、主槽(航道)的走向和氣候等許多因素制約。其實陰歷每月的月半、月初均是看潮佳期,不必一定選在八月半。但是秋潮要比春潮大,因為錢塘江流域降雨主要集中3月中下旬至9月中旬的梅雨和臺風季節;10月至次年2月降雨量相對較少。因此,我課前布置學生搜集有關贊頌錢塘江潮的千古名句,以及查閱有關潮汐潮汛的資料,了解錢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這樣學生才能學得更活、知識面更廣。
【反思二】
上完課后提醒學生在新聞中或者在網絡中收看“錢塘江大潮”以便于更直觀的了解,更多的感受。更激發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反思三】
在教學中利用多種方法進行閱讀教學,不同的切入點,教學的方法不一樣。比如說這一課可以抓詞語、可以按潮來的順序等不同的教學方法。在以后的教學中要根據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學生把教學工作做得更好!
【錢塘江課文的課外反思】相關文章:
課文《鄉愁》教學反思10-27
《赤壁賦》課文反思08-18
陋室銘的課文反思07-04
老舍作品《母雞》課文反思10-19
《父親的菜園》課文原文及反思06-08
老舍作品《母雞》課文反思10-12
老人與海鷗課文反思09-23
課文《背影》教學反思(精選6篇)06-08
課文題臨安邸課后反思10-19
課文《赤壁賦》教學反思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