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實秋的散文鑒賞

時間:2024-06-19 19:35:58 梁實秋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梁實秋的散文鑒賞

  導語:讀梁實秋的散文,我們時常為他淡泊名利、達觀進取的精神所感染。以下是小編分享的梁實秋的散文鑒賞,歡迎大家閱讀!

梁實秋的散文鑒賞

  在梁實秋的散文中,有相當數量是描摹社會世相的,其中不乏針砭時弊之作。這表明他對于自己所生活的那個社會不滿意之處頗多。不過從作品的內容來看,他并沒有改變社會制度的想法,他只是希望這個社會能不斷地有所改良。

  他最看不慣的是官場。在《握手》中,他描寫了種種握手的場面,其中給人印象尤深的是,他以厭惡的情緒描繪了那種“做大官或自以為做大官者”握手的姿態:這種人“常常挺著胸膛,伸出一只巨靈之掌,兩眼望青天”,即使你主動伸出手,“他的手仍是直僵的伸著,他并不握,他等著你來握”,讓人沒趣。凡官場人物的形形色色,梁實秋歷來憎惡有加,對那種自稱“公仆”者流,借握手這樣一個小題目,他也毫不客氣地奚落一通。在《臉譜》中,他稱做官的人是“誤人仕途”。并說這種人的臉是“卷簾”臉:“外面擺著一副面孔,在適當的時候呱嗒一聲如簾子一般卷起,另露出一副面孔。”這種人對下司道貌岸然,往往面無表情,“使你無從觀色,莫測高深”,有時他卻把“臉拉得驢般長,使你在他面前覺得矮幾尺”;可是“他一旦見到上司,驢臉立刻縮短,再往癟里一縮,馬上變成柿餅臉,堆下笑容”。他挖苦說,這種善變的臉是官場上傲下媚上的必備工具。社會環境污濁,官場猶然。從梁實秋對官場人物握手姿勢和臉面善變的描寫中,讀者對仕途中人際關系的冷漠、虛偽,恐怕都會產生一種反感的情緒。

  《送禮》描述的是梁實秋在臺北親歷過的一件事:政府機關某局的梁先生與他住在同一條街上,送禮者只知其姓不知其名,于是屢屢把本欲送至彼“梁寓”之禮品誤送達此“梁寓”。被詰問時,他說“我們行里的事要不是梁先生在局里替我們做主,那是不得了的。”原來這里在臺灣社會很普通的賄賂事例中的一樁。作者揶揄道:“豬喂肥了沒有不宰的。”剔膚見骨地揭露了送禮者右著不可告人的圖謀。這篇小品,作者是從原始人狩獵歸來將獵物分贈眾人起筆的,那時的贈禮者與收受者,雙方都十分光明磊落.與當今的賄賂者的鬼鬼祟祟、心懷鬼胎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作者借這樣的對比來否定“人心不古”的當今世風。

  梁實秋對時弊的針砭從社會的方方面面切入,而且每每漾出新意,由于得體而幽默,人們讀之,不覺會時而會心地一笑,乃至忍俊不禁。他的幽默常常包含著諷刺。不過,即使是諷刺,在針對一般世風時,在態度上也與針對官場的那些篇章有所不同。官場太污濁,離他所希望的“好政府”相去太遠,他時常投去蔑視的一瞥,用語也不免刻薄;而在對其他世相進行針砭時,總是比較委婉、溫和,表現出一種紳士之風。

  在《汽車》中,他對勢利的世風多有嘲訕,對那種以是否擁有汽車來劃分等級的社會現象他很不以為然。在講到了許多女子以對方是否擁有汽車作為擇偶的基本條件時,他寫道:“為了汽車而犧牲其他條件,也是值得的交易。……至于婚姻的對方是怎樣的一塊材料,那是次要的事,一個丈夫頂多重到二百磅,一輛汽車可以重到一噸,小疵大醇,輕重若判。”出語諧趣,分明有弦外之音。對那些在婚姻條件問題上本末倒置的女子,是善意的告誡。《謙讓》從宴會上的讓座之風寫起,賓客們每遇到這種場合就誰也不肯坐首席,以示謙讓;接著他調轉筆頭去寫長途公共汽車站,在那里,只見人們“殺進殺出”,如果售票處沒有木柵欄,秩序就不堪設想。在強烈的對比中,梁實秋說他有所“發現”:人們是以自己的利益為準繩來確定是否謙讓的。出席宴會,坐在末席上其實“也并不因此少吃一嘴”,不妨謙讓;而長途汽車站上的情形就不同了,一謙讓就沒有好座位甚至無座位了。那種人們習以為常、實際上帶有虛偽性質的“謙讓”一經他道破,確有點振聾發聵。幽默的行文中,蘊涵著他對建立真正謙讓美德的社會文明的期盼。《鐘》因有感于臺北市政府“重陽敬老”贈送每位年老市民“時鐘一具”遭到諸多非議而作。非議者的理由是 “鐘”與“終”同音。而市政府并不以科學道理進行疏導,卻可笑地否認它是“鐘”,改以“計時器”名之。這觸發作者想起了種種彌漫于社會的迷信現象并委婉地加以嘲諷:如有人不許孩子在麻將桌旁讀書(“書”與“輸”同音),雖然讀書是好事;又說起有位熟人家道富有,門上貼“一個特大號的倒掛著的福字”(“倒” 與“到”同音),不想時過不久,“這位福人駕鶴而去了!”文中還舉出了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實例,輔以幽默的評說,妙趣橫生。作者對迷信風氣的針砭,盡包孕于娓娓道來的敘述中了,讀者是不難領悟到的。

  讀梁實秋的散文,我們時常為他淡泊名利、達觀進取的精神所感染。他注重的是精神愉悅。在懷人之作《悼齊如山先生》一文中,他在回顧往事后這樣抒寫道:“我覺得先生治學、為人最足令人心折處有二:一是專精的研究精神,一是悠閑的藝術生活。”關于第二點,粱實秋作了一些闡述:“齊老先生是一個真知道生活藝術的人,對于人生有一份極深摯的愛”;“齊先生心胸開闊,了無執著,所以他能享受生活,把生活當作藝術來享受,所以他風神瀟灑,望之如閑云野鶴。”他還講一步解釋了齊如山是如何“享受生活”的:“他并不是窮奢極侈地去享受耳目聲色之娛,他是隨遇而安地欣賞社會人生之形形色色。”其實梁實秋自己也正是這樣的。所謂“把生活當作藝術來享受”,就是在生活中,不僅作為一個生活者,而且能超脫地把生活作為審美對象,以欣賞的態度來看待它,并借以豐富自己的精神、情趣,從中獲得心境上的愉悅。梁實秋的許多散文,都突出地體現著這樣的特點.從他對外界事物或自身經歷的敘述、抒寫中我們常常能感受到。

  《雅舍》這篇小品寫作者自己國難時期的陋屋。他在這座地處僻遠、“風來則洞若涼亭”、“雨來則滲如滴漏”的住所里日子過得很愉快,雖說此處有“聚蚊成雷”之類的現象,他也善于自我化解:“冬天一到蚊子自然絕跡”,何況明夏“誰知我還是否住在‘雅舍’!”這里透出了一種具有時代性的飄零感,同時顯示著他那隨遇而安的達觀態度。這種態度在國難期間,應該說是有其積極的一面的。需知當時有多少苦難同胞流離失所!比之那些舒舒服服地在瓊樓玉字里享福的達官顯貴,作為一位知名學者、大學教授的梁實秋,他能如此安貧樂道,尤顯可貴。但梁實秋在這簡陋的環境里并不虛度時日,他做了許多有益于社會的事。文中說:“我有一幾一椅一榻,酣睡寫讀,均已有著,我亦不復他求。”他的日子過得自在而有相當的價值。四川多雨。雨既然來了,他坦然相對。文中寫道:“滂沱大雨時,屋頂濕印到處有,起初如碗大,俄而擴大如盆,繼則滴水不絕,終乃屋頂灰泥突然崩裂,如奇葩初綻……”筆下頗有詩意。對“聚雷成陣”之類現象安之若素,又視屋頂灰泥崩裂 “如奇葩初綻”,并饒有興致地品味個中酸甜苦辣,不正說明著他超然地把生活作為審美對象,以灑脫、欣賞的態度來看待身旁發生的種種事態嗎!作者在個人凼頓中確乎表現得十分豁達,但他竟然一點也沒有表露出憂國憂民的心緒,畢竟不大合乎世情(何況他的個人困苦正因國難所致)。梁實秋寫于抗戰時期的小品,幾乎全然如是,這不能不說是一種缺憾。

  梁實秋說,“雅舍”雖是陋屋,卻“自有它的個性。”《雅舍》作者也是自有個性的。在“雅舍”居住期間,梁實秋曾寫過一篇題目叫《窮》的散文頗有助于我們對他的個性的了解。文中說,人在窮時尤不可志短;結尾則云:“典型的窮人是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不改其樂”。接著他引了孔子的話:“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在其中矣。”這話出自《論語》,緊跟著還有兩句他沒有引:“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后來他在一首贈作家琦君的《金縷曲》中加以點化:“富與貴,浮云耳。”重義輕利、窮而不改其樂正是梁實秋個性的一個重要側面,在他的許多散文中都有突出的體現。他享受生活而又不逾矩。鑒于在中國建立西方式的民主政體已成泡影,政治現實令他十分失望,生活在污濁社會里的梁實秋為了擺脫煩惱而疏離政治,他的這種人生態度,其消極的一面是毋庸諱言的,但他藐視權貴,不為名韁利索所絆畢竟還是可貴的;而追求不逾矩的怡然恬適的人世情趣,又何嘗不是對滾滾紅塵中那種為謀求高官厚祿而不惜爾虞我詐的世風的一種反撥。

  梁實秋有種說法:“一切只要隨緣”,那就“自有它的情趣”(《散步》);在《快樂》中他則說: “內心湛然,則無往而不樂”;又說惟“心無掛礙”方能快樂。因而他工作時專心致志地工作,享受生活樂趣時也心不旁騖。接著他抒寫切身體會道:“在工作過程中,有苦惱也有快樂,等到大功告成,那一份‘如愿以償’的快樂便是至高無上的幸福了。”他的生活樂趣范圍極廣,散步、隨緣觀景、欣賞塵世中人生的形形色色,無不包羅在內:“良辰美景,賞心樂事,隨處皆是。……雨有雨的趣,晴有晴的妙,小鳥跳躍啄食,貓狗飽食酣睡,哪一樣不令人看了覺得快樂?……偶爾遇到一張笑容可掬的臉,能不令人快樂半天?”在他看來,人世間到處都能享受到生活樂趣。這是內心湛然的梁實秋的一種人生體味。

  梁實秋既然視工作的大功告成是一種“至高無上的幸福”,那么他的生活樂趣確實多多也。他一生都在兢兢業業地工作。工作努力是他著作等身、卓然成家的一個重要因素。他十分欣賞曾國藩的一句格言:“作人從早起起。”他年老時寫過一篇《早起》,它中憶起青年時代翻譯《阿伯拉與哀綠綺思的情書》的情形:“趁太陽沒有出的時候搬竹椅在廊檐下動筆,等到太陽曬滿半個院子,人聲嘈雜,我便收筆。這樣在一個月內譯成了那本書,至今回憶起來還是愉快的。”

  粱實秋寫作《中年》時自己適逢中年,他直抒胸臆道:“別以為人到中年就算完事。不。”“中年的妙趣,在于相當的認識人生,認識自己。”并頗為豪邁地說:惟有“中年才能擔得起大出軸子戲,只因到中年才能真懂得戲的內容”。他借抒寫自己的感受所表現的這種人生精神,至今仍值得稱道。

【梁實秋的散文鑒賞】相關文章:

梁實秋《送行》的鑒賞08-12

梁實秋經典散文《中年》05-26

梁實秋散文《蓮子》09-06

梁實秋的散文特色10-26

梁實秋散文:旅行08-04

梁實秋散文《代溝》06-30

梁實秋散文《客》05-25

梁實秋精選散文《中年》08-04

梁實秋作品《中年》鑒賞09-23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韩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 起碰97在线视频国产 |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 | 中文字幕酒后影院 | 在线国产视频伊人 | 婷婷综合色丁香五月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