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梁實秋的語錄合集50條
菜根譚所謂「花看半開,酒飲微醺」的趣味,才是最令人低徊的境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梁實秋的語錄50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成年之后,應該知道澡雪垢滓乃人生一樂。
2、北平的雙窨、天津的大葉、西湖的龍井、六安的瓜片、四川的沱茶、云南的普洱、洞庭湖的君山茶、武夷山的巖茶,甚至不登大雅之堂的茶葉梗與滿天星隨壺凈的高末兒。
3、剪雪裁梅——有人嫌太瘦,又有人嫌太清,都不是,我知音。誰是我知音?孤山人姓林。自從西湖別后,辜負我,到如今!
4、譬如登臨,人到中年像是攀躋到了最高峰。回頭看看,一串串的小伙子正在"頭也不回呀汗也不揩"的往上爬。再仔細看看,路上有好多塊絆腳石,曾把自己磕碰得鼻 青臉腫,有好多處陷阱,使自己做了若干年的井底蛙!@種種景象的觀察,只有站在最高峰上才有可能。向前看,前面是下坡路,好走得多。 ——《雅舍小品·中年》
5、有道之士,對于塵勞煩惱早已不放在心上,自然更能欣賞沉默的境界。這種沉默,不是話到嘴邊再咽下去,是根本沒話可說,所謂"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華示眾,眾皆寂然,惟迦葉破顏微笑,這會心向笑勝似千言萬語。 ——《雅舍小品續集·沉默》
6、我曾面對著樹生出許多非非之想,覺得樹雖不能言,不解語,可是它也有生老病死,它也有榮枯,它也曉得傳宗接代,它也應該算是"有情"!傊,樹是活的,只是不會走路,根扎在哪里便住在哪里,永遠沒有顛沛流離之苦。 ——《雅舍小品續集·樹》
7、你來,無論多大風多大雨,我都要去接你!簩嵡 《送行》
8、從前官場習慣,有所謂端茶送客之說,主人覺得客人應該告退的時候,便舉起蓋碗請茶 ,那時節一位訓練有素的豪仆在旁一眼瞥見,便大叫 一聲「送客!」另有人把門簾高高打起,客人除了告辭之外,別無他法。 ——梁實秋 《雅舍小品》
9、酒有別腸,不必長大。 ——梁實秋
10、看山頭吐月,紅盤乍涌,一霎間,清光四 射,天空皎潔,四野無聲,微聞犬吠,坐客無不悄然!舍前有兩株梨樹,等到月升中天,清 光從樹間篩灑而下,地上陰影斑斕,此時尤為幽絕。直到興闌人散,歸房就寢,月光仍然逼 進窗來,助我凄涼。細雨蒙蒙之際,"雅舍"亦復有趣。推窗展望,儼然米氏章法,若云若 霧,一片彌漫。 ——梁實秋 《雅舍》
11、爆雙脆是北方山東館的名菜?墒谴说乇狈金^沒有會做爆雙脆的。如果你不知天高地厚,進北方館就點爆雙脆,而該北方館竟不知地后天高硬敢應這一道菜,結果一定是端上來一盤黑不溜秋的死眉瞪眼的東西,一看就不起眼,入口也嚼不爛,令人敗興。就是在北平東興樓或致美齋,爆雙脆也是稱量手藝的菜,利巴頭二把刀是不敢動的。 所謂雙脆,是雞胗和羊肚兒,兩樣東西旺火爆炒,炒出來紅白相間,樣子漂亮,吃在嘴里韌中帶脆。 ——梁實秋 《雅舍談吃》
12、血勇之人,怒而面赤;脈勇之人,怒而面青;骨勇之人,怒而面白;神勇之人,怒而色不變。
13、富蘭克林說:"有三個朋友是忠實可靠的——老妻、老狗與現款。
14、呼僮不應自生火,待飯未來還讀書。
15、只有切實地克制情欲,方能逐漸地做到"情枯智訖"的功夫。所有的宗教無不強調克己的修養,斬斷情根,裂破俗網,然后才能湛然寂靜,明心見性。就是佛教所斥為外道的種種苦行,也無非是戒的意思,不過做得過分了些。 ——梁實秋 《閑暇處才是生活》
16、"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若要不俗也不瘦,餐餐筍煮肉。" ——梁實秋 《雅舍談吃》
17、一個朋友說:"你走,我不送你;你來,無論多大風多大雨,我要去接你。"我最賞識那種心情。 ——梁實秋 《送別》
18、陳釀 我看見過一些得天獨厚的男男女女,年輕的時候愣頭愣腦的,濃眉大眼,生僵挺硬,像是一些又青又澀的毛桃子,上面還帶著挺長的一層毛。他們是未經琢磨過的璞石?墒堑搅酥心辏麄冏兊脻櫇闪,容光煥發,腳底下像是有了彈簧,一看就知道是內容充實的。他們的生活像是在飲窖藏多年的陳釀,濃而芳冽!對于他們,中年沒有悲哀!簩嵡 《雅舍小品·中年》
19、"長舌男"是到處有的,不知為什么這名詞尚不甚流行。 ——梁實秋 《男人》
20、燕丹子說:「血勇之人,怒而面赤;脈勇之人,怒而面青;骨勇之人,怒而面白;神勇之人,怒而色不變。」 ——梁實秋 《雅舍小品》
21、其實吃這種包子,其樂趣一大部分就在那一抓一吸之間。包子皮是燙面的,比燙面餃的面還要稍硬一點,否則包不住湯。那湯原是肉汁凍子,打進肉皮一起煮成的,所以才能凝結成為包子餡。湯里面可以看得見一些碎肉渣子。 ——梁實秋 《湯包》
22、大家庭制度下,公婆兒媳之間的代溝是最鮮明也最凄慘的。兒子自外歸來,不能一頭扎進閨房,那樣做不但公婆瞪眼,所有的人都要豎起眉毛。他一定要先到上房請安,說說笑笑好一大陣,然后公婆(多半是婆)開恩發話:「你回屋里歇歇去吧」,兒子奉旨回到閫闈。媳婦不能隨后跟進,還要在公婆面前周旋一下,然后公婆再度開恩,「你也去吧」,媳婦才能走,慢慢的走。 ——梁實秋 《雅舍小品》
23、樹與人早晚都是同一命運,都要倒下去,只有一點不同,樹擔心的是外在的險厄,人煩慮的是內心的風波。 ——梁實秋 《閑暇處才是生活》
24、北平的雙窨、天津的大葉、西湖的龍井、六安的瓜片、四川的沱茶、云南的普洱、洞庭湖的君山茶、武夷山的巖茶,甚至不登大雅之堂的茶葉梗與滿天星隨壺凈的高末兒。 ——梁實秋 《梁實秋散文》
25、禪家形容人之開悟的三階段:初看山是山、水是水,繼而山不是山、水不是水,終乃山還是山、水還是水。
26、大抵花有色則無香,有香則無色。不知是否上天造物忌全?含笑異香襲人,而了無姿色,在群芳中可獨樹一格。
27、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蘭,空谷幽香,孤芳自賞;竹,篩風弄月,瀟灑一生;菊,凌霜自得,不趨炎熱。和而觀之,有一共同點,都是清華其外,淡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態。……藝術,永遠是人性的表現,唯有品格高尚的人才能畫出趣味高超的畫。
28、你說它是薔薇之路也好,你說它是荊棘之路也好,反正你得乖乖地把它走完。
29、人之最饞的時候是在想吃一樣東西而又不可得的那一段期間。
30、瘦肉鮮明似火,肥肉依稀透明,佐酒下飯為無上妙品。
31、叔本華的哲學是:痛苦是積極的實在的東西,幸?鞓肥窍麡O的根本不存在的東西。所謂快樂幸福乃是解除痛苦之謂。沒有痛苦便是幸福。
32、所謂"嚼得菜根",就是表示一個有志的人之能耐得清寒。
33、所謂"一簞食,一瓢飲",就是形容生活狀態之極端的刻苦。
34、一個朋友說:"你走,我不送你;你來,無論多大風多大雨,我要去接你。"我最賞識那種心情。
35、一個時候,只能罵一個人,或一種人,或一派人。決不宜多樹敵。所以罵人的時候,萬勿連累旁人,集市必須牽連多人,你也要表示友好,否則回罵之聲紛至沓來,使你無從應付。
36、一個有道德勇氣的人是可欽佩的,但是他也要有尊重法律的風度。
37、袁世凱稱帝時,曾一度禁稱元宵,因與"袁消"二字音同,改稱湯圓,可嗤也。
38、一個人如果達到相當年齡還不失赤子之心,經風吹雨打,方寸間還能詩意盎然,他是得天獨厚,他是詩人。
39、樹是活的,只是不會走,根扎在那里便住在那里,永遠沒有顛沛流離之苦。 人是活的,會到處闖蕩,內心不免會有道道風波。
40、"音樂的耳朵"不是人人有的。
41、人在有閑的時候才最像是一個人。手腳相當閑,頭腦才能相當地忙起來。我們并不向往六朝人那樣蕭然若神仙的樣子,我們卻企盼人人都能有閑去發展他的智慧與才能。
42、"襤褸的衣衫,是貧窮的罪過,卻是乞丐的袍褂,他的職業的優美的標識,他的財產,他的禮服,他公然出現于公共場所的服裝。……沒有人肯過問他的宗教或政治傾向。他是世界上唯一的自由人。"話雖如此,誰不到山窮水盡誰也不肯做這樣的自由人。只有一向做神仙的,如李鐵拐和濟公之類,游戲人間的時候,才肯短期的化身為一個乞丐。
43、我看見過一些得天獨厚的男男女女,年輕的時候愣頭愣腦的,濃眉大眼,生僵挺硬,像是一些又青又澀的毛桃子,上面還帶著挺長的一層毛。他們是未經琢磨過的璞石。可是到了中年,他們變得潤澤了,容光煥發,腳底下像是有了彈簧,一看就知道是內容充實的。他們的生活像是在飲窖藏多年的陳釀,濃而芳冽!對于他們,中年沒有悲哀。
44、自從人有老少之分,老一代與少一代之間就有一道溝,可能是難以飛渡深溝天塹,也可能是一步邁過的小瀆陰溝,總之是其間有個界限。溝這邊的人看溝那邊的人不順眼,溝那邊的人看溝這邊的人不像話,也許吹胡子瞪眼,也許拍桌子卷袖子,也許口出惡聲,也許真個的鬧出命案,看雙方的氣質和修養而定。
45、弱者才需要同情,同情要在人弱時施給,才能容易使人認識那份同情。
46、快樂是在心里,不假外求,求即往往不得,轉為煩惱。
47、深沉的外貌,正好掩飾內部的空虛。
48、我曾面對著樹生出許多非非之想,覺得樹雖不能言,不解語,可是它也有生老病死,它也有榮枯,它也曉得傳宗接代,它也應該算是"有情"!傊瑯涫腔畹,只是不會走路,根扎在哪里便住在哪里,永遠沒有顛沛流離之苦。
49、其實哪一個人在人生的坎坷的路途上不有過顛躓?哪一個不再憧憬那神圣的自由的快樂的境界?不過人生的路途就是這個樣子,抱怨沒有用,逃避不可能,想飛也只是一個夢想。人作畫是現實的,現實的人生還需要現實的方法去處理。偶然作個白晝夢,想入非非,任想象去馳騁,獲得一進的慰安,當然亦無不可,但是這究竟只是一時有效的鎮定劑,可以暫止痛,但不根本治療。
50、藝術與自然本是相對的名詞。凡是藝術皆是人為的。西諺有云:Ars est celare artem(真藝術不露人為的痕跡),猶如吾人所謂"無斧鑿痕"。
【梁實秋的語錄】相關文章:
梁實秋語錄10-12
梁實秋語錄09-04
梁實秋的語錄08-12
梁實秋經典語錄09-15
“梁實秋”經典語錄10-17
梁實秋的語錄合集08-21
梁實秋經典愛情語錄05-23
梁實秋經典語錄08-20
梁實秋的語錄38條10-23
梁實秋的語錄45句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