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李白《送別》全詩鑒賞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卷上),就其開創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送別
李白
尋陽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
勝境由來人共傳,君到南中自稱美。
送君別有八月秋,颯颯蘆花復益愁。
云帆望遠不相見,日暮長江空自流。
①云帆:帆船。
七言古詩《送別》是一首送行詩,唐肅宗至德元載(公元756年)作于潯陽。
云帆望遠不相見,日暮長江空自流。
這兩句是說,友人離去,詩人仍站在江邊望著遠去的帆船,直到看不見為止;這時,天色已晚,只有長江在那里空蕩蕩地東流而去,顯出詩人的惆悵之情、愁怨心緒。這兩句,與《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中“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二句,寫景相近,但“黃鶴”詩乃作于詩人年輕快意的時候,與孟浩然的分手是愉快的分手,沒有憂傷,而且詩人對揚州之行還十分向往。這首詩卻不同,那是在詩人政治上失意之后,隱居廬山之時,愁怨占了主導地位,而詩的意境全為愁所籠罩,寫景亦覺昏暗、陰沉,內含愁怨。
【李白《送別》全詩鑒賞】相關文章:
《古風》李白全詩鑒賞08-19
李白《獨酌》全詩鑒賞10-20
李白《高句麗》全詩鑒賞10-17
李白詩《渡荊門送別》鑒賞05-23
李白《鞠歌行》全詩注釋鑒賞08-17
《梁甫吟》李白全詩鑒賞08-07
李白《行路難》全詩鑒賞06-25
李白《望廬山瀑布》全詩鑒賞07-13
李白《渡荊門送別》全詩翻譯及賞析10-01
李白的送別詩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