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行路難》(其一)賞析

時間:2024-08-13 06:39:27 李白 我要投稿

李白《行路難》(其一)賞析

李白《行路難》(其一)賞析1

  李白——《行路難》(其一)賞析

李白《行路難》(其一)賞析

  《行路難》(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天。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注釋】

  樽:古代盛酒的器具。斗十千:一斗酒值十千錢。形容酒美價貴。斗:古代一種容量單位,一斗等于十升,十斗等于一石(dàn)。珍饈:名貴的菜肴。直:同“值”。箸(zhù):筷子。茫然:若有所失的樣子。塞(sa):堵塞。垂釣碧溪:傳說呂尚(姜太公)未遇周文王時,曾在渭水的磻(pán)溪釣魚,周文王外出打獵遇見了他,后輔佐周武王滅商。乘舟夢日邊:相傳商朝的伊尹在被商湯委以國政時,曾夢見自己乘船在日月旁邊經(jīng)過。不久他就受到湯的重用。歧路:岔路,大路分出的路。長風(fēng)破浪:比喻實現(xiàn)政治理想。南朝宋時宗愨(qua)少年有大志。他叔父問他的志向,他回答說:“愿乘長風(fēng)破萬里浪!睗憾伞

  【譯文】

  金杯里的美酒,一斗要十千錢,玉盤里的珍貴的菜肴,也值一萬錢。我放下杯和筷,不能下咽,拔劍起舞環(huán)顧四周,心里卻茫茫然。想渡黃河,堅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大雪遍布高山。閑來坐在碧溪邊釣魚,又想象夢中在日邊乘船遠航。行路難啊!行路多難!岔路多啊,如今身在何處?堅信乘風(fēng)破浪的時機定會到來,(到那時)將揚起征帆遠渡碧海青天。

  【正解】

  天寶元年,42歲的李白在道士吳筠的推薦下奉詔入京,本想有所作為,不料只能做個御用文人,加上權(quán)臣貴戚的讒言攻擊,終于在天寶三年被皇帝賜金放還,離開朝廷。組詩《行路難》就寫在離開長安時,這是第一首。

  詩的前四句寫朋友出于對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對這樣一位天才被棄置的惋惜,于是不惜金錢,設(shè)下盛宴為他餞行。而面對美味佳肴,卻只能“停杯投箸”,“拔劍四顧”,心緒茫然。停、投、拔、顧四個連續(xù)的動作,形象地顯示了作者內(nèi)心的苦悶抑郁,感情的激蕩變化。“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天!毕笳髁巳松飞系钠D難險阻。曾經(jīng)在宮廷中得到唐玄宗的賞識,卻因為小人進饞而“賜金放還”,遠大理想無法實現(xiàn)。此時坐在宴席上的李白忽然想起了呂尚垂釣的故事和伊尹夢日的情景,又增添了以后返回長安的希望,認為有朝一日會像呂尚、伊尹那樣,在閑居之時忽然被皇帝重用,以實現(xiàn)“天生人我才必有用”的理想抱負。“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當(dāng)詩人的思路回到眼前現(xiàn)實中來的時候,又感到很迷惘,人生道路上的艱難險阻與矛盾,都閃現(xiàn)于詩人腦海中:今后的路又在哪里呢?

  最后兩句,于積淀之中的火山爆發(fā)一般,橫空出世,唱出了充滿信心與展望的強音,展示了詩人力圖從苦悶中掙脫出來的強大精神力量。他相信盡管前路障礙重重,但仍將會有一天要像南朝宋時宗愨所說的那樣,乘長風(fēng)破萬里浪,掛上云帆,橫渡滄海,到達理想的彼岸。表現(xiàn)了詩人的倔強、自信和對理想的執(zhí)著追求以及樂觀處世的態(tài)度。

  全詩集中表達詩人感嘆人生中的坎坷,而又從中得到人生哲理,即勇往直前,積極樂觀的情懷。也從側(cè)面突出他對壓抑人才的社會的反抗,抒發(fā)了懷才不遇之感。

  【摳字眼】

  停、投、拔、顧,寫出了作者的憂郁與苦悶。在這里,對于“!弊值恼f法有兩種:一種是李白心情極壞,把酒杯摔碎了;第二種是李白苦悶憂愁,把剛剛到嘴邊的酒杯又放下了。我認為第二種說法較為貼切。冰塞川、雪滿山,借景抒情,詩人用“冰塞川”、“雪滿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艱難險阻,具有比興的意味。一個懷有偉大政治抱負的人物,在受詔入京、有幸接近皇帝的時候,皇帝卻不能任用,被“賜金還山”,變相攆出了長安,這不正象遇到冰塞黃河、雪擁太行嗎!但是,李白并不是那種軟弱的性格,

  從“拔劍四顧”開始,就表示著不甘消沉,而要繼續(xù)追求。會有時,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負總有實現(xiàn)的一天,以“會有時”,肯定這一抱負有施展的時候。其堅定的信念,不屈的精神,表現(xiàn)得何等豪邁、直爽!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浪漫主義詩人,被稱為“詩仙”!拔鍤q誦六甲,十歲觀百家”,15歲始作文。胸懷大志,豪爽自負,喜劍術(shù)。性格傲岸奔放,不受任何清規(guī)戒律的約束;雖滿懷才志,卻不步科舉入仕之途;蔑視權(quán)貴,尤其不把有權(quán)勢的宦官放在眼里。他一生負志漫游,吟詩四方,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他的詩繼承和發(fā)揚了《詩經(jīng)》《楚辭》以及建安風(fēng)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成為我國浪漫主義詩歌的典范。內(nèi)容上主要表現(xiàn)為祖國山川的熱情贊頌;向往著光明和自由;對統(tǒng)治集團的蔑視和鞭笞。藝術(shù)上吸取了古樂府健美、真摯、明朗的特色,結(jié)合詩人豪邁不羈的個性,形成自己清新奔放、雄奇壯麗的獨特風(fēng)格。以古風(fēng)為佳,變擅長五、七言絕、律。

  【詩人小故事】

  鐵杵磨成針

  唐代大詩人李白,幼年時便讀那些經(jīng)書、史書,那些書都十分深奧,他一時讀不懂,便覺枯燥無味,于是他丟下書,逃學(xué)出去玩。

  他一邊閑游閑逛,一邊東瞧西看。他看見一位老媽媽坐在磨刀石上的矮凳上,手里拿著一很粗大的鐵棒子,在磨刀石上一下一下地磨著,神情專注,以至于李白在她跟前蹲下她都沒有察覺。

  李白不知道老媽媽在干什么,便好奇地問:“老媽媽,您這是在做什么呀?”

  “磨針!崩蠇寢岊^也沒抬,簡單地回答了李白,依然認真地磨著手里的鐵棒。

  “磨針?”李白覺得很不明白,老媽媽手里磨著的明明是一根粗鐵棒,怎么是針呢?李白忍不住又問:“老媽媽,針是非常非常細小的,而您磨的是一根粗大的鐵棒呀!”

  老媽媽邊磨邊說:“我正是要把這根鐵棒磨成細小的針!

  “什么?”李白有些意想不到,他脫口又問道:“這么粗大的鐵棒能磨成針嗎?”

  這時候,老媽媽才抬起頭來,慈祥地望望小李白,說:“是的,鐵棒子又粗又大,要把它磨成針是很困難的?墒俏颐刻觳煌5啬パ侥,總有一天,我會把它磨成針的。孩子,只要功夫下得深,鐵棒也能磨成針呀!”

  幼年的李白是個悟性很高的孩子,他聽了老媽媽的話,一下子明白了許多,心想:“對呀!做事情只要有恒心,天天堅持去做,什么事也能做成的。讀書也是這樣,雖然有不懂的地方,但只要堅持多讀,天天讀,總會讀懂的!毕氲竭@里,李白深感慚愧,臉都發(fā)燒了。于是他拔腿便往家跑,重新回到書房,翻開原來讀不懂的書,繼續(xù)讀起來。

  淚別汪倫

  李白非常喜歡游覽名山大川,他多次漫游長江南北,黃河上下。我們偉大祖國的版圖上,幾乎印滿了李白的足跡。那些爛漫的山花發(fā)出一陣陣芳香,那些快樂的小鳥“啾啾”的叫著,大自然在李白的眼中充滿了詩情畫意,是一個千姿百態(tài)的世界。所以,他常常到各地去游玩。一天,他收到一個叫汪倫的人寫給他的一封信。信上寫著:“先生喜歡游玩嗎?我們這里有十里桃花。先生喜歡喝酒嗎?我們這里有萬家酒店。請您來我們皖南涇縣玩吧。”李白看了這封邀請信十分高興,馬上收拾行李就向涇縣出發(fā)。可是到了涇縣以后,李白朝四周張望了半天也沒見到什么十里桃花,更別提萬家酒店了。正在納悶,一個村民打扮的'人走上前來說:“李白先生,見到你真是太榮幸了。我就是汪倫!蓖魝惤又憬忉屨f:“我信里所說的十里桃花,是指十里之外有個桃花潭,而萬家酒店呢,是說有一家姓萬的人開的酒店!崩畎茁犃,哈哈大笑。兩個人就這樣交上了好朋友。汪倫邀請李白在他家住一段時間,叫妻子做了好多鄉(xiāng)噴噴的飯菜,還拿出了釀造多年的好酒熱情地招待李白。他們邊吃邊聊,真是愉快極了。后來李白又到附近的幾個朋友家住了幾天?蛇有很多重要的事情等著李白去辦呢。所以待了幾天后,李白決定要離開了。但為了不給汪倫添麻煩,李白并沒有專門向汪倫告別,他準(zhǔn)備悄悄地坐船回家了。誰知就在李白已經(jīng)上了船而船正要開動的時候,汪倫趕到了。要知道如果再慢一步,就來不及了。李白聽到汪倫和村里的鄉(xiāng)親們手拉著手一邊唱著為他送行的歌,一邊用腳踏出節(jié)奏。李白又驚又喜,他沒想到汪倫會和這么多村民一起來河邊送他,這些老百姓對他實在太好了。他只覺得心頭一熱,眼淚差點掉了下來。就這樣,李白作了一首非常有名的詩,詩名叫《贈汪倫》。詩的后兩句寫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币馑际牵骸疤一ㄌ兜乃退阌星С吣敲瓷,也比不上汪倫來送我的情誼深呀!

  這首送給汪倫的詩為什么會這么美好動人,為什么會流傳這么廣呢?因為它抒寫了一位偉大的詩人與普通人之間純真質(zhì)樸的友情。這也是為什么千百年來李白能得到老百姓特殊喜愛的很重要的原因哦。

  力士脫靴

  李白過人的才華,使他成為一位名滿天下的大詩人。所以就連當(dāng)時的皇帝唐玄宗也想看一看李白到底是個怎樣厲害的人物。于是唐玄宗下詔書請李白到皇宮來相見,一起商談國家大事。聽到皇帝召見,李白邁著大步,仰天長笑著走進皇宮,沒有一絲拘束緊張的樣子。唐玄宗看見李白儀表非凡,氣宇軒昂,雙目炯炯有神,就像一片朝陽升起在東方。通過與李白親切的交談,皇帝發(fā)現(xiàn)這個李白可真是不簡單,他的知識如此淵博,無論問他什么問題,都能對答如流,并能提出很多自己獨到的見解呢。

  唐玄宗皇帝得到這樣一個值得夸耀的文人在身邊,高興得合不攏嘴,立即邀請李白留下來和他一起吃飯。當(dāng)時,誰如果能和皇帝一起吃飯,那可是一件非常非常榮耀的事。更何況,皇帝還用滿桌的好菜親自招待李白呢。于是,有很多人羨慕李白,但也有很多小心眼的人嫉妒他。可李白才不怕別人嫉妒他呢,他還是像以前一樣瀟灑狂放。李白喜歡喝酒,與他同一個時代的另一位大詩人杜甫有一首詩曾經(jīng)這樣寫到:“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這首詩的意思是:“李白喝一斗酒就能作上百篇的詩,他倒在長安的酒店里就可以忽忽大睡。在李白喝酒的時候,即使是天子的召喚,他也不理,而自稱自己是酒中仙!

  有一天,皇帝又召見李白,請他起草一份很重要的詔書。恰巧李白剛剛喝完酒,東倒西歪地走到大殿上。他瞇著眼往四周看了看,看見站在皇帝身邊的一個太監(jiān)正在很不友好地盯著他。這個太監(jiān)叫高力士,當(dāng)時得到皇帝無比的寵愛,就連皇帝的兒子們也稱呼他“阿哥”,王公大臣們也要稱呼他“老爹”呢。高力士心里總想著:“我可是皇帝眼前的紅人,誰敢得罪我!”所以他整天在皇宮里橫行霸道,老欺負那些被他排擠的小官員。他發(fā)現(xiàn)皇帝喜歡李白,心里就很不舒服,還想著要找個機會整整李白呢。李白呢,其實早就看不慣這個欺軟怕硬的太監(jiān)了。于是趁著這天的酒性對皇帝說:“皇上,我有個小小的請求,不知您準(zhǔn)不準(zhǔn)?”皇上因為急著要李白寫詔書,便著急地說:“你有什么要求,盡管講!崩畎渍f:“我剛喝了點酒,因此無法像平常那樣很恭敬地寫文章。請皇上準(zhǔn)許我穿戴隨便一點,這樣我才能把這篇詔書寫得符合您的要求。”皇上想了想,摸著胡子說:“既然這樣,我就準(zhǔn)許你隨便一點吧!庇谑,李白伸了個懶腰說:“我穿的鞋太緊了,要換一雙松一點的便鞋!被实郾懔⒓唇腥私o他取雙便鞋來換。李白趁機向站在一旁的高力士把腳一伸:“給我把鞋脫了!”高力士平時作威作福搞慣了,沒想到李白會來個突然襲擊。在完全沒有心理準(zhǔn)備的情況下,高力士當(dāng)慣奴才的膝蓋便自然而然地跪了下去,竟給李白把靴子脫了。這一次,李白可給那些受高力士欺負的人出了口氣,就連千百年后的人們聽到這個故事也覺得痛快呢。

李白《行路難》(其一)賞析2

  《行路難·其一》

  詩人:李白

  朝代:唐代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賞析

  詩的前四句寫朋友出于對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對這樣一位天才被棄置的惋惜,不惜金錢,設(shè)下盛宴為之餞行。“嗜酒見天真”的李白,要是在平時,因為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會“一飲三百杯”的。然而,這一次他端起酒杯,卻又把酒杯推開了;拿起筷子,卻又把筷子撂下了。他離開座席,拔下寶劍,舉目四顧,心緒茫然。停、投、拔、顧四個連續(xù)的動作,形象地顯示了內(nèi)心的苦悶抑郁,感情的激蕩變化。

  接著兩句緊承“心茫然”,正面寫“行路難”。詩人用“冰塞川”、“雪滿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艱難險阻,具有比興的意味。一個懷有偉大政治抱負的人物,在受詔入京、有幸接近皇帝的時候,皇帝卻不能任用,被“賜金還山”,變相攆出了長安,這正像是遇到了冰塞黃河、雪擁太行。但是,李白并不是那種軟弱的性格,從“拔劍四顧”開始,就表示著不甘消沉,而要繼續(xù)追求。“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詩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兩位開始在政治上并不順利,而最后終于大有作為的人物:一位是呂尚,九十歲在磻溪釣魚,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商湯聘前曾夢見自己乘舟繞日月而過。想到這兩位歷史人物的'經(jīng)歷,又給詩人增加了信心。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呂尚、伊尹的遇合,固然增加了對未來的信心,但當(dāng)他的思路回到眼前現(xiàn)實中來的時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艱難。離筵上瞻望前程,只覺前路崎嶇,歧途甚多,不知道他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這是感情在尖銳復(fù)雜的矛盾中再一次回旋。但是倔強而又自信的李白,決不愿在離筵上表現(xiàn)自己的氣餒。他那種積極用世的強烈要求,終于使他再次擺脫了歧路彷徨的苦悶,唱出了充滿信心與展望的強音:“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他相信盡管前路障礙重重,但仍將會有一天要像南朝宋時宗愨(que)所說的那樣,乘長風(fēng)破萬里浪,掛上云帆,橫渡滄海,到達理想的彼岸。

李白《行路難》(其一)賞析3

  《行路難(其一)》

  [唐]李白

  原文: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注釋:

  1、金樽,金杯。清酒,猶美酒,酒以清為貴,濁酒為賤。清酒斗十千,化用曹植《名都篇》詩句,“歸來宴平樂,美酒斗十千”,極言酒的名貴。

  2、珍羞,同珍饈,珍貴的菜肴。直,通值。

  3、茫然,形容渺茫沒有著落的心情。

  4、“垂釣碧溪”兩句:“垂釣碧溪”暗用姜尚故事,“乘舟夢日”用伊尹故事。據(jù)古代傳說,姜尚在沒有遇到周文王時,曾在璠溪(今陜西寶雞市東南)釣魚;伊尹在見湯以前,夢自己乘舟經(jīng)過日月之邊。這里將這兩個典故合用。

  5、“長風(fēng)破浪”,暗用劉宋時代宗愨的典故。據(jù)《南史·宗愨傳》:宗愨年少時,叔父宗炳問他的志向,宗愨回答說“愿乘長風(fēng)破萬里浪”。

  賞析:

  這首詩作于李白初離朝廷之時,是《行路難》三首的'第一首。此詩激蕩縱橫,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詩人感情的跌宕起伏、復(fù)雜變化。通過層層疊疊的感情起伏變化,既顯示了黑暗污濁的政治現(xiàn)實對詩人理想抱負的阻遏,反映了由此引起的詩人內(nèi)心強烈苦悶、憤郁和不平,同時又突出表現(xiàn)了詩人的倔強、自信和他對理想的執(zhí)著追求,展示了詩人力圖從苦悶中掙脫出來的強大精神力量。全詩顯示出詩人的樂觀自信和頑強堅持理想的品格,境界高遠。

【李白《行路難》(其一)賞析】相關(guān)文章:

李白《行路難·其一》賞析09-12

李白《行路難》賞析06-24

李白《行路難》賞析05-15

李白《行路難·其一》全文及鑒賞07-17

李白《行路難》原文及賞析04-02

李白《行路難》的原文及賞析12-05

李白《長相思·其一》翻譯賞析04-19

李白《行路難》全詩翻譯與賞析04-11

李白《行路難》其三翻譯賞析03-25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韩精品码在线一区 | 日韩欧美精品一本在线播放 | 欧美日韩在线观看一区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高清不卡 | 久99久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亚洲人成在线观看网站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