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李賀軼事典故
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后,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下面是小編分享的李賀軼事典故,一起來看一下吧。
明代著名思想家李卓吾在評論《水滸傳》時曾指出:“非世上先有是事,即令文人面壁九年,嘔血十石,亦何能至此哉!”①這里所說“嘔血”一事,跟晉代大名士阮籍因他母親喪逝而喝酒二斗后,便大哭起來并“因吐血”之事大為不同。②李卓吾所用的典故,正是唐人李商隱所寫《李長吉傳》里的李賀少年寫詩故事。
李賀天才早熟,他在七歲時便寫得一手好詩文,而且當即就名動京城。其時擔任吏部員外郎的大文豪韓愈及侍郎皇甫湜聽說有這種奇事后,開始還不大相信,說:“要是古人,那還罷了;而今天居然有這樣的奇人,那我們怎么能失之交臂呢?”說罷,二人便聯袂著要去探訪個究竟了。
見到李賀還是個小不點兒的孩子時,兩位大人當即遂出題讓他寫作,以便驗證李賀到底有無真才實學。這李賀卻也并不驚慌,向兩位大人深施一禮,然后便援筆寫了一首在文學史足以流傳的名作《高軒過》,這首古詩說的是:
華裾織翠青如蔥,金環壓轡搖玲瓏。
馬蹄隱耳聲隆隆,入門下馬氣如虹。
云是東京才子,文章巨公。
二十八宿羅心胸,元精耿耿貫當中。
殿前作賦聲摩空,筆補造化天無功。
龐眉書客感秋蓬,誰知死草生華風?
我今垂翅附冥鴻,他日不羞蛇作龍!
韓愈他們見李賀詩中所展現出來的那種自信和淵博,謙虛和恭敬,是他們很久都沒有見到過的,當即便驚喜萬分地對之夸贊不已:“天才,天才!果然是名不虛傳哪!”從此,李賀的詩名傳遍天下。!”在離開時,他們還熱忱地邀請李賀到他們府第中作客。經過這次來訪,李賀的詩名遂越發大了。但許多嫉妒李賀的人說他父親名字叫“李晉肅”,其中的“晉”跟進士的“進”同音,那是“家諱”,是不能去參加進士考試的;這害得大文豪韓愈寫了一篇著名的《諱辨》來為之辨解。然而,李賀此后的仕途竟因這些小人的惡意中傷,終究沒能去參加進士考試,從而埋下了他一生生活中那辛酸和貧困的因子。
但李賀的寫作狀態卻是使人感慨以至于贊嘆的。他寫詩不急著立題,而是先要到生活中去發現題材,挖掘題材。他經常騎著一匹瘦馬,帶著家中的小童子,邊走邊思索,一旦有了好句子或是來了靈感,他便把所想到的靈感火花急速記錄下來,并把它們投進小童子所背負著的小錦囊里。一到家里,他連飯也來不及吃,遂從小錦囊里拿出他白天所投進去的斷章零句,當即進行整理,并把它們寫成一首首令人叫好的詩作。他母親看到這種情況,既心疼又欣慰地說道:“唉,看來我這寶貝孩子寫作時非要嘔出心吐出血來,才肯罷休的呀!你怎么竟連飯也要忘記了去吃呢?”
事實上,正是李賀全身心地投入到創作之中,所以他所創作的大量詩作都成為后人一再贊嘆的對象。如: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這首五言絕句,絕大多數人在小學時就已讀到過的。而人們面對那些惡劣環境下的現實時,動輒就會說“這真是‘黑云壓城城欲摧’呀!”至于以前有人對知名作家余秋雨進行攻擊時所集納的一本名叫《石破天驚逗秋雨》的書,如同上述列舉的,究其實,這書名如同上述所引詩句也都是李賀詩作中的句子。由此可見,李賀詩篇的應用機率至今仍是很高的。而李賀之所以能有這么個令人欣喜的結果,跟他當年不是敷衍了事,而是進行“嘔心瀝血”的創作態度大有關系。
李賀在長安時,居崇義里,與王參元、楊敬之、權璩、崔植等為密友,常偕同出游,一小奴騎驢相隨,背一破錦囊。李賀有得詩句,即寫投囊中,歸家后足成完篇。母鄭夫人常說“是兒要當嘔出心乃已爾”。死前曾以詩分為四編,授其友沈子明。死后15年,沈子明囑杜牧寫了序。人們出于對李賀的懷念,傳說李賀臨死時,見天帝派緋衣使者相召到天上白玉樓作記文;又傳其母一夕夢見李賀,說他正為天帝作白瑤宮記文(李商隱《李賀小傳》及張讀《宣室志》)。昭宗時,韋莊上奏請追賜李賀進士及第,贈補闕、拾遺官職。但因宮廷發生事變,所奏被擱置。 李賀曾自編其集。有《李賀詩歌集注》。
簡介
李賀(790年—816年),字長吉。河南府福昌縣昌谷鄉(今河南省宜陽縣)人,祖籍隴西郡。唐朝中期浪漫主義詩人,與詩仙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后世稱李昌谷。
李賀出身唐朝宗室大鄭王(李亮)房,門蔭入仕,授奉禮郎。仕途不順,熱心于詩歌創作。作品慨嘆生不逢時、內心苦悶,抒發對理想抱負的追求,反映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和社會剝削的歷史畫面。詩作想象極為豐富,引用神話傳說,托古寓今,后人譽為“詩鬼”。27歲(一說24歲)英年早逝。
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后,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作為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代表人物,李賀與“詩仙”李白、“詩圣”杜甫、“詩佛”王維齊名,留下了“黑云壓城城欲摧”“雄雞一聲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著有《昌谷集》。
李賀詩句
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李賀
2、吾不識青天高,黃地厚,惟見月寒日暖,來煎人壽。——李賀
3、楓香晚花靜,錦水南山影——李賀《蜀國弦》
4、花枝草蔓眼中開,小白長紅越女腮。可憐日暮嫣香落,嫁與春風不用媒。——李賀《南園十三首其一》
5、赤兔無人用,當須呂布騎。吾聞果下馬,羈策任蠻兒——李賀《馬詩·赤兔無人用》
6、射虎不成重練箭,斬龍不斷再磨刀——李賀
7、不見年年遼海上,文章何處哭秋風?——李賀《南園十三首》
8、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李賀《南園十三首·其五》
9、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李賀《李憑箜篌引》
10、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云頹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李賀《李憑箜篌引》
11、男兒屈窮心不窮,枯榮不等嗔天公。——李賀《野歌》
12、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雞一聲天下白。——李賀《致酒行》
13、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李賀《雁門太守行》
14、碧叢叢,高插天,大江翻瀾神曳煙。楚魂尋夢風颯然,曉風飛雨生苔錢。瑤姬一去一千年,丁香筇竹啼老猿。古祠近月蟾桂寒,椒花墜紅濕云間。——李賀《巫山高》
15、羲和敲日玻璃聲,劫灰飛盡古今平。——李賀《秦王飲酒》
16、無物結同心,煙火不堪剪——李賀《題蘇小小墓》
17、石脈水流泉滴沙,鬼燈如漆點松花——李賀
18、黃塵清水三山下,更變千年如走馬。遙望齊州九點煙,一泓海水杯中瀉。——李賀《夢天》
19、東風方來滿眼春——李賀
20、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李賀
【李賀軼事典故】相關文章:
李賀典故07-23
王昌齡軼事典故09-08
白居易軼事典故08-25
王安石軼事典故06-17
柳宗元的軼事典故08-22
李白軼事典故07-26
黃庭堅典故軼事及簡介09-01
關于柳宗元的軼事典故07-25
關于李白的軼事典故10-26
孟浩然軼事典故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