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清玄《玄想》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玄想》讀后感
《玄想》是林清玄的一部散文著作。主要講:玄思妙想如露如電地穿過我們,使我們靈光一閃,有許多靜止的時刻。在靜止的剎那,在一生一會,玄思生起,妙想涌現,星辰、月光、清風、流云,都在談美麗的心事春花,秋月、夏荷、冬雪,都有深深的情意。
《玄想》讀后感篇一
在小學六年級的課本中有一篇題為《桃花心木》的課文,是林清玄的作品。不知為什么,我覺得林清玄的作品有一種特殊的吸引力,能把人帶入另外一種精神世界。可能是因為他的作品里帶有陣陣禪意吧......
我想一篇課文不足以表達一個作家全部的精神世界,所以,我把林清玄的三本書買回了家,準備細細品味——《林泉》、《清歡》和《玄想》,當然,我現在只讀了《玄想》這部作品。
一打開書,不像我想的那樣,有密密麻麻的小字。字的大小適中,沒有插圖,但當我讀深入時卻像有一雙無形的手抓住了我往書里扯。我喜歡這種感覺。當然,林清玄的作品不會輕易讀懂,必須像品茶一樣默默品味才知道里面的甜味。我記得有一篇文章的題為《最苦的最美麗》。文章中寫道,作者最喜歡的瓜莫過于苦瓜,他認為苦瓜開的花是世上最美麗的花,苦瓜也是世界上最美麗的瓜。
其中,是不是隱藏了深深的禪意呢?
苦瓜,即使沐浴了圣水,走完了朝圣之途,味道還是一樣的苦!不管透過什么,透過靈命雙修或透過燈紅酒綠;不管走過什么,走過權勢名利或走過寥落暗淡;不管穿過什么,穿過文史哲學或穿過酒色財氣......人生本質的苦都不會改變,在苦中行走的人,只有專注地前行,苦中才會帶有甜味,才不會失去美好的心情。
我想,林清玄之所以會半路隱居山林,可能就是因為讀懂了時間的哲理吧,他的文學作品才那么與眾不同。他的文學作品不在于華麗的辭藻,而是內心的書寫,正如他寫的《心的潑墨》,就算有再多美麗的辭藻堆積,沒有真實情感,只是一堆軀殼而已,沒有生命,也沒有情感。
我佩服林清玄先生的作品,也佩服他那種對于寫作獨特的見解和態度......
《玄想》讀后感篇二
少年時讀林清玄先生的散文,并不能體會其中的意境,只是單純地覺得好.
“醉后方知酒濃,愛過方知情重;生命中有很多事,你錯過了一小時,很可能就錯過了一生.”他在《少年游》里如是說.
年輕時有怎么樣的豪情?是英雄系馬,壯士磨劍,還是江湖夜雨十年燈?不管如何,他終究是葉著自己的葉花著自己的花結自己的果子,生命成自己的生命.
很喜歡讀他的那篇《旅店》,其中很多句子爛熟于心.“前人有前人的旅店,在我們的馬蹄還沒有邁步,那些旅店就存在,且永遠地存在下去.”那么,我又要開成什么樣的旅店,在旅店的墻壁上記錄些什么樣的事情來,能豐富這世間的記憶呢?夜那么長,我不能夠把每一盞燈都點亮,但由于寂靜,由于安寧,由于放松而不再執著,心也開始變得開闊起來了.
小時候,喜歡在老爸藏書的白色封面上亂畫,老爸并不在意,后來搬家時,我更為大膽地在墻上畫滿了荷葉荷花.不知為什么,對這種植物存有莫名的喜愛,說是受《愛蓮說》的影響,也不盡然,只是對那種似紅非紅,似粉非粉的顏色相當著迷,而那些寬大的荷葉又有種淡淡的清香,持久、沁人心脾.
用怎樣的心境和著怎樣的情意來下酒?蘇東坡有一次在玉堂日,有一幕士善歌,東坡因問曰:“我詞何如柳七?”幕士對曰:“柳郎中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棹板,唱‘大江東去’.”東坡為之絕倒.我是不善飲酒的,但如林先生所說,喝酒不在格調,而在性靈、風趣.在無關風月的夜,臥席,斯時彼時、斯地彼地,快樂、憂愁,朋友,讓我們溫壺月光下酒.
曾經在日記本的扉頁上寫著這樣一句:青山元不動,白云自去來.我不信佛,也不參禪,從字面來來理解,就是相對于不動的山來說,云是流動的.時隔經年,重新看這句話,有著更深的體會:世事并非都刻意,多數乃隨緣.
《玄想》讀后感篇三
星辰、月光、清風、流云,都在談美麗的心事;春花、秋月、夏荷、冬雪,都有深深的情意。
世間的美在于靈動的觀望,我們會心拾得,萬物不屈不撓的召喚,有婆娑的風,我們可以比擬嬌麗的美人;有變幻莫測的云彩,可以看成雄心壯志、云游天下的烈性馬兒;有凋落、頹敗的葉,這亦是世間賜予運命的愛。穿越人世間的情情長長、悲歡離合的心是潔凈、素白的光,給命運以指引,獲得出口,成全愛、希翼與熱望。
宮澤賢治的銀河,給予我們飛躍。
林青玄說,他是永遠的未完成。
那種交匯了夢與現實、純真與善良、天真與美好的綿薄質感,怎樣都柔軟了我們的心。
我們在他的生命經途中品嘗世間況味,以達到某種精神的契約,這不單是信仰,以超越信仰的美把握了是是而非的年華,內心的淡然、慧智、領悟都一一被呈現。
那么,這就是習得,精確地安放在我們腦部深處。
某時,它就出來,像一個剛出生的體型健全的小花貓,來窺探這個世間。我們所擁有的,就是一種信念的補充。
它來自宮澤賢治神秘、浪漫、理想的氣質;亦來自林清玄大智大悟、會心而談的導讀。
這份傾盡情懷的引導,也定會給我兀自生長,那么稍稍茁壯也好。
他的《堅持之味》里有歌德的這樣一句話:真正的旅行,不在尋找新的景觀,而在具備新的眼睛。
大自然扶疏的花草、樹木、溪流;天空、曠野、丘陵;鳥兒、蝴蝶、飛蟲……以緘默的姿態生生不息。
你瞧,春的世界里的五彩繽紛的花色花香,是誘惑,是潘多拉的魔法,有著隱約的神秘,內心里應該有足夠的忠貞,來喂撩它們的秘密,若是能在春意里看春不再是春,那么這種愛是不是已超越靈魂,以求得博愛,終是生命的挺拔。
夏的眼眸里的姿態多是撩人的火熱,以活潑、生氣的天性去涉途,夏日甚是清涼,在泉水的出口捧一捧來喝,喝的不該是清涼,還有饋贈。那些蛙鳴、鳥啼,大抵是一種交訴,它們有的談論情事、有的訴說愿望、有的話遍人間學問。
這多是夏的愛,把星光、月辰、天海都緊緊抱在宇宙間,抬頭看時,有時看的是星空;有時看的是聚會;有時看的是人間悲情長話。
秋的韻味更意味深長,在春夏,我看見了果實;在秋季,我不僅飽覽了禾苗,亦聞到果實的芳香。秋是終結,是收獲,是愿望的達成。
冬是洗禮,需要凝雪的冬。
光禿禿的大地,放眼望去,都是枯萎,但你不知大地內心的能量,它在安眠樹木、花草、瓜果,那種竭盡全力的愛,粒粒都能凋落成春日的美景。
我們所能超越的,大抵不過是自己的內心。而自己的內心多是依靠靈魂的愛。
在林青玄的《玄想》里玄思冥想,能獨領的不單是風騷,還有夜鶯的歌聲、天地的精深、哲人的智慧、隱沒的生死。
【《玄想》讀后感】相關文章:
生命的玄想詩歌范文06-15
林清玄《玄想》讀后感(精選3篇)08-22
讀后感:駱駝祥子讀后感07-30
《圓明園的毀滅》讀后感_讀后感08-06
《徐志摩詩集讀后感》讀后感08-23
寓言故事讀后感_讀后感09-12
邊城讀后感-讀后感-高三10-12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作文_讀后感10-29
邊城讀后感550字-讀后感09-16
《邊城》讀后感-讀后感-高三07-15